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曾志偉的兒子到實力派導演,少年曾國祥的成名史

不出所料,《少年的你》越戰越勇。以質量論,確實有底氣挺直腰板,接下讚譽。

周冬雨、易烊千璽、校園霸凌、高考等話題熱火朝天,不少觀眾也不忘誇導演曾國祥,但立場出奇一致:原來他就是曾國祥啊。

從曾志偉的兒子到實力派導演,少年曾國祥的成名史

此時,他好像才首次成名,才讓人想起他是將周冬雨和馬思純推上影后寶座的《七月與安生》導演,想起他是《志明與春嬌》裡餘春嬌的弟弟,或者《前度》裡阿嬌的前男友……

然而入行至今,40歲的曾國祥已在電影圈奮鬥近二十個年頭了。

曾國祥出身,毋需贅言,只消一句:父親曾志偉,姐姐曾寶儀。進演藝圈,怎麼看都是該“平步青雲,扶搖直上”。

可偏偏事與願違,挫敗,才是曾國祥找到未來的“墊腳石”。

01、老爸

1979年11月8日,曾志偉的第二任妻子王美華生下曾國祥。

身為家中長子,理應備受呵護,但為養妻活兒,曾志偉跟麥嘉、石天、黃百鳴、施南生、徐克和泰迪羅賓結為“新藝城七怪”,開始沒日沒夜拍電影、想劇本、運營公司的日子。

從曾志偉的兒子到實力派導演,少年曾國祥的成名史

“新藝城七怪”施南生、黃百鳴、曾志偉、麥嘉、石天、徐克、泰迪羅賓(從左至右)

曾志偉通常晚上11點去公司開會,第二天早8點才回家睡覺。

幼年時,曾國祥對父親的感受竟來自床:父親開工後,他就到父親床上去睡;等父親回來,母親只能把曾國祥抱回自己房間睡。

親生父子,寥寥交集。

從曾志偉的兒子到實力派導演,少年曾國祥的成名史

珍貴的稀有合照

再長大點,父親仍晚出早歸,好在有了弟弟曾國猶。可兩兄弟一見父親回來,就沉默回房。

因為當時曾志偉導演、編劇、演員和主持都做,出門忙著“說話”,到家就寡言嚴肅起來。

從曾志偉的兒子到實力派導演,少年曾國祥的成名史

曾國祥與弟弟曾國猶

有意無意,等做導演,曾國祥才通過電影表達他的感受,簡稱“壓抑”。

雖然年少面對父親,總顯得“不自然”,但曾國祥仍把父親視作偶像。到什麼程度?讀小學就被請家長,還是校長出馬。等以為要被學校開除的曾志偉火急火燎趕來,校長卻說了句讓他不知生氣還是欣慰的話:

我知道您兒子很喜歡您,但能不能請您提醒他,早上唱校歌時不要帶同學唱《小生怕怕》?

《小生怕怕》是曾志偉力邀金馬影帝譚詠麟合作的恐怖片,票房高達1393萬港幣,位居1982年香港票房榜第五名。

劇情十分少兒不宜:女主角先後剋死三個老公,但前夫們變鬼後,竟主動戴綠帽子,給前妻物色命硬的老公,最後來個“一妻多夫”的美滿結局。

從曾志偉的兒子到實力派導演,少年曾國祥的成名史

曾志偉還請了特效化妝師湯姆·薩維尼(《活死人黎明》《彎刀》)操刀,拍出眼珠子掉落起火、嘴巴被拉得很大、矮子變身成巨型妖怪等畫面,傲視華語影壇。

從曾志偉的兒子到實力派導演,少年曾國祥的成名史

或許《小生怕怕》就這麼紮根在年少的曾國祥心裡,他也構思,甚至主演過不少重口味,又有現實主義隱喻的作品。

其中一個取名為《冥通銀行大劫案》,倆警察跑到地府,調查“冥通銀行”搶劫案,懷疑劫匪來自人間,甚至在地府“泡女鬼”。

從曾志偉的兒子到實力派導演,少年曾國祥的成名史

“超現實主義黑色喜劇”,到現在還沒拍,但擋不了曾國祥追求“重口味”,2015年,他主演了一部從頭反轉到尾的《老笠》。

走投無路的吊絲被一群鬼纏上,不惜做了場戲要上他的身,最後卻對他集體嫌棄,反而讓他在“絕望”裡找到“希望”。

從曾志偉的兒子到實力派導演,少年曾國祥的成名史

悲哀的小人物命運,以及頭破血流也要“走出來”的渴望,多少延伸到了《少年的你》上。

《少年的你》呈現的殘酷悲觀,也跟曾國祥在《老笠》裡聽到的這段臺詞遙相呼應:

你印象中最紅最有代表性的明星是誰?沒錯,是劉華。你小孩時稱呼劉德華為華仔,到你已經是叔叔了,還是稱呼華仔,華仔仍然是華仔,到今時今日仍然是電影裡俊俏的主角,而你已從小孩變成了大人。這個社會就像一個娛樂圈,在第一線的人幾十年都是第一線,而在十三四線的臨時演員什麼時候才能上位?到現在,你已經有小孩變成叔叔,不用多久,你就變成我這樣絕望的無助老人。

如果陳念和小北不反抗,能確保他們不是這樣的結局嗎?所以,曾國祥已預先“演”過兩人的另一面,但會有這樣的共鳴,卻又是因為父親。

他說過,小時甚至抗拒看父親主演的電影。

早在1982年,曾志偉執導的《最佳拍檔》以2600萬港幣,創下最高賣座紀錄,過半數香港人進戲院看了這部電影。若按通貨膨脹,《最佳拍檔》迄今仍是香港中外影片裡觀影人次最高的一部,連《阿凡達》《復仇者聯盟4》都打破不了它的戰績。

從曾志偉的兒子到實力派導演,少年曾國祥的成名史

按理說,曾志偉應該成為大導演,但他偏偏繼續做喜劇演員,而且角色不是被欺負的小男人,就是有些猥瑣的醜男人,怎能讓兒子喜歡看他演戲?

