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湟谷地 好一派“豐收圖景”

河湟谷地 好一派“豐收圖景”

果香四溢。

青海新聞網·青海新聞客戶端訊 春生夏長,秋收冬藏。

不論歲月如何更替,豐收,都是棲居在我省東部農區這片大地上人們不變的追求。

如今,豐收,不只是傳統意義上的五穀豐登、六畜興旺,更是現代化轉型中,一個古老農業文明重新振興的期盼。

平安區富硒羊肚菌、金絲皇菊已經上市,循化撒拉族自治縣辣椒進入晾曬,互助土族自治縣中藏藥材喜迎豐收,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蘋果飄香,樂都縣蔬菜、紫皮大蒜銷售緊俏……

10月末,我省河湟谷地一派忙碌的景象,秋收逐漸接近尾聲。

連日來,記者在田間地頭走訪發現,顆粒歸倉,滿載收穫的背後,蘊藏著許多現代農業發展的豐收新圖景。

河湟谷地 好一派“丰收图景”

豐收的馬鈴薯。

農產品從地頭到品牌

秋收時節,正是金花葵成熟收穫的季節,記者來到平安區三合鎮冰嶺山村成合鄉村旅遊開發專業合作社的金花葵種植基地看到,十幾名“農事鐘點工”正忙碌採收,這些金花葵經過二次加工後,就可以產出花茶、面膜等產品銷往外地,每畝(每畝≈0.067公頃,下同)預計最低收益1萬元。

近幾年來,一個個身價不凡的富硒農畜產品,迎合了人們對健康生活的需求,迅速佔據了省內外綠色產品高端市場。冰嶺山村黨支部書記錢有德介紹,金花葵無病蟲害,花期長,富硒含量為正常值的3-10倍,收益期又快又長。自去年金花葵在冰嶺山村試種成功後,今年1月,就通過成立的專業合作社,帶動44戶貧困戶,100多人就業,在村民的眼裡,這一片片花海就是他們增收的希望。

在我省東部農區,依託豐富的富硒土壤資源,“高原硒都”的品牌影響力正在擴大,“高原、綠色、有機、富硒”的特色農畜產品正在走出青海,走向全國。據瞭解,目前,平安區從事富硒種養和生產加工的企業達24家,產品種類達30餘種,年產值達1.2億元。

河湟谷地 好一派“丰收图景”

農田裡繁忙的收穫景象。

科技增收有保障

10月24日,記者走進海東市仙草富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金絲皇菊種植示範基地,村民們正忙著採摘,豐收的喜悅寫滿臉上。公司負責人韓忠祥告訴記者,之前全市成功種植金絲皇菊的例子並不多,一直擔心種植不會成功,但經過兩年的試種,發現金絲皇菊很適合在當地種植,畝產量也在1500公斤左右。為此,他今年將規模擴大到了41.8公頃,添置了專業的烘烤設備,對金絲皇菊開展加工,烘烤成“菊花茶”。

韓忠祥說:“我們會定期組織技術員或者邀請中藥材專家,到基地開展種植技術指導和科技示範試驗,幫助種植戶解決科技難題。金絲皇菊具有散風熱、明目的藥用功效,還有極高的飲用價值,像這樣‘食藥兩用’、還能觀賞的優質中藥材正在迎來發展的‘春天’。”

對於海東市來說,如今像金絲皇菊這樣的“稀罕物”並不在少數,平安富硒羊肚菌、樂都大櫻桃、民和葡萄、循化西瓜……依託科技進步,現代特色農業正在大放光彩。

深秋時節,素有“瓜果之鄉”美譽的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也是碩果滿枝、果香宜人。隆治鄉位於民和縣東部,平均海拔1850多米,年平均溫度12度,是全省最適宜種植果品的地區之一,這裡的蘋果、軟梨、核桃最為出名,依託農業科技支撐,果品這一優勢產業成為了農民增收致富的又一支柱產業。

10月25日,記者走進民和縣隆治鄉白武家村,只見垣上的千畝果園碩果累累,果農忙著採摘,而一些當地的種植合作社、果品加工企業也正在抓緊收購。

在民和縣沿雅梨文化旅遊有限公司收購現場,前來交軟梨的果農陸續不斷。他們說,往年這個時候,果實豐收了,但銷售卻成了問題,現在有了果品加工企業,採摘的水果可以就地銷售,省時又省力。村民武成立正忙著給軟梨過秤,他感慨地說:“今年,我們把軟梨直接送到這裡就行了,不再為怎麼賣出去而發愁。”

