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年後旅行者1號飛到“奧爾特雲”區域

1932年,科學家們第1次認識到彗星很可能來自於太陽系的邊緣雲團,我們的太陽系是被一個非常巨大的雲團所包圍,這就是著名的“奧爾特雲”。

300年後旅行者1號飛到“奧爾特雲”區域

圖注:包圍著太陽系的“奧爾特雲”(圖源網絡)

“狹義太陽系”與“廣義太陽系”

“狹義太陽系”如今我們對於太陽系的邊緣是按照太陽引力範圍定義的,狹義的太陽系邊緣是海王星以及外部的柯伊伯帶,而廣義上的太陽系邊緣則是以太陽系引力為邊界,大約在1~2光年的區域。

“廣義太陽系”在柯伊伯帶之外,有一片巨大的雲狀區域,它們距離太陽大約5萬到15萬天的天文單位,它們就像一個巨大的球形雲團,將整個太陽系包裹在其中,由於它距離我們太遙遠了,以至於我們很難到達它位置。

300年後旅行者1號飛到“奧爾特雲”區域

圖注:“奧爾特雲”(圖源網絡)

什麼是“奧爾特雲”

“奧爾特雲”其實是一個巨大的彗星雲團,我們所看到的彗星大部分都來源於遙遠的“奧爾特雲”,據推測在“奧爾特雲”的軌道機上大約有1000億顆彗星,這些彗星遠離太陽系中心,使得它們幾乎很難獲得太陽的能量照射,形成一個一個巨大且冰冷的漂浮天體群區域,由於距離如此遙遠,使得它們繞太陽一週需要數千年乃至數萬年的時間。

內層是盤狀的“希爾斯雲”。

外層則是球狀的“奧爾特雲”分佈著多達上億塊冰狀的天體,它們是早期太陽系的殘餘物。

300年後旅行者1號飛到“奧爾特雲”區域

圖注:巨大的“奧爾特雲”(圖源網絡)

“奧爾特雲”的誕生

“奧爾特雲”是形成於太陽系誕生之初,大部分的星雲物質坍縮成為恆星,其它的都在這片空間形成行星和衛星,誕生餘下的殘餘物質,被幾個大型氣態行星逐出內太陽系,從而散佈到了最外層。

300年後旅行者1號會飛到“奧爾特雲”區域

“奧爾特雲”的總質量大約是100倍的地球質量,目前人類對於“奧爾特雲”的瞭解僅僅只是建立在觀測和推測的階段,目前距離地球最遙遠的探測器旅行者1號,如果一切順利的話,那麼在300年後的旅行者1號會飛到“奧爾特雲”區域,但是到那個時候旅行者1號的電力早已經耗盡,我們無法得到奧爾特雲的清晰影像,但是就目前我們所認知的太陽系而言,的確處於“奧爾特雲”的包圍之中。

300年後旅行者1號飛到“奧爾特雲”區域

圖注:圖中的紅色標是旅行者1號(圖源網絡)

以下幾個證據可以表明“奧爾特雲”的存在

1. 長週期彗星:彗星的週期比冥王星長得多,冥王星處在“柯伊伯帶”中,這片區域是短週期彗星的發源地,由於長週期彗星的週期很長,表明它們來自於冥王星軌道之外很遠的地方,而不是“柯伊伯帶”,然而長週期彗星,是不可能來自太陽系外的天體,因為星際天體的運動速度極快,它們不會在軌道環繞太陽旋轉。

300年後旅行者1號飛到“奧爾特雲”區域

圖注:柯伊伯帶外層“奧爾特雲”(圖源網絡)

2. 根據太陽系形成模型的推算,巨行星的形成,會把較小的天體向外太陽系驅逐,有些天體獲得足夠快的速度,脫離了太陽系飛入星際空間,有一些就公佈到太陽系外的區域中,受到太陽引力束縛。

300年後旅行者1號飛到“奧爾特雲”區域

圖注:彗星運動軌道(圖源網絡)

3. 在其它恆星系統中,觀測到了“柯伊伯帶”,而“奧爾特雲”就是“柯伊伯帶”的延續。在2013年天文學家觀測到了一顆週期極長的彗星,其軌道週期超過了5100年,這是“奧爾特雲”存在的很好證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