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前期羅馬帝國的邊防政策

淺析前期羅馬帝國的邊防政策

羅馬帝國時代是從公元前30年起至公元476年西羅馬帝國滅亡為止。它又可分成兩個階段:前期羅馬帝國(公元前30年至公元283年)和後期羅馬帝國(公元284年至476年)。前期約200年的時間是羅馬帝國的全盛時期,其邊界從西北到東南的直線距離達數千公里。羅馬帝國是怎樣保護漫長的邊界線的?在此過程中,帝國形成了怎樣的邊防政策?它們的特點和效能如何?起到了怎樣的作用?本文打算就這些問題進行初步的探討。

淺析前期羅馬帝國的邊防政策

一、屋大維奠定了前期羅馬帝國邊防政策的基礎

  羅馬帝國的邊防政策是在奧古斯都·屋大維(公元前27年至公元14年在位)時期基本確定的。屋大維相繼戰勝所有政敵後,成為羅馬帝國的最高統治者。無論他本人出於何種動機,其政策大體上為後來羅馬帝國的統治者所遵循。因此,我們首先對屋大維的邊防政策做必要的辨析。

  (一)加強職業化常備軍的建設。羅馬軍隊長期以來實行公民兵制,戰時徵召公民為士兵,戰爭結束後士兵又成為公民。公元前2世紀末,馬略進行軍事改革,廢除了充當士兵的財產資格限制,裝備和給養全部由國家提供,而且服役期間有軍餉,退役後由國家安置,羅馬軍隊從此成為職業化軍隊。屋大維把軍隊編為職業化的常備軍,分為正規軍團和輔助軍團,各有15萬人,分別駐在各邊區省份,保衛邊防;又設置近衛軍約9000人,駐在羅馬附近,保護羅馬城郊治安特別是元首的安全。士兵服役年限因來源不同而存在差異。如為羅馬公民,其年限為20年;如果是同盟者充當的輔助兵,則為25年。士兵的裝備、給養和軍餉都由國家提供。退役之後,如果士兵原本是公民,會獲得退役金和土地;如果是無公民權的輔助兵,則會在獲得退役金的同時,由皇帝授予羅馬公民權。由於羅馬公民權相對來說具有一定的優越性,士兵待遇良好,因此無論是公民還是非公民,對於當兵都有一定的積極性。屋大維所創立的這種軍事制度,大約維持了2個世紀。

  (二)長期奉行對外擴張政策。整個屋大維時期的國家對外政策,以公元9年為界,大體可劃分為2個明顯不同的階段。公元9年之前,屋大維基本承襲了羅馬共和國時期的擴張政策,期待進一步開疆拓土,但在瓦魯斯災難後,他放棄了主動擴張政策。成為羅馬帝國最高統治者之初,屋大維熱衷於對外擴張,但對於東方的帕提亞帝國,卻採取了防禦政策。其原因在於,帕提亞是一個統一且強大的國家。早在共和國末期,羅馬曾2次大規模入侵帕提亞,但都已失敗而告終。屋大維不願意在沒有把握的情況下貿然發動入侵。在這種情況下,屋大維主動對帕提亞採取防禦政策,並利用帕提亞統治階層的內部矛盾,將羅馬帝國中意的統治者扶上國王寶座,以維護自身利益。帕提亞的強大使屋大維對東方難有覬覦之心,而日耳曼人的內部分裂和相互攻伐,卻為屋大維向北方用兵提供了天賜良機。與此同時,屋大維希望自己的後代能夠繼承自己的位置,但這些後代必須取得一定的聲望。對羅馬人來說,取得聲望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徑,就是征服新的領土。屋大維統治時期,集結重兵在萊茵河至多瑙河一線,先後出任軍隊統帥的,都是屋大維心目中的繼承人,包括提比略、德魯蘇等。羅馬軍隊多次渡過萊茵河,數度擊敗日耳曼人,兵鋒遠達易北河。羅馬在多瑙河一線的戰爭也取得了較為豐碩的成果,在被征服地區先後設立了潘諾尼亞和雷提亞行省。

