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罵教育”究竟有沒必要?中、西方教育吵翻鍋,結論家長要知道

"他不聽話的話,你就打他,肯定有效果。"當一位中國家長對一位美國家長這樣說時,美國家長吃驚的有想報警的衝動。

今天我們要討論的是,"打罵教育"到底有沒有必要?

"不打不成才""棍棒之下出孝子"這種話語肯定有很多家長都聽過,並且還很相信的付諸於行動,認為孩子不聽話的時候要給他點"顏色"瞧瞧,讓他知道誰才是老大,只有打在身上才能記在心裡。

而開頭那位美國家長對此行為表現出的詫異,其原因就在於中、西方教育文化存在的差異性。

美國人把打罵孩子這種行為歸類為暴力犯罪,不只是美國,針對於打罵孩子這種行為,很多歐洲國家還出臺了相關的法律法規,類似於日本的《兒童虐待防治法》和《兒童福祉法》、法國的《禁止打屁股法》,其內容大致是:父母不準對孩子進行身體或者語言上的暴力行為。

看到這些法律規定,很多家長可能會說,這也太小題大做了麼?在他們的觀念裡,認為打孩子只是一種對孩子犯錯的懲戒,或者是讓孩子養成良好習慣的一種制約手段,不會對孩子造成什麼太大的傷害。

是這樣的麼?打罵教育對孩子成長真的是利大於弊麼?

為了探索這個問題,我們想要了解,為什麼有的家長"熱衷"於"打罵教育"?

“打罵教育”究竟有沒必要?中、西方教育吵翻鍋,結論家長要知道

家長選擇"打罵教育"的原因

1.缺乏耐心

面對孩子的不聽管教或者錯誤行為,家長如果沒有耐心對孩子進行管教訓導,就會選擇"打罵教育"這種提高嗓門或者動動手就可以解決的方式。

2.短時間內效果顯著

孩子能力弱,面對家長的訓斥只能是默默的接受,也是屈於對家長的忌憚和恐懼心理作用,他們往往都會因為家長的"打罵教育"而迅速承認錯誤,並且改正自身錯誤行為,所以在家長看來,這種立竿見影、在短時間內效果顯著的方法就很值得使用。

一次節日匯演中,有一個即興表演的環節,很多孩子都猶豫不決,不敢上前,這個時候有很多家長就著急的推著自己小孩,催促著:"你去啊,這有什麼。""怎麼這麼膽小,你看看別人。""真是沒出息,這都不敢!",更有甚者開始動手打孩子,恐嚇道:"你去不去,你不去我就打你!"這個時候的孩子眼淚都已經流出來,雙手糾結的擰在一起,像是上刑場一樣一步一步走上前。

著名的奧地利心理學家阿爾弗雷阿德勒曾說:"幸運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而不幸的人,卻要用一生治癒童年。"

他主要是強調人們的生活風格大致上都是在童年時期形成的,後期影響幾乎是很少,因為在孩子成長髮展的幼兒階段,也就是0~6歲這個時間段,其實是孩子性格養成還有行為習慣養成的一個重要時間。最初時間的孩子就像是一張白紙,這個時候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是很關鍵的。孩子如果在童年時期造成受到了創傷,不論是身體還是心靈,留給後期發展的陰影就非常的根深蒂固,需要花費很多時間精力才能緩解其帶給自身的傷害。

因為這種由家庭帶來的創傷是不可逆的,很多孩子就是因為來自於父母的"打罵教育"而變得沒有幸福感和安全感,而且,最重要的是大大降低的孩子的自信心,然而,自信正是成長中最重要的影響因素。

“打罵教育”究竟有沒必要?中、西方教育吵翻鍋,結論家長要知道

"打罵教育"對孩子有什麼影響。

1.影響孩子性格

有的家長只顧自己的想法,通過暴力強制性行為去脅迫孩子做他們不喜歡做的事情,或者是看到孩子一些行為,覺得是超出自己規定範圍了,與自己的規劃不符合,二話不說上去就對孩子一頓嚴厲批評。往往在這些時候,孩子都是很委屈的,因為他們不想做自己不喜歡做的事情,他們有他們自己想法和理由,或者他們並不知道自己做錯了什麼,就遭遇到了父母的訓斥,自尊心受挫,很容易產生自卑心理,變得不自信,也容易變得和父母一樣暴躁衝動。

