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可以,我愿意把这部电影介绍给所有人

我也说不清为什么会如此喜欢这部电影,初次的印象,大概只是停留在那个可爱的八音盒上,后来,陆续又在各种平台回看了几遍。因为时间的原因,呈现出了的画质,并不是太清晰,但故事内容所具有的吸引力,还是让我不知不觉的,进入了导演所营造的战争氛围中,就这样,一路跟随,一路观察,一路感悟,这可能就是

《紫日》这部电影独特的魅力。

导演冯小宁利用克制的镜头语言,摆脱先入为主的判断,在那个宁静的秋天,对于战争给出了最好的反思。

如果可以,我愿意把这部电影介绍给所有人

一个国家对于屈辱历史最好的铭记方式,不是带着仇恨,而是带着反思,仇恨容易让人陷入狭隘的民族主义,而反思却能更好的透过表象看到本质。

我想,凭借这一点,《紫日》这部电影,已经站在了反战题材的前列,而通过电影,观众情绪上产生的反应,更多的是悲悯的大爱,悲悯不是无底线的同情,而是对于战争本质的憎恶。

当观众跟着三个不同国籍不同身份的逃亡者,在各种穿插的回忆线条中,了解了发生在他们身上不同的故事时,就会慢慢跳出最开始嫉恶如仇的愤怒,转而试着思考造成战争悲剧的深层次原因。

如果可以,我愿意把这部电影介绍给所有人

很难想象,拍出《紫日》电影的导演冯小宁,居然在之后连续推出了两部雷人“神剧”《举起手来》,这种建立在玩笑之上的战争,让观众吃着人血馒头的同时,也渐渐冲散着原本构建的反思框架,所以,我不得不一遍遍重新回看《紫日》这部电影,大概只有这样,才能够对铭记历史这四个字,有更为透彻的理解。

逃亡的肉体与回归的精神

电影从一个老人的采访开始,利用一种纪录片的方式,慢慢的牵出了深藏在回忆中的过去,这种叙事手法,更多的增加了一种真实感,同时,很容易的让观众产生情感共鸣。

从2000年的时间线拉回到1945年的时间线,将故事发生的背景,放在了日本投降的前夕的北方,而粗糙且凌乱的人物扮相,则更具有了一种生活化的气息,让观众与电影人物不自觉的融为了一体,最终,分不清究竟是在看电影,还是在看自己。

如果可以,我愿意把这部电影介绍给所有人

等待被日军枪杀的杨玉福,幸运的被苏联军队救了,在送回后方营地的路上,却误入了日军的阵地,一番交战,只剩下一男一女两个苏联士兵,逃亡的路上,又偶尔碰上了打算自杀的日本姑娘秋叶子,经过地雷区时,男苏联士兵被炸死,最后,故事便在女苏联士兵娜佳、中国农民杨玉福和日本姑娘秋叶子三人的逃亡路上展开。

三个人的身份设置,代表着三种不同的价值理念,而对于战争的理解,又存在着各自的解读,这是一开始三人矛盾产生的根本原因。

中国人的困惑,苏联人的冷漠,日本人的自私,这是导演在逃亡开始时,对于三个人物形象的刻画,冲突在所难免,而制造冲突的点,则更多的放在了日本姑娘秋叶子身上,这在以往的抗日题材电影中,是很少见的。

如果可以,我愿意把这部电影介绍给所有人

狭隘的民族主义与强烈的军国主义,让这个原本是学生的秋叶子,在逃亡路上,始终抱着同归于尽的决心,而这种心态,则从侧面衬托出战争所具有的残酷性,那就是对于善良人性的毁灭性打击。

导演并没有以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沿用传统意义上的感化路线,而是摆脱一厢情愿的意淫,用一种平视的角度,把秋叶子塑造成普通人的形象,然后,利用她每次挑起的矛盾,展示出了农民杨玉福和士兵娜佳对于这场战争的真实态度。

如果可以,我愿意把这部电影介绍给所有人

最为简单的人物关系,却呈现出了最为复杂的人性。三个人的逃亡,从彼此的戒备到慢慢的松懈再到相互的理解,这种关系的变化,恰恰说明,

人性中善恶本就共存的原理,只是,一旦恶占据主导,意识便不再受自己控制。就像秋叶子那样,临死都抱着残存的军国主义精神,这是最可怕的洗脑,也是战争对于人精神最致命的打击。

电影在表面上讲的是三个人林区的逃亡过程,其实,它也在变相的在讲着一种回归,那就是人性的回归。战争让人从善良变得邪恶,而离开战争笼罩后的相处,则让人从邪恶慢慢回到善良。

