日本的百鬼夜行,瞭解日本的妖怪文化

日本的百鬼夜行,瞭解日本的妖怪文化

日本因相傳境內生活著600多種妖怪而被形象地冠以“妖怪列島”之稱,日本境內的妖怪有確切研究資料記載的就已多達兩三百種,再加上大和民族善於幻想並熱衷於怪談,千奇百怪的妖怪傳說使這個民族湧動著獨具特色的鮮活血液,恐怖又唯美的妖怪及妖怪文化是瞭解日本不可錯過的亮點。

日本的平安時代可謂是妖怪文化的鼎盛時期,妖怪從此由單純的傳說變成了一種確確實實的信仰。我們今天所看到的大部分妖怪都是從那個時代流傳下來的,大約有400-600種左右。

日本的百鬼夜行,瞭解日本的妖怪文化

接著是室町時代,一個相當於中國宋朝的時代,也是一個前所未有的文藝復興時期。社會的穩定,造就了人民生活的富足,也成就了妖怪文化的風生水起。這一時期誕生了許多至今人們仍耳熟能詳的妖怪,輪入道、山童、泥田坊即是其中一部分。到了江戶時代,經濟繁榮的背景孕育了妖怪文化新的表現形式——繪卷,並形成一種“怪奇圖鑑”。正是這些細膩逼真的繪卷,使形形色色的妖怪更加廣泛地走入千家萬戶,並隨之形成一整套民俗傳奇體系。江戶妖怪畫中,狩野派畫師鳥山石燕堪稱翹楚,他不僅開創了妖怪繪畫的先河,傾其一生繪製的《百鬼夜行》系列畫作,200多年後仍是日本妖怪畫領域不可辯駁的經典。

事實上,由於日本文化受中國文化影響較深,日本境內形形色色的妖怪,究其源頭有70%來自於中國。《百鬼夜行》中的大量鬼怪就是擷取了中國道家“物久成精”

的概念,破碗、杯盤、油燈、紙傘等物因被閒置變成了付喪神一類的妖怪,在午夜的大街上群集行走,謂之“百鬼夜行”。日本民俗學的創始者柳田國男認為妖怪是被貶到凡間的神明,這點與中國道家的“謫仙說”二元論不謀而合。例如傳說中的天狗,來自中國《山海經》中的犬怪,據說就是因為觸犯天條,被貶到人間變成了妖怪。另外,不但妖怪如此,甚至神仙也大多“進口”於中國,比如日本人虔誠信奉的七福神中,就有5位來自於中國,一位來自印度,僅有一位是日本的本土神。

日本的百鬼夜行,瞭解日本的妖怪文化

有趣的是,日本人借鑑吸收了中國的妖怪文化以後,還湧現出一些成績斐然的妖怪畫師,並且將各色妖怪表現出來。《百鬼夜行》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代表。鳥山石燕從中國的《三才圖會》、日本的《和漢三才圖會》中汲取素材,並廣泛借鑑日本民間傳說以及日本傳統藝術,傾其一生完成了《百鬼夜行》的系列作品,包括《畫圖百鬼夜行》、《今昔畫圖續百鬼》、《今昔百鬼拾遺》和《百器徒然袋》,共同組成了舉世矚目的《畫圖百鬼夜行全畫集》。作品講述了一個幽暗未明、人妖共處的時代,妖怪居住的場所和人類所住的地方,在空間上是重疊的,只是人類白天活動,妖怪們則在晚間出現。這些作品為後來的日本妖怪文化帶來了深遠影響,並且至今仍是許多漫畫家的靈感之源。

“百鬼夜行”的現象,雖然只是人們的幻想,但僅那豐富的想象力及鳥山石燕融匯中西方畫風的筆觸,就足以讓我們享受一次偉大的視覺盛宴。一個個躍然紙上的妖怪,並非如同人們思維中的恐怖、兇狠,而是彷彿來自另外一個世界的精靈,有著人類一樣的情感,有的還非常可愛。細膩逼真的表情、栩栩如生的姿態,好像在向人類訴說著什麼。

日本的百鬼夜行,瞭解日本的妖怪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