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8年清政府就能够仿造出马克沁机枪,为何没有大量制造?

历史总探长


你以为清政府仿造出来的马克沁机枪能打出子弹吗?

我们先看看看马克沁重机枪是什么梗?

一、什么是马克沁机枪?

首先我们要明白马克沁机枪是人类划时代的发明,意义不亚于火药和步枪的发明。他是英籍美国人海勒姆·史蒂文斯·马克沁在1883年发明,1884年获得专利的产品。它的射速简直是神速度,每分钟射速500发左右。它还有一个最大的优点就是可以单发,也可以连发。不仅可以快射,还可以慢射。为什么说它是划时代意义呢?

因为在马克沁机枪问世之前,人类还没有自动发射的枪,马克沁是人类第一把自动发射的枪。毫不夸张地说,马克沁机枪的发明是武器史上的一场革命,意义不亚于美国人发明原子弹。

二、满清的工业水平达不到山寨的水平。

众所周知满清一直是个自给自足、闭关自守的政权,在鸦片战争前满清夜郎自大,自以为是,没有进取心也没有危机感,但是鸦片战争打碎了大清的优越感,也打开了中国封闭的大门。满清统治者觉得中国吃亏就在海防薄弱,所以皇帝就说了,为了国家的安全,我们一定要有一支强大的海军。

所以满清政府此后几十年里,把兴建海军,加强海防当做重中之重,所有的精力、所有的资源都用于沿海的防卫,唯恐重蹈鸦片战争的覆辙。所以我们看到满清的海军在当时的亚洲是一流的,在世界上也能排得上名次。甲午海战打不过日本,那是输在制度上,输在软件上,硬件上一点都不落后。

满清的时候没有像样的工业,中国几千年都是自给自足,是个地道的农业大国,国内没有拿得出手的产品创造外汇,太平天国和捻军造反打了十来年仗,在加上满清政府无能,官员贪污腐败,国库空虚、捉襟见肘。大量银子都花在海军的建设上了,用在陆军的钱就少的可怜。当时中国的兵工厂乍一听不少,但水平一般,不敢恭维,寒碜得很,都是些中看不中用的面子工程,金陵机器制造局1865年就开张了,可直到23年之后的1888年才勉强制造出来带轮子的大炮。

江南制造总局是中国第一家兵工厂,老板是李鸿章。但当时中国造不出高强度的钢铁,厂子也只能生产弹药开始,几年后逐渐试制西洋枪炮,但是效果并不乐观,这个中国最早的兵工厂主要成就是制造单发的洋枪、大小开花饱。直到1890年,该厂和上海虹口有一个洋人办的铁厂合资以后,才勉强能生产出符合枪弹强度的钢铁。但是高精度的机床中国人是没有办法得到的,因为西方列强一直对中国进行技术封锁,中国没有专业的技术人才可以看懂图纸,只能是凭着天分和感觉来山寨,效果可想而知。

中国泱泱大国没有一个是有专业兵器知识,当时有个德国商人谎称1888式步枪就是毛瑟步枪,而朝中竟然没有一个人知道这是谎言,满清政府花了巨款下了一套设备,从1896年开始,汉阳兵工厂才开始生产此型步枪,并定名为八八式。1899年江南制造局也开始生产此型步枪,但生产出来以后才发现性能垃圾,不能退不下膛、还容易炸膛,毛病百出,能看不能用。

所以直到民国时候,北洋军阀如直系、皖系和奉系都是直接买日本、美国、德国和意大利的步枪。吹捧满清制造的人不是别有用心就是孤陋寡闻。步枪都搞不好,遑论制造步枪,就像一个婴儿,走路都摇摇晃晃,怎么会奔跑?中国制造业那么落后,仿造马克沁机枪又是从何说起呢?

