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衡陽市:規範村民建房•建設美麗鄉村

湖南衡陽市:規範村民建房•建設美麗鄉村

法制日報法人網訊【記者彭譽泉 通訊員唐君明 朱弘 衡陽報道】規範村民建房管理,事關農村社會穩定,人民群眾安居樂業,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一個重要環節。近年來,衡陽市把規範農村村民建房管理作為統籌城鄉發展、改善人居環境、建設美麗鄉村的主要抓手,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不斷探索村民建房管理新路子,使村民建房逐步走向規範化科學化管理,取得了初步成效。

湖南衡陽市:規範村民建房•建設美麗鄉村

一、規範村民建房管理,大力推廣“衡山經驗”

以“三嚴”為標準,嚴把政策關卡 一是嚴格建房行為。衡山縣在村民建房選址中嚴格參照鄉鎮總體規劃、村莊規劃,鼓勵村民進入統一區域建房,統一規劃,形成集聚點,以便於交通、電力、水源、衛生等配套設施的完善,打造良好的人居環境。據悉,對亂建亂搭、非法佔用土地行為進行了嚴厲打擊,今年現場下達停工通知書100餘份,動員自行及強制拆除30餘處,督查復綠20餘處,有效遏制了村民亂佔亂建的現象。二是嚴審建房資格。嚴格執行“一戶一宅”規定,消除“一戶多宅”現象。在建房申請人向村小組提出書面申請,將在本村張榜公示。在預審過程中凡是符合建房資格的,在規定時間內予以批准;對不符合條件的,即刻對當事人和村委會進行說明,使其能充分了解目前村民建房政策。三是嚴把建房面積。嚴格按照文件要求對符合建房條件的核定地類,核定建築面積,村民建設住宅,每戶使用耕地不超過130平方米,使用荒山、荒地不得超過210平方米,使用其他土地不超過180平方米。對少批多建、打造私人庭院和建超大別墅等現象及時制止,並移交執法大隊進行查處。在節約土地的同時也遏制了村民之間攀比心理。

湖南衡陽市:規範村民建房•建設美麗鄉村

以創新為目標,建立健全村民建房管理機制 為進一步完善管理體制,健全管理機構,衡山縣建立了縣、鄉(鎮)、村三級管理新機制。成立縣農村村民建房管理領導小組,鄉鎮人民政府成立農村村民建房管理小組,組長、副組長分別由鄉鎮主要領導和分管領導擔任,負責日常工作。同時,管理小組負責轄區內村民建房的監督巡查,對違法行為依法進行查處。

湖南衡陽市:規範村民建房•建設美麗鄉村

以監管為手段,完善村民違法建房巡查機制 建立村民建房違法巡查機制,村委會為村民建房的巡查監控責任主體,履行好審查並監督建房戶嚴格按照相關審批文件建房,健全臺賬資料,對違法建設行為及時制止。建立縣級督導巡查制度,由縣紀委監察、住建、自然資源、城管等部門組成聯合巡查組,定期對全縣村民建房情況進行督查。對管理工作中存在不作為、亂作為、慢作為等行為的人員,按規定程序予以追責。

湖南衡陽市:規範村民建房•建設美麗鄉村

以服務為重點,提升村民建房管理水平 加大法律法規宣傳力度,各鄉鎮都要在村莊固定位置設置公示欄,讓村民熟悉建房審批程序。在政策宣傳的同時,切實加強對村民建房的管理,全面掌握村民建房情況,做到第一時間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使審批要求在建設過程中落實到位。各村委會、村小組通過信息聯絡員及時掌握村民建房動向,確保管理全覆蓋,無盲區。

湖南衡陽市:規範村民建房•建設美麗鄉村

二、堅持規劃引領,使村民建房規範化、科學化

衡陽市共轄7縣(市)5區,全市有115個鎮、32個(含一個民族自治鄉)鄉、2272個村民委員會。為規範村民建房,加強農村宅基地管理,堅持“深入搞好村莊內部挖潛,節約耕地,集約利用土地”的原則,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大力推動村莊規劃編制工作。至今年8月底,全市共開展了1145個村莊的規劃編制工作,佔全市總量的54%。到2020年底,要基本實現全市村莊規劃編制“全覆蓋”。將村莊規劃作為日後農村村民建房和建設項目審批的重要依據,堅持“不規劃不建設、不規劃不投入”的原則,村民申請宅基地必須在規劃確定的村民建房點選址才可審批,嚴格控制村民建房用地規模和佈局。在實施中抓落實,在落實中抓到位,真正按村莊規劃進一步加強農村宅基地管理。

湖南衡陽市:規範村民建房•建設美麗鄉村

三、建立健全長效管理機制,紮實推進規範村民建房

一是出臺文件。近年來,衡陽市政府已經出臺了《衡陽市農村宅基地管理辦法》、《衡陽市城市規劃區村民建房和拆遷安置房建設管理辦法》、《衡陽市農村村民建房管理暫行辦法》等文件。文件對農村村民建房責任主體、選址定點、申請條件、報批報建、收費標準等方面作了具體規定,其中市本級村民建房,人均建築面積不得超過80平方米;各縣(市、區)村民建房人均建築面積不得超過100平方米。層高不得超3層。二是簡化審批。下放審批權限,簡化審批流程,提高辦事效率,對村民建房佔用非農用地的,由鄉鎮人民政府承辦。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專門設置專門科室統一受理審批村民建房,開通“直達車”,做到一站辦結。同時,開闢安置用房審批綠色通道,對部省要求的40餘項資料簡化到13項,資料齊全的6個工作日內報市政府審批。三是共同推進。各縣市區在規範村民建房管理制定了工作方案,出臺了相關政策。常寧市、耒陽市、衡東縣、祁東縣出臺了規範村民建房管理的規範性文件。南嶽區制定了《南嶽區村居民建房管理操作流程》,對村民建房實行“聯合選址、聯合審批、聯合放線、聯合監管、聯合驗收”的“五聯合”制度,並將農民建房納入區委、區政府對鄉鎮年度績效考核內容。衡陽縣採取“擴權強鎮”措施,把規劃管理權下放到鄉鎮,要求每個鄉鎮至少編制一個美麗村莊規劃。

湖南衡陽市:規範村民建房•建設美麗鄉村

四、加強監管,建立宅基地使用和管理新秩序

一是建立健全了網格化執法機制。實現城市規劃區內村民建房重點地段全天候、全方位、全過程執法監管。以重點工程、城區主幹道等一級巡查區域為主,兼顧二、三級巡查區域,加強土地執法巡查。二是建立動態巡查制度。鄉鎮是農村宅基地動態巡查工作的實施主體,對轄區內宅基地使用情況開展動態巡查,對動態巡查負直接責任。對巡查工作不到位、報告不及時、制止不力的要追究有關責任人的責任。三是建立共同監管責任機制。縣、鄉、村建立依法管理村民建房的共同責任機制,落實工作責任,形成執法監管權力,依法查處亂佔行為,對亂佔、濫用耕地建房等違法行為,限期拆除、退還土地並恢復原狀,共同遏制違法行為。

湖南衡陽市:規範村民建房•建設美麗鄉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