  (三)瓦魯斯災難後採取了全面防禦政策。羅馬帝國的統治激起了日耳曼人的強烈反抗。公元6年,潘諾尼亞和達爾馬提亞爆發了日耳曼人起義。公元9年,今德意志地區的日耳曼人發動大規模武裝起義,屋大維派遣大將瓦魯斯前往鎮壓。在途經條託堡森林時,瓦魯斯統帥的軍隊遭到日耳曼人伏擊,全軍覆滅,瓦魯斯本人戰死。經此一役,屋大維意識到,即使羅馬能夠擊敗所有日耳曼人部落,但只要羅馬軍隊退回萊茵河一線,那所有的戰爭都將毫無意義。於是,屋大維放棄了對日耳曼地區的擴張政策,以最易於防守的邊界即多瑙河和萊茵河為界,開始轉向戰略防禦。公元9年以後,屋大維再未發動大規模的擴張戰爭。事實上在此之前,羅馬軍隊在某些地區已經採用了防禦政策,特別是在帝國東部邊疆。在多瑙河和萊茵河一線的擴張停止後,羅馬軍隊開始用人工土堡和一系列防禦哨所設防。屋大維的防禦政策在其繼承人提比略時期得到遵守,並得到此後幾乎所有羅馬皇帝的支持。經過大約700年的擴張後,羅馬終於全面轉向戰略防禦,真正的邊防政策開始出現。

淺析前期羅馬帝國的邊防政策

二、前期羅馬帝國邊防政策的主要內容

  屋大維之後,羅馬帝國邊防的基本戰略是防禦。阿庇安曾說,羅馬人在帝國周圍建立了一圈龐大的軍營。希羅狄安則說,屋大維“用巨大的障礙物、河流、壕溝、山脈和無人區把帝國包圍起來,以此加強帝國的防禦力量。”但在某些時候,羅馬帝國也會進行一定程度的擴張。克勞狄時期,羅馬征服了不列顛南部,並在那裡設置行省。公元2世紀初,羅馬軍隊在東方和北方都採取了攻勢。在北方,圖拉真進行了達西亞戰爭,將疆域推進到黑海北部地區。在東方,羅馬一度征服美索不達米亞,但隨後帕提亞人進行了反攻,迫使羅馬放棄新徵服的地區。因此,到公元2世紀初,羅馬帝國的疆域大體上西北到英格蘭北部,北方為萊茵河-多瑙河,東方為幼發拉底河,南方除埃及外,大體以撒哈拉沙漠為界,綿延數千英里。對於如此廣大的地區,羅馬帝國如何防禦呢?

  (一)保護國——邊防緩衝地帶。羅馬立國之初,就面臨著周圍眾多部落的侵襲。在擊敗周圍這些部落的過程中,羅馬先後與它們締結了同盟條約。條約的內容雖然各不相同,但最基本的一點是,同盟者必須惟羅馬馬首是瞻,與羅馬共同對敵。在此基礎上,羅馬逐漸在自己的周圍創造出一系列保護國。在把疆域擴張到亞平寧半島之外後,羅馬繼續執行這樣的政策。屋大維和前期羅馬帝國的歷代皇帝們則在更大的範圍內推行了這一政策。

  在埃及,公元前26年,蓋烏斯·科尼裡·伽盧斯在鎮壓了上埃及底比斯的叛亂後,溯尼羅河而上,在非來島接見了埃塞俄比亞王的使者,接受該國為羅馬的被保護國,將埃塞俄比亞境內長30斯科埃努斯(古波斯的一種長度計量單位,1斯科埃努斯約合5.5英里)的地區立為一個王國,由埃塞俄比亞國王代管。後來屋大維將此緩衝地帶縮小為長12斯科埃努斯,並在此設立一系列軍事據點,成功阻止了南方鄰邦的進犯。

  在其他地區,屋大維和以後的皇帝們採取了大體相同的政策。為控制這些被征服的小國,羅馬人除將少數直接併入帝國版圖外,主要採用了下述3種方法。其一,將各國交還原統治者去治理,或將它們併入其他附屬國。如果附屬國在位的統治者年齡幼小或體弱無能,羅馬一般會指派保護人。保護人有兩種職能:一種是代表羅馬行使權力,保證附屬國對羅馬的忠誠;一種則是保護附屬國政治的穩定。其二,讓與羅馬有同盟關係的諸小國國王互相締結盟約,並鼓勵他們相互通婚和建立友好關係。其三,要求附屬國國王將王子送往羅馬為人質。這些人質回國即位後,大體都執行了親羅馬政策。