三、仿造马克沁是李鸿章的忽悠杰作。

1887年,美国有个外交使团来中国访问,他们带给了中国皇帝一件宝贝,这就是大名鼎鼎的马克沁机枪。光绪皇帝在观看了洋人的演示之后,心里啧啧称奇,但表面上又不露声色、不以为然。泱泱大国的优越让他装起X来:这玩意有什么稀奇,我们大清如果想造,易如反掌。天真的美国人不信,认真起来:皇上,这是世界发明,专利产品,顶尖技术,中国不可能造出来。

皇帝满脸的不屑:朕没有夸口,没有大清不能的事。说活转身问李鸿章:爱卿你说呢?李鸿章一看暗暗叫苦,自己就是兵工厂的老板,要是说造不出来,那就是打皇帝的脸,会闯祸的。要是说能造,那不是逼着自己出丑,犯欺君之罪。但此刻形势危急,先答应下再说。

于是李鸿章就硬着头附和道,嗯嗯,没问题。美国人更认真了,那我倒想看看中国制造的马克沁。不知道中堂到什么时候满足我的愿望。李鸿章一咬牙吐出四个字"半年之后"。

李鸿章回去后先把这事告诉了自己的洋人顾问马克里,马克里是一名刚从英法联军中辞职的英国人,在李鸿章幕府任职。他还在淮军待过,娶了一位中国妻子。他告诉李鸿章以中国的条件别说钢的强度达不到,车床的精度也达不到,无论怎么说都是一项完成不了的任务,就是造出来也打不出去。

李鸿章不服,下令自己制造,过了一个月,枪造出来了,远看有点像,近看就走样,子弹打不出,让人很受伤。无奈之下李鸿章再次向马克里求救,马克里趴在李鸿章耳边耳语了几句,李鸿章连连点头。半年之后美国外交官果然来华,当着皇帝的面,李鸿章叫人演示了中国制造的马克沁机枪,看过之后美国外交官目瞪口呆,连胜说OK。

原来马克里托人从国外买来一挺机枪,在兵工厂刻下了大清制造,还刻下了一个龙的图案,重新喷漆,糊弄了美国佬也糊弄住了中国皇帝。光绪皇帝一看心花怒放,大笔一挥给李鸿章的兵工厂拨出巨款指示大量生产。李鸿章一看死的心都有了,往哪造这么多枪呢?

所幸的是光绪也不下去视察,此事也就不了了之。你想满清如果制造出了性价比高的马克沁机枪(的确是仿制了三十多挺),但北洋军阀那些人精们还会放着自己的兵工厂不去制造,花冤枉钱买洋人的步枪?当然,张之洞的汉阳造后来搞得也还算比较风光。


历来现实


说实话,从1861年曾国藩办安庆军械所到1910年的半个世纪中,洋务运动在全国共兴办了40多个军工厂局,比较出名的除了安庆军械所外,还有江南制造总局,天津机器局、金陵机器局、汉阳枪炮厂、福建船政局等,虽然条件艰苦,但从军工产品来看,还是生产了品种繁多的步枪、机关枪、炮、雷、船等,制造能力是很强的。

金陵机器制造局,于1865年由两江总督李鸿章创办。

比如,1865年成立的金陵机器局,当年就建成了我国第一艘蒸汽轮船,除了锅炉和钢材是进口外,其他设备和工具都是国产,到了1874年,已建成多艘各型兵轮船;汉阳钢药厂总办徐建寅仅在参观德国胡尔普火药厂时,瞟了一眼火药工人的工作记录,回国后在1901年研制出领先水平的硝化棉无烟火药,比欧美的药力更足,质量更好。

徐寿、徐建寅父子,中国近代化学先驱,图中左起为徐建寅, 华衡芳, 徐寿。

其仿制能力也是超强的,由于清政府是列强军火大买家,世界各地都有情报,一旦有新式武器出来,必定会在国内仿造。比如1863年美国林明敦研制出连发的后装枪,江南制造总局于1867年仿制成功;1870年英军装制最新的阿姆斯特朗前装炮,金陵机器局立即仿制,并于1875年在大沽炮台装制。

图为甲午海战时,日本“秋津洲”号也装备阿姆斯特朗炮。

但是晚清军工厂起步晚,没有逐步核心技术,没有完善的设备,特别是缺少制造先进枪炮的优质钢材,当年的金南制造总局炼钢厂从1891年到1904年仅炼钢8000吨,平均每天仅炼1吨多,差距过于悬殊,只能通过昂贵的进口钢材,清政府财政贫乏,一旦开战列强又卡紧,严重阻碍了军工业发展。

