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皇俄國經常入侵奧斯曼帝國和清帝國,為何很少聽說向波斯擴張?

丁盼望


沙俄侵略成性,在歐洲站穩腳跟之後,對南方的擴張一直就沒有停止過。它的南方主要是2個國家——奧斯曼帝國、波斯帝國。

沙俄跟奧斯曼的死磕,還是有點名氣的,最要的戰爭就打滿10次。最終奧斯曼被打出血,沙俄贏得黑海的出海口,還越過高加索山脈。事情還沒結束,一戰爆發雙方又開打……

回到本題,沙俄跟波斯的關係如何呢?1個字“打”,早在彼得大帝的18世紀,沙俄就派兵奪取波斯在裡海西岸、南岸的土地。後來,波斯誕生強悍的君王“納迪爾沙”,跟沙俄簽訂《佔賈協議》(1732年),沙皇被迫吐出吞下的戰果。

進入19世紀初,沙俄的屁股又坐不住了,再次派兵攻打波斯,1804年,征服位於格魯吉亞東南部的佔賈汗國。

佔賈汗國的汗王出自卡扎爾部落,跟波斯君王一樣,有著強烈的親波斯情節。時任波斯君王“法特赫·阿里”,手裡握著1支精銳善戰之旅,很快就出兵佔賈汗國,並趕跑沙俄人。

沒幾年,沙俄就不行了,因為1812年拿破崙東征!好機會來了,奧斯曼、波斯這對冤家握手言和,準備給沙俄1個趁火打劫。沙俄全力對付拿破崙,自然在高加索地區的防禦弱爆,沒幾下就被波斯人攻打進來。

沙皇亞歷山大一看形勢不妙,趕緊派出使者約奧斯曼人談談,以歸還部分高加索領土為條件,換取奧斯曼人退出戰場。

既然奧斯曼人安靜了,那麼沙皇就調出原本對峙的軍隊,集中到東邊來對付波斯人。波斯人也不怕,反正你沙俄兩線作戰,我跟拿破崙一東一西耗死你。可惜,拿破崙那邊敗於沙俄的寒冬……

1812年10月拿破崙慘敗東歸,11月沙俄就開始報復波斯人,科特利亞列夫斯基將軍率軍偷襲波斯軍隊,防備不足的波斯軍隊崩潰。到1813年,沙俄的軍隊已經打到波斯重地大不里士,波斯人被迫簽訂《古利斯坦條約》,割讓格魯吉亞、巴庫,並放棄海軍在裡海的航行權。

1年之後,沙俄又挑起事端,毫無鬥志的波斯軍隊再次戰敗。1815年,兩國再次交割土地,沙俄從波斯手裡完全獲得格魯吉亞、亞美尼亞、阿塞拜疆及裡海沿岸的大片土地。

積弱積貧的波斯,徹底被打到在地,已經無力左右政局,只能看著英國、沙俄在伊朗高原角逐。英國人依託英屬印度,從東邊逐漸蠶食,而沙俄從北方狂暴而來。

1907年,英國、沙俄鬥累了,雙方沒力氣就同意劃分勢力範圍。於是,1個條約下來,波斯就被兩國瓜分,成為半殖民地。歷史的後遺症還是挺重的,直到二戰後的冷戰時期,英國、蘇聯依然在這塊土地上有著較強影響力。


子屠龍


波斯帝國在建立以後,同樣經歷了長期的擴張。我們先來看一下波斯帝國的擴張歷程。

公元前563年, 波斯入侵依蘭王國。

公元前563年——公元前561年,波斯帝國入侵小亞細亞

公元前561年——公元前531年,波斯帝國在居魯士的帶領下征服呂底亞、大夏、新巴比倫王國

公元前525年,波斯帝國在岡比西斯的帶領下遠征埃及

公元前518年,大流士入侵色雷斯

公元前518年後的兩百年間,希波戰爭爆發

公元前4世紀,崛起的馬其頓帝國,在壓力山大的帶領下滅亡波斯帝國。

從上面我們能看出,波斯帝國在發展壯大的過程中,同樣是經歷了一場又一場擴張戰爭。那為何我們聽到的更多的是沙皇俄國的擴張和侵略,而對波斯帝國卻很少提及呢?

