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王陽明到底是怎麼樣的一個人,他開創的心學該怎麼理解?

灑脫天涯路


一、古今中外對王陽明的評價

王陽明文治武功,勳業卓著,堪稱一代名臣。明隆慶二年(1568),詔贈新建侯(此前,正德十六年即1521年已被封為新建伯且立牌坊),諡文成,頒鐵券。穆宗皇帝在券文中說:“兩間正氣,一代偉人,具撥亂反正之才,展救世安民之略,功高不賞,聯甚憫焉!因念勳賢,重申盟誓。”關於王陽明客觀評價,大多是至高的。

《明史》評:“終明之世,文臣用兵制勝,未有如守仁者。”

他的同鄉、明末清初啟蒙思想家黃宗羲稱王陽明“可謂震霆啟寐,烈耀破迷,自孔孟以來,未有若此深切著明者也”。

史學家、文學家張岱稱:“陽明先生創良知之說,為暗室一炬。”

清初學者魏禧說:“陽明先生以道德之事功,為三百年一人。”

清代著名學者王士慎說:“王文成公為明第一流人物,立德、立功、立言,皆居絕頂。”

日本學者高瀨武次郎在《日本之陽明學》中說:“我邦陽明學之特色,在其有活動的事業家,乃至維新諸豪傑震天動地之偉業,殆無一不由於王學所賜予。”

章太炎說:“日本維新,亦由王學為其先導。”

日本海軍大將東鄉平八郎,在隨身攜帶的一顆印章上刻著“一生低首拜陽明”七字。

錢穆把王陽明的《傳習錄》歸為七本“中國人所必讀的書”之一。(另外日本大部分企業理念用的就是王陽明心學,更讓中國人汗顏的是最詳盡記錄王陽明一生傳記的《王陽明大傳》居然是日本人寫的)

郭沫若在《王陽明禮讚》中說:“王陽明對於教育方面也有他獨到的主張,而他的主張與近代進步的教育學說每多一致。”

餘秋雨在《鄉關何處》中說:“中國歷史上能文能武的人很多,但在兩方面都臻於極致的卻廖若晨星。三國時代曹操、諸葛亮都能打仗,文才也好,但在文化的綜合創建上畢竟未能俯視歷史;身為文化大師而又善於領兵打仗的有誰呢?宋代的辛棄疾算得上一個,但總還不能說他是傑出的軍事家。好像一切都要等到王陽明的出現,才能讓奇蹟真正產生……王陽明一直被人們詬病的哲學在我看來是中華民族智能發展史上的一大成就,能夠有資格給予批評的人其實並不太多。請隨便聽一句: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這是多高超的悟性,多精緻的表達!我知道有不少聰明人會拿著花的 ‘客觀性’來憤怒地反駁他,但那又是多麼笨拙的反駁啊!又如他提出的 ‘致良知’的千古命題,對人本如此信賴,對教條如此輕視,甚至對某種人類共通規範的自然滋長抱有如此殷切的期盼,至少對我來說,只有恭敬研習的份。”

二、王陽明心學核心:心即是理

分析一下理學和心學的區別:在王陽明之前讀書人信奉的是程朱理學,王陽明在研究之後覺得朱熹是錯誤的,在龍場悟道之後開創自己的心學。

因為,理學是從外物獲得理,認為世間萬物皆存至理。而心學則是告訴人們理在心中,我們所做的就是致良知。心學的這一個內外的轉換也把成聖簡單化了,並提出人人皆可成聖。

人如果僅僅只是博聞廣記是無法成聖的,真正的聖人是抹去物慾的遮蓋,讓心中的良知光復。心學認為即使是壞人心中仍有良知,如果可以致良知一樣可以成聖。可能你覺得就這麼簡單,只要遵照良知辦事就可以了?確實是這樣,但做起來卻是很難。我一直在想,如果每個人都能禮讓,每個商人都能誠實,那麼世界將會多麼美好,但是大家都不這麼做,最後每個人都好累,彼此爾虞我詐。





水墨丹青工坊


01 王陽明何許人也?

王陽明,又叫王守仁,明代著名的哲學家、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

王陽明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人物,如果把他放到玄幻小說裡,那他最次也是掌門級。

在儒學史上,他被稱為是最後一個開宗立派的宗師級人物,與孔子、孟子、朱熹並稱為孔、孟、朱、王(儒學“F4”)。
他開創的心學的根據是他一生的經歷。

學說糅合百家所長,其受到道家的影響明顯多於佛家,但其終究不離儒學本質。

02 如何理解王陽明的“心學”?

