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的雙11,對商家只意味著GMV嗎?

hugh007


這裡從運營角度來解釋下為什麼雙11活動越來越複雜。

(1)只有通過類養成遊戲(喵鋪)+短期積分等級(喵幣)+任務體系的核心手段,才能既保證趣味性,又能拉動其他業態(支付寶等)心甘情願的掏出營銷費用與核心資源位,真正的參與到雙11大促中,實現充分聯動。與此同時,還需要滿足品牌商家日益增長的流量需求以拉動商戶在補貼用戶的同時,拿出大筆的廣告費來補貼平臺營銷費用與天價的媒介投放費用。

(2)運營要揹負的KPI過多:UV、PV、全站及各品類GMV、客單價、參與用戶數、日活、月活、拉新、留存率、付費會員數等等,不同體系、不同業務線都有著各自沉重的指標,如果不能實現兼顧,誰會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財力來進行配合呢。

(3)流量紅利逐漸消失後的焦慮。根據QM數據顯示,國內移動互聯網用戶目前維持在11.34億,2019年Q2,移動互聯網用戶淨減200萬,在這背後,大平臺的增幅也接近尾聲,微信甚至出現了月度負增長。在此背景下,如何持續的保持收入增速及年度活躍及活躍消費用戶數,來給予投資人信心,是管理層不得不面對的問題。

在面對如此龐大的用戶量和繁瑣複雜的項目時,即使有這樣那樣的吐槽和意見,阿里的運營、商務、市場、產品、開發等同學依然用自己的專業素養讓我們看到,在整合營銷中,他們依然站在移動互聯網的最前列,依然是我們熟悉的業界標杆,在此,筆者表示由衷的敬佩。


江蘇方舟助考培訓



怎麼會,這個世界上有的人賣東西是為了賺錢,有的人賣東西是為了少賠錢(翻過來思考也是賺錢)。而雙十一這樣的活動,也就給我們的商家提供了這樣的一種機會。一般來說,對於商家而言,雙十一的活動主要有以下三種作用:

第一種:幫助清理庫存

中國不僅僅是製造業大國的問題,中國是製造業過剩的問題。尤其是服裝這種商品,中國有大量的工廠源源不斷生產各種商品。但是,有一些商品,因為某些特殊原因,從原本的熱銷商品變成岌岌可危的庫存品。

比如說衣服這個東西,首先衣服是分季節性的,廠商,尤其是快時尚品牌的廠商,每款衣服的銷售時間大約只有3個月左右,如果賣不出去,那就真的變成庫存商品了。比如說曾經周杰倫代言的美特XXX,每個季度線上線下推出上百款衣服,每個顏色對應不同的尺碼,如果說銷售季節過去,那麼賣不出去的衣服就成為了過季的“庫存款”。放在倉庫裡面,佔地方,耗資源。

怎麼辦呢?一方面可以低價給到很多社交電商平臺,據說拿庫存貨都是可以按斤稱過來的,然後這些電商平臺再賣給三四線城市去,另外一方面還可以出口給其它國家,東南亞、非洲,甚至是俄羅斯。當然了,還有一塊就是我們的雙十一了,乘著這個機會低價清倉掉。如果不清倉,堆著就會產生成本,時間越長就越不好賣。

第二種:推廣新品,打品牌

前面網上有一個聽起來很悲催的言論,說對於雙十一而言,品牌根本不用發愁去參與所謂的促銷啥的,只要適當優惠,消費者自然就會湧進來搶貨;也就只有那些沒有名氣的店鋪,才會想方設法參加活動,發優惠券,搞幾倍膨脹啥的。雙十一檢驗的從來不是促銷效果,而是檢驗品牌建設的效果。是不是很扎心。

確實,對於很多商家而言,尤其是依附於電商生存的商家,其實並沒有那麼多錢做其它渠道的推廣,只能在雙十一的時期想辦法搞促銷活動讓更多的人瞭解到品牌,用極低的價格推新品,無非就是希望把品牌打出去,真的太難了。