原因主要有下面幾個。

一、\t地理位置

沙俄最初的核心是莫斯科公國。莫斯科公國位於東歐地區,歐洲在文藝復興以後,歐洲成為世界的中心。這裡發生的事情,很多都在影響整個世界。

而,俄羅斯的國家史就是一部不斷地擴張歷史。俄羅人噬土如命的性格在整個歷史當中表現得淋漓盡致。另外,橫跨亞歐兩大洲的俄羅斯,和我們國家不僅僅在地理位置上相接,而且,在歷史上也是頗有淵源。

清朝時期,滿清政府就和沙俄發生過多次戰爭。我們國家東北地區的很多土地,都是被劃歸到沙俄的版圖當中,其中東北現在未有一寸出海口,即是“得益於”俄羅斯的擴張。

二、\t歷史重要性

文藝復興後的歐洲,成為了世界的中心。歐洲各國開啟了輝煌模式,在世界上佔領了大量的殖民地,同樣,將自己的文化文明帶到世界各地。我們現在依舊可以在世界很多國家看到具有殖民地風格的建築就是如此。

而歷史上的西亞地區,從來就不是文明的中心,在重要性上自然要大打折扣。

沙皇俄國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在歐洲並非是一個一流國家,但是因為其擴張的特性和後來蘇聯的強大,讓其影響力遠遠大於歷史上的波斯帝國。

三、\t時間的因素

波斯帝國強大的時期大概都是在公元前,距離現在已經是數千年的時間。時間已經掩蓋了很多東西,也讓人們忘記了很多內容。但是,再看一下俄羅斯的擴張史,大多數都是近現代。此時,對歷史的記載更加的細緻,又因為距離我們當今更加近,所以也就瞭解的更加多了。

綜上所述,我們對俄羅斯的擴張史更加了解就是在時間上更近,和我們國家淵源更深,還有就是近鄰的位置。雖然這個近鄰,並不是一個友好的近鄰。


Crazy歷史


波斯故地就是現今的伊朗,位於亞洲西部,大約在公元前3200年已經有埃蘭、米底等古文明出現。公元前550年,居魯士大帝推翻米底王國的統治,建立波斯帝國,開創阿契美尼德王朝,波斯進入了帝國時代。

從公元前550年開始,伊朗地區依次出現了波斯帝國、塞琉西王國、安息王朝、薩珊王朝、薩曼王朝、突厥王朝、伊利汗國、帖木兒帝國、黑羊王朝、白羊王朝、薩菲王朝、阿夫沙爾王朝、愷加王朝、巴列維王朝、伊朗伊斯蘭共和國。

在以上所列朝代中,和沙俄直接發生關係的是薩菲、阿夫沙爾、愷加這三個王朝。

薩菲王朝(1501年—1722年),白羊王朝時期,一個名叫薩菲的什葉派教團在波斯西北部活動頻繁,這個教團的成員大多數是土克曼人和阿塞拜疆人。他們的首領是古波斯帝國貴族後裔,趁白羊王朝動亂之機於1502年推翻其統治,建立薩法維帝國。此時,阿塞拜疆在薩法維帝國版圖之內。1722年,薩法維帝國首都伊斯法汗被阿富汗人馬赫穆德攻破,帝國滅亡。

阿夫沙爾王朝(1736年—1796年),1736年,來自波斯霍拉桑地區的突厥部落首領納迪爾率軍把阿富汗人逐出波斯,以馬什哈德為首都建立阿夫沙爾王朝。此時沙皇俄國是葉卡特林娜二世女皇執政,她屢次征伐奧斯曼土耳其帝國,並同普魯士王國三次瓜分波蘭。波斯地處沙俄和土耳其之間,深受戰火波及。格魯吉亞地區和阿塞拜疆地區在沙俄勢力的浸潤下,產生了脫離波斯的傾向,形勢岌岌可危。

愷加王朝(1779年—1921年),愷加王朝由突厥人於1779年建立,定都德黑蘭。王朝初期,正值西方列強在全世界開拓殖民地,他們也加緊了在伊朗的爭奪。1801年,沙俄正式兼併格魯吉亞;英國同伊朗的三次戰爭導致伊朗割地賠款並承認阿富汗斯坦獨立。此後,法國、奧地利、美國相繼強迫伊朗簽訂不平等條約。19世紀下半葉,英、俄攫取了在伊朗採礦、築路、設立銀行、訓練軍隊的特權。1907年,英、俄兩國相互勾結,在伊朗劃分了勢力範圍:北部屬俄國,南部屬英國,中部為緩衝區。此時,伊朗雖然名義上是獨立國家,但實際上已處於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地位。