  (二)紮營築壘——永久性縱深防禦體系。

只有緩衝國並不能充分保證羅馬帝國的安全。羅馬帝國的和平得以長期維持的根本原因,是它強大的軍隊和嚴密的防禦體系。自從屋大維統治末期開始,除近衛軍常駐羅馬城外,羅馬帝國開始將軍隊常駐邊境地區,特別是從英格蘭北部經萊茵河、多瑙河到幼發拉底河一線。此外,在一些有可能發生戰時的行省如西班牙和馬其頓等,也駐有部分軍隊。如此龐大的軍隊,在邊境採取紮營和修築堡壘的方式駐防。

  羅馬人歷史上一貫重視野戰營壘的構築。他們每到一地,必須先勘察地形,設置軍營和防禦工事。公元前2世紀中期的歷史學家波里伯(公元前201年至公元前120年)對此已有詳盡描述。那嚴整的規劃讓理性的學者們不免認為是虛構,但在西班牙發現的一座野戰營壘遺址表明,羅馬人的營壘確實是按一定圖式及地形營造的。營壘最初為正方形,後來改為長方形,四周圍繞以壕溝和土牆,牆高達3.5米,在其上築有柵欄。營壘門口兩側築有塔樓,以便夾擊來犯之敵。營壘中央設有司令官和高級軍官的帳篷和祭壇,這裡同時也是軍隊集會的場所。士兵的帳篷在外圍,每個百人團設有10個帳篷。帳篷由木架搭成,兩面有斜坡,覆蓋著皮革或粗麻布。在營地門口的外面,有士兵設帳守衛。

  羅馬軍隊所築造的營壘,往往不只一個,而是一起修築數個,形成一系列進可攻、退可守的戰鬥堡壘。有些經常性的營壘,特別是帝國時代在被征服地區所建立的永久性營壘,後來逐漸發展為城堡,歐洲不少城市正起源於此。

  羅馬軍隊所築堡壘的數量巨大,且所處位置險要,要突破它們,除有數量龐大的軍隊和良好的攻城器械外,還必須學會在一連數個月的露營生活中如何保存自己。公元451年阿提拉統帥匈奴人入侵高盧失敗,部分原因就是羅馬軍隊縱深防禦戰略的阻遏。

淺析前期羅馬帝國的邊防政策

  (三)永久性防禦設施——邊防圍牆等。羅馬軍隊的士兵除平時操練和戰時戰鬥外,還從事各種軍事工程建築工作。他們構築軍團的營壘,修建道路、橋樑和水道。如果有敵人突然出現,邊防哨兵便馬上點燃烽火,以通知邊防部隊應戰。他們在沿邊防線上修築了軍用道路,藉以運送兵員和物資。

  羅馬軍隊修建永久性防禦工事的工作可能開始於圖密善時期。他十分注意修建道路和要塞,其防禦規劃被後來的哈德良和安敦尼所遵循。沿萊茵河和多瑙河,日耳曼部落對羅馬帝國造成極大的威脅,圖密善就在萊茵河右岸修築工事,並修築防禦土牆,長達120英里。圖密善沿防禦土牆按一定的間隔設置小型要塞,要塞後面是石頭要塞和有防禦工事的兵營。這裡駐紮了大量軍隊,為應付突發事件做好一切準備。2世紀中期,羅馬邊境的軍事壓力日趨增大。為應付蠻族可能發動的入侵,哈德良和安敦尼先後在英格蘭北部修建邊防圍牆;在多瑙河下游北部的比薩拉比亞,在阿非利加的特利波里,也修建了長度不等的邊防圍牆。這樣,從英格蘭北部,經過萊茵河和多瑙河,甚至在北非,羅馬人先後都修建了永久性防禦工事。這些“長城”幾乎將整個羅馬帝國包圍起來,成為其抵禦蠻族最有力的屏障,使羅馬只需要相對少量的兵力,就能維持漫長的邊境線。

  (四)高效的軍需供應體系——邊防的基礎。公元1世紀後半期到3世紀後期,羅馬帝國所有附屬國或被吞併,或被放棄,所有軍隊都駐紮在沿邊境線的永久性基地中,用於實施防禦和威懾,帝國幾乎沒有機動部隊。軍隊人數越多,集結的時間就越長;作戰離本土越遠,供應的問題就越大。早在第一次布匿戰爭時,羅馬人就被迫開始尋求一套高效的軍需供應方法,主要是把搜尋糧秣、徵集物資和建立供應線等手段混合使用。公元73年至74年,在無水的沙漠要塞馬薩達,羅馬人設法為一隻攻城大軍提供了即使不是數月,起碼也是數週的供應。