我有兩個朋友是目前一個網紅泡麵的員工,這次雙十一打算全渠道推廣,淘寶就不說了,優惠券活動發起來,而且還找了頂級的流量主播幫忙帶貨,佣金超過50%,基本上就處於不賺不賠(計算入運營成本還是賠)的地步,但是核心就是為了打品牌,衝GMV,為後續的新品鋪路,把店鋪的量刷起來,之後再賺錢。

第三種:表面降價,實則賺錢

有句話說的是,你不做電商這一行,你就不會知道過去自己交了多少智商稅......我去年跨進電商這個行業,從我們招商小姐姐那邊買了不少便宜好貨,真的省了不止一半的錢......

實際上很多商品的價格,真的......你只要有熟人,價格低到你想哭。我就那個最簡單的例子,拿蘋果電腦來說,大家覺得是不是貴得要死,想買個好一點的動不動就要飆到兩萬去了......但是,某寶上有一家鵝廠員工開的Mac電腦專賣店,國行正品,不開票的價格約等於官網售價的7-8折左右,直接便宜4千多塊錢,而且人家還是可以賺不少錢。你說有內部員工也好,其它渠道也罷,只是看起來撿了實惠。

這次雙十一,另一家很大的天貓蘋果經銷商也是一樣,也是拿出了8折左右的價格,最關鍵支持24期花唄免息分期(蘋果官網花唄只支持12期),看起來也很實惠對吧,預定的人不少,累計預售數量已經幾百人了,光是流水就可以上千萬。但實際上,渠道商拿貨價格真的很低

......

iPhone 11供貨價格要低於PDD上面的價格,商家怎麼樣都是賺的。

商家畢竟不是公司啊,GMV不能代表什麼東西。


宋東珂


2019年的雙11不再只有GMV的攀上新臺階,更是會迎來商家和品牌在新經濟體中升級的新高度。

第11個天貓雙11全球狂歡節

  10月21日,阿里巴巴第11個“天貓雙11”正式啟動。我們相信,此時此刻一定有無數的商家在摩拳擦掌的備戰備貨,也有數以億計的剁手黨備錢備網躍躍欲試,很多人都在問同一個問題,今年能賣多少?好消息是,自10月21日0點啟動預售之後,成交破千萬的新品就達到近100款。天貓雙11預售首日成交較去年同期翻一倍。

  從10年前的幾千萬,到2016年的1207億,一直到2018年的2135億,雙11在每次短短的24小時就帶來了現象級的商業奇蹟。對於商家而言,有的品牌一天就賣出了全年七八成的銷售額,也有的品牌因低估了銷售熱度提前售罄而扼腕嘆息。

  不過,如今的雙11已經行走在無人區,十年來在不斷的突破自己。當數字不再找到參考系,當數字提升已經沒有懸念,不管是天貓的GMV,還是每個參與商家的GMV,都需要換個角度來審視。甚至,需要透過亮眼的數字看到更多超越GMV的價值。

  / Part One

  雙11是一年中品牌商最大的增長點

  //

  當6億人在24個小時之內將“買什麼”作為熱搜話題,當數萬品牌集中在一個平臺上將“賣多少”作為比拼手段,世界上就再也找不到任何另外的營銷活動可以相提並論。所以,當雙11被評選為世界上50個最有影響力的項目,與阿波羅登月和人類基因組並列,那就顯得一點不奇怪。

  很多人自嘲,每年都在雙11這一天參加一個幾千億的大項目,可對於品牌商來說,這可是事半功倍的獲得消費者心智的大競技場,既是脫穎而出的好機會,也是不容有失的主場戰。

  在發佈會上,一家叫“鍾薛高”的創業公司介紹了品牌成長的經歷。去年的天貓雙11,就是這樣的新興冰激凌店鋪,竟然將最為昂貴的一款冰激凌直接賣斷貨,而品牌更是從此走上了跨越式發展的正軌,年銷售額已經過億。

