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山开路:推动综合城市功能出新出彩,广州再造新能级

一座城市的影响力、辐射力、显示度,靠的是城市的综合功能实力。广州作为拥有两千多年历史的老城市,实现老城市新活力,推动综合城市功能出新出彩是题中之意。

在近日印发的《广州市推动综合城市功能出新出彩行动方案》(下称《方案》)中明确,广州力争到2022年,城市能级、经济规模、创新带动力、要素集聚力和集中力量办大事能力明显提升,经济中心、枢纽门户、科技创新、文化引领、综合服务、社会融合等功能取得新突破,为全国全省发展大局提供有力支撑。

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大历史机遇下,这是广州被赋予的新定位,也是新使命,更是新的行动指南。秉持着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开拓精神,广州立足自身实际,凝心聚力抓落实,紧紧扭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这个“纲 ”,增强粤港澳大湾区区域发展核心引擎功能,着力建设国际大都市。

逢山开路:推动综合城市功能出新出彩,广州再造新能级

新动能集聚

构建广州经济“增长极”

今年前三季度,广州经济交出了一份优质的答卷:GDP增长6.9%,比去年同期(6.3%)高0.6个百分点,高于全国(6.2%)、全省(6.4%)。其中,第二产业拉动GDP增长1.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拉动GDP增长5.4个百分点。

“这一数字,体现了广州经济在复杂环境下体现的‘韧性’。”广州市大湾区办常务副主任、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陈建荣表示。

今年以来,乐金显示OLED一期、粤芯芯片一期等项目先后建成投产,新一代信息技术、数字经济、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一大批龙头项目按计划推进,为广州经济发展注入更多新活力。

逢山开路:推动综合城市功能出新出彩,广州再造新能级

《方案》指出,广州要全力提升经济中心功能,首要任务就是建设先进制造业强市。

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低碳、海洋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壮大以及新能源汽车、超高清视频、新型显示等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的培育,均被提上日程。

新兴产业集聚的同时,传统产业正通过与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加速新旧动能的转换,打造国家服务型制造示范城市和全球定制之都。

在广州增城的索菲亚生产车间中,亚洲首条定制衣柜企业柔性自动化生产线每天能够生产45万件完全不一样的板件。“数字化生产系统给每一项工作都做了精确计算和安排,大大提高了产能利用率。”索菲亚副总裁张挺表示。

当前,广州的全球资源配置能力持续增强,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发达的交通枢纽网络,为广州建设国际大都市打通“任督二脉”,加速人流、物流、资金流等高端生产要素向广州集聚。

路通则财通。《方案》提出,广州要全力提升枢纽门户功能,包括增强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功能、建设国际物流中心、共建大湾区世界级机场群、建设世界级高铁枢纽等,实现全球重要综合交通枢纽发展目标。

广州地铁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丁建隆介绍道,广州将在实现“区区通地铁”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快13条共345公里新线的建设,确保2019年底运营里程超过500公里,2023年开通运营规模将超过800公里。“我们还将通过接管部分珠三角城际铁路的运营,力争实现‘一张网、一张票、一串城’的湾区轨道交通新模式,引领大湾区城市群协同发展。”

逢山开路:推动综合城市功能出新出彩,广州再造新能级

大平台赋能

培育科技创新沃土

步入广州开发区云埔工业园片区,巨型机械臂起落铿锵。绿荫环抱的一片沙砾地上,一幢幢现代高楼正在工人们的砥砺建造中,积蓄着拔地而生的力量。

在这片计划规划总面积14.5平方公里,核心区面积19.8公顷的土地上,由广州与香港共同规划建设的穗港科技合作园,将聚焦生物医药、人工智能、氢能源等领域,充分发挥穗港各自优势,推动金融与科技、产业融合发展,全部投产后预计实现年产值不低于120亿元。

“穗港科技合作园让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挺起了‘脊梁’。”香港工业贸易署中小企业委员会主席许华杰谈到:“穗港携手走到今天,关系已经发展到唇齿相依、密不可分的境界。”

就在穗港科技合作园开工当天,一批从北京远道而来的客人,将重大科技设施和研究平台的蓝图,带到了广州,其中就包括投资12亿元的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研究院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它将在未来开展太赫兹基础科学、雷达遥感研究、通信、生物医学、关键部件与组件研究。

逢山开路:推动综合城市功能出新出彩,广州再造新能级

当前,建设穗港科技合作园、太赫兹国家科学中心已成为广州全力提升科技创新功能的缩影。“由于历史的原因,广州在珠三角城市群里,具有良好的科研基础。这也是诸多前沿基础研究平台在广州布局的原因。”中科院广州分院院长吴创之评价道:“另一方面,广州的科技创新也亟需进一步提升。广州若要实现经济发展,关键在于强科创。”

强化科技创新能力,即是促进产业结构优化的必然要求,更符合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方案》提到,广州要全力提升科技创新功能,围绕打造科技创新强市和国际科技创新枢纽,支持广州参与共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除了规划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广州创新合作区、加强创新基础能力建设等举措外,广州也在同步开展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厚植人才创新创业沃土。

如今,广州南沙正着力打造“粤港澳人才合作示范区”,加快形成人才和科创资源集聚的“强磁场”。在南沙,新引进的新型研发机构最高可获得1亿元的建设运行费;新引进的高端领军人才最高可获得1000万元安家补贴或最高200平方米人才公寓。

完善城市服务

创造大湾区幸福家园

麻石街小巷里一间文艺气息的咖啡馆,楼上就是揭窗晾衣烟火气十足的民宅。广州西关,永庆坊“文创街区”吸引着一批批五湖四海的年轻人追梦于此。

“留得住记忆,记得住乡愁。”城市发展的车轮滚滚向前,“广式生活”场景依然拥有旺盛的生命力。《方案》提出,广州要全力提升文化引领功能,打造红色文化、岭南文化、海丝文化和创新文化四大文化品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城市范例。

有着超过2200年建城史的广州,蕴藏着极为丰富的文化资源,更凝聚着广州开放、包容、务实和敢为人先的城市精神。而一座城市的出新出彩,不仅体现在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也体现在每一个市民的幸福感与获得感中。

逢山开路:推动综合城市功能出新出彩,广州再造新能级

每周,居住在白云区同德街周边的市民便会来到家里附近的上步文化广场,接受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专家定期义诊。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到三甲医院的医疗服务,对于广州市民来说,已不是什么“新鲜事”。

《方案》提到,广州要全力提升综合服务功能,其中一大重点任务就在于培育提升医疗中心功能。促进广州地区优质医疗资源更好服务周边城市群众、打造国家生物医药和健康服务创新政策试验区、鼓励多层次社会办医……社会保障越来越好,广州市民的幸福感也越来越强。

城市中,医疗资源配置走向均衡。而城乡融合发展,则意味着经济的核心活力正在一个更加广的维度上交融。

“现在大家都知道南平荔枝好吃,村里好玩,游客络绎不绝,村里的人气也一天比一天旺。”从化区温泉镇南平村党支部书记张国华满是欣慰。两年前,南平村企联手打造特色小镇,民宿、农家乐、定制荔枝等新业态的蓬勃发展改变了传统农村的经济结构,也让曾经偏居一隅的小村落改变了落后的面貌。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础。根据《方案》,广州将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支持增城创建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从化创建全国全省乡村振兴示范区,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记者】黄舒旻 李鹏程 谭超

【作者】 黄舒旻;李鹏程;谭超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