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茶要配好茶盞,帶你欣賞故宮館藏宋代茶盞

好茶要配好茶盞,帶你欣賞故宮館藏宋代茶盞

宋代茶盞作為中國古代歷史上日用產品的典範,器型高雅含蓄、內斂耐看,既方便使用又極具審美感,將實用、美觀以及精湛的製作工藝完美地結合,而深受宋人及後世的追捧。

01 汝窯天青釉碗

好茶要配好茶盞,帶你欣賞故宮館藏宋代茶盞

好茶要配好茶盞,帶你欣賞故宮館藏宋代茶盞

高6.7cm,口徑17.1cm,足徑7.7cm

碗撇口,深弧腹,圈足微外撇。胎體輕薄。通體滿釉,呈淡天青色,瑩潤純淨,釉面開細小紋片。外底有5個細小支釘痕及楷書乾隆御題詩一首。詩曰:

秘器仍傳古陸渾,只今陶穴杳無存。

卻思歷久因茲樸,豈必爭華效彼繁。

口自中規非土匭,足猶釘痕異匏樽。

盂圓切己近君道,玩物敢忘太保言。

後署“乾隆丁酉仲春御題”,並鈐“古香”、“太樸”二印。

這件汝窯碗造型規整,胎質細膩,釉色如湖水映出的青天,堪稱精美的稀世珍品。

02 哥窯碗

好茶要配好茶盞,帶你欣賞故宮館藏宋代茶盞

好茶要配好茶盞,帶你欣賞故宮館藏宋代茶盞

高7.5cm,口徑19.8cm,足徑5.6cm

碗敞口,弧壁,淺圈足。裡外滿飾青釉,釉厚潤如脂。釉面佈滿細碎的開片紋,深淺不一,如網如織,深紋片呈黑色,淺紋片呈黃色,俗稱“金絲鐵線”紋。

03 鈞窯天藍釉紅斑花瓣式碗

好茶要配好茶盞,帶你欣賞故宮館藏宋代茶盞

好茶要配好茶盞,帶你欣賞故宮館藏宋代茶盞

高4.8cm,口徑9.5cm,足徑3.5cm

碗呈花瓣狀。口內斂,器裡凸起、器外凹進10條稜線,將碗自然分成十花瓣形,圈足。通體釉色為天藍色,其上顯現幾塊紫紅斑塊,上有鐵質斑點結晶。

此碗造型別致,宛如一朵盛開的花朵,嫵媚多姿。藍、紫相間的釉色,又如同天空中飄浮的彩雲。

04 定窯白釉刻花菊瓣紋笠式碗

好茶要配好茶盞,帶你欣賞故宮館藏宋代茶盞

好茶要配好茶盞,帶你欣賞故宮館藏宋代茶盞

高3.3cm,口徑13cm,足徑2.5cm

碗呈斗笠式,敞口,瘦底,圈足。通體內外施白釉,口鑲銅釦。外壁光素,內壁刻30個菊花瓣。仔細觀察可以看出,菊花瓣的寬窄不一,說明刻花工匠並不刻意追求整齊劃一,而是力求體現花卉的自然形態。

05 定窯劃花纏枝蓮紋葵瓣口碗

好茶要配好茶盞,帶你欣賞故宮館藏宋代茶盞

好茶要配好茶盞,帶你欣賞故宮館藏宋代茶盞

高6.8cm,口徑19.2cm,足徑5.7cm

碗口呈葵瓣式,鑲銅釦,深弧壁,圈足。通體施白釉,外壁釉流形成淚痕。碗內刻劃纏枝蓮花紋和茨菇紋。外壁光素。胎體輕薄,胎面潔淨。

刻劃花是定窯特有的裝飾風格,所刻線條流暢,飄逸瀟灑。此件器物刻劃的纏枝蓮花在白色釉的襯托下若隱若現,反映出宋代陶瓷手工藝的高超水平。

06 建窯黑釉兔毫盞

好茶要配好茶盞,帶你欣賞故宮館藏宋代茶盞

好茶要配好茶盞,帶你欣賞故宮館藏宋代茶盞

高5.8cm,口徑12.8cm,足徑3.9cm

盞撇口,斜直壁,小圈足。胎呈鐵黑色,裡滿釉。外施釉不到底,腹下部釉垂流如淚痕。碗口釉呈醬色,口下漸為褐黑相間,近裡心為純黑色。釉中有絲狀黑褐色兔毛般結晶,俗稱“兔毫”。