所以,军工厂制造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很多在后世战场上大放异彩的武器,当年都被各种原因放弃,比如前面说的领先于欧美的硝化棉无烟火药在制药房装药时,机器爆炸,连同总办徐建寅在内的16名技术工匠当场炸死,汉阳钢药厂的仅有的技术人员全被报销了,此火药就此中断;大沽炮台装制的高仿阿姆斯特朗前装炮,因为发生膛炸,被舍弃。

马克沁机枪于1883年,由英国人马克沁发明。

江南制造总局于1867年仿制成功林明敦连发后装枪,当时造了3万多支,可使用时经常发生走火事件,被各营退回,部队不买帐,无果,3万多支枪只能作为空枪无弹平时训练用,未发挥作用。而本题所问的1888年就能仿造出马克沁机枪,为何没有大量制造?也是同样的原因。马克沁是1884年研制成功的,金陵机器局立刻引进并仿制,于1888年仿制成功。

马克沁在欧洲也未引起重视,直到一战时德国装备并使用,大出风头,从此成为闻风丧胆的杀人利器,图为一战时奥斯曼帝国装备的马克沁。

但仿制的马克沁问题众多,本来落后于欧洲200多年的军事工业是无法用仿制来弥补的,又无优质钢材作枪管,仿制较粗糙,鉴于很多仿制应用失败的案例,马克沁被搁置,后来清军有少量使用的马克沁基本是国外购买的,而李鸿章在听了下面人报告马克沁每分钟射弹600发,耗银300两,直言这枪太昂贵了,不能使用,于是马克沁被永远终止。


图文绘历史


没错,1888年清政府就仿制成功了马克沁机枪,这并不神奇,要知道清政府虽然衰弱,但是在历史上还是有一定的工业地位的,虽然不是工业国家,但是也能制造一些武器,这可比后来的民国强多了,人家清朝可是造的了步枪、大炮、军舰的。

图为清朝制造的连发炮和马克沁。


清朝的武器研发和仿制能力是一直都有的,别说马克沁机枪这样的枪炮轻装备了,人家自制的开济号巡洋舰、平原号铁甲舰那才叫一个厉害呢,代表的是当时亚洲自制军舰的最高水平,开济号巡洋舰还是一个铁肋木壳军舰,拥有蒸汽机动力,平远号更是一艘近海铁甲舰,全舰20多门大小舰炮,在当时还算是不错的。

图为清朝的火器营在训练。


但是为什么清朝没有把马克沁机枪大量的生产,装备清军提高战斗力呢?这和当时的国情以及生产力有关系。在清末年间,仿制出这样的先进武器并不会被认为是多大一件事情,人们对于科技的进步持一种鄙夷的姿态,都认为那是“奇淫巧技”“花里胡哨”,认为打仗还是要骑上战马,拿上马刀,八旗男儿就应该是呼呼啦啦一群贵族骑兵,看上去就有王者气息,而不是那种坐在地上偷偷瞄准打仗的底层人士。

下图为清朝试制转管炮。


对于科技进步持一种看不起的姿态,这样的国家又怎么会发现蕴藏在马克沁机枪里的洪荒之力呢?再有,清朝也没有大量生产的生产力啊。要说清朝,4亿人在那,有几个能工巧匠并不稀奇,测绘测绘就仿制一挺机枪,似乎也不难,可是清朝的体制并没有形成机器化大生产的条件,几个能工巧匠也只能代表其个人,而不能代表当时的生产力水平。

马克沁机枪在我国民国时期才大量使用。


大量生产靠的是什么?靠的是生产要素高度集中的现代工业体系啊,最起码也得是个近代工业体系,得有熟练得技术工人,得给他们进行岗前培训,得有工程师设计标准得板件,得有管理人才保证工厂生产的有序,这都是当时清朝没有的体制和有组织的工人阶层啊,当然清朝是有工人这个阶层的,但是那大都是一些没有田地可种,吃不饱饭,被人看不起的“奴才”啊。靠那样的底层人,他们没有工人阶层的知识和组织度,完全不能进行大生产啊。

清朝不但可以造枪,还能造舰。


所以说,清朝社会不具备大生产的可能,清朝社会也鄙夷科技的进步,因此单靠几个能工巧匠仿制了马克沁机枪,但是并不能投入大生产,这可真是历史发展阶段对生产力发展作用的一个体现啦。


海事先锋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先说个笑话。

大家知道三十节重机枪吗?

