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河市兩項助殘項目讓殘疾人樂開顏

在莊河市的鄉村,300戶貧困殘疾人家庭今年住上了新修繕的房屋。不僅住的舒適了,殘疾人腰包也鼓了,在莊河市殘聯的扶持下,375戶低收入村殘疾人家庭養起了雞、豬、牛,大家對未來的生活充滿了信心。

養殖為殘疾人家庭帶來上萬元收益

莊河市荷花山鎮郭家村村民張玉梅是位肢體殘疾人,今年5月,她在莊河市殘聯的扶持下養了5頭豬,目前4頭存活,已經以4600元的價格賣出1頭,還有兩頭也已預定出去,張玉梅算了下,算上莊河市殘聯給予每頭豬1000元的補貼,4頭豬全賣出去能淨掙1萬多。“都是政策好,要不我也養不起,來年要是還有這個政策,我還想養。”

今年51歲的呂清秀是長嶺鎮長嶺村村民,早年因股骨頭壞死落下殘疾,今年5月,他參與了莊河市殘聯扶持的種養殖項目,買了一頭母牛,從不到500斤養到了將近800斤,“等到明年下小牛崽就能見到效益了,一頭牛崽就能賣出1萬元,公的賣出去,母的自己留著養。”呂清秀說,“買頭牛大概需要1萬元錢,要不是莊河市殘聯給5000元補貼,我根本買不起。”

莊河市殘聯辦公室主任徐秋和介紹,今年是莊河市第二年扶持低收入村殘疾人家庭開展種養殖項目,55個低收入村的375戶殘疾人家庭參與項目,扶持項目有養雞、養牛和養豬,殘疾人家庭可按照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三個項目中的一個,其中養牛限養1頭,補貼5000元,養豬限養3到5頭,每頭補貼1000元,養雞限養40只到80只,每隻補貼50元。

老房換新顏,這個冬天不怕挨凍了

今年,呂清秀家的老舊房頂還更換成了嶄新的琉璃瓦,外牆用水泥進行了加固,“我媳婦說,今年不用考慮冷的問題了,過去雪花都能飄進屋來,房頂有7處地方可以看到天。”

荷花山鎮郭家村村民邵庭柱和老伴也是房屋修繕項目的受益人,在他家,琉璃瓦替換了水泥瓦,塑鋼窗、白鋼門替換了木質門窗。

據瞭解,“為500戶農村貧困殘疾人修繕房屋”是全市15項重點民生工程之一,該項目實施對象為依據國家城鄉建設部有關規定,評定為B、C等級的農村貧困殘疾人家庭破舊房屋。B級房屋每戶補貼最高不超過1萬元,C級房屋每戶最高不超過1.2萬元,超出部分由殘疾人家庭自理。修繕內容包括更換門窗,牆壁維修、屋頂維修、鋪設地面、粉刷牆壁等。半島晨報、39度視頻記者黃鳳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