07 建窯黑釉兔毫盞

好茶要配好茶盞,帶你欣賞故宮館藏宋代茶盞

好茶要配好茶盞,帶你欣賞故宮館藏宋代茶盞

高9.6cm,口徑16.2cm,足徑4.9cm

器口內斂,腹部漸收,底圈足。通體施黑釉,盞裡施滿釉,盞外施釉不到底,露胎處呈黑色。器裡外口沿釉色呈黃褐色,下腹部呈黑色,外壁垂釉形成滴珠狀。

08 建陽窯黑釉盞

好茶要配好茶盞,帶你欣賞故宮館藏宋代茶盞

好茶要配好茶盞,帶你欣賞故宮館藏宋代茶盞

高7.5cm,口18cm,底徑5cm

器口外撇,斜壁,淺圈足。通體施黑釉,釉面呈現黑、褐相間的兔毫紋,滿釉至底足,器外口沿釉色呈黑黃褐色。

此盞口徑較大,線條流暢,造型十分優美。雖然它的胎、釉、造型都與建陽窯黑釉盞明顯不同,例如,前者胎為白色,而後者為紫黑色胎,但它仍屬於建陽窯類型器物。

09 福清窯黑釉盞

好茶要配好茶盞,帶你欣賞故宮館藏宋代茶盞

好茶要配好茶盞,帶你欣賞故宮館藏宋代茶盞

高6.5cm,口徑12.5cm,足徑4.5cm

盞敞口,深腹,圈足。內外施黑釉,釉色均勻,釉面呈現出細絲狀條紋,仿如小兔的毫毛一般,故稱“兔毫”紋。口沿處失釉呈醬色,外壁施釉不到底,釉厚凝聚處呈淚痕狀,近足處及足底素胎無釉。

10 吉州窯黑釉剪紙貼花三鳳紋碗

好茶要配好茶盞,帶你欣賞故宮館藏宋代茶盞

好茶要配好茶盞,帶你欣賞故宮館藏宋代茶盞

高6.8cm,口徑16.4cm,足徑4.9cm

碗撇口,弧腹,瘦底,圈足。通體施黑釉,外壁施釉不到底,且用黃褐色釉隨意點灑成大小不一的斑點。碗心微凸,飾梅花一朵,內壁上飾三隻鳳凰,似在相逐飛舞。

11 吉州窯剪紙貼花小碗

好茶要配好茶盞,帶你欣賞故宮館藏宋代茶盞

好茶要配好茶盞,帶你欣賞故宮館藏宋代茶盞

高5.3cm,口徑10.5cm,足徑3.5cm

碗敞口,碗式較深,淺足露胎。裡外施兩種釉,外施醬釉,點以淺黃色斑點,裡為窯變花釉。碗內壁飾3組醬色菱形開光式剪紙紋樣。將民間剪紙貼花藝術直接運用到瓷器的裝飾上是吉州窯匠師的創舉。

