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蘋果”拉近與世界距離

“小時候,一家人買幾個蘋果,用小刀切開吃,現在滿地裡都是蘋果,想吃哪個就吃哪個。”今年47歲的甘肅平涼市靈臺縣上良鎮舊集村村民景貴學,不但收穫了豐收的喜悅,也收穫了滿滿的自信。

深秋時節,行走在靈臺縣鄉間村社,蘋果的清香撲鼻而來,果農、電商老闆、運輸車輛穿梭在鬱鬱蔥蔥的果園裡,到處一片忙碌的景象。

靈臺縣地處甘肅省東部,位於黃土高原蘋果最佳適生區核心地帶,海拔較高、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是甘肅18個蘋果優勢區域重點縣之一。雖有天然優勢的加持,但因認識和管理水平跟不上,靈臺人還是在發展蘋果產業的路上一波三折。

2007年,靈臺縣再次將蘋果產業作為發展農村經濟、助農脫貧增收的主導產業,在全縣鋪開。當地將宣傳、教育、引導農民作為蘋果產業發展“第四起”的重中之重,逐步樹立民眾發展果樹致富的信心,調動其發展蘋果產業的熱情。

景貴學是舊集村的貧困戶,全家五口人,因供孩子上學而致貧。2014年,當看到周圍村民依靠果產業脫貧致富後,他為之所動,放棄在外打工的生活,回家務作家裡的5畝果園,去年還承包了16畝果園。

近年來,靈臺縣通過建基地、擴規模,扶龍頭、興產業,強管理、增效益,提品質、創品牌,積極探索產業轉型升級的新路子,靈臺蘋果產業實現了從無到有、從有到多、從多到優的涅槃重生,鑿刻了“靈臺蘋果”的金字招牌。

2013年以來,累計定植矮化果園7.78萬畝,矮化果園佔到了全縣果園總面積的34.3%。矮化果園面積大、發展快、標準高,走在了平涼市前列,引領了周邊縣市矮化蘋果園發展。

作為黃土高原最佳適生區內蘋果產業發展“後起之秀”,在歷史上“三起三落”背景下,新一輪蘋果產業發展,靈臺充分利用後發優勢,大力推進以“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新機制”為內容的果產業轉型升級。

為此,當地相繼建成了海升、東都、齊翔等一批高標準矮化密植示範園。在新品種推廣方面,靈臺縣不光推廣種植優質紅富士,同時引進種植了瑞陽、瑞雪、米奇拉、蜜脆、艾達紅等優質品種。

據官方統計,靈臺縣果園面積目前已達22.67萬畝,農村人均果園面積達到1畝以上,萬畝鄉鎮達到10個,千畝村42個,其中掛果面積16.2萬畝。2014年開始大面積掛果以來蘋果產量累計達到72萬噸,實現收入30.3億元。

如今,靈臺縣貧困村栽植果園達5.08萬畝,靈臺人用勤勞的雙手撫育蘋果成長,蘋果也給靈臺人帶來了不菲的收益和回報。“今年政府給了我3萬元扶持資金,我搭了防雹網,施了肥,我再不好好幹人笑話呢。”景貴學說。

截至2018年底,靈臺縣貧困人口由建檔立卡時的5.83萬人大幅減少到2385人,貧困發生率由27.39%降至1.15%。2019年4月28日,經甘肅省人民政府批准,靈臺縣正式退出貧困縣行列,這其中,蘋果產業助推脫貧攻堅功不可沒。

近年來,靈臺縣在國內各類舞臺不斷擴大靈臺蘋果的“朋友圈”,參加國內各類展會節會63場(次),並依託農村淘寶等電商平臺,積極推廣互聯網+蘋果銷售模式,使蘋果實現線上銷售,拓寬了蘋果銷售渠道。

現如今,“靈臺蘋果”成功完成地理標誌登記和商標註冊,2018年,還首次走出國門遠銷尼泊爾實現了出口創匯,“小蘋果”拉近了靈臺與世界的距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