“心學”主要分為“致良知”和“心即理”兩部分。

致良知

王守仁繼承了陸九淵強調“心即是理”之思想,反對程頤朱熹通過事事務務追求“至理”的“格物致知”方法,故提倡“致良知”。

王陽明的良知之學對於人生論極具啟發意義,他把人視為一個向未來敞開、不斷超越自己的存在。

天地雖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雖凡夫俗子,皆可為聖賢。

人存在的意義價值是在和他面對的世界的交互作用中實現的。

我們人與人,人與物之間通過各種各樣的關草系憐惜在一起,通過如此多的聯繫,我們才能在這個世界“詮釋性存在”。人是世界和人自己的詮釋者、證明者。



另外,像王陽明這樣的大儒,形上本體、形下事物兼治,上下貫通,他對佛道精華的深度吸取是必不可免的。對佛道的吸取,成就了王陽明心學的博大精深。

而佛家“以慈悲為懷”,正好迎合了王陽明心學中的“致良知”。

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心即理

所謂前文所提的“心即理”,繼承自陸九淵。即王陽明反覆強調“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於事物者誤也”。王陽明當年盯著竹子看了七天七夜,試圖弄明白竹子裡包含什麼道理,但直到大病一場也沒看出個所以然來。

在此故事中,王陽明“格竹”的前提是他知道竹子代表的各種寓意,他想要搞明白的是“竹子”和“君子”之間的聯繫。同時,通過“格竹”,他發現朱熹“格物致知”的觀點有誤。

從此,他更加堅信“心即理,心無外物。”


03 如何應用王陽明的“心學”?

問君何事日潼潼?煩惱場中錯用功。莫道聖門無口訣,良知二字是參同。1 認知:不因私慾而扭曲判斷

私慾會扭曲人的判斷,使人的視界狹隘,從而使人無法看到更多的可能性或者對可能性進行屏蔽。

只有私慾得到“省察克己”,“天理”才能得到呈現。

2 判斷:不被“先入為主”的觀念所侷限意志

用固化的標籤和固定的思維判斷一個事件的發展走向,而不主動的進行客觀思考。

例如我們從小看的“貓和老鼠”動畫片,裡面有湯姆捉魚吃的鏡頭。我們在潛意識裡就開始以為貓喜歡吃魚,但事實並非如此。

當人們真正能做到基於事物客觀事實判斷時,就能發現自己內心的力量,從而不被外界左右自己的想法。

3 意志:不被外部誘惑而妄動

人活於世,難免會遭遇這樣或那樣的誘惑,面臨這樣或那樣的選擇。百難千死中不移志,1506年2月,他因上書言事,得罪權貴,遭貶貴州。在貴州龍場那三年,王陽明對心的力量又有了新的體悟。

不因權貴予利而妄動,敢直言以述胸懷!


王陽明心學就是告示世人,如何在紅塵生活工作中,通過事上磨鍊心境,提升心性,獲得“動亦定,靜亦定”的良知力量與智慧!


小說屌炸天


我們首先來介紹一下王陽明先生的生平。王守仁,幼名雲,字伯安,別號陽明,浙江紹興府餘姚縣人。王陽明曾在會稽山陽明洞築室,因此自號陽明,世稱陽明先生。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和軍事家,陸王心學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歷任刑部主事、貴州龍場驛丞、廬陵知縣、右僉都御史、南贛巡撫、兩廣總督等職,晚年官至南京兵部尚書、都察院左都御史。 因平定宸濠之亂軍功而被封為新建伯, 隆慶年間追贈新建侯。諡文成,故後人又稱王文成公。王守仁(心學集大成者)與孔子(儒學創始人)、孟子(儒學集大成者)、朱熹(理學集大成者)並稱為孔、孟、朱、王,配享孔廟。他的粉絲如張居正、湯顯祖、李贄、康有為、梁啟超、章太炎、蔣介石等,無不從其學說中吸取豐富的營養,成就了一番偉大的事業。

中國的傳統文化,首推儒家。兩千多年的封建統治,使儒家思想佔據了官方意識形態領域的正統地位,對中國文化發生著廣泛而深刻的影響。可以說,儒學乃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思想主流。而王陽明則繼承了孔子衣缽,開創了一個新的流派——心學。

當時的明朝官方學說為程朱理學,據說王守仁曾經也是朱熹的忠實擁護者,“格物窮理”是朱熹的主張,為了讀書學聖賢,王陽明曾經苦苦鑽研程朱理學,對“格物” 、“致知”等功夫依次身體力行,由此引發了“守仁格竹”的著名典故,不過很可惜,

王陽明並沒有從七天的“格竹”中發現聖人之道。反而因此生了一場病。在對程朱理學的探索無果後,王守仁苦心冥想,後經龍場悟道最後的結論是“其格物之功,只在心上做”。用王陽明的話說就是“心即物,心即理”,由此創立了對後世影響極大的 “心

學”。由於與統治階層的衝突,“心學”遭到排斥。可是不得不說,王守仁的理論足以使他與孔孟並列。綜合來看,“心即理”是陽明心學的基本觀點,“致良知”是陽明心學的基本方法,“知行合一”是陽明心學的基本目標。