12 景德鎮窯青白釉刻花嬰戲紋碗

好茶要配好茶盞,帶你欣賞故宮館藏宋代茶盞

好茶要配好茶盞,帶你欣賞故宮館藏宋代茶盞

高6.7cm,口徑20.8cm,足徑6cm

碗敞口,淺腹,矮圈足。裡外均施青白釉,釉質瑩潤,足內無釉。碗內刻劃雙嬰戲蓮紋,線條流暢,紋飾清晰。

13 景德鎮窯青白釉雙魚碗

好茶要配好茶盞,帶你欣賞故宮館藏宋代茶盞

好茶要配好茶盞,帶你欣賞故宮館藏宋代茶盞

高5.9cm,口徑18cm,足徑6.8cm

碗敞口,口沿因覆燒形成較寬的芒口,斜腹壁,圈足。通體施青白釉,釉色青中透白。內壁六條線出筋,碗心處刻劃雙魚水波紋,刀法犀利流暢。外壁光素。

此器造型規整,胎體輕薄,釉色光潤。盤心所刻劃的兩條小魚在青色的釉面襯托下彷彿在清澈的湖水中游弋嬉戲,形態自然逼真,藝術感染力極強。

14 耀州窯青釉刻海水鴨紋碗

好茶要配好茶盞,帶你欣賞故宮館藏宋代茶盞

好茶要配好茶盞,帶你欣賞故宮館藏宋代茶盞

高7.4cm,口徑17.8cm,足徑4.9cm

碗敞口,腹為六花瓣形,近底漸收,圈足。內壁蓖劃海水紋,碗心刻劃一遊鴨,外壁光素無紋。通體以青釉為飾,釉色深沉,青中泛黃。

此碗造型優美,紋飾清晰,鴨紋的刻劃生動傳神,海水紋宛轉自然,由此可見耀州窯瓷工們嫻熟的技藝,是耀州窯瓷器的代表作品。

15 耀州窯青釉刻花菊瓣紋碗

好茶要配好茶盞,帶你欣賞故宮館藏宋代茶盞

好茶要配好茶盞,帶你欣賞故宮館藏宋代茶盞

高5.1cm,口徑13.2cm,足徑4.1cm

碗敞口,圈足。裡外均刻菊瓣紋,碗心印一團花。通體施青釉,釉色青中泛黃,足邊無釉。

此碗為宋代耀州窯青瓷的代表作品。在裝飾方面,以碗心的一朵團花為中心,放射狀地向外刻出一片片菊瓣紋,佈局舒朗勻稱,線條活潑流暢又不失規整,反映出當時藝師們的審美觀念,代表了耀州窯瓷器刻花工藝的突出成就。

16 耀州窯青釉刻花嬰戲紋碗

好茶要配好茶盞,帶你欣賞故宮館藏宋代茶盞

好茶要配好茶盞,帶你欣賞故宮館藏宋代茶盞

高8.5cm,口徑20.8cm,足徑4.8cm

碗敞口,寬唇,圈足。裡外施青釉。碗內刻嬰戲蓮花紋飾,一肥胖的嬰兒戲於三朵蓮花之間,兩手腕各戴一手鐲,憨態可掬。

此碗刻花精細,畫面生動活潑。北宋晚期,耀州窯裝飾多取嬰戲紋題材,此類構圖還有兩嬰盪鞦韆、四嬰戲把蓮等。

17 耀州窯青釉印花童子玩蓮紋碗

好茶要配好茶盞,帶你欣賞故宮館藏宋代茶盞

好茶要配好茶盞,帶你欣賞故宮館藏宋代茶盞

高4.5cm,口徑14.3cm,足徑3.3cm

碗撇口,深弧腹,矮圈足,足底沾窯渣。通體施青釉。碗內印蓮花一束和四童子,四童子分別手持蓮花一枝,身體呈不同的姿勢作嬉戲狀。

此碗嬰戲紋飾抓住了孩童體態的主要特點,用洗練的輪廓線將其五官的稚氣和胖乎乎的體形生動地刻畫出來。

18 耀州窯吳牛喘月紋碗

好茶要配好茶盞,帶你欣賞故宮館藏宋代茶盞

好茶要配好茶盞,帶你欣賞故宮館藏宋代茶盞

高7.6cm,口徑21.3cm,足徑6cm

碗唇口,弧形腹壁,圈足。內外施淡青釉。碗內心飾菱形開光,開光外刻卷枝花草紋,開光內刻傳統圖案“吳牛喘月”,一輪明月高掛天空,下方一頭水牛口微張,前腿直立,後腿曲膝跪地,抬頭仰望明月。

此碗刻花刀法嫻熟幹練,花紋生動自然,為耀州窯金代青釉刻花器物中的代表作品。

宋代茶盞在器物造型、裝飾模式、紋飾等方面都具有高度的藝術性,體現了宋代的美學風韻,宋瓷茶盞創造了造物藝術的典範,達到了藝術的成熟,“形式”與“內容”達到完美的般配,以文人意境勝,是後代工藝美術學習的範本。

宋代茶盞雖然精細考究,但總體上是清新自然、簡潔明朗的,格調很高,屬於高雅的審美範疇。宋代文士飲茶講究的是一種雅趣心香,品茶過程是一個凝神專注的過程,他們的這種崇尚平淡的心態使得飲茶所用的茶盞在生產和製作過程中也融入了一份沉靜,增添了一份雅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