这是美制M1917式重机枪的中国山寨。

最初,有个美国跑单帮的军火贩子,带着M1917式重机枪找到直系军阀头子吴佩孚,推销这种重机枪。

时间是1921年,民国已经建立10年了。

吴佩孚看到M1917式重机枪以后,设法拖住了那个美国佬,随后找来汉阳兵工厂厂长。

当时汉阳兵工厂,是全中国最优秀的枪械制造工厂。

吴佩孚问,你们看看这挺机枪, 能不能仿制出来。

厂长仔细研究了一番,说可以仿制。

于是吴佩孚就以走私军火的罪名,将这个倒霉的美国军火商软禁起来。

这边,汉阳兵工厂把M1917式重机枪全部拆散,一个零件一个零件仿制,前后花费了半年时间,终于仿制成功。

吴佩孚就释放了那个美国佬,将重机枪还给他,还给了一些路费。

当时民国军阀混战,国际社会对中国进行武器禁运,美国军火商走私军火是违法的。

他只得吃了哑巴亏,认怂走人。

本来吴佩孚是很高兴的,认为仿造美制重机枪成功,以后就不用花巨资购买了。

谁知道,这挺命名为三十节的重机枪,仿造是成功了,但性能极不稳定。

只要持续射击,就很容易出故障,很少有能够一次打光一个弹带的。

那么,三十节实际等于不可用。

吴佩孚极为恼怒,将汉阳兵工厂厂长喊来臭骂了一顿。

厂长表示,重机枪结构过于复杂,并不是拆卸仿造零件再组装就能搞定的。

无奈之下,吴佩孚只得拿钱去向美国勃朗宁公司购买技术转让权。

得到全部资料以后,才解决了三十节的严重质量问题,还进行了一些改进。

即便如此,工厂初造时月产量只有几挺,后来才增加到每月25挺。

大家看看,到了20年代尚且很难仿造重机枪,何谈30多年前的清末。

其实,赛电枪这些玩意,清末根本就不可能大量装备。

抛去仿造的质量问题,满清也没有大量制造重机枪的能力。满清产量最大的江南制造局,年产步枪也只有1500支。

至于枪弹的生产,连北洋大臣李鸿展本人,都是心知肚明,1878年他在奏折里就叫苦:仅后膛枪弹的生产,就是“遇有战事,十年之蓄,不够数月之需”。平时看着生产红红火火,一打仗就不够用。

看看,连最基本的步枪和子弹都生产严重不足,何谈重机枪。就是三十多年后,每月才能生产多少!

装模作样的生产几挺装门面,又有什么用。


萨沙


“太快!太快了!”1884年李鸿章在参加伦敦举办的新枪发布会上大声感叹。马克沁重机枪在半分钟内一梭子打出300发子弹,将一棵大树拦腰切断。李鸿章立刻买了一挺带回国研究。

李鸿章看到的马克沁

这一年,离中日甲午战争还有10年时间,如果大量制造马克沁重机枪,并大力发展陆军力量,或许会改变甲午战争的结果。但是没有如果,洋务大臣犯了下一个致命战略错误,让腐朽的大清失去了最后的复兴机会。

李鸿章拿回的那挺马克沁机枪,由金陵制造局于1888年仿制成功,命名为赛电枪,顾名思义就是像闪电一样快、一样猛,而英国陆军1891也才开始装备马克沁机枪,大清比大英帝国还早了三年。在19世纪末期,也就是甲午战争爆发之前,在洋务派大臣张之洞、左宗棠、曾国藩、李鸿章的努力下,全国已经有以江南制造局、金陵制造局、福建船政局、汉阳兵工厂为代表的30多家规模型军工厂,形成了基本完备的军工产业链。