  據阿里巴巴官方提供的數據,參與2019天貓雙11折扣的商品超過1000萬款,其中超過100萬款為首次發佈的新品。共有5萬個新品牌新商家首次參與今年天貓雙11,其中既有為趕雙11焦急開店的國際大牌、奢侈品牌,也有剛剛嶄露頭角的新銳品牌,更有海量通過天貓孵化的明星品牌、設計師品牌。

  最近幾年,天貓一直在推動新品上市,用創新的動能來帶動整個商業的升級。如果最早的雙11大促主要是年底打折甩賣“尾貨”,那麼,經過幾年的演變升級,現在的雙11早已經是“推陳出新”,成為了新品上市的主陣地。甚至,今年參加活動的93個奢侈品牌中的20多家是緊趕時間開店,並加速推新品。

  另外,吳曉波、馮唐、蕾哈娜……這些中外最有名的意見領袖也都趕在雙11開店,成為天貓新品牌中的一員,他們售賣的商品五花八門,以自己在專業領域的號召力,為天貓上的用戶增添了新的選擇。雙11,就是舞臺上的聚光燈,品牌成為萬眾矚目的明星,明星也成為炙手可熱的的“品牌”。

  //

  / Part Two

  雙11是品牌數字化經營成果的測試機

  //

  如果僅僅是關注GMV,那麼,無論商家還是平臺,只會在乎把貨賣出去,期間甚至有人無所不用其極,不顧及客戶的體驗。但是,長期的商業發展表明,一錘子買賣不是品牌商的良性發展,在高銷售額背後的運營能力提升才是關鍵。

  雙11一直被看做是阿里巴巴整個生態的試金石和測試機。我們看到,每秒數十億次的成功交易錘鍊出來了現在行業領先的阿里雲,一天數億個包裹的正常配送也帶給了菜鳥網絡的不斷成熟,現在,數字化轉型的各商業品牌也正好利用雙11的機會測試下自己“幾斤幾兩”。

  我們生活的一個數字化的時代,線上與線下的新零售快速發展,很多品牌也在探索一體化的經營模式,無論是前段的掃碼支付,還是後端的庫存管理,也包括人員組織和需求分析,取得了很多進展。但是,數字化的經營成果更需要極端條件下的嚴苛測試,才能真正發展不足,才能真正看出含金量,雙11毫無疑問是最佳的平臺。

當然,測試結果是一切完好,肯定皆大歡喜,但更重要的卻是發現自身的差距之處,進行下一步的針對性改進。在今年的6月25日,天貓宣佈了“旗艦店2.0升級計劃”,圍繞線上線下多場景運營、會員運營、粉絲運營、分人群精細化運營等多方面展開,通過工具和產品的升級,幫助品牌商家更好地運營消費者,以持續獲得高速增長。雙11期間,就可以看到升級之後能帶來的真金白銀的價值。

  有了阿里巴巴商業操作系統的加持,真正實現“以消費者體驗為中心”的數字化運營,將更廣泛地影響所有天貓商家,消費者也將因此獲得更多更新的新零售體驗。“旗艦店2.0升級計劃”也將成為商家在新零售時代數字化運營的引擎。

  由此來看,這兩年尤其是今年,不少品牌意識到賣貨不止於“賣貨”,企業需要從運營的各個方面降本增效,才能獲得長久的競爭力,把握雙11的良機,綜合檢驗和提升自己。

  //

  / Part Three

  雙11是新消費趨勢的預報

  //

  此前幾年,人們更多的看到11月份是快到了每年的年終,現在,我們更向前一步,看到的應該是11月份將是新一年的前瞻。雙11,從總結一年的過去,已經發展為預報未來的風向標。

