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駐美大使:特朗普兌現了所有競選承諾 一個除外

木叔這篇國際評論來談談一個軍事話題:中程導彈。

美國和俄羅斯之間的中導條約已經作廢,雙方在中程導彈問題上的博弈也日益深化。

木叔注意到的一個最新消息是:10月27日,俄羅斯駐美國大使阿納託利·安東諾夫表示,如果美國將中程導彈部署在歐洲,俄羅斯將進行報復。

俄羅斯駐美大使:特朗普兌現了所有競選承諾 一個除外

俄羅斯大使是在評論擔任美國總統特朗普時說這番話的。安東諾夫說特朗普“兌現了所有競選承諾,除了一個——與俄羅斯搞好關係。”

而與俄羅斯關係沒搞好的一個理由就是,在中程導彈問題上,對俄羅斯步步緊逼,這引起了俄羅斯的不滿。

很多朋友可能不知道全球都在發展中程導彈的意義在哪裡吧!

有朋友可能以為,都有上萬公里的遠程導彈和洲際導彈了,在本國部署就能打到全球,幹嘛還要冒險在別國部署中導這種1000-3000公里的中程導彈?

俄羅斯駐美大使:特朗普兌現了所有競選承諾 一個除外
俄羅斯駐美大使:特朗普兌現了所有競選承諾 一個除外

其實最簡單的原因就是:

中程導彈的一個重要特性是遠程導彈或者洲際導彈不具備的:那就是打擊速度更快了,給對方的反應時間更少,因為威脅更大。

舉個例子——

遠程導彈和洲際導彈雖然基本沒有部署上的國際糾紛,但是由於距離太遠,基本上都是要先衝出大氣層,然後再回到大氣層,進而對目標進行打擊。

這樣一來一去,當然會耽誤時間。

俄羅斯駐美大使:特朗普兌現了所有競選承諾 一個除外
俄羅斯駐美大使:特朗普兌現了所有競選承諾 一個除外

而中程導彈直來直去,從啟動發射到擊中目標的時間要遠比洲際導彈從大氣層回來的速度快得多。

導彈其實講究的就是速度,速度慢了,對方的反導系統防備起來就更容易。中程導彈這種快速打擊能力,正是應對反導系統的弱點而部署的。

更極端的例子是,目前俄羅斯和美國都在高超音速武器上下大力氣研究。

去年10月普京親自觀看了該國高超音速武器“先鋒”導彈的試射,並對成功表示祝賀。普京甚至親口說,這種導彈的速度已經達到了20馬赫。

看到了吧!

為啥都研究高超音速武器?

就是要突破反導系統追蹤和應對的能力極限。不然你的導彈射程再遠,但速度太慢,給反導系統反應的時間太長,效果肯定更差。

俄羅斯這個“先鋒”導彈如果真的到達20馬赫這個速度還是挺嚇人的,相當於在俄羅斯境內15分鐘就能打到美國的大城市。什麼反導系統能對這款武器有效攔截?目前恐怕沒有。

因此在高超音速武器沒有列裝服役的之前,中程導彈當然是一個進攻利器。

歐洲,特別是東歐很多國家,作為美國的盟友,美國人會考慮部署中程導彈應對俄羅斯等威脅。軍事盟友的意義就是如此。

就如同俄羅斯當年要在古巴部署中程導彈是一個道理。

俄羅斯駐美大使:特朗普兌現了所有競選承諾 一個除外
俄羅斯駐美大使:特朗普兌現了所有競選承諾 一個除外

至於俄羅斯提到的部署中程導彈的對錯問題,那就是不同利益的觀點有不同解讀了。

從美國角度而言,之所以考慮這麼做,就是從剛才木叔所言的,是從時間和效率上判斷的。

在歐洲部署中程導彈,這要比在美國部署洲際導彈的效率更高。

因此為什麼俄羅斯對美國退出中導條約極為反對?就是擔心美國不受條約約束在東歐部署中程導彈,這樣威脅顯然更大。

問題在於,如果歐洲被綁在美國的戰車上,對它們未來發展肯定不是一件好事。因為美俄博弈,歐洲被夾在中間,顯然會受“夾板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