作為西亞一個古老的文明古國,波斯在近代飽受西方帝國主義列強的蹂躪。其中尤其受沙俄侵略時間最長、傷害最深。在不到兩個世紀的時間裡,波斯丟失了格魯吉亞、阿塞拜疆、亞美尼亞等大片領土,版圖面積由波斯帝國時期的近700萬平方公里縮減至如今的165萬平方公里,其遭遇令世人惋惜。








棒槌襖襖


第一次是俄羅斯-波斯戰爭(1722-1723),又被俄羅斯史學界稱作彼得大帝的波斯戰役,是俄羅斯帝國和伊朗薩菲王朝之間發生的一場戰爭。俄羅斯在這場戰爭中取得了勝利,同薩菲王朝簽訂了聖彼得堡條約 (1723),薩菲王朝割讓北高加索、南高加索與北伊朗地區,包括傑爾賓特(南達吉斯坦州)、巴庫及其附近城市和吉蘭省、希爾凡、馬贊德蘭省、戈爾甘四個省份給俄羅斯。在戰爭爆發之前,俄羅斯名義上的邊界是捷列克河,在其南方,達吉斯坦汗國是波斯名義上的封臣。戰爭爆發的藉口是1721年俄羅斯的幾個商人在波斯境內列茲金人在薩菲治下的伊朗城市沙馬基發動叛亂而死亡,俄羅斯指責薩菲王朝沒有遵照先前簽訂的貿易協定而大舉出兵。其中,俄羅斯士兵: 61,039人,哥薩克: 22,000人,格魯吉亞-亞美尼亞聯軍: 40,000人。雖然奧斯曼帝國站在了薩菲王朝一邊,但是實力懸殊並且波斯內亂四起無力抵抗,最終波斯失敗。之後波斯國內又爆發了遜尼派教徒為抵抗被迫強制信奉什葉派的暴動,薩非王朝滅亡。後波斯被均由土庫曼人建立的阿夫沙爾王朝、桑德王朝和卡扎爾王朝統治。

第二次在1779年至1925年間,波斯在卡扎爾王朝的統治下,被北面的俄羅斯帝國和東面以英屬印度為基地的不列顛帝國所蠶食,其領土中分出不列顛帝國勢力範圍的巴林、阿富汗的一部分,和俄羅斯帝國勢力的阿塞拜疆、土庫曼斯坦、烏茲別克斯坦。俄、英在此的戰略競爭被稱為“大博弈”。最終,英俄為了防堵德國勢力深入中東,1907年協議瓜分波斯,俄國控有北部,英國佔有南部,僅留中間作為緩衝區,仍由卡加王朝治理。

第三次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參戰的俄羅斯帝國、奧斯曼帝國(今土耳其)、不列顛帝國(今英國)和德意志帝國(今德國)均向波斯派出軍隊以控制波斯的油田。戰後波斯北部被不列顛帝國駐軍控制。1925年12月禮薩·汗推翻卡扎爾王朝建立巴列維王朝,而直到冷戰期間,英國及蘇聯還一直對波斯保持影響力。

由於波斯是英國和俄羅斯的角力場,所以在一直保持著“量波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的態度。俄羅斯雖然有擴張到伊朗高原的野心,但也無意直接衝撞大英帝國,所以在波斯國內保持著英國和俄羅斯的力量均勢,才保留下來波斯這個國家。

(內容多來自維基百科)





帶衛科穆寧


按照20世紀40年代最終成型的地緣政治學說(新世界島理論和邊緣地帶理論),要想成為世界霸主其中重要的一點就是成為海陸兼備的“邊緣地帶”。佔據歐亞大陸中心地帶想要獲得一個穩定不受限制的出海口,只能向東、西、南三個方向擴張(分別對應中國、西歐、印度)順著這個思路就可以把近三百年來俄羅斯對外戰爭史梳理一遍了。

彼得大帝時代:主要向西歐擴張。作為最強遊牧民族蒙古人的繼承者,俄羅斯人其實是知道將歐亞大陸西邊緣地帶完全征服的難度(從未有人成功過)。彼得一世改革之後俄羅斯國力的強盛和與西歐主流文化相異的東正教傳統讓俄羅斯做出最後的嘗試。通過與瑞典的四次北方戰爭,俄羅斯終於獲得了西歐(波羅的海)的出海口,但其代價之巨大最終迫使俄國人放棄了向西前進的打算。

