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心屿,多少人童年时的春游地

江心屿,多少人童年时的春游地


登临放目,正故地重游,江色萧肃。古寺钟声阵阵,翠松如簇。江潮滚滚帆来去,送斜阳,双塔高矗。彩云归去,渔舟唱晚,画图难足。

溯往昔、君王浪逐。望丞相祠堂,正气长续。江雪惊空拍岸,问谁荣辱。宋朝故事随流水,寂寥霓灯醉红绿。后人观我,犹今观古,尽成遗曲。

这是二十年前我填的《桂香枝》词,在温州诸多名胜古迹中,我印象最深的恐怕要数江心屿了。第一次去江心屿要追溯到一九七九年清明时的一次春游,那是我第一次去温州城底。后来高中毕业前又去了一次,记得还在西塔下石拱桥上照了一张照片,这张照片现在还嵌在乡下老家的相框里。再后来就毕业分配到温州工作了,那时江心屿门票连船票是二块钱,我周日没事常往江心屿跑,慢慢的也对江心屿有了些了解。

江心屿,多少人童年时的春游地

江心屿,多少人童年时的春游地

江心屿,多少人童年时的春游地


江心屿最显眼的是双塔,矗立东西两峰之巅,远远就能看到,是温州的标志,两塔六面七层,一说建于唐代,一说建于宋代,是世界航标百座历史文物灯塔之一,自建成伊始至清光绪年间,就作为“灯塔”引导过往船只。宋代有诗云“孤屿今才见,元来却两峰。塔灯相对影,夜夜照蛟龙”,现在每当夜幕来临,双塔高照,还在引导过往船只,岛上彩灯如梦如幻,亮丽瓯江,“孤屿媚中川”,不是蓬莱,胜似蓬莱。

江心屿,多少人童年时的春游地

江心屿,多少人童年时的春游地

江心屿,多少人童年时的春游地

江心屿,多少人童年时的春游地

江心屿,多少人童年时的春游地



东塔下是“英国驻温领事馆”遗址,清光绪二年(1876年)“中英烟台条约”签订,“宜昌、芜湖、温州、北海四处添开通商口岸,作为领事官驻扎处所”,英国人眼睛很毒,一来就看上这块宝地,1894年始建,次年落成。英方还借口警卫工作需要,强迫温州地方当局拆除东塔内外的飞檐走廓,后来这座中空无顶的塔身顶上长出一棵百岁榕树来,根垂塔中,有根无土,全年常绿,为江心屿一奇,也见证了这一段屈辱的历史。解放后人民翻身作了主人,“英国驻温领事馆”一度作为工人疗养院,我曾经以工人代表的身份入住过一宿,疗养院东南角有一块巨岩,突入江流,每当涨潮,浪击石上,卷潮堆雪,是江心屿观潮的佳胜处。而每当夜静月出,坐在疗养院前的树下长椅,听江潮拍岸,又是另一番的情境。东塔下西侧有宋井“海眼泉”,为青了禅师开掘而得,水清而冽,是温州三大名泉之一。

江心屿,多少人童年时的春游地

江心屿,多少人童年时的春游地

江心屿,多少人童年时的春游地

江心屿,多少人童年时的春游地


西塔比东塔幸运,七层飞檐俱在,每层每面均有小佛龛,内置石雕佛像。西塔下有澄鲜阁,阁前江边有谢公亭,澄鲜阁取自谢灵运诗“乱流趋正绝,孤屿媚中川。云日相浑映,空水共澄鲜”中“澄鲜”两字,谢灵运是山水诗鼻祖,最大的功劳是将两晋以来空洞的“玄言诗”,发展成为“山水诗”。江心屿是诗之岛,是中国历代诗人题诗存诗最多的一座岛。谢灵运后,孟浩然、韩愈、陆游、文天祥相继留迹,并有诗咏,李白、杜甫、苏东坡虽没来过温州,但因仰慕谢公,亦留有诗咏,李白“江亭有孤屿,千载迹犹存”,杜甫“孤屿亭何处?天涯水气中”。孟浩然“众山遥对酒,孤屿共题诗”,文天祥“罗浮山下雪来未,扬子江心月照谁”,这么多伟大的诗人之诗聚集于此,江心屿何其幸也。2004年金秋,江心屿举行了“诗之岛”揭碑仪式,“诗之岛”三字由著名书法家启功书,中华诗词学会会长霍松亲临揭碑。此后还进行了诗词征集,出版了《江亭集》、《浩然集》、《澄鲜集》,将这一盛事延续下来。