一、心即理

心即理是指“心外無理,心外無事,心外無物”,這是王陽明思想的出發點,也是被稱為心學的重要依據。心即理主要是針對朱熹心與理二分而發的。在王陽明看來,朱熹雖然主張心與理統一,但其中一個“ 與”字仍表現出心和理之間的區別,因為此心

指主體之心,而理是事物之理,由於外心而存在於事物之中,也即客觀之理。心雖然能認識客觀事物之理,但此理不在心中,從道德認知角度說, 這容易造成疲於追逐外在事物而忽視主體自身的道德建構。王陽明所謂的心即理,心即人之本心,理實際上是心對事物的主觀認知或概括而非純粹客觀事物,因此理與事物是不同的。

二、良知與致良知

王陽明講的良知有如下特點:良知是先天的人的本能,本來自明。此一 “ 明”字是自己明白而非他明,是內在而非外在。在現實中,良知的展開需要致良知,也就是說良知人人具有,個個自足,是一種不假外力的內在力量,由內在到外在必須通過致,致良知則是將良知推廣擴充到事事物物。具體地說,良知既然是心本身固有,就不必外求;既然本身有不足之處,又必須擴充發展,對於私意障蔽本心,致良知至關重要,它是良知實現不可或缺的工夫。致良知是良知工夫的突出表現,是良知的自我展現。

三、知行合一

陽明心學的基本目標就是“在明明德、在親民、在至於至善”,而實現的基本途徑就是實踐,就是知行合一。

綜上所述,心即理肯定了道德主體性、主體的道德自律,而吾性自足、人人皆可為聖人則體現道德意義上的平等與自由,良知與致良知昭示著主體的道德自覺,知行合一突顯道德實踐的作用。這些思想跨越時空到今天依然具有普適性,對當代人文道德建設好和加強個人道德修養具有借鑑意義。


菩提佛學


一、王陽明作為思想家,他開創了儒學新天地,成為一代心學宗師,立言為後人留下思想學識。他的心學思想融合了儒、釋、道三家之精髓,是心學之集大成者,與孔子、孟子並稱為聖人。

二、作為軍事家,他立下不世之功,彪炳史冊。平定廣西內亂,平定寧王之亂,剿滅南贛盜賊,用孝道感化少數民族頭領歸服。無過便是功,無怨便是德,對於平叛大功,由於奸佞劉瑾干政,王陽明沒有得到朝廷賞賜,更沒有加官進爵,而是稱病回家,朝廷用人,帶病堅持,最後死於征途。

三、他在立德、立功、立言上皆居絕頂,成就‘’真三不朽‘’,實現了古今聖賢的最高人格理想。其獨具一格的心學思想流傳至今,欲以仁而覆蓋天下蒼生,欲立德而利益世間人民,成為世人的精神楷模,在中國、日本以及東南亞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遠的影響。

宋代大學者張載曾說:為天地立心,為生命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用這話來形容王陽明亦不為過。縱觀王陽明的生命歷程,雖然一路坎坷,但他懷著救世惠民的抱負,以天下蒼生為已任,創下了令人矚目的顯赫功勳,提出了振聾發聵的思想學術。成為中國歷史上在立德、立功、立言三方面都有顯著成就的大家。

王守仁是浙江紹興府餘姚縣人,因曾在會稽山陽明洞講學,桃李滿天下,人們對他由衷的佩服,故學者稱之為陽明先生。王陽明的思想,大致有:心即是理的人生論,知行合一的認識論,格物致良知的修養論。

首先是:心即理,告訴我們要自己觀照自心,覺悟自心,達到明心見性,王陽明悟道:聖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天理之心即聖人之道,良知之心就是天理之心,是君子之心,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慼慼。仁義禮知是性之本質,聰明睿智是性之資質,喜怒哀樂是性之情感。心是宇宙的本體,萬物的主宰,是安身立命的根據,衡量是非的標準,天地間諸事諸物,舉凡綱常倫理,言行舉止,成敗榮辱,皆不出我心。王陽明認為心是人的根本問題,是產生善與惡的源頭,任何外在的行動都受思想的支配,一切統歸於心,為聖之道只需向自己內心深處去挖掘和尋找。王陽明說: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發便是意,意之本體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四丶知行合一,王陽明的著名思想知行合一說明,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而不行是未知,行之明覺精察處便是知,知之真切篤實處便是行。知行合一、格物致知也就是理論聯繫實際,理論指導實踐,實踐完善理論以致良知。


瀟湘讀詩


他是唯心主義的一個痴迷者,他的理論觀點大多都是勸誡你內向求解,而不是外向求知。他的思想屬於軟綿綿的弱文化,對社會安定和內心安寧有幫助,但毫無創造力,更沒有外向競爭力,所以他的理論瞭解一下就夠了,無需深究。


珠海米哲倫


王陽明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他出身顯赫家庭,生而不凡,年少有為,曾官至都察院左都御史並封爵。他是明代心學集大成者,與孔子、孟子、朱熹並稱為孔、孟、朱、王。他的心學強調“心即是理”,在知中行,行中知,要做到知行合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