  昨天的峰值就是今天的常態,今天的常態只是未來的基礎。今年雙11,預計將有1000萬款商品參與活動,其中有100萬款潛力“斷貨王”上線,有望新品首發即成爆款。

  據瞭解,包括蘭蔻、SK-II、YSL、紀梵希、資生堂在內的215個大牌,專門為雙11準備了天貓定製禮盒,有超過五成美妝大牌甚至打破慣例,把聖誕專屬禮盒提前在天貓雙11首發,比往常的上新時間整整提前了一個月,這也意味著,中國消費者能比外國人更早買到聖誕節的限定款商品了。

  雙11是大數據的集成,數以千億的商品、數以億計的消費者,不管是瀏覽還是下單,不管是送貨還是付款,包括購物習慣和偏好,都成為了商家品牌研究的重要資源,也是預測未來的絕佳機會。另外,雙11大量創新的營銷方式方法更成為新一年商家們可以套用的好抓手。

在接受採訪的時候,蔣凡說,天貓雙11從來不是隻關注價格,更多的是組織大量的供給,雙11擁有全球最好的商品組織。他還提到,今年的雙11,商家的發貨時間比去年提前兩天。那麼,商家們明年的供應鏈管理、收發貨、客服等流程又迎來了升級機遇。

  今年的雙11,價格方面的玩法特別簡單,但品牌營銷上的玩法卻格外多,這也是阿里巴巴為所有品牌創造銷售革新、組織創新和供應鏈共贏的機遇,帶領雙11向著未來進化。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面對複雜的經濟形勢,雙11依然在不懈創新努力,而萬千商家與阿里巴巴一起同舟共濟,共同勇往直前。2019年的雙11不再只有GMV的攀上新臺階,更是會迎來商家和品牌在新經濟體中升級的新高度。GMV不是不再重要,只是這個雙11讓我們看到了比GMV本身更重要的價值。






至始至終947


希望能幫到你:

如果僅僅是關注GMV,那麼,無論商家還是平臺,只會在乎把貨賣出去,期間甚至有人無所不用其極,不顧及客戶的體驗。但是,長期的商業發展表明,一錘子買賣不是品牌商的良性發展,在高銷售額背後的運營能力提升才是關鍵。

  雙11一直被看做是阿里巴巴整個生態的試金石和測試機。我們看到,每秒數十億次的成功交易錘鍊出來了現在行業領先的阿里雲,一天數億個包裹的正常配送也帶給了菜鳥網絡的不斷成熟,現在,數字化轉型的各商業品牌也正好利用雙11的機會測試下自己“幾斤幾兩”。

  我們生活的一個數字化的時代,線上與線下的新零售快速發展,很多品牌也在探索一體化的經營模式,無論是前段的掃碼支付,還是後端的庫存管理,也包括人員組織和需求分析,取得了很多進展。但是,數字化的經營成果更需要極端條件下的嚴苛測試,才能真正發展不足,才能真正看出含金量,雙11毫無疑問是最佳的平臺。


歡樂喜劇多


雙11,說白了,也就是商家的促銷活動,手法。目的很清楚,一年奮鬥有時候也就靠雙11這一天。有賺的,有保本的,有清倉的。生意就是往來,不往來何來生意,何來利潤。現在各大平臺,商家,為了雙11的這一天,較勁腦汁。費盡心思。

有的確實是對比平常便宜,優惠了好多。流量為王,薄利多銷。不僅給用戶帶來了福利,也給自己賺個清閒。

GMV 商家,也是看這一天,多增加收入。清理清理庫存。網絡的流行。帶動了一大批人的,經濟發展。提高的好一部分人的生活水平。

當然也帶動了購物者的省心省事消費,不用出家門就可以把一切就辦妥了。從購買到收穫。足不出戶,完成。

商家現目前,也許一年的奮鬥,最後的成果也只是為了雙11這樣一天。

促進經濟,促進人們生活水平,提高生活質量!也體現地大物博的魅力。

雙11是商家與購物者的雙贏。




一無二


2019年10月21日,阿里巴巴第11個“天貓雙11”正式啟動。我們相信,此時此刻一定有無數的商家在摩拳擦掌的備戰備貨,也有數以億計的剁手黨備錢備網躍躍欲試,很多人都在問同一個問題,今年能賣多少?好消息是,自10月21日0點啟動預售之後,成交破千萬的新品就達到近100款。天貓雙11預售首日成交較去年同期翻一倍。