江心屿,多少人童年时的春游地

江心屿,多少人童年时的春游地

江心屿,多少人童年时的春游地

江心屿,多少人童年时的春游地

江心屿,多少人童年时的春游地

江心屿,多少人童年时的春游地



夜游孤屿,有过多次,印象深的是与郭进艮陪同《同晖》诗友陈少平,皋玉清、临风母女,我与进艮是旧识,少平、玉清、临风却是初见,临风年纪虽小,亦能作诗,我们在“阿外楼”尽兴畅饮后,趁着酒兴,踏着月光上岛,诗人相聚,谈得最多的自然是诗,我浅陋,自然只有听的份,他们谈唐诗、谈宋词,谈得最多的是谢灵运的山水诗,兴来时即兴吟诗,或吟前人诗作,归来时每人各有诗得,独我空空,少平兄更是诗兴大发:“流光溢彩玉珊瑚,夜舶蓬莱欲获珠。望去江心双塔比,寻来山脚一亭孤。空中似听谢公屐,月下还投太白壶。吟罢飞眉临水叹,永嘉风物帝王都。”

江心屿,多少人童年时的春游地

江心屿,多少人童年时的春游地

江心屿,多少人童年时的春游地

江心屿,多少人童年时的春游地


江心屿主要古建筑大都集中东西两峰之间。从东到西依次为温州革命烈士纪念馆、浩然楼、文信国公祠、江心寺、温州市博物馆。江心屿也因江心寺而名,江心寺始建于唐咸通七年(866),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宋高宗赵构南渡逃亡至温州,避居孤屿,驻跸“普寂禅院”,入郡治后又御书“清辉浴光”,现“清辉”两字尚存江心寺殿东侧壁。绍兴元年(1131),宋高宗赐改普济禅院为龙翔禅寺,改净信讲院为“兴庆寺”,同年,高宗旨诏蜀僧青了禅师来温主持屿中东西二寺,青了率众抛石填川,两屿合一,并在上面建中川寺,即今之江心寺,形成了今江心屿之雏形。后奉旨统“三寺为一”,总名“龙翔兴庆禅寺”,赐田千亩,敕奉为“高宗道场”。江心寺山门联“云朝朝朝朝朝朝朝朝散,潮长长长长长长长长消”出自宋状元王十朋之手。

江心屿,多少人童年时的春游地

江心屿,多少人童年时的春游地

江心屿,多少人童年时的春游地


江心寺东为文信国公祠,是邑人为纪念文天祥建于明宪宗成化十八年,文天祥字文山,宝祐四年(1256年)中进士第一,任右丞相兼枢密使,南宋德祐二年(1276年)受命与元军谈判,被扣留,脱险后辗转至温州,在江心屿留居一月,题壁《北归宿中川寺》詩:

万里风霜鬓已丝,飘零回首壮心悲。

罗浮山下雪来未,扬子江心月照谁。
只谓虎头非贵相,不图羝乳有归期。
乘潮一到中川寺,暗度中兴第二碑。

文天祥抗元失败被俘后,面对诱降,不为所动,作《过零丁洋》、《正气歌》明志,元世祖忽必烈亲自劝降,许以中书宰相之职,均不能夺其志,从容就义。在中国历史,还不曾有那个朝代像南宋出过这么的爱国民族英雄,宋元崖山海战,宋军全军覆灭,陆秀夫背负着帝昺投海自尽,后宫群臣投海殉国,海上浮尸十万,两宋崇文轻武,文官大臣多文化精英,他们报国赴死,是中华文化史上的一次重大浩劫,史学上有“崖山之后无中华”的观点,一种落后的文化取代先进文化,本就是人类历史的一种倒退。唐宋是中国文化的两座高峰,宋亡以后,中国自此再也没有达到过在世界上这种领先地位和高度,现在我们讲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事业,也承认这种差距。东塔东北角有来雪亭,亭名取名文文山“罗浮山下雪来未,扬子江心月照谁”句。文文山“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汗青”,这种民族气节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民族气节和爱国精神。与文文山比,温州同时代的另一位宰相陈宜中就相形见拙了,现邑人或为之辨白,但无论如何,与宋末三杰比,还是有差距的,陈宜中长期主持朝政,但国之危难之际,却不见其踪影,好在他还有点廉耻之心,没有投降,最终跑到海外,做了宋朝的遗臣。

江心屿,多少人童年时的春游地

江心屿,多少人童年时的春游地

江心屿,多少人童年时的春游地


文信国公祠东侧为浩然楼,木结构三开间重檐歇山顶二层,建于明万历八年(1580),比文信国公祠稍晚,取意文天祥《正气歌》“浩然”二字,清乾隆年曾易名为孟楼,光绪元年重修时,仍复旧名。登楼远眺,看江上巨轮小帆往来,江岸鹿城老屋青山,尽览无余。山人曾数登此楼,当时楼上还开着面馆,人坐楼上,要碗面,下点酒菜,把酒临江,感慨颇多。

在历代写江心屿的诗词中,我最喜欢还是孟浩然的“众山遥对酒,孤屿共题诗”,唐诗境阔,远非后人可比,孟浩然登过孤屿,他的诗咏贴景,意境开阔,而李杜没有来过江心屿,就写得缥缈些,他们写江心屿,皆因羡慕谢灵运的缘故。山人某年重阳登岛,也写过《重阳登江心屿》一律:

重阳登上江心屿,欲饮长空孤雁哀。

落日依依映秋色,瓯江滚滚送轮回。

寂寥寺里余钟响,孤独身前无客陪。

自古英雄多磨难,一杯且尽复开杯。

江心屿,多少人童年时的春游地

江心屿,多少人童年时的春游地

江心屿,多少人童年时的春游地

江心屿,多少人童年时的春游地


浩然楼东侧为温州革命烈士纪念馆,即原宋高宗所赐名为“龙翔”的普寂禅院,纪念馆前纪念碑,东西两侧有红十三军、红军挺进师浮雕,一代名将粟裕和红十三军军长胡公冕部分骨灰安放在浮雕下。纪念馆陈列珍贵的革命历史遗物,介绍温州的革命史及烈士英雄事迹,温州革命活动早,牺牲也多,为了抗击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建立新中国,烈士们前赴后继,为了革命,献出自己的宝贵生命,中共早期党员、温州独立支部创始人谢文锦,温州独立支部成员、浙南特委书记、红十三军政委金贯真,浙江省委书记、红军挺进师政委刘英.........他们的革命事迹可歌可泣,永留华夏神州大地。“瓯江咽,春风吹出娥眉月,娥眉月,朝朝曙色,送潮伤别。纷纷细雨清明节,江心渡尽游人绝,游人绝,花留人去,烈英陵阙!”这是我清明节瞻仰烈士纪念馆后填的一首《忆秦娥》词。