金陵制造局的马克沁

他们不仅能够生产“汉阳造”步枪,还能够生产阿姆斯特朗式后膛快炮、半自动步枪“快利枪”、赛电重机枪等前卫新式武器。1880年天津机器局还试造了中国第一艘潜艇,福建船政局甚至建造了排水量2000吨第一艘国产铁甲舰——平远舰。直到将近100年以后,我们才再次拥用建造2000吨排水量以上军舰的能力。甲午之前的清朝军工产业水平远远在当时的日本之上。八路军的马克沁

由此可见,大清完全具有大规模量产马克沁机枪的技术能力。太平天国运动结束后,大清迎来了回光返照的“同治中兴”,洋务派手中有权有钱,完全有能力大规模发展以步枪、重机枪、后膛炮为主要武器的陆上武装力量,打造一支让列强胆寒的陆军。

也许是在海上被列强打怕了,也许是对陆军能力的过分自信。洋务派把目光放在了海上,聚全国之力打造北洋、南洋海军,耗费巨资从欧洲引进的大量先进的铁甲舰,钱都让海军花完了,陆军成了后娘养的。上节提到了那些陆战武器都没有大规模列装,最简单的步枪产量也只达到每年1500支,根本经不起一次大规模战争的消耗。

解放军的马克沁

甲午战争北洋舰队全军覆灭,登陆后的日本军队几乎没有受到太多的抵抗,人们不禁要问当年血战金陵的湘军、淮军哪里去了。仅仅从武器这项来看,甲午战争的清朝陆军已经落后了日军。如果清军大量装备马克沁机枪等重火力陆战武器,那日俄战争马克沁收割鬼子小命的场景将提前10年上演。

志愿军的马克沁

即使海军覆灭了,强大的陆军照样可以将登陆的日军赶下大海,清廷也不会因为担心从辽东半岛、胶东半岛登陆的日军,南北夹击威胁京师了,也就不会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了。当伊藤博文正在马关与李鸿章讨价还价时,有情报显示大清可能号召全国军队赴京师勤王,他也吓得瑟瑟发抖,日本并没有与大清在陆上决战的实力与勇气。

民兵的马克沁

中国的优势在于庞大的人口基数,在于广阔的陆上战略纵深。洋务大臣如果选择大力发展陆军,而不是发展昂贵的海军,或许还能有立足世界的可能。四五十年后的抗日战争、半岛战争再一次证明了这一点,即使没有海空力量,我们也能打赢最强帝国。洋务大臣放弃“马克沁”,选择“铁甲舰”,说白了就是拔苗助长、好高骛远的战略短视。

军博馆的马克沁

甲午战争以后,清朝终于意识到了这一点,着手筹建北洋新军。而然他们已经丧失了战略机遇期,袁世凯的新军最后成了清朝的掘墓人。马克沁机枪的命运,就预示着大清的命运,历史往往就是小事件、小人物决定的,正所谓“蝴蝶效应”。


红龙军团长


对,你没有看错,晚清政府在马克沁机枪1884年问世后仅仅四年就仿制成功,洋务运动后期洋务清政府为了摆脱外国对中国军械生产的操控,打破技术壁垒,一直在仿制西方武器, 1888年金陵机器制造局仿制出了马克沁机枪。

相信很多人看到这段文字都会大为惊奇,天呐,清政府竟然能够仿制出马克沁机枪,简直不可思议,要知道在很多人的认知里面,八国联军侵华的时候,中国军队还拿着大砍刀,怎么可能在1888年就生产出这样一大杀器。

其实,我们的仿造(山寨)能力自古就很优秀,这一点不用谦虚,我们很骄傲,但是要说能够仿制出完全一样的,纵横是绝对不相信的,中国和西方生产思维不一样,西方制造武器都是直接引进流水线,有专门的流水化操作,并且还有校正的检验样板,就是先有图纸再进行制造;

中国在洋务运动时期的仿制,其实是有一定的“自主研发”能力的,每一款仿制,都是一次创新,为什么这样说呢?就是因为清政府仿制的时候没有图纸,根据武器样品拆分后,按照逆向思维制作出图纸,然后进行仿制,制造出来能打出子弹,就是仿制成功,如果不行,那就换一样武器继续仿。