從10年前的幾千萬,到2016年的1207億,一直到2018年的2135億,雙11在每次短短的24小時就帶來了現象級的商業奇蹟。對於商家而言,有的品牌一天就賣出了全年七八成的銷售額,也有的品牌因低估了銷售熱度提前售罄而扼腕嘆息。

不過,如今的雙11已經行走在無人區,十年來在不斷的突破自己。當數字不再找到參考系,當數字提升已經沒有懸念,不管是天貓的GMV,還是每個參與商家的GMV,都需要換個角度來審視。甚至,需要透過亮眼的數字看到更多超越GMV的價值:雙11是一年中品牌商最大的增長點;雙11是品牌數字化經營成果的測試機;雙11是新消費趨勢的預報


山海明


2019年的雙十一,對於商家來說最重要的我覺得還是從消費看趨勢,從用戶消費行為看未來潛在機會。比如2018年雙十一的電器銷售GMV1個億(GMV:消費總額),其中大件電器銷售8千萬,小件電器銷售2千萬。但是大件電器過去幾年增速每年遞增逐漸減少,小件電器銷售增速每年以20%速度增長。由此可以看出未來需要穩住大件市場,著力佈局小件生產,優化生產線才是重點。

GMV只是一個維度的參考,需要結合其他的多因素去考慮,通過現象看本質,不斷挖掘為什麼才能更好接近本質。這只是給你一個參考,純手打,還在考核期,給個支持哈老鐵


互聯網快訊7x24


雙十一對商家不僅僅只有GMV!

現在的雙十一已經成為中國文化的一種,它已經是百姓生活的一部分。這一天各購物平臺的流量達到一年中的最大值,流量越大影響力也越大。對品牌商家來說這是一年中免費廣告推廣的最佳時機,對普通商家來說則是刷量衝鑽、衝皇冠的最佳時機。

人都喜歡跟風,老百姓更是如此。現在的雙十一已經被淘寶等平臺塑造成一年中折扣最大的購物狂歡節。它已經成為家庭主婦、職場小資們最主要的談資。大家不停地剁手,就是認為自己買的太划算了,撿了“大便宜”。其實任何時候交易市場都是哄住買的哄不住賣的。任何一筆交易如果商家沒有利潤或是流量就不可能成交。商家可以利用這一天的巨大流量清理佔地方的庫存,尤其是有季節限制的如服裝等,一舉兩得。

如今,雙十一已經從線上各大平臺的GMV大比拼影響到了線下實體門店和大型購物廣場。各平臺和購物廣場為了衝GMV會給予商家一定的補貼和幫助,以吸引更多的商家,這對商家當然是有利的。

各平臺也是商家。對各平臺來說,雙十一那天更高的GMV排名無疑是最好的廣告。這不僅是平臺人氣的體現,也是平臺的技術實力和服務質量的高水準。阿里自研數據庫OceanBase拿下2019年TPC-C世界第一就是這方面最好的體現。在我國經濟轉型中,這種由市場驅動的技術創新不是更有意義和價值嗎?


市場擺渡者


有一部分商家趁機大賺特賺,有一部分商家也把名氣打出去了,總的來說,幹參加雙11的店鋪,沒有一個是傻子


西瓜小小米


簡單的來說就是去除庫存,盤活閒置。把過時的全部提價再降價處理,另類促銷而已,對我們普通人來說就是有好用便宜的東西買點就行了,對商家而言就是打打廣告和發佈新產品,總的來說就是不管東西有多便宜或者是有多好,只要我們能用的到,可以用合適就行,不必要非要等到雙11來買,人一衝動就容易買東西,這些東西都是精心策劃好的,我們擦亮眼就行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