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目!经商惨败、中年失业、离异带孩的任正非这样创立华为

看过前文的都知道,任正非自小就比一般的孩子要更努力、出色。作为家中长子,上有日渐年迈的双亲,下有需要照顾的6个弟妹,童年一直是在拮据的环境中成长,还要时不时地忍受饥困的煎熬。但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任正非仍然努力学习,靠自己考上了大学,还选择了当时最热门的工程专业,立志要成为一名对社会、对家庭有用的人才。虽然赶上特殊时期,大学四年的生活并不平静,还要时时担心家人的境况,但课业并没有耽误。

泪目!经商惨败、中年失业、离异带孩的任正非这样创立华为

顺利大学毕业后,作为当时“凤毛麟角”的大学生,没有选择进厂做工(因历史问题,当时的任正非无法进入干部序列),思前想后的他,最终决定投身军旅、报效国家,也希望在部队这个大熔炉、大平台上可以一展身手,扭转命运对任家的种种荆棘考验。这个决定背后,就是长达14年的军旅生涯,从一个毛头小兵,成长为工程部队一名合格的团队干部,过硬的技术能力和创新进取的精神,让任正非在部队里依然如鱼得水,保证完成工程建设任务的同时,还积极创新发明,其中两次填补了国家相关领域的空白,还因此被部队推举参加了全国首届科学大学,受到了时任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泪目!经商惨败、中年失业、离异带孩的任正非这样创立华为

进入80年代之后,已经成家立业,儿女双全的任正非又不得不面临一个艰难的选择,是继续留在部队进入科研所从事技术研究?还是果断转业,为家人拼得一个更好的未来?最终,任正非还是决定和自己的妻子孟军一起,转业到南油集团,成为了一名正经的“深漂”。没过两年,1984年正好四十不惑的任正非迎来了事业上的一个新转机。因为工作能力出色,转业两年有余的他,被南油集团任命为下属子公司的总经理,正式“下海”。

面对身份角色和行为处事方法的巨大变化,是很多转业军人在初期都会遇到的最大难题。以前在部队令行禁止,干什么事都有纪律和章法;但在社会,尤其是商场上,复杂多变的人心和纠缠不清的利益,让一切都变得诡谲多变起来。任正非虽然已经转业两年有余,但却是第一次这么直面这个社会的残酷与现实,所以很快就捅了大篓子。

泪目!经商惨败、中年失业、离异带孩的任正非这样创立华为

刚刚到任总经理一职,四面都是拉关系、讲情面、谈合作的利益相关方,大家顺风顺水的捧着、应着,初期也着实干出了一些成绩、取得了一些进展。但顺遂和成绩的背后却是交织的诱饵和陷阱,因为轻信了一家皮包公司的合作意向,贸贸然将一批价值200万元的巨额物资在没有预付货款的情况下直接发给了对方后,结果可想而知,成了一笔再也无法收回的“死账”。200万元的死账有多严重?要知道,当时的80年代,万元户都是稀罕物,工厂工人的工资,高点的才100元每月,这200万的篓子捅出来,不单任正非这个小小的子公司承担不起,就是南油集团都无法想象如何去弥补这个损失。所以首当其冲的,负主要领导责任的任正非灰头土脸的“被”离开了转业不到三年的单位,成为了一名“失业中年”。

泪目!经商惨败、中年失业、离异带孩的任正非这样创立华为

事业上的巨大挫折让任正非一度意志消沉,远在贵州的任摩逊和程远昭听闻后更是慌得不知如何是好。两人一商量,担心儿子出啥问题的两口子干脆坐上火车南下深圳,非得亲眼看到任正非没事才放心。于是我们的“失业中年”任正非在焦头烂额之际,又要想法安置刚刚抵深的双亲——一家7口人只能挤在一个十几平米的棚户房里。工作、生活的种种不顺,也成为了压垮孟军(任正非第一任妻子)的最后一根稻草。还在南油集团担任领导岗位的孟军此时提出了离婚,任正非最后也只能无奈答应,真正是祸不单行。

如果是你,40岁的年纪,大半生在部队度过,刚出来专业两年,都背负了200万的巨额债亏,上有老、下有小,本就背井离乡,这个时候自己的发妻还离你而去,你会怎么办?也许诸人都有诸人的思绪,但任正非已经来不及在消沉、苦闷,家中的父母弟妹儿女们还指望着他。而且这些年,什么苦没吃过的任正非,也不可能被着一下就打翻在地,但去干什么呢?他动起了创业单干的念头。

泪目!经商惨败、中年失业、离异带孩的任正非这样创立华为

说是单干,当然不可能就任正非一个人,在部队呆久了的他,深知团队合作的力量和重要性,所以在多方联系后,终于说动了5个之前有过合作的朋友一起入股,众筹了2万元,就成立起来了今天的“华为”。

这个过程说起来有点草率,但当时确实也没有多严谨,因为最初联手创业的6个人,可能谁也没想到,32年后的今天,华为能有如此的体量和影响,成为了一个时代的标签和里程碑。

话说回刚刚创立华为的6人团队,在起初也不是一帆风顺,刚开始的时候由于没有主营方向,只能什么赚钱干什么,保健品、减肥药、火灾报警器等都卖过,也就是在这个四处“倒腾”的过程中,任正非完成了“第一桶金”的积累,开始有了更大的底气去做点“正经事”。

泪目!经商惨败、中年失业、离异带孩的任正非这样创立华为

这个正经事,就是交换机生意。那时候的中国通信市场刚刚起步,技术设备主要依赖于进口,而其中单设备一项,每年就要花费无数外汇采购,各地方市场的需求又是最旺盛的时候。看准时机的任正非很快聚焦了公司的主营业务,并一举拿下了香港鸿年公司HAX交换机的代理权。当时的国内市场,做交换机的同行也不少,任正非研究过之后,按准了质量和服务去打差异化竞争,很快就打开了局面。客户越来越多,仅靠香港公司发货已经供不应求,这个时候,华为团队里的牛人们开始打起了“替人干不如自己做”的主意。

泪目!经商惨败、中年失业、离异带孩的任正非这样创立华为

想出这个主意的正是任正非和公司的技术大牛——郑宝用。郑宝用是清华博士,有技术、有头脑,全力攻关下,不久就把华为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款自主研发的产品拿到了任正非的面前,48门HJD48交换机。正是这款产品在原有市场的基础上,作为华为第一款自主研发的产品,价格、服务、质量优势都很明显,一炮而红之后当年就把华为的销售额带进了1亿元大关!公司规模也从原来的6个人,快速扩充到100多人!眼看着公司品牌打出去了,规模和利润也都上来了,任正非的心里除了激动,更多的是满怀的雄心和憧憬,但仅靠目前的这一款产品怎么能让华为再上一个新台阶?进入90年代的任正非和他的伙伴们一起陷入了沉思……

(欢迎关注作者,持续更新华为任正非的时代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