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好還是T3出行好?

返觀即佛


個人觀點,這個被稱之為“T3”的出行APP,或將成為全國最大規模的線上用車軟件。

用軟件打車,已經成了這幾年普通人日常出行的另外一種交通方式了,除了地鐵,公交,的士,私家車之外,軟件打車成了目前市場佔比最高的交通方式。2017年,滴滴打車的普及極大程度的改變了人們日常出行的一貫模式,從此,順車風,快車,專車的軟件打車時代正式到來。

滴滴打車作為國內目前下載使用率最高的打車軟件,筆者也曾經是它忠實的用戶,便利性和相對低於普通打的的費用,吸引了無數普通用戶。而如今,在筆者的手機端,滴滴打車的APP已經“沉睡”許久,如果究其原因,服務的不規範化成為了滴滴打車目前最大的危機。

以下是筆者的真實經歷,坐晚班機回上海,使用滴滴打車軟件,卻被師傅告知要多交50元的費用,電話那頭的師傅說,“你家離機場不遠,來回一趟我虧了,而且我在機場停車場等了很久,你這個錢給我算上,還有一個停車費,多收50元,不算多。”而在我們商議不得時,這位師傅立即換了一套說辭,“你去投訴吧,滴滴不會理你的,你打的是快車,他們不會受理”,便掛了電話。

這應該不會是一件偶然事件,而是機場,高鐵站等待接單司機的工作常態。現在的他們已經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工作邏輯和接待說辭。滴滴出行屬於C2C的運營模式,司機不需要培訓上崗,只需要APP註冊,只要有合法的運營車輛便可註冊為司機,門檻極低,文化素質層次不齊。在和之前採訪過的滴滴司機溝通中,筆者也發現了他們的無奈,做滴滴出行的司機越來越多,快車司機居多,人一多,沒有管理,久而久之便會形成自己的工作模式,滴滴品牌形象也隨之下降。之前網爆的幾起滴滴司機事件在消費者內心和行動上產生的“化學反應”是驚人的,但利益永遠和實際的金錢是等價的,越來越多的司機不守行業規矩,搶單,拒單的事情比比皆是。

如何去處理好平臺,司機,用戶,利益端口的多方平衡,也成為了出行行業的一大難題。

7月末,由一汽、東風、長安主機廠組合,阿里、騰訊、蘇寧、互聯網組合而成的T3出行,正式亮相。他們誓要將移動出行的混戰格局變成一個全新的玩法。

許多網友戲稱道,“這就是國家夢之隊”。

T3出行從命名上,已經喧賓奪主,別緻的命名讓人印象深刻。針對目前國內出行市場的多數疑難雜症,T3 CEO崔大勇給出了這樣的說法,“當下移動出行的移動出行領域的基本痛點未得到解決,根源在於模式。當前移動出行領域主流模式仍是撮合交易,由此帶來標準不統一、監管難落地、安全難保證等問題。而撮合模式下,缺乏供給側的組織與管理能力,無法從根本上解決以上問題。”

崔大勇稱網約車C2C模式為“撮合模式”,他提到了滴滴的3100萬臺車。“撮合模式最根本的問題是在於你撮合的是私家車,3100萬臺車裡頭大部分都是私家車的加盟,大家閒餘時間可以去拉個兩單三單。車是民生工程,會涉及到人命,這個事兒去共享的話就會有一個先天的安全上的障礙。”

B2C的缺點也很明顯,以曹操出行為例,上線四年後曹操專車車輛僅3.9萬輛,和滴滴的3100萬輛差距巨大,這一點上,筆者也有親身的體會,在使用曹操專車APP打車後,服務質量上升,服務態度優化,但曹操出行均使用帝豪EV車型,以上海地區為例,上海地區對於新能源牌照使用的問題有諸多限制。

目前曹操專車採用了購買的士公司新能源牌照的方式,上線車輛不到1000輛,車輛少,運營範圍普及率不高,曹操出行採用了固定上班模式時間,必須完成2個早晚高峰,8小時工作制,領取固定工資,所以便會導致用戶周圍暫無車輛的現象。但用戶服務體驗的上升,也使得曹操出現在短時間內贏得了很多用戶好感,這也是B2C的優勢所在。

針對這一類現象,T3給出的方法論是:集中採購定製化、智能化的新能源車;整合主機廠、出租車公司、客運公司、汽車經銷商等資源,進行運力的補充;對司機進行准入訓練;而整合主機廠,便發揮了區域化最大優勢,如上文所述的一汽、東風、長安,他們均有各地區化的優勢所在,方便車輛大規模的使用和派遣。

預計在今年內,T3出行會在天津、南京、杭州、廣州、重慶、武漢六個城市進行投放;明年,將會覆蓋大部分的省會級城市。T3出行還指定了詳細的規劃,2019年-2021年,穩固網約車運營;2021年-2025年拓展衍生業務,共建出行生態;2025年著力想智慧出行、智能城市方面發力。

崔大勇判斷,2019年的出行的市場規模將超過3000億元,對於一個蘊含著龐大機遇的市場而言,這些挑戰是值得的。目前,T3出行已經在合作車企所在地區佈局了近2萬輛車。2021年將會突破30萬臺車,2025年,將會成為一個百萬輛級的出行公司。

《鋰智出行》還了解到,除了會深化資源,對服務質量的培訓外,T3出行區別於目前打車軟件的優勢在於,T3出行搭載名為V.D.R安全防護系統的車聯網,據崔大勇介紹,這個系統能夠百分百保證人車合一,並可防止司機的錯誤駕駛行為。

T3 出行將通過有節奏的部署運力以及精準算法調度,解決打車難問題;通過車機接單、全程人臉驗證、物理按鍵報警、24 小時後臺監控與應急指揮中心等,形成安全防護;通過全合規司機、標準化車輛、高品質服務,保障更加舒適的乘車體驗;費用上,亞米級導航、車機里程精準記錄,高峰不漲價承諾等,讓費用透明合理。

“別的平臺人臉識別都是用手機,可以人臉識別後讓其它開,而我們是用車聯網。”崔大勇表示:“我們每60秒進行一次人臉識別,司機全程不能用手機,接單也是用車聯網接單,駕駛過程中疲勞駕駛、抽菸、接打電話能立刻發現,在安全事件發生時,系統可進行閃燈、鳴笛或限制再次啟動。”

T3的出行前臺系統涵蓋了深度定義的車載智能硬件、各類出行產品;後臺系統則基於微服務構建大中臺能力中心,藉助基礎設施雲平臺,為車聯網運轉調度,提供技術能力支撐。據悉,T3的底層硬件的供應商是華為,並有國家首席科學家在做算法。果然,不負“國家夢之隊”的聲望。

其實,國內出行市場,競爭也十分激烈。從2018年開始,至少有6家車企入局出行市場,長城汽車發佈的歐拉出行、東風發布易微享Free2Move Carsharing、寶馬分時租賃品牌EVCARD進入中國、上汽發佈享道出行、江淮發佈和行約車以及吉利曹操專車更名曹操出行,來勢洶洶。但目前真正瞭解中國市場用戶需要,佈局合理的出行服務公司卻少之又少,不知道這次三家車企聯合,騰訊、阿里巴巴、蘇寧加持下的T3出行會不會成為一匹黑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