2.孩子變得越來越沉默寡言

面對著父母的"打罵教育",孩子因為內心恐懼和能力不足從而選擇本能的保持沉默,隨著次數的增多,孩子可能會為了減少免受皮肉之苦而選擇沉默不說話,這其實是他們想出的一種保護自己的方法,認為只要自己不說話,不隨便做動作,就可以免受一些皮肉之苦,這也是為什麼一些經常遭受家長"打罵教育"的孩子往往都比較"沉穩"的原因,而一個本該肆意奔跑、揮灑汗水的童年,孩子卻越來越沉默寡言,這是正常的麼?

“打罵教育”究竟有沒必要?中、西方教育吵翻鍋,結論家長要知道

3.影響孩子的處事方式

孩子就像家長的一面鏡子,這句話真的不是危言聳聽,在成長階段家長在孩子們面前展現出的一言一行都對孩子有著潛移默化卻深遠持久的影響效果。正式因為如此,如果家長總是採用"打罵教育"來約束孩子行為,很有可能就會讓孩子產生"力量決定一切"的錯覺,在面對比自己弱小的對象或者自身利益遭受到侵害的時候,孩子也會採取暴力的行為去懲戒他人來捍衛自身,而這種處事方式極容易導致更為嚴重的情況出現。

4.親子關係土崩瓦解

家長的"打罵教育"對親子間的關係毋庸置疑,肯定是起著傷害效果的,沒有誰會喜歡一個經常對自己進行言語訓斥和身體傷害的人,面對著家長這種暴力型行為,孩子只會慢慢的與家長疏遠,對家長產生恐懼,當孩子自我意識逐漸清晰,叛逆心理也就隨之而來,開始想要反抗家長的暴力壓制,可導致親子關係土崩瓦解。

由此可見,"打罵教育"對於孩子的身心發展是起著巨大傷害作用的,家長要記住這麼一個事實:在孩子成長道路上肯定是會出現很多錯誤的,"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如果在孩子犯錯之後,家長的"打罵教育"只會令孩子產生逃避問題的下意識心理,並不有利於問題的解決。

“打罵教育”究竟有沒必要?中、西方教育吵翻鍋,結論家長要知道

我們要怎麼對待孩子的錯誤?

1.冷靜分析

這裡的冷靜不單單是需要家長冷靜,而是家長和孩子雙方一同冷靜。家長面對孩子調皮犯錯,先穩住自身情緒,不要急著對孩子進行批評和指責,因為可能孩子有他自己的想法。

讓孩子冷靜,是因為她可能也處在一個情緒激動或者還沒意識到自己錯誤,讓孩子冷靜下來,仔細回想一下自己哪些行為是不正確的。

2.溝通式教育

溝通這個詞我們已經提及了很多次,這是因為溝通是解決問題最溫和的方法,但往往也可能是最有效地方法。當孩子犯錯的時候,家長要做的是與孩子溝通交流,瞭解孩子的所感所想,從孩子的角度看待問題,也能更好的幫助孩子認識和解決問題,也可以在溝通交流中增進感情。

“打罵教育”究竟有沒必要?中、西方教育吵翻鍋,結論家長要知道

3.注意時間地點,維護孩子自尊心

對孩子進行管教可以,如果孩子是屬於那種非常調皮的,那麼適度的訓斥還是有一些必要的,不過更提倡的還是對孩子進行教導,孩子畢竟是心智不成熟的,是在學習之中的。但不論對孩子進行哪種類型的教導,都要注意時間地點,記住孩子是更在乎自尊的,同樣他們也對他人的看法更加敏感,所以不要當著外人的面對孩子進行批評教育。

孩子的成長會有很多困難險阻,做家長的掌握正確的教育方法對孩子成長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打罵教育"圖的只是短時間內的起效,對孩子的傷害確實長久的,所以我們不鼓勵"打罵教育",我們提倡家長和孩子多溝通多互動,多瞭解對方,多分析問題,更好的解決問題。

“打罵教育”究竟有沒必要?中、西方教育吵翻鍋,結論家長要知道

我是炅媽育兒,也是3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