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每次睡覺必“投降”,姥姥總想把胳膊塞回去,醫生:沒必要

寶寶每次睡覺必“投降”,姥姥總想把胳膊塞回去,醫生:沒必要

很多寶媽,自從有了自己的小寶寶,最喜歡的事可能就是看著熟睡中的寶寶的可愛模樣了。白嫩嫩的臉蛋,胖乎乎的小胳膊小腿,恨不能一直親個不停。

可是似乎就像是在媽媽的肚子裡接受過統一訓練一樣,幾乎所有的寶寶的睡姿都是雙手向上抬起並且彎曲,看著就像投降一樣,也被成為“蛙式睡姿”。

尤其在寶寶月齡小的時候,兩條小腿也是彎曲的,看起來更像一隻可愛的小青蛙。

寶寶每次睡覺必“投降”,姥姥總想把胳膊塞回去,醫生:沒必要

對於成年人來說,有心理專家分析過不同睡姿代表的不同性格。可是寶寶的“投降式”睡姿並不說明孩子有什麼特殊的心理特徵,家長也不必過於糾結。

就像優優,自從出生後,就由媽媽和姥姥兩個人一起照顧。平時姥姥和媽媽最喜歡做的事就是看著優優的睡臉,覺得特別可愛。

可是最近天氣轉涼了,姥姥看著優優的“投降式”睡姿,總是擔心孩子的胳膊著涼,就總把胳膊塞到被裡。

寶寶每次睡覺必“投降”,姥姥總想把胳膊塞回去,醫生:沒必要

讓姥姥哭笑不得的是,每次把優優的胳膊放到被裡了,不一會她自己就又把胳膊拿了出來還是保持“投降”的姿勢。

而媽媽說小孩子都這樣,再說小孩子都怕熱,不用非得把胳膊塞回去。姥姥覺得媽媽心太大,等孩子感冒了就該後悔了。最後兩人抱著孩子一起去諮詢了醫生。

寶寶每次睡覺必“投降”,姥姥總想把胳膊塞回去,醫生:沒必要

醫生聽完母女二人的爭執後樂了,告訴她們不用著急,原來小寶寶選擇“投降式”的睡姿並不是有什麼疾病,也並不會導致著涼,只是因為孩子的本能而已。

聽了醫生的解釋,姥姥也笑了,回家後再也不把孩子的胳膊硬塞到被子裡了。

其實,對於孩子的成長過程,家長只需要順其自然就好,凡事不要太過較真,因為孩子很多的舉動真的就只是出於本能而已。

寶寶每次睡覺必“投降”,姥姥總想把胳膊塞回去,醫生:沒必要

寶寶睡覺喜歡“投降式”是為什麼呢?

1. 為了保持自己的平衡

寶寶剛出生時還不會翻身,而且從媽媽的子宮裡出來由最初的蜷縮姿勢舒展開來就會覺得沒有安全感,身體的平衡能力還沒有形成,很容易側翻,這個時候,投降式的睡姿就能夠幫助寶寶保持平衡。

如果家長強行把寶寶的胳膊塞回去,甚至有些家長喜歡用被把寶寶裹成一個“粽子”,這樣其實寶寶會覺得沒有安全感,也會不舒服,就總是會想要把手再伸出來。

另外,很多寶媽都說自己的寶寶還喜歡趴著睡,但是依然保持兩隻手放在頭頂也像投降的姿勢一樣,其實這也是寶寶自我保護的一種表現,家長不必強行干涉,只要注意不要讓枕頭或者被褥堵住了寶寶的口鼻就好。

寶寶每次睡覺必“投降”,姥姥總想把胳膊塞回去,醫生:沒必要

2. 在媽媽肚子裡養成的習慣

孕媽媽在孕期產檢時做B超時就會發現,寶寶在肚子裡的時候就是蜷縮在一起,兩隻胳膊由於沒有地方伸展只能彎曲著放在頭部前面。

而等寶寶出生後,出於在子宮裡姿勢的本能,寶寶依然會保持著這個姿勢,

只不過出生後寶寶的胳膊能伸展開了,就是把雙手放在頭部兩側了。

寶寶每次睡覺必“投降”,姥姥總想把胳膊塞回去,醫生:沒必要

3. 方便散熱

雖然都知道新生兒火力壯,但是家長看著小小的一個人兒,仍然難免擔心寶寶受涼,就會給寶寶穿過多的衣服或者蓋過厚的被。

而其實寶寶的新陳代謝快,比大人的體感要更熱一些。有經驗的家長都知道給孩子穿衣就是比大人少一層最為適宜。

而寶寶在睡夢中覺得熱了,自然就會把雙手舉高方便散熱。其實這也是說明寶寶身體健壯,家長大可不必擔心。

孩子“投降式”睡姿確實讓很多家長有些擔心,看了上面的解釋,應該都放下心來,而且孩子這樣的睡姿恰恰說明了孩子的身體是健康的。

因為有些氣血不足的成人,或者是老年人如果這種睡姿是會覺得很不舒服的,因為氣血供應不足。而孩子能夠保持這樣的睡姿,正是說明寶寶的氣血旺盛。

另外,如果擔心孩子受涼,家長可以通過摸孩子的後頸溫度來判斷,只要後頸是溫熱乾爽的,就說明孩子不冷,家長就不用給孩子穿過多的衣物。


我是Ainee媽咪,是一名高級育嬰師、也是2歲寶寶的媽媽,我們將會持續和大家分享更多育兒母嬰的經驗和知識,如果您喜歡我們的內容,歡迎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