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鲜事!衡水有2051人居然被免费集中供养


新鲜事!衡水有2051人居然被免费集中供养


近日,冀州区82岁的曹登妙老人心里压着的“大石头”终于落下了,他患有智力障碍疾病的小儿子的供养有了着落。随着我市集中供养政策的出台,对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的失能半失能人员,根据其本人或照料人意愿,给予免费集中供养,曹登妙心里顿觉熨帖:“政府来照顾,吃穿住医都有人管,这下我可不用发愁了。”


自去年我市创新集中供养试点工作以来,越来越多的农村贫困失能人员等在供(医)养机构安了新“家”,拥有了“避风港”。不过,仍然有部分老年人及其家属不了解集中供养,甚至对集中供养存在很多疑惑。那么,到底什么是贫困失能人员集中供养?谁可以享受这个政策?为此,记者专访了市民政局四级调研员季铁庄,他对相关问题进行了答疑解惑。

记者:很多人可能对农村贫困失能人员集中供养还很陌生,您能简单介绍一下吗?

季铁庄:早在去年,我市就已经开展集中供养试点工作了,并成功探索出以农村特困供养服务机构为主体、专业医疗机构为辅助、民办养老机构为补充的贫困失能半失能人员集中供养模式。符合条件的失能人员入住供(医)养机构后,他们的生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生活、医护、精神慰藉、临终关怀等难题,都得到了彻底解决,极大地提升了生活质量;实现“照顾一个人,改变了一个家”。在供(医)养机构里,医疗和养老实现了有机结合,切实做到小病不出院,大病有保障。

记者:今年以来我市仍在大力开展这一工作,取得了哪些成绩呢?

季铁庄:集中供养的主要目的是进一步健全养老服务体系,助力脱贫攻坚,确保农村贫困失能人员老有所养、幸福地安度晚年。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今年以来,我们大力改造提升服务场所,在保障院民基本生活、医疗康复、文娱休闲和机构安全需要的基础上,对院民生活、医疗康复、文娱活动、消防安全等设施进行统一改造提升,共提升改建特困人员供(医)养机构59家。同时,我们还聘用专业照护人员,对其进行专业培训,建立全护理、半护理分级照料护理制度,明确工作职责,为贫困老年人提供基本生活照料服务,仅今年专业照护人员培训次数就高达780多人次。此外,我们还牵头组织,完善对贫困失能人员集中供养服务的监督检查机制,实现集中供养与监管无缝对接。截至目前,在尊重本人或照料护理人意愿的基础上,我市已有2051人符合条件的人员实现集中供养。


新鲜事!衡水有2051人居然被免费集中供养


记者:哪些人员符合农村贫困失能人员集中供养申请政策?他们又可以享受到哪些服务?

季铁庄:集中供养主要针对未脱贫农村贫困失能人员,包括分散供养特困人员、重度残疾人、无儿无女人员,以及当地政府确定的由政府兜底保障的其他人员。由于这部分群体大多数都已经失去或部分失去自理能力,且多数时间为带病生存,对医疗、特护依赖程度更高,日常生活照护与康复治疗在需求层面已经高度叠加、在服务层面已经很难分开,确保他们有尊严、有质量地生活是最大的难题。针对贫困失能人员身体状况,采取不同的供养形式,半失能人员由特困供养中心供养,提供生活照护、健康咨询、精神慰藉、文娱活动服务;完全失能或患传染病、精神类疾病人员,委托专业医疗机构建立的医养中心供养,提供健康检查、疾病诊治和护理、大病康复、临终关怀等服务。

记者:集中供养是完全免费的吗?它的办理流程又是怎样的?

季铁庄:贫困失能人员集中供养工作是市委、市政府解决农村贫困失能人员养老和兜底保障的创新举措,是一项惠民工程,入住费用主要由当地政府来承担。至于办理流程,贫困失能人员先向村或乡镇递交入住申请,经相关部门审核鉴定其符合条件后,由家庭、集中供养中心以及医疗机构出面与其签订协议。

记者:目前工作中是否还存在困难?

季铁庄:是的。今年以来,我们在各县市区都发放过明白纸,也采取电视专题片、会议、驻村干部宣传等方式,以及组织开展集中供养机构“温暖过冬”“开放日”、“体验日”活动,加大该政策的知晓度和供养机构形象宣传,力求扩大贫困人口集中供养的知晓度,让更多有需要的人群早日入住供(医)养机构。但受传统养老思想观念影响,仍有部分老年人不愿意离开家,也存在部分老年人的亲属不了解集中供养,不支持老年人入住供养中心集中养老。我们希望,能够借助新闻媒体的宣传优势,多宣传我市集中供养工作,让更多的人了解供养工作、更多的贫困失能人口入住供养机构,享受我市改革发展的成果,幸福安度晚年。

监制/刘全义 主编/杨玉萍

记者/朱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