葉卡捷琳娜大帝-尼古拉二世:向東/南:作為俄羅斯唯二的大帝,葉卡清醒的認識到向西歐奪取出海口的難度。除了參與瓜分波蘭外葉卡再無向西的大動作,轉而向東向南。重用哥薩克人開發西伯利亞和遠東,以及屢次與奧斯曼帝國的大戰。直至尼古拉一世時代,俄羅斯的對外策略基本上延續了葉卡的思路,但克里米亞戰爭的失敗標誌著沙俄向南擴張的失敗。原因無他,英國人搶先一步拿下並整合了印度(南邊緣地帶)。印度成為了英國日不落帝國霸業的戰略後方,才有了“英王王冠上的寶石”的美譽。而1904年的日俄戰爭更是標誌著沙俄遠東擴張的終結。沒有辦法獲得出海口最終壓垮了沙俄

蘇聯時代:向南:中華民國在二戰中的勝利和美國的扶持令蘇聯人向東亞擴張徹底失去法理。而本朝的建立更是徹底終結了蘇聯人向歐亞大陸東邊緣地帶擴張的勢頭。自赫魯曉夫起,蘇聯人做出了向南的最後努力,蘇聯打了十年的阿富汗戰爭,企圖經阿富汗延伸地緣影響力,從中獲得南亞的海軍基地。阿富汗的失敗毫無疑問敲響了蘇聯的喪鐘,之後的事大家都知道了

在歷史上俄羅斯對三個方向都做過努力,只可惜(慶幸?)都失敗了


萬魔始源


俄羅斯從伊凡四世開始,不斷對外進行瘋狂擴張,除了掠奪土地之外,俄羅斯更是對奪取穩定出海口而情有獨鍾,北方戰爭、沙俄-奧斯曼戰爭均於此有關,沙俄和波斯帝國之間圍繞裡海,同樣發生過多次爭奪。

第一回合:從沙俄彼得一世,到波斯納迪爾沙

1721年,彼得大帝在結束北方戰爭,奪取了夢寐以求的波羅的海東岸、芬蘭灣和里加灣等土地後,開始將目光轉向裡海。因擔心土耳其勢力向裡海發展,逐向波斯開戰。

彼得大帝

1722年至1723年,彼得大帝先後出兵攻佔德爾本特、巴庫和雷什特第三城市,而土耳其因擔心俄羅斯勢力南下威脅自己,於是也發動了對波斯西北部格魯吉亞的進攻,奪取了格魯吉亞首府第比利斯。

根據1723年9月12日簽訂的聖彼得堡條約,俄羅斯將獲得德爾本特和雷什特城之間裡海沿岸地區的控制權,但奧斯曼帝國拒絕承認,後經雙方磋商,沙俄和奧斯曼帝國於1924年簽訂了君士坦丁堡條約,土耳其和沙俄最終平分波斯北部和西北地區。於是,沙俄便從波斯手中奪取了裡海西岸、南岸的土地。

從奴隸到皇帝的納迪爾沙

然而很快,波斯阿夫沙爾王朝也出現了一位極為強悍的大帝,那就是奴隸出身的納迪爾沙。波斯軍隊在他的統帥下,東征西討,先後大敗奧斯曼帝國和印度莫臥兒王朝。在納迪爾沙的統治下,沙俄不得不放棄對高加索地區的滲透。

1932年,納迪爾沙和沙俄簽訂《佔賈協議》,沙俄又被迫奉還了此前奪去的裡海西岸、南岸沿海地區。

第二回合:亞歷山大大帝攻佔佔賈,法特赫·阿里的反擊

亞歷山大一世繼位之後,再度將目光投向了高加索地區。1804年,通過血腥的戰爭,俄羅斯征服了位於格魯吉亞東南部的佔賈汗國,並進行了殘暴的屠城,7000多名居民慘遭屠殺,另有至少6000個家庭逃難至波斯本土。

而此時統治波斯的乃是卡扎爾王朝,其建立者就是歷史上唯一的閹人皇帝阿迦汗,其被刺殺後,他的侄子法特赫·阿里繼承汗位。在法特赫的太子阿巴斯·米爾扎的推動下,波斯軍隊實現了現代化,從而使波斯軍隊的戰鬥力得到大幅度提升。

因佔賈汗國的大汗與波斯王一樣出身於卡扎爾部落,因而具有強烈的親波斯立場,在沙俄攻佔佔賈汗國之後,法特赫·阿里便想效仿納迪爾沙,再次從沙俄手裡奪回佔賈。

1811年,拿破崙準備大舉進攻俄羅斯,亞歷山大只得於童年夏天開始從高加索撤軍,以應對即將到來的拿破崙。法特赫·阿里認為時機已經到來,於是便和老對手奧斯曼帝國握手言和。奧斯曼帝國此時也已經被沙俄奪去了不少土地,他們自然也想趁機奪回曾經失去的土地。