这种自主仿造给清政府带来巨大的投入,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洋务运动时期,清政府建立大大小小的兵工厂达40多个,每年投入研发武器的经费就在几百万两白银以上,前前后后砸里面也有一亿白银,结果清政府仿制出来最NB的武器就是抬枪,用两个人进行操作的那个武器,西方人看了后差点惊掉了下巴。

武器仿造之路,实际上特别艰难,以国民政府打造的中正式步枪来说,1928年决定按照德国1924毛瑟步枪进行仿制,在有了图纸的情况下,一直到1935年才成型,前后用了七年时间,真正到量产的时候,已经是1942年,这还只是一款步枪。

相比于普通的步枪来说,马克沁重机枪的结构和制造工艺更加复杂,要知道这可是一把改变了时代的机枪,是世界上最早的依靠子弹自身的动力完成发射的机枪。

在没有图纸,没有配套工艺,没有指导的情况下,金陵机器局制造出来就已经是奇迹了,但是我相信,制造出来的这款步枪很符合一句哲理,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条河,金陵机器局制造出来的马克沁机枪也一样,没有完全相同的两挺(纵横都怀疑,子弹能不能通用也是一回事)。

中国真正仿制马克沁重机枪是在1935年,中德在军事领域合作后,德国将MG08式马克沁重机枪的设计图纸交付中国后,中国才开始进行仿制,也就是后来的民24式重机枪。

两者相差将近40年,所以,你认为洋务运动时期仿制的马克沁机枪能靠谱吗?

洋务运动时期的仿制,主要是依靠当时的工匠,随着一批工匠的更换,仿制的工艺更加不行,因此,即使能够仿制出来也不会批量的去生产。

在马克沁机枪1884年刚刚面世的时候,李鸿章正在欧洲采购军火,也亲眼看到了展示的马克沁机枪,当时的李中堂惊奇的连忙说,太快了太快了,要知道马克沁机枪一分钟能够打出六百转,火力方面绝对是压制的。李鸿章随后表示,太贵了,用不起。并不是说机枪买不起,而是子弹买不起,以当时清政府的财力,想要驾驭射速这么快的机枪,简直是拿国力在开玩笑。

李鸿章当时比较青睐的机枪是早已经成熟且定型的加特林机枪,加特林一分钟可以打四百发,火力上够用,价钱还能相对便宜一点,实际上,金陵机器制造局在1884年就已经能够生产加特林机枪了,按照先入为主的的概念,并且已经生产了大量配套的加特林枪弹后,清政府不可能改弦易辙。

清政府没有大量制造或者采购马克沁机枪,最主要的原因还是马克沁的射击火力太过超前,远远超过了时代的需求,不是说李鸿章看不到马克沁的作战潜力,而是在大规模的现代化战争之前,重机枪的作用不是那么明显。

1884年马克沁机枪面世,到二十年后的日俄战争中才大显身手,到三十年后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才算达到巅峰,以李鸿章的眼界来说,至少在他有生之年不会看到马克沁一展雄风。

当时西方各国普遍不看好马克沁机枪,包括俄国、美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对让马克沁的推销碰到了钉子,就是因为当时的马克沁机枪火力太强,已经超出了时代的需求,而且刚刚问世的马克沁机枪性能也不稳定,日俄战争中和一战中的马克沁都是改良后的机枪,并非原始版的。

总结起来,清政府没有大量生产就是因为,清政府大量生产不出来,或者生产出来质量不行;射速太快,子弹消耗不起;清政府已经有了加特林,对重机枪的需求不是特别大;马克沁火力已经超越时代,造成了火力浪费,不适合当时的战争形态。


史论纵横


马克沁机枪在1884年问世,而清政府在1888年就能够伪造出这种机枪了,足以显示中国人仿造能力之强。可是,当1900年,八国联军打进来的时候,为什么我们的印象里清军用的还是大刀长矛?如果马克沁机枪真的这么好,为什么清政府没有大量制造呢?

