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也经常想太多?慢一点,烦恼就追不上你了

点击关注“鱼堂主爱思考”读思考,学成长。

你是不是也经常想太多?慢一点,烦恼就追不上你了


1、你是不是也经常想太多?

我刚到新公司那会,领导让我给一批客户邮寄音乐会的门票,门票比较珍贵,领导让我认真对待。其中一个客户由于距离比较近,就派实习生直接过来找我拿了,我反复确认了门票和宣传册夹在一起放文件袋,而对方并没有在我面前打开确认就走了。

在音乐会开始前,我接到了那个客户的电话,问是不是宣传册就是门票。

我说:里面有宣传册和门票。原来实习生只拿了宣传册,并没有看到门票,找了好久都没有找到。

我顿时内心一惊,音乐会也没有心思听了,整个晚上心情都随着现场的音乐跌宕起伏:

我才刚来,领导知道这件事后会怎么看我?他肯定觉得,这个人简直太不靠谱了…..

完了完了,我破坏了客户和我们公司的关系,领导肯定会骂我的,这下印象肯定不好了,辞退我的话我怎么办啊?

我要不要先主动的跟领导说这件事啊?

我不说的话,是不是领导也不知道?

不不不,等下客户告到领导那怎么办?我还是先说吧。

…..

即使朋友跟我说不要想太多,既然已经发生了,就先好好听完音乐会,毕竟这也是个难得的机会。我的脑子也抑制不住的飞速转动。

你是不是也经常想太多?慢一点,烦恼就追不上你了

等音乐会结束后把编辑好,一段长长的文字鼓足勇气发给领导,见领导迟迟未回。这个过程又自责了一番,脑补了一系列的后果。

实在忍不住就给领导播了一个电话,领导说看到我的消息了,他正在开车回去,让我别担心,对方没有找到是他们的问题,不好好检查,跟我没有太大的关系。

听完领导的话后,我才放下心来拍照打卡,这时候音乐厅快要关门了,四周也只剩下我和朋友。

一场好好的音乐会,就在我的瞎猜下毁了。

很多时候,我们都会因为一件事情,而过度揣测没有发生的结果,给自己徒增烦恼。或者过于在意别人评价和行为,让自己不开心。

同事没有接你递过去的零食,你就觉得他是不是不喜欢你。

在会议上,你讲了一个方案,同事时不时的皱眉,你就觉得他是不是对你有意见。

人生困苦,皆因庸人自扰。

你来公司,只是为了工作,而不是为了照顾同事的心情,何必把自己当成负能量接收机。

不必太在意那些人的行为,那些人又不会对你的人生负责。

你是不是也经常想太多?慢一点,烦恼就追不上你了

2、有时候反应太快,也是一种诅咒

电视剧《暗算》里头的第一部叫《听风》,主人公是一个双目失明,而且有智障的人。在村子里,大家都很同情他,因为他失去了做更多事情的机会,也看不见周围的世界。

但是后来情报部门找到了他,因为他又一种常人完全没有办法具备的优势,那就是对声音的敏感。情报部门让他监听敌方的电台,他一个人的效率超过几十个人,这个能力让他得到重用,也转换了别人对他的看法。

他甚至可以通过听一个陌生小孩说话,来判断这个小孩是谁的儿子、谁的孙子。但也正是因为这个,让他的结局变得不幸。

当他的孩子出生的时候,他满怀期待的站在产房外等着孩子的出生。这个时候意外出现了,当孩子“哇”的哭了的时候。他立即就反应过来,这个孩子不是他自己的。正因为他对声音的敏感,他发现了一个普通人不可能发现的秘密,所以,他在绝望中触电自杀了。

你是不是也经常想太多?慢一点,烦恼就追不上你了

如若他能反应迟钝些,可能也就在没有意外的情况下,快乐的度过这余生了。而正是他非常人的技能,成为了他不幸结局的诅咒。

我们都体验过被蚊虫叮咬,咬过之后痒的感觉就一下子传递到你的身体,不自觉的就去挠,痒并不会让你的皮肤怎么样,但皮肤过于敏感的人,在被叮咬后,就会一直抓挠患处,很有可能造成皮肤溃烂、发炎。

如若想活得轻松愉快点,何必一直盯着那痛处不撒手。

人生应该温暖绵长,很多事都可以慢一点,特别是负面情绪和感觉。

反应慢一点,烦恼自然就追不上你了。

但是也不要就此磨掉棱角,要外柔内刚,坚持自己内心的原则,方能取得大成就。

你是不是也经常想太多?慢一点,烦恼就追不上你了

3、有一种优势,叫做“钝感力”

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男大学毕业生去一个高科技企业应聘。

营销总监看看男生说:“你长得也太难看了,这么难看还敢来我们这样的高科技公司?”

男生不以为然:“你长得比我还难看呢,你咋还在这里工作呢?”

营销总监看看男生成绩单,说:“你咋学这么点分呢?学习这么差还想到高科技公司?”

