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公積金新政出爐 巢馬城際鐵路拿到準生證

精選合肥每日要聞,帶你輕鬆瞭解城市更新、房地產市場發展動態。11月1日起,合肥市已婚職工夫妻雙方每年提取住房公積金支付房租的限額合計提高至24000元。為了加強汙染源治理,改善水質,合肥在2018年啟動了十八聯圩溼地修復項目。

11月1日起,合肥市提取公積金支付房租限額提高至2.4萬元

10月29日,記者從合肥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獲悉,11月1日起,合肥市已婚職工夫妻雙方每年提取住房公積金支付房租的限額合計提高至24000元。

合肥公積金新政出爐 巢馬城際鐵路拿到準生證


據瞭解,此前的規定是提取職工本人及其配偶的住房公積金,租賃住房年度最高可提額度為15000元。每年一次提出申請,且每次提取不得超過12個月的規定提取限額。

為進一步加大對無房職工租賃自住住房的政策支持力度,充分發揮住房公積金制度作用,根據合肥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最新發布的《關於調增我市職工租住商品住房提取住房公積金限額的報告》,本市無房租住商品住房的,單身職工每年提取住房公積金支付房租的限額提高至12000元,已婚職工夫妻雙方每年提取住房公積金支付房租的限額合計提高至24000元。

合肥城東將打造圩田國家級溼地公園

為了加強汙染源治理,改善水質,合肥在2018年啟動了十八聯圩溼地修復項目。十八聯圩生態溼地位於肥東縣長臨河鎮西北部,北至沙河,西鄰南淝河,東靠十八聯圩新河。該項目總規劃面積約27.6平方公里,涉及長臨河鎮姚埠、施口、洪葛、羅洪等7個行政村和2814漁場,人口約12000人。該項目能補齊環巢湖地區生態短板,打造合肥“城市之肺”。

合肥公積金新政出爐 巢馬城際鐵路拿到準生證


項目以溼地保護為基礎,以生態保護為統領,突出自然溼地,實現生態、生活和諧發展的生態溼地田園綜合體。主要栽植蘆葦等水生植物,引入南淝河水進行自然淨化,淨化後再排入巢湖。項目建成後,運用近自然手法,構建健康的溼地生態系統,提升區域環境承載力,充分發揮溼地對水體的過濾淨化涵養等生態功能。

目前,該項目一期工程3400畝建設內容基本完成;二期工程8670畝中的一標段已開工建設,二、三標段正在組織施工招標;三期工程正在進一步細化設計。項目完成後,將結合十八聯圩的自身優勢和特點,立足於打造一個規模超大的圩田國家級溼地公園。

安徽前三季度創新發展指數報告出爐 創新投入不斷加大

據測算,前三季度全省創新發展總指數為106.6(以上年為100),繼續穩步提升。分領域看,創新環境、投入、產出三個領域指數均高於100。其中,創新產出指數最高,為112.5,對全省創新發展指數提升的貢獻率超過60%。

前三季度,全省創新環境指數為103.1,拉動全省創新發展指數增長1個百分點,對全省創新發展總指數增長貢獻率為15.9%。從監測的三項指標看,均高於100。其中,企業中高級人才指數105.9,企業創新活躍度指數102.9,研發人員指數為100.6。

合肥公積金新政出爐 巢馬城際鐵路拿到準生證


前三季度,全省創新投入指數為104.1,拉動全省指數增長1.4個百分點,對全省創新發展總指數增長貢獻率為20.6%。從監測的四項指標看,有三項指標高於100、一項指標低100。其中,人均研發投入指數111.3,研發經費投入指數108.1,財政科技投入指數103.5,研發投入強度指數為93.4。

前三季度,全省創新產出指數為112.1,拉動全省指數增長4.2個百分點,對全省創新發展總指數增長貢獻率為63.5%。從監測的五項指標看,有三項指標高於100、二項指標低100。其中,技術合同交易指數141.9,每萬人發明專利指數121.0,新產品銷售收入指數108.0,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指數98.0,高新技術產品出口指數93.5。

合杭城際合作發展有新藍圖 開啟發展新篇章

據瞭解,兩市將以此次簽約為契機,開展多個方面的合作。其中,包括共建“合杭夢想小鎮”項目,旨在發揮杭州創新創業活力和產業化優勢,合肥科教資源和科創平臺優勢,借鑑複製杭州夢想小鎮成功經驗,構建長三角創新驅動型現代產業合作典範。

杭州的夢想小鎮坐落在餘杭區,佔地面積約3平方公里,杭州市為順應“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發展機遇,2014年9月啟動建設針對泛大學生群體專門搭建的互聯網創業平臺,大力培育互聯網創業和天使投資兩大產業門類,積極引進創業孵化平臺和中介服務機構。

其中,互聯網創業小鎮重點鼓勵和支持“泛大學生”群體創辦電子商務、軟件設計、信息服務、集成電路、大數據等互聯網相關領域產品研發、生產、經營和技術服務的企業;天使小鎮重點培育和發展科技金融、互聯網金融,集聚天使投資基金、股權投資機構、財富管理機構,著力構建覆蓋企業發展各階段的金融服務體系。

未來,隨著“合杭夢想小鎮”項目的落地,合肥將有望為追夢者精心打造“創業伊甸園”,上演更多築夢、逐夢和圓夢的精彩故事。“合杭夢想小鎮”共建後,不僅能豐富合肥特色小鎮業態,還能打造更完善的創業生態系統,提供優質平臺,幫助大學生等群體開啟他們的創業夢。

巢馬城際鐵路拿到“準生證” 合肥到馬鞍山只要半個多小時

省發展改革委於日前批覆了巢湖至馬鞍山城際鐵路江北段可行性研究報告,隨即,巢湖至馬鞍山城際鐵路先導段已於上週末正式開工。

巢馬城際鐵路項目是《皖江城際鐵路建設規劃(2015~2020年)》和《安徽省現代鐵路交通體系建設規劃(2017~2021年)》中明確近期建設的重點項目,是滬漢蓉快速通道合肥至上海段又一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承接長三角核心區域產業轉移的重要交通基礎設施,是一條城際功能兼具路網功能的客運專線。不久前,巢馬城際已完成項目江北段可研批覆、先行工程初步設計批覆。

線路自在建的商合杭鐵路巢湖東站引出,經馬鞍山市含山縣南、鄭蒲港新區、沿馬鞍山市長江大橋南側2.3公里跨越長江至馬鞍山南,近期接入寧安城際鐵路馬鞍山東站,全長約73.2公里,其中聯絡線長11.8公里,設計時速350公里。

線路建設期5年,擬新建車站3個(含山站、鄭蒲港站、馬鞍山南站)。遠期在馬鞍山南站東延經南京祿口機場,接入蘇南沿江鐵路句容站,形成合肥、馬鞍山至上海和蘇中的快速通道。此次開工的先行工程段為鄭蒲港高架站2號特大橋。

在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的大背景下,這條串起長三角兩大都市圈的高鐵動脈,不僅將刷新區域交通版圖,更將重塑馬鞍山市乃至整個長三角區域“經濟地理”。

對馬鞍山而言,巢馬城際鐵路建成後,不僅將極大縮短馬鞍山市至合肥的鐵路通行時間,半個多小時,兩市之間將可實現互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