所以,这是一条逃亡路,同时也是一条回归路,逃亡的是肉体,回归的是精神,这里的精神,是戳中人性痛点后的痛定思痛,只有真正认识到战争原罪后的精神回归,才能对于之后的生活给出足够的支撑。

如果可以,我愿意把这部电影介绍给所有人

融入最深刻的主流价值

《紫日》这部电影,之所以能够成为经典,和它紧贴着中国主流价值离不开关系。中华上下五千年,我们从未有过侵略别国的企图,这是我们长久以来渗透在传统文化教育中,对于善与爱最为精准的诠释。

勤劳勇敢是中国人给外界最初的印象,可是,我们始终坚守的主流价值,则是兼爱与非攻,虽然是墨家的思想,可也与儒家所提倡的仁者爱人有异曲同工之妙。

如果可以,我愿意把这部电影介绍给所有人

因此,在电影中,这种主流的价值,则被放在了农民杨玉福的身上。在逃亡路上,娜佳曾数次要求杨玉福杀死秋叶子以减轻负担,而曾经亲眼目睹自己母亲被残杀的杨玉福,的的确确是痛恨日本人的。面对秋叶子举起利刃的同时,满眼的怒火让他脑海中来回重复着母亲惨死的影像,可是,杨玉福却并没有痛下杀手,即使,后来秋叶子身陷泥沼,一番纠结,杨玉福还是决定伸出援助之手。

如果可以,我愿意把这部电影介绍给所有人

电影中,杨玉福始终都在探寻着一个问题,那就是,日本人凭什么到我们的土地杀人?而对于杨玉福形象的塑造,则更多的体现在他的眼神特写中,因为富大龙出色的表演,在杨玉福的眼神中,观众看出了他的不解,看出了他的愤怒,同时,也看出了他的善良。

这种所谓的善良,不是对于战争恶魔的原谅,而是在人性善恶拉锯战中,慢慢朝着善的靠拢。因此,他对同样是受害者的秋叶子,选择一次次的释放出善意,同时,在秋叶子被日本人枪杀后,终于将愤怒的子弹,射向了冥顽不化的日本人,这不算是复仇,而是对于邪恶人性的挑战。

如果可以,我愿意把这部电影介绍给所有人

《紫日》这部电影,利用日本姑娘秋叶子的形象,揭示出战争的原罪,利用杨玉福的形象,融了中国文化的主流价值。一边痛斥着战争对于人性的摧残,一边试图反思着如何利用人性的善,避免战争的发生,二者看似矛盾,实则方向一致,那就是站在普通人的角度,将对立的两面放在同一条线上,最终戳破战争丑恶的嘴脸。

如果可以,我愿意把这部电影介绍给所有人

虽然,在电影的前半部分,甚至临近结尾,都在讲述秋叶子、杨玉福和娜佳三个人和平相处的故事,摆脱身份国籍限制,最终回归人这一主体,但是,这部电影结尾,日本人明知已经投降,却还在负隅顽抗,甚至对着杨玉福他们疯狂扫射,这里情节的安排,或许暗含着另一层意思。

我想,可以用鲁迅先生《论“费厄波赖”应该缓行》中的“痛打落水狗”理论来概括:

而于狗,却不能引此为例,与对等的敌手齐观,因为无论它怎样狂嗥,其实并不解什么“道义”;况且狗是能浮水的,一定仍要爬到岸上,倘不注意,它先就耸身一摇,将水点洒得人们一身一脸,于是夹着尾巴逃走了。但后来性情还是如此。老实人将它的落水认作受洗,以为必已忏悔,不再出而咬人,实在是大错而特错的事。总之,倘是咬人之狗,我觉得都在可打之列,无论它在岸上或在水中。

如果可以,我愿意把这部电影介绍给所有人

因此,《紫日》这部电影,既揭示出战争的原罪,凸显和平的重要意义,同时又提出对于军国主义死灰复燃的警惕。

我们是仁爱之国,但并不一定所有国家都是仁爱之国;我们可以彰显我们的主流价值,但必须时刻回顾历史;我们不需要原谅战争罪人,但也不可因为憎恶而陷入狭隘的民族主义,或许,“痛打落水狗”理论,正好可以作为一种选择。

如果可以,我愿意把这部电影介绍给所有人

冯小宁的这部《紫日》,我想,它不仅仅是拍给中国人看的,也是拍给外国人看的,然后,无形中,将我们的主流价值观输送出去,那就是,中国人时刻保持善良本性,但也绝不会重蹈历史覆辙,你我本都是人,何不兼爱非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