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荣的愤怒》:愤怒才真正光荣

《光荣的愤怒》:愤怒才真正光荣

导演: 曹保平

编剧: 曹保平 / 阙迪伟

主演: 吴刚 / 王砚辉 / 李晓波 / 朱义 / 孔庆三 / 更多...

类型: 剧情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语言: 汉语普通话

上映日期: 2007-10-12(中国大陆)

片长: 105分钟

又名: Trouble Makers / 乡村行动

IMDb链接: tt1982693

这个世界许多事情是荒谬的,尤其自己成为这荒谬中的一个要素的时候,我们便认同了这荒谬的过程以及结果!

把《光荣的愤怒》当成《疯狂的石头》的跟风之作显然是不负责任的,此片的力度远比那颗钻石要坚硬许多。当然,无论它是如何坚硬,在某些情节的处理上还是象玉一样地脆弱,这种局面的造成是可以想象的,而造成这种局面的过程当然也是荒谬的,只是我们习以为常罢了。

“光荣”这个名词是经不起推敲的,在许多情况下,它会被罪恶的思想所利用,于是本片的主人公起名叫“叶光荣”显然有双重的意义。其一自然是导演评判的带入,一种嘉许,那种对恶势力不屈敢于做斗争的行为当然称得称道。而另一层含义是导演通过故事而进行的反思,愤怒本身的光荣却没得到应该成功的目标,那么这种光荣是否真的存在呢?对光荣的质疑显然是由于对整个事件的黑色性的质疑,对这个世界荒谬性的质疑!客观地说,导演是清醒的,只是这清醒由于各种原因只能以含糊的手法表现出来,挺可悲的一件事,但荒谬的根源无法解决,这种可悲会继续下去,版本不同,情节却是一样的。

本片的故事其实很简单,“四人帮”鱼肉乡间,书记(这个身份设定相当考究)叶光荣等待时机要为民除害,恰巧发现四人帮可能的罪行,由于感觉县里领导与“四人帮”有染,于是决定先斩后奏,便联合村民兵分四路……

在这个简单的故事中,我们可以发现许多现实中的情况,鱼肉乡间,与上层有染,甚至是村民自发的先斩后奏等等。这些问题都被包装在一种黑色幽默的演绎氛围内,但其内在张力是十分强悍的,几乎每一个问题单拎出来都可以扩大地发展下去,以最简单的故事承载着最广角的社会问题,这是本片最大的优点。影片是由小说改编的,所以可以说这个小说为电影的故事打下了极其坚实的基础。

当所有问题都呈现出来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导演对这些问题的演绎手法是极其干练的,在情节的把握上是别具一格的。以鱼肉乡里为例,四个人四种恶行,这里有多种演绎的方法,通过一件事将四人的恶行都杂糅在里面,或者以平行蒙太奇的手法分别演绎四人的恶行,但导演却采取了最普通的方式,即顺次交待。将四人的恶行杂糅在一件事中,这个事件必定会复杂了,每一个人的性格也不容易突出,更有可能将影片的主情节光荣捉奸淡化,所以这在剧作上是不适合的。而平行蒙太奇分别演绎四人恶行的手法无疑会加快影片节奏,并且使得影片在视觉上更为好看,但稍感脱离了现实,而且在场景转换的过程中会产生同时感,对四人长期鱼肉乡里的情况是相悖的,所以导演采用了最简单也是最现实的顺次,每一个情节交待得很短,但冲击力极大,无论是事件本身还是人物都给观众留下了强烈的印象。

的确,本片不求精致,只展现出了粗糙与简单,这是一种风格,更是一种讲述故事的方式。当黑井村这个无人知晓的地方呈现在观众眼前的时候,当所有人几乎都只有一根筋的时候,还有什么比粗糙简单的影像风格更能还原故事本身的真实感呢?导演无论从人物还是从情节上,都寻求的是那种愤怒的粗糙与简单,甚至手提的摄像与剪辑的跳跃也是简单的。

毫无疑问,一部戏的简单与粗糙是有其内在逻辑的,但此片若都是简单却无法体显出悲剧的色彩来,于是距离与平静还在糅在了这简单之中。当光荣家几个人兴奋地聚在一起的时候,特写将他们的脸部表情都放大了,这是故事的主线,黑色的转折却是来自于副线,县委书记,公安局长,甚至那两个被绑架的女人以及那个做生意的外乡人,他们与观众是有距离的,不但是镜头远近,景别大小的问题,更是摄像机的稳定以及光荣的主观视点。“四人帮”的倒掉不是由于叶光荣的愤怒,而是这些距离的原因,对于百姓来说,最看不清的不是四人帮的恶行,而是这种距离,但这种距离却直接影响着事件的结果,说它讽刺也好,说其黑色也罢,这种距离却是难以跨越的。当然,距离产生美,或距离产生了模糊感,于是这条真正的控制线便在影片中被淡化了,甚至有种交待不清的感觉,但对于百姓来说,谁又能看得清楚呢?正象叶光荣似的,他看到熊老三与县委书记,与公安局长说话,他真的看清了吗?

影片是黑色幽默,是戏剧色彩强烈冲突的,但现实却如石头一样坚硬,简单甚至平淡,光荣的愤怒在黑色中被消解,而愤怒本身的确是光荣的,导演只能说到这里,再多的话也许只有某些人能够心领神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