首先,我们仿造出来的枪,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但若说批量生产,那还是有难度的。因为,当时中国是农业大国,且闭关锁国很久,认为自己是天朝大国,外来的都是蛮夷。所以,当西方的科学技术传到我们这里时,我们并没重视。直到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中国人才领悟到西方的科学技术已经领先中国。而此时,中国没有正规的军工厂,技术水平还不足以批量生产马克沁机枪。

西方生产马克沁机枪的流程都和我们不同。西方生产马克沁机枪,操作过程非常专业,而且是流水线生产。而且,西方制造武器,都有图纸,可以通过看图纸进行步骤性操作。而中国就不行了,瞎拆瞎凑,我们是没有正规的操作流程的。

值得注意的是,清政府在军费开支上,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却收效甚微。这又是为什么呢?

很明显的原因是,清政府官员的贪污腐败,像一只巨大的蛀虫,蛀空了国家的钱库!在洋务运动的时候,清政府就投入了一亿两白银,仍无法建设一个正规的军队,没有建造出一个正规的军工厂。除去科学技术的落后外,投入的资金最后究竟用在了哪里,这还是个问题。

虽然说,清政府在1888年仿造出了马克沁机枪,但能不能使用,能不能打出子弹,还很难说呢,所以怎么可能去批量生产呢?中国真正仿造出马克沁机枪其实在1935年。当时德国跟中国交好,并且把马克沁机枪的图纸,以及设计流程都告诉了我们,在德国专家的帮助下,我们才仿造出一支真正意义上的马克沁机枪。

回过头看,清代末年,国库空虚,如果继续研究马克沁机枪的话,那就是拿国家开玩笑。而且,马克沁机枪所需要的子弹甚多,就是买子弹的钱,清政府也是供不起啊。

清政府1888年仿造出的步枪,离1935年真正意义上仿造出的步枪,差了近50年,等到了1935年,工艺、设计流程弄清楚后,才有足够的条件制造出第一把24式重机枪。


谋士说


大家都知道马克沁机枪是李鸿章在访问德国期间接触的自动武器,因为清朝孱弱国力不足所以没有大量购买,在赞叹其巨大杀伤力的同时只能更加遗憾的表示打不起子弹而没有进口。不过精明的李鸿章还是买下几挺带了回去,清廷已经开始进行洋务运动,仿造或自造各种国内外先进武器,想必自己仿制一下还是应该没有问题的。当时相传李鸿章“舍爱”马克沁的原因无非两种,一种是弹药消耗过大,势必导致更大军费的开支以及弹药补给任务的加重。另一说是李鸿章认为清廷不需要这种武器,它不想看到这样的杀人武器在自家的地面用的到,不管有没有这种事,可见这位“李中堂”还是很有善心的。

近些年许多人指出影视剧为李鸿章“播正”的操作,然而从历史资料来看李鸿章确实可以算作爱国人士。

在1888年的时候清朝确实已经成功仿制出了马克沁机枪,但这的确是“仅有的”仿造成功,那时仿造的数量极为有限,而且质量也并不太好。当时清朝在武器研发和仿造的能力上还是有不小造化的,能制造各类火炮包括“铁甲舰”,但是一直以来的“硬伤”--工业体系落后、薄弱却无法逆转,所以武器装备能造出来,但是大批量生产就遥不可及了。这样一来,包括马克沁在内的许多武器都是在少数工匠师傅的“纯手工打造”下诞生,他们用机床将武器配件一个个制作出来,然后研配,而且还是问题百出,所以清朝版的马克沁基本就没了下文。

到后来北洋新军装备的水冷机枪大多是从国外购买

北洋新军的前身“定武军”,购买的原版马克沁。

还有一个梗大家要注意,实际上由于种种原因,马克沁在一生产出来各国家并不看好,比如许多国家部队装备了手摇加特林,并不期望换装,因此购买者寥寥可数,清朝算是仿制马克沁较早的,但不是成功的。马克沁被重视起来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这时的马克沁开始被德国成功仿制并大批量生产装备部队,著名的德国MG08机枪就此诞生。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士兵手持的MG08型机枪。

真正大批仿制的是民24式水冷机枪,当时正值“中德合作”的黄金时期,时任财政部长的孔祥熙和德国合步楼公司在庐山签订了《中德原材料以及工农产品与其他产品互换条约》也称“合步楼”条约,这极大带动了当时工农、工商业以及军工业的发展。条约签订后不久,金陵兵工厂就从德方获取了MG08型7.92毫米口径机枪的设计图纸,并于1935年仿制成功,随即开始批量生产装备部队。民24式水冷重机枪和ZB-26捷克式轻机枪在抗战中被日军视为最痛恨的武器,每场战斗这两款武器都能给日军造成巨大损伤。