亞歷山大一世·帕夫洛維奇

1812年初,波斯軍隊趁機進攻卡拉巴赫地區剩餘的俄國駐軍,波斯軍隊在英國顧問的指揮下,採取現代化戰術,沙俄軍隊被波斯人打的損失慘重,甚至一度出現整支俄國軍隊投降的情形。然而由於同年夏天拿破崙入侵俄國,兵鋒直指莫斯科,亞歷山大大帝根本無暇顧及波斯。

第三回合:沙俄的報復,波斯慘遭戰敗

1812年9月14日,面對強悍的拿破崙大軍,沙俄放火燒掉了莫斯科,將空城留給了拿破崙。這使法特赫·阿里認為俄羅斯大勢已去,於是繼續放心收復國土。面對兩線作戰,亞歷山大只得秘密和奧斯曼帝國簽訂合約,以歸還部分高加索領土為條件,使得奧斯曼人退出了和波斯人的聯盟。失去了奧斯曼帝國的威脅之後,亞歷山大將科特利亞列夫斯基將軍從土耳其前線調到東方。

拿破崙·波拿巴

1812年10月31日,拿破崙撤出莫斯科12天后,沙俄的報復突然來臨,科特利亞列夫斯基將軍率領軍隊偷襲波斯大軍,大意的波斯軍隊損失慘重,開始全面崩潰。此後,俄軍猛攻英國工程師席間的連科蘭要塞,俄國人在付出傷亡三分之二的代價後,終於將其攻克,傷亡慘重的俄國人勝利後憤怒的殺死了要塞中殘存的4000名波斯士兵。

1813年,科特利亞列夫斯基將軍又率軍深入塔雷什地區北部的連科蘭地區,對波斯重鎮大不里士發起進攻。因前次戰役的失敗,再加上拿破崙已經被流放,喪失了戰鬥意志的波斯人最終投降,被迫簽訂了《古利斯坦條約》,將格魯吉亞和巴庫割讓給沙俄,伊朗海軍也喪失了在裡海的航行權,而俄羅斯海軍則擁有了在裡海各港口停泊的權力。

俄羅斯如今仍然佔據著北高加索

此後直到1925年,波斯在卡扎爾王朝的統治下,被北面的沙俄和東面的大英帝國(以英屬印度為基地)不斷蠶食,英國佔據了巴林、阿富汗斯坦的一部分,而沙俄則佔據了阿塞拜疆、土庫曼斯坦、烏茲別克斯坦等地。

​直到如今,俄羅斯仍然牢牢控制著北高加索地區。


落英繽紛57730343


地理位置和俄羅斯的戰略方向決定的。

先看一下伊朗和俄羅斯附近地形圖。伊朗西北緊鄰土耳其,然後是黑海,北面是高加索山脈,往東就是裡海,在往東是裡海和伊朗高原。伊朗的地形易守難攻。

俄羅斯重點是尋找歐洲出海口,為此幾代人不斷髮動戰爭,不斷擴張。彼得大帝打通波羅的海後,下一目標就是黑海地中海出海口,為此與奧斯曼土耳其發動曠日持久的十次以上大規模戰爭,雙方互有勝負,俄羅斯勝的多一些,從奧斯曼手中得到了克里米亞等地。

波斯歷史上被外族征服過三次,第一次是公元前四世紀被亞歷山大征服,第二次是公元五世紀被阿拉伯阿巴斯王朝征服,第三次是公元十三世紀被蒙古征服。

整體上波斯人擅長經商,並不好戰。唯一的亮點是公元前大流士時代,當時波斯處於鼎盛時期,以巴格達為首都,統治地域廣袤,東至伊朗高原,西至地中海小亞細亞,並曾兩次遠征希臘。




歷史愛好者666


俄羅斯搶的都是英法不要的邊角料。核心利益帶英法不讓俄羅斯搶。和奧斯曼搶克里米亞。觸動英法利益,英法直接出兵干涉。黃俄羅斯計劃,英法不爽,但是俄羅斯並沒有越過勢力範圍的紅線。於是就支持日本給俄國一點顏色。而波斯灣純粹是英國的生命線,俄羅斯碰都不能碰一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