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板公司成績單亮眼 機構投資者加緊佈局

今年三季報,科創板上市公司悉數交出首份“成績單”,從營收和淨利潤及其增長等主要財務指標來看,這份“成績單”非常優異。40家科創板公司三季報全部實現盈利,營收平均增長逾28.35%,淨利潤平均增長68.46%,充分體現出了高科技、高增長的趨勢。

科創板營業收入超百億元的公司有2家,分別為中國通號(港股03969)281.21億元、傳音控股168.55億元,這2家公司前三季度淨利潤均超過10億元。

多家公司淨利翻倍

傳音控股、中微公司、交控科技、鉑力特等8家公司淨利潤同比增長100%以上,天準科技、熱景生物、華興源創等10家公司同比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

傳音控股前三季度實現營收168.55億元,同比增長6.72%;淨利潤13.01億元,同比增長732.03%,為科創板淨利潤增速最快的公司。

對於營收低速增長、淨利潤卻高速增長的原因,傳音控股未在三季報中作出解釋。但公司在招股書中預告三季度業績時表示,前三季度盈利大幅增長主要是由於非經常性損益影響所致。去年同期,公司遠期外匯合約產品形成7.16億虧損,而今年轉回收益約1.02億元,扣除非經常損益後淨利潤同比增長為57.98%。

傳音控股的營收增速逐年放緩。招股書顯示,2017年、2018年傳音控股營收同比增速分別為72.24%、12.98%,今年前三季度這一數字跌破10%至6.72%,顯示傳音控股後續增長面臨考驗。

中微公司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2.18億元,同比增長24.75%,淨利潤1.35億元,同比增長399.14%,為科創板淨利潤增速第二快的公司。公司前三季度研發費用1.58億,同比增長101%,研發費用率高達13%,同比提升4.9%。

天準科技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2.95億元,同比減少19.06%,淨利潤1541.81萬元,同比減少80.12%,營收與淨利潤降幅均位於科創板前列。

蘋果公司為天準科技第一大客戶,來自於蘋果公司及其供應商的銷售收入佔營收比例逐年增長,至2018年已佔到營收的76.09%。但今年前三季度,隨著蘋果公司整體在設備投入方面有所縮減,公司與蘋果公司及其供應商簽訂的訂單金額縮減為2.2億元,同比下降40.16%,確認收入金額1.73億元,同比下降35.7%。公司毛利率也由2018年度的49.17%下降至45.84%。

營收增長方面,睿創微納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4.02億元,同比增長133.21%。公司表示,主要是因報告期內交付的產品較上年同期增加。淨利為1.01億元,同比增長143.41%。航天宏圖因上年同期基數較低,三季度營收同比增長224.39%。

基金券商開始建倉

今年前三季度,瀾起科技實現營收13.84億元,同比增加10.64%;淨利潤達7.4億元,同比增長31.99%。

瀾起科技業績指標在科創板上市公司中都算不上拔尖,但公司卻是機構最愛的科創板個股。三季度,該公司共接待7批次63家機構實地調研,其中券商13家、基金20家、私募17家、保險2家、其他機構11家。

瀾起科技三季報顯示,前十大流通股東中,交銀施羅德系基金就佔了6席。交銀施羅德成長混合型基金買入181.52萬股,佔流通股的2.44%,為第一大流通股東;交銀施羅德藍籌混合型基金買入153.84萬股,佔流通股的2.07%,為第二大流通股東;交銀施羅德經濟新動力混合型基金、交銀施羅德成長30混合型基金、交銀施羅德穩健配置混合型基金、交銀施羅德新生活力靈活配置混合型基金分別買入138.38萬股、81.7萬股、80萬股、29.11萬股。

杭可科技三季度也獲得了7批次47家機構實地調研;容百科技獲得6批次16家機構調研;華興源創穫得5批次14家機構調研。

中國通號可稱得上科創板的第一藍籌股,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281.21億元,同比增長10.07%,淨利潤為28.12億元,同比增長15.22%。公司營收與淨利潤均為科創板的絕對第一,營收佔整個科創板上市公司約40%,淨利潤約佔35%。

中國通號三季度雖然只接待了1次機構實地調研,但這一次就來了17家機構。中國通號成為券商最愛的個股,國泰君安(港股02611)、華泰證券、招商證券(港股06099)、申萬宏源(港股06806)排隊進駐,分別買入1677.36萬股、1290萬股、350.2萬股、265萬股,為中國通號第一、第二、第四、第五大A股流通股東。

本文源自證券時報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