因此民24式重机枪可以看做是马克沁仿制版的“再仿制版”。


我是军武奇兵,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


战武奇兵


李鸿章出洋考察的时候恰好遇到马克沁在英国展示他的机枪,李鸿章被邀请去参加这次展览会。

随着马克沁重机枪一阵阵密集的枪声,不远处的一颗大树瞬间就被打断了。李鸿章看到这一幕之后惊呆了,过了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事后,李鸿章亲自上前去查看那颗被马克沁重机枪打断的树。马克沁见李鸿章对此枪感兴趣,就问需不需要购买?



李鸿章便问:“一梭子打出去多少子弹”

马克沁回答:“大约300发”

李鸿章听后大呼:“太快了!太快了!”随后便转身离开了。


晚清政府曾经仿造过马克沁重机枪,被称之为“赛电枪”。之所以没有大量制造在于马克沁重机枪的射速太快,子弹的消耗量大,对于当时的清朝来说根本负担不起。除此之外,虽然当时的晚清政府能够仿造马克沁重机枪,但是其技术和质量原不远原产国。马克沁重机枪虽然结构并不复杂,但是洋务运动时期的清政府的仿造技术不够高,你以为是兔子么,看一眼就能怀孕。因此,由于技术原因也不可能大量制造。中国仿制马克沁重机枪已经是1935年了,当时的国民政府获取了德国MG08重机枪的图纸,中国对其脚架进行了改进,命名为民二四水冷式重机枪。


历史军魂


清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他在二次鸦片战争接连失败之后便开始了维新变法。凭借着大量的金钱投入,再加上指派大量留学生出国学习,并聘请外国专家,中国的工匠们很快就掌握了西方的许多技术,其中就包括马克沁机枪的制造。

马克沁机枪在当时可是数一数二的神器,被西方很多国家所推崇,那为什么清帝国不大量制造来准备军队呢?

财力不够,过于浪费

清朝的财政收入主要是来自土地税,也就是老百姓每年种田所缴纳的银子。虽然中国领土很大,人口也是世界第一,但是在这块广阔的土地上面所收取的税收却没有多少,基本上只有汉地十八省才能收到一些像模像样的税收。而新疆,蒙古,西藏,青海,东北这些地方,不仅地广人稀,连税收都收不上来,还要依靠政府用财政来补贴他们。

再加上清朝末年贪污横行,当官的都只顾自己享乐,谁还会把钱花在制造这些军事武器上面呢?所以,清朝的财政拮据注定了他们即使掌握了先进的机枪制造技术也不大量制造,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充足的资金。

士兵素质低下,大量准备实在不划算

清朝的士兵打仗不是好手,可是做起坏事来却一个比一个厉害,朝廷发给他们先进的军事武器他们也不重视,而是束之高阁。就像一个八旗兵所说的,朝廷发的洋枪就锁在了柜子里,上面有人来检查的时候,就拿出来放机枪,到后面都生锈了。

可见这样的军队能打什么仗,给他们装备再好的武器也没用,这点道理也是被慈禧太后知道的。所以清帝国即使掌握了马克沁机枪的制造技术,也不愿意大量制造装备在他们身上,因为跟本就是浪费,连个水漂都不会打一下。

马克沁机枪不实用,学习掌握周期长

马克沁机枪虽然是号称大杀器,可是在中国的战场上却不是很实用,马克沁机枪每次进行扫射都要消耗大量的子弹。据记载每分钟消耗数百颗子弹,这可是白花花的银子,而且准确性又低,根本无法在战场上有效的杀死敌人。这使得清政府觉得很不浪费钱财,再加上要想熟稔的掌握这种机枪的使用不是一天二天的时间能够完成的,所以清政府在掌握了制造技术以后也不制造。

一个国家要想打胜仗,不能光靠那些先进的武器,更是要注重人才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就像技术再先进,运用技术的人已经烂透了那又有什么用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