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竞争格局洗牌,永辉超市的出路在哪?

最近几天,有一个机构大部分都看好的明星股——全国性商超龙头公司

永辉超市,跌的比较惨,尤其业绩快报披露后。

那么,永辉超市是“落难王子”还是风险预警?

行业竞争格局洗牌,永辉超市的出路在哪?

一说起国内大型的超市,很多人都会想到大润发、家乐福、麦德龙等国际零售商,以及本土龙头永辉、家家悦、红旗连锁等等。

不知道大家还喜不喜欢逛商超?中国的大型超市,很多是区域化的,并且会有年代记忆。记得外资品牌家乐福刚来中国时,超市简直就是洋气摩登、购物天堂,无论是购物环境还是品类丰富程度,真的比原来的市场不知道好多少倍。

后来中资超市永辉、物美等后来居上。

行业竞争格局洗牌,永辉超市的出路在哪?

时隔几年后,零售业态的竞争从线下体验搬到线上,从大而全转型到精品战略,细分战略,等等。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19年1至8月份,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20.8%,增速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高12.6个百分点。虽然持续保持较高幅度增长,但其份额仅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的19.4%。

换句话说,线下仍然是消费的主战场。想想之前好事多Costco上海开业状况……

行业竞争格局洗牌,永辉超市的出路在哪?

但是,从需求端的变化看,社区便利店生鲜渠道创新加速,生鲜业态创新层出不穷,到家和社区生鲜成为主流趋势,传统超市亟需创新。

随着零售业态的发展进步,中国零售业正进入洗牌期。存量经济时代,零售竞争进入下半场,开始从机会型成长走向能力型成长,未来究竟谁能胜出?

潜力龙头永辉超市的折损

永辉超市在过去的几年,依靠其独一无二的“生鲜战略”成为行业内唯一在继续扩张的超市企业。永辉依靠生鲜直采的产业链优势,以及超低的生鲜损耗率,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

近些年,永辉也在不断进行全国化布局扩张,同时通过新开一批绿标店,提升门店品牌形象,吸引年轻、中高端客群到店体验。

行业竞争格局洗牌,永辉超市的出路在哪?

另外,也在迎合终端需求,探索mini店和到家业务。但起步动作还是慢了些,Mini店定位社区生鲜,自2018年12月底开设第一家永辉mini店,目前在重庆、福建、四川等地已开了近 70 家。

公司加快全国性拓展,目前已覆盖全国二十二个省市。

行业竞争格局洗牌,永辉超市的出路在哪?

无论是概念还是扩张速度,永辉在国内商超领域的实力野心可见,市场对他的期待是未来的行业龙头,

也给予了较高的估值。

但是,近期10月22日永辉超市发布了业绩快报,距离Q3财报正式公布(10月30日)只有5个交易日。有点公司管理层想稳定军心的意味,最近5年的三季度,永辉都未曾发过业绩预告。

前三季度营业收入635亿元( +20.59% ),扣非净利润 12亿元( +45.81% ),加权ROE 7.62%;初看比于上年漂亮不少,但仔细一对比,发现整体数据一般般,甚至低于预期。

行业竞争格局洗牌,永辉超市的出路在哪?

营收增速20%,没有突出亮点;而扣非净利润45%的增速,源于18年基数低,原因在于云创出表,若与17年Q3扣非净利润13.71亿相对比,那还下降7.52%。长远来看,并不乐观。

未来,新零售业态的竞争也十分激烈。在这样的大环境之下,永辉超市也做出了许多新尝试,新零售业态“超级物种”、“永辉生活”和 B 端供应链品牌“彩食鲜”也由永辉孵化,并于2018年出表后独立发展,但并未在市场上激起多大水花。

行业竞争格局洗牌ING

而另一端,行业竞争格局已出现大变化。9月26日,苏宁易购公司全资子公司苏宁国际60亿元收购家乐福中国80%股份;10月中旬,物美集团宣布将收购麦德龙中国70%股权等。强强结合抱团。

行业竞争格局洗牌,永辉超市的出路在哪?

叠加盒马生鲜、小象生鲜等新零售硝烟,未来永辉能否在激烈的竞争中继续保持20%的增速,要打一个打问号。

回顾整个2019年,线下似乎成了零售行业的“大事多发区”,实体商超再次成为零售业的主战场。

早前,阿里巴巴入股高鑫零售(主营欧尚及大润发两大卖场业务);腾讯则入股永辉超市;

今年,苏宁则在收购万达百货后,又收购家乐福中国80%股份,将零售行业的圈地运动推向了高潮。

麦德龙成为今年大型外资商超被收购案的又一主角。10月11日,麦德龙与物美牵手成功,物美占麦德龙中国70%股份。

就在两起收购案中间,美国会员制超市Costco刚刚在上海开出大陆地区首家门店。

按照欧美等国家的发展路径,消费零售市场的规模化、集中度将逐步提升,形成少数企业集团主导市场的格局。

效率为先,具有规模优势和优秀运营管理能力的企业,将成为产业链核心企业。通过企业间协作谋求整体效率最大化,如沃尔玛、亚马逊发展成为对外加速扩张、对内孵化创新、纵向贯通供应链、横向资源整合输出的平台型企业。

永辉恐怕危大于机

目前看来,永辉超市危大于机,还要看能否有更高层面战略出台,以及能否落地。目前这么高估值情况下,在行业洗牌盘整阶段,建议空仓等待转机。

不过, 从零售业态来看,2018年便利店销售额同比增长8.3%,位于零售业态之首;其次为超市,同比增长4.3%。随着居民收入的持续增长,以及国家出台一系列减税降费政策,为零售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而永辉超市作为零售业的重要标杆,自然也会受益。

但要看公司管理层的治理能力来面对竞争格局的挑战,这个需要继续观察,目前只看到减持等消息。

坚定看好市场集中度提升趋势下的龙头企业机会。但未来行业或将经历漫长的整合期,众多中小型及无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或将逐步退出市场,经历考验后才是转机。

对于零售来说,无论它是什么业态,本质上都在不断执着对规模、频率和效率的优化, 消费者能否选择,最终取决于价格、品质、便利性和服务。

目前,比较看好物美与麦德龙的合并,但是还未见到真正效果。

最后,行业洗牌之后,就像是刚刚除过雪的雪道,将是更为优质的赛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