男生说:“我如果学习成绩好,早就考研究生了。因为考不上研,所以才来你这里应聘。”这下可把营销总监逗笑了,说:“可以,要的就是你。”

这个男生的优势就是明知道对方在伤害自己,但是不以为然,即使是在不友好的语言刺激下,也不怒不恼,觉得这点打击无关紧要。

这样的人在面对顾客的百般刁难时,也能内心毫无波澜,本着顾客至上的原则对待客户,这样的人很适合做销售,后来他很快就升为了营销经理。

你是不是也经常想太多?慢一点,烦恼就追不上你了

“钝感力”一词是日本作家渡边淳的发明,它一可直译为“迟钝的力量”。即从容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伤痛,坚定地朝着自己的方向前进,它是“赢得美好生活的手段和智慧”。

凡是有宏图大志的,希望实现人生弯道超车的人,都需要具备足够的钝感力。内心的壁墙要和鞋底一样,越厚越有优势,或者如轮胎一样,耐磨又耐扎。这样你才能走的更远,爬的更高。

敏感的知识是情商,令人不敏感的知识是钝感力。

我们在工作中会不断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以及复杂的人际关系,而人的快乐,大都来源于良好的人际关系。

具备不为小事动摇的钝感力,灵活和敏锐才会成为真正的才能,也才能让人大展拳脚,变成真正的赢家。

钝感力在工作上不仅是一种优势,在爱情上也亦是如此。

拥有钝感力的男生,会更容易追到喜欢的女孩。因为即使被女孩子拒绝了,他也不会因为感到挫败没面子而轻易放弃。

那怎么培养钝感力呢?

渡边淳在《钝感力》一书中提出了五条铁律,记住他们,你就可以拥有钝感力。

你是不是也经常想太多?慢一点,烦恼就追不上你了

1,迅速忘却不快之事;

某个大学有个心理学教授,他在上课的时候突然停下来给学生讲了一个笑话,学生们都哄堂大笑。教授继续上课,突然又停下来,把刚刚的笑话再讲了一遍,学生们都愣了,出于礼貌,又笑了一下。教授若无其事的继续上课,过了一会,他又把讲了两次的笑话再讲了一遍,学生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场面陷入了沉静。

教授这时候说:我们总是会把伤心的事反复翻出来再经历一次,而让我们开心的事,却不能反复让我们开心。

就像别人在你身上插了一把刀,等伤口愈合,刀长在了你身上,其实不会影响你的生活,但是对你最大的伤害,是你时不时把它拔出来,再细细回忆一下被刺的过程。

没人能伤害你,只有你自己。

迅速忘掉不开心的事,能让你更容易感知幸福。

2,认定目标,即使失败仍要继续挑战;

贝蒂曾说:人有了坚定的信念,才是不可战胜的

认定了一个目标,即使失败了,也要对失败有一定的了解,不会感到太敏感,会进行理性分析,然后在行动中直接表现出来。

有时候挑战不是为了能赢,而是要保护自己这股心气。哪怕知道错了,也要坚持到结束。这一次是失败了, 只要你的心气还能保持,还会有再次行动的勇气。

很多事并非做了就一定可以成功,连续创业者就是保护了自己的心气。

你是不是也经常想太多?慢一点,烦恼就追不上你了

3,坦然面对流言蜚语;

渡边淳一说“迟钝者就好比是一颗高速旋转的陀螺,只专注于自己的旋转,而绝不会在乎甚至绝不会听到周围的喧嚣。

就比如女神王菲,永远一副爱谁谁的模样,任凭你说三道四,无谓的废话她从不多说一句。她坦然地经营着自己,就算全世界都说她的流言蜚语,她也不解释不搭理,只侧身从各种羁绊里穿过,走向自己想去的地方。

不管别人说什么,都当听不见,与我无关,轻装上阵。

4,对嫉妒讽刺常怀感谢之心;

面对别人的嫉妒讽刺,我们可以想,他们真有眼光,嫉妒我肯定是因为我太优秀了,这么关注我,真感谢。

其实事实也是无所谓,如果一个人讲几句话就可以变成真的,那她不就是神了。

今天说你真丑,你不会因为她这句话有任何改变,反而看她像小丑。

你是不是也经常想太多?慢一点,烦恼就追不上你了

5,面对表扬,不得寸进尺,不得意忘形。

人能否成功不止取决于才能的多少,而在于究竟能把才能挖掘和引导出来多少。

我们都喜欢被夸奖,但是不能因为被大家夸奖了你就觉得自己很棒了,不需要再继续努力了,而是要摒弃一切,继续挖掘和引导自己的才能,朝着自己的目标走去。

拥有钝感力的人生即使无法开挂,起码也是幸福快乐潇洒自如的。

外界评价跟你的关系不大,关注事实本身,而不是言语意义。如果你很幸福,不会因为她说你不幸福,就开始变得不幸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