  不管一支羅馬軍隊在多瑙河還是在北非作戰,他們總是建設同樣的兵營,士兵也配以嚴格統一的武器和盔甲。糧食配給、郵件服務、衛生設備——一切都被周詳地系統化,因此後勤供應通常是充足的。值得一提的是羅馬帝國道路的修建,非常考究,基本平直,上下坡度力求低緩,橋涵設施配套齊全,而且以沙石鋪築上下4層,以保證“全天候”使用。這樣的道路幾乎遍佈帝國全境。良好的供應和四通八達的道路,使羅馬軍隊在與地中海世界幾乎所有敵人交戰時,都享有實質上的兵力優勢。這樣一套無所不包的軍事基礎設施,使敵人僅靠數量是難以取勝的。

淺析前期羅馬帝國的邊防政策

三、前期羅馬帝國邊防政策的影響

  (一)為帝國長期和平與繁榮提供了有力保障。前期羅馬帝國的邊防政策維持了200年左右。在此期間,帝國大體保持了和平局面,成功地抵禦了北方蠻族和東方帝國的強大軍事壓力,是帝國走向繁榮最重要的保障之一。此外,羅馬士兵因多由公民以及同盟者充當,所到之處,羅馬人的生活方式和文化隨之生根發芽,軍隊成為羅馬化的先鋒。行省的羅馬化以及公民權隨著軍隊增加而擴散,加強了帝國內部的聯繫和文化、政治上的統一,讓羅馬帝國的統治獲得了比較廣泛的社會基礎。

  (二)加重了國家的財政負擔。前述邊防政策能夠順利推行,很大程度上歸功於羅馬帝國相對發達的經濟和充足的財政儲備。但由於帝國早期的對外擴張在屋大維時代終止,土地變成了一種越來越有限的資源。幾個世紀以來連續贈予因年老病弱而退役的士兵,使土地日趨匱乏。道路的修築和保養也很昂貴。大量職業化的軍隊加上器械師以及後勤人員等,都需要越來越多的俸給以滿足其需要。公元2世紀後期,羅馬經濟逐漸衰落,隨著士兵地位的提高,他們的薪水卻有增無減,導致帝國財政面臨越來越大的壓力。

  (三)創造了飛揚跋扈的軍隊。羅馬帝國軍隊的主力集中於邊境地區,而駐守羅馬城附近的近衛軍是帝國軍隊中的特殊集團,近衛軍首領同時也是皇帝最重要的大臣,參與政策的制定和實施。這就要求皇帝能夠控制軍隊,不管是邊防部隊還是近衛軍,但無能或者不問政事的皇帝創造了飛揚跋扈的軍隊。早在屋大維的繼承人提比略時期,這種弊端就已經暴露。提比略繼位之時,其義子日耳曼尼庫斯在萊茵河地區手握重兵,給提比略造成了很大威脅。提比略在其統治後期,為剷除政敵,造成了近衛軍長官謝雅努斯的專權和統治。尼祿死後,羅馬爆發了一次爭奪皇位的大混戰,駐紮在萊茵河、西班牙、敘利亞和羅馬城的軍隊都先後擁立了自己的皇帝。經過1年多的內戰,東方軍團擁立的韋伯薌成為最後的勝利者,弗拉維王朝建立。經過這次內戰,“帝國的秘密現在已被揭露出來:在外地可以同在羅馬一樣地擁立皇帝。”於是,軍隊的作用在皇帝的心目中空前重要起來。新皇帝登基後,總不免賞賜軍隊來顯示自己的慷慨。這種傾向發展的極端結果,就是3世紀初年塞維魯王朝的皇帝對自己的後代所說的:讓士兵發財,其他人可以不管。

  (四)在蠻族入侵面前土崩瓦解。前期羅馬帝國邊防政策的成功,需要充足的人力資源。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小農破產日甚,兵源日漸緊張。公元3世紀危機期間,蠻族突破羅馬的邊防深入到帝國境內,窮於應付的皇帝們不得不利用某一蠻族來抵禦另一蠻族。這樣的政策需要以中央強大的武力和雄厚的財力為基礎,皇帝要有靈活的手腕,但公元3世紀以後的皇帝們大多是赳赳武夫,不擅此道。部分蠻族揭竿而起反對帝國的統治,使羅馬本就空虛的邊防形同虛設。到此時,羅馬帝國前期相對完善的邊防體系徹底土崩瓦解,退出了歷史舞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