江心屿,多少人童年时的春游地

江心屿,多少人童年时的春游地


温州市博物馆在西塔东,又称西塔院,多珍贵馆藏,是了解温州历史最好的去处。

江心屿,多少人童年时的春游地


谢公亭东侧江岸有“樟抱榕”树,樟树1300年树龄,榕树500年树龄,面水临江,相依相抱,结为连理,也为江心屿一奇。

两树相依江屿边,凌波照影不知年。
风裁明月圆复缺,日照红尘炎又寒。
岁月老时情不老,身心相守羡神仙。
瓯江潮水声不尽,为不为之嗟感叹。

这是我夏日在树下乘凉时写的《江心樟抱榕(新韵)》诗,“樟抱榕”东旁有一棵500年巨榕,树冠为江心诸树之冠,榕树是温州市的市树,江心屿榕树最可观者在岛中心湖畔,温州旅游体验师蒋忠军钢笔画《江心屿榕树林》即画于此,据他说这里有十六棵榕树,十六棵巨榕犹如十六把参天巨伞。“参天榕树郁参参,撑出人间一片凉。烈日如烧荫似盖,鸣啴无事道闲长。”我夏日来江心屿,常在此处乘凉。


江心屿,多少人童年时的春游地

江心屿,多少人童年时的春游地


来江心屿,岛的南岸是必走的,岛的北岸,有时去,有时不去,不去时从共青湖南岸过,共青湖是岛中湖,是三十年前来自温州四面八方共青团员们在团旗招引下,一揪揪,一车车、一筐筐,挖出来的,他们用青春的汗水美化了江心屿,湖的北岸有温州青年同心林。

江心屿,多少人童年时的春游地

江心屿,多少人童年时的春游地


以前岛边滩涂芦苇成片,成片成片的芦花在夕阳下飘荡着,煞是好看。堤下海涂中时见螳臂蟹出没,见人来,连忙躲进蟹洞,孩子们看得很好奇,现在芦苇潍涂填成岛了,芦花没那么多了。瓯江中最有名的鱼是凤尾鱼,温州人俗称“子鲚”,瓯江中的“子鲚”,江心寺后的江中最多,也最好吃。“子鲚”是下酒的佳肴,别的地方凤尾鱼我也吃过,但味道都不如温州的“子鲚”。我每次买菜看到时必买回家,妻子也知道我好这口,故“子鲚”出时,家中常有“子鲚”上桌,新炸的“子鲚”,香喷喷的,进门就闻到。

江心屿,多少人童年时的春游地

江心屿,多少人童年时的春游地

江心屿,多少人童年时的春游地


至于江心屿十景--罗浮雪影、春城烟雨(寺前望)、海淀朝霞、瓯江月色、孟楼潮韵、翠微残照、远浦归帆、沙汀渔火、塔院筠风、海岩泉香,我倒不是特别在意,也许我身上还缺少了点雅士之风,江心屿印象最深的是夕阳晚霞,每次上岛常拖到夕阳落山,直到最后一班轮渡才赶回去。

江心屿,多少人童年时的春游地

江心屿,多少人童年时的春游地

江心屿,多少人童年时的春游地


与妻儿游江心屿,自然以儿子为中心,儿子最喜欢的有两处,一是在鸽子广场喂鸽子,二是在西园的游乐场,孩子的天性是好玩有趣,偶尔也举家在共青湖上划划船,那是兼顾了大人与小孩的乐趣。后自江心屿评国家4A景区后,门票提高,除陪亲友外,不复常来矣。

江心屿,多少人童年时的春游地

江心屿,多少人童年时的春游地

江心屿,多少人童年时的春游地

江心屿,多少人童年时的春游地


写到这里,忽然想起江心屿已有十多年没去了,也许可能是现在门票贵了点,也许可能是以前走的次数多了点,谁知道呢?

江心屿,多少人童年时的春游地

江心屿,多少人童年时的春游地

文:温州旅游体验师郑明晓,字愚之,号云溪山人,喜欢山水与旅行,自云“心与山俱寂,鸟与林同欢。人生本平淡,流水自涓涓。”

图:胡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