該企業負責軟梨收購的趙旭紅告訴記者,這裡盛產的軟梨富含蛋白質、脂肪、膳食纖維、胡蘿蔔素等多種微量元素,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著眼於當地的這一特色果品產業優勢,他投資建廠,開發以隆治鄉軟梨為原料的“軟媚子”果酒、果汁飲料系列產品,在推動企業發展、提升當地特色水果附加值的同時,也能助力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河湟谷地 好一派“丰收图景”

收穫的軟梨。

電商助力農產品銷售

這兩天,田地裡種植的一片片馬鈴薯進入了收獲期,收穫機、傳輸機等現代化機械設備在地頭轟轟作響。

10月23日,海東市平安區古城回族鄉木場村的貧困種植戶石延科,早早來到自家預留的種薯地裡,和其他人一起準備挖剩餘的馬鈴薯。由於今年氣候等各方面條件十分“給力”,他家0.53公頃地裡的馬鈴薯喜獲豐收,而且通過合作社收購和電商平臺,收入近2萬元。

為了能增加農戶的收入,開闢新的收入渠道,村民王佔平今年率先嚐試種植了24公頃的中藥材黨參。在他的種養殖專業合作社裡,50多名工人正在利用機械設備挖黨參,挖出來的黨參經過篩選,密密麻麻地擺在地面上。王佔平說,從目前情況來看,一畝地的產量能達到550公斤。現在市場上藥材價格大概每公斤14元,每畝就有7700元,除去成本,利潤都在1000元以上。

在王佔平合作社院子裡,一輛郵政服務車上,工人們正在將打包好的黨參裝車。平安電商發展中心負責人丁珍芳說,銷售物流跟青海郵政一起合作,連打包裝箱都是由郵政來負責的。她說:“在豐收季節,電商平臺真是為當地農民牽線搭橋,助力促銷增收,同時也讓當地農產品走出青海,走進了內地沿海發達城市人們的消費生活中。”

據瞭解,近年來,海東市也在不斷加快現代農業與信息化的融合,以品牌農產品的推介營銷為抓手,依託“黃河彩籃”基地,開展“互聯網”試點,發揮電子商務、物聯網系統、直銷門店的作用,建立基地營銷網絡體系,加快發展農產品現代化倉儲物流系統,努力打造著“互聯網農業”的智慧農業發展新模式。

當“豐收季”遇上“秋遊熱”

秋天是豐收的季節。自從去年設立了“中國農民豐收節”以來,“豐收遊”就成了刺激鄉村旅遊消費、促進鄉村經濟和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方式。當豐收季遇上秋遊,“豐收遊”便成為了旅行出遊的新熱點。與城市相比,鄉村遊有著芬芳的“泥土味”。在田野間,遊客既可以與農戶一起感受豐收的喜悅,盡享田園之樂,也可以悠閒安逸,感受淳樸的鄉風民情。

滿山的梯田、成片的林木,靜臥在大山的皺褶裡,地處互助土族自治縣西山鄉腦山地區的牙合村顯得恬淡、寧靜、愜意,此時,它也迎來了一年中最美的收穫季節。當地農民種植的小麥和油菜、大蔥等農作物在九月下旬就已收穫,眼下,從高處望去,錯落有致的梯田裡,泛黃的草尖、金色的麥穗,還有眷戀的花朵構成了一幅五彩斑斕的秋收圖景。

依託當地優美的自然景觀和良好的生態環境,村民們除了傳統的耕種外,近幾年還開始種植中藥材、無公害蔬菜,養殖土雞,通過鄉村遊,創辦了農家樂、開心農場和開心牧場,從春季開始,便吸引不少遊客來這裡觀光消費,並把新鮮的綠色有機農產品帶回家。

村民鄭國賢是村裡開辦茶園的帶頭人,在他的帶領下,不少農戶也效仿開辦起農家院,搞起了蔬菜大棚,養上了土雞,節假日裡,前來採摘西紅柿和辣椒,購買土雞的遊客絡繹不絕,忙活了一年,雖然勞累,但一想起可觀的收入,村民們的臉上樂開了花。

山上賞美麗梯田,山下吃農家飯,牙合村正在成為人們鄉村遊的好去處,也讓當地群眾逐漸走上了脫貧致富的道路。

從觀賞鄉村美景到田園採摘,從農事體驗到親子互動,與“豐收遊”相關的旅遊項目豐富多彩。遊客在體驗農耕文化樂趣,感受美麗鄉村面貌的同時,也促進當地經濟的發展,促進了美麗鄉村建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