物極必反。

7、8歲的曾國祥對父親角色不滿,逐漸傾心“型男電影”,最喜歡周潤發或梁朝偉的電影,對他來說,這樣的相貌、身高和氣質,才能讓他暫時忘記父親的滑稽。

或許發現了這點,曾志偉乾脆把周潤發梁朝偉都“毀”了一遍。

1987年曾志偉擔任策劃的《小生夢驚魂》裡,居然找發哥演大反派,一個知法犯法,還殺人滅口的邪惡警察,一改“小馬哥”的瀟灑豪爽。

從曾志偉的兒子到實力派導演,少年曾國祥的成名史

1993年曾志偉擔任老闆的“UFO(電影人)製作公司”開拍《風塵三俠》,要梁朝偉扮光頭。

這並非普通的禿子,而是梁朝偉在扮演自己的小弟弟……

從曾志偉的兒子到實力派導演,少年曾國祥的成名史

或許夢想被“摧毀”的同時,曾國祥也明白了何為“形象顛覆”。

《少年的你》,“養成系流量明星”易烊千璽飾演的小北,不就讓觀眾看到了他的另一面?

青春的傷痛,不就是把最渴望的東西都在自己眼前撕碎、毀掉麼?

但還是姐姐想得更遠。年少時,曾寶儀就寫信給父親,建議她演些“不一樣”的角色,別都只是搞笑了。

曾志偉也記在心裡,後來也果然有改變戲路的作品。只是沒想到,有個人不僅有份改變他的戲路,更成為曾國祥在電影領域的啟蒙老師。

02、啟蒙

1987年,一部陣容放現在湊不齊,放當年腦洞奇大的港片誕生。

編劇是“墨鏡王”王家衛,導演是被稱為他“師父”的譚家明,男一曾志偉,女演員除了彼時青春逼人的李麗珍,還有大師導演李涵的女兒李殿朗,男二則是徐克。

徐克的角色本是曾志偉的老大,但老大入獄後,小弟居然“搶”了老大的女友,連片名都充滿反諷,叫《最後勝利》....

從曾志偉的兒子到實力派導演,少年曾國祥的成名史

何等“神片”暫且不論,但曾國祥肯定記得,它讓父親首次挑戰了搞笑之外的小人物,還首次提名香港金像獎最佳男主角。

隨著年齡增長,他更讀懂王家衛在片中表達的主題,以及運用的元素。

《少年的你》人物關係的拉近或疏遠,都別出心裁地透過監獄的“隔窗相望”傳遞情緒,當年王家衛已在《最後勝利》裡實踐過。

從曾志偉的兒子到實力派導演,少年曾國祥的成名史

王家衛還憑《最後勝利》提名金像獎“最佳編劇”,他寫出了人物之間最細緻的情感關係。

曾志偉明知李麗珍是老大的女人,卻冒天下之大不韙跟她在一起,並拼盡全力保護她。就像陳念吻了小北,小北在路旁或身後保護陳念。

得知被帶了綠帽子的徐克,出獄本來要殺掉曾志偉,卻不忍心下手,也如黃覺和尹昉被陳念和小北的打動,最後都是“情”超越了一切。


從曾志偉的兒子到實力派導演,少年曾國祥的成名史


從曾志偉的兒子到實力派導演,少年曾國祥的成名史

當年,曾志偉並沒怎麼帶曾國祥到片場玩,也沒引導他往電影圈走,更別說給他介紹電影的“啟蒙老師”,但冥冥之中,有電影在傳遞。

曾國祥說:“我最喜愛王家衛的電影,那時是王家衛在電影圈最活躍的年代,一直把我影響至今。”

“我看《春光乍洩》,知道原來華人導演也有一天能走進戛納,得到最佳導演獎;我看P.T. Anderson的《Magnolia》,知道即使是一個才27歲的年輕導演,也能刻畫人性如此麼心麼肺。不是說我也一定能行,而是這兩個人告訴我,可以去做。”

年少之時,曾國祥未必想到自己會靠執導文藝片闖出一片天。

但到了《少年的你》,能感受到“文藝片大師”王家衛對他的影響:

用近景將焦點集中在演員的表情上,捕捉他們不同的情緒與周邊的氛圍;即使拍攝對話,也多通過特寫,讓演員對鏡頭“獨白”,將性格和情感層層遞進,更營造演員跟觀眾“對話”的效果;甚至延長演員的“獨角戲”狀態,讓他們跟角色更加融合,加上不時蹦出的“金句”,就像跟觀眾講一個讓他們畢生難忘的故事。

王家衛講的是愛情,曾國祥講的是社會。

但可以說,如果父親帶給年少的曾國祥帶來一種情感上的“若即若離”,王家衛就影響曾國祥將“若即若離”演變為電影主題。

03、師父

但還有一個人,不得不提。

曾國祥10歲出頭,隨母親與外婆到加拿大居住。

這時在香港,他的父親曾志偉正在改變另一個人的命運,而這個人後來又改變了他的命運。

1985年,曾志偉擔任《龍兄虎弟》導演,開拍沒多久,主演成龍意外重傷,曾志偉唯有先拍南斯拉夫的其他戲份。

當時以製片人身份,負責協調當地各種事宜的,是23歲的年輕人陳可辛。

從曾志偉的兒子到實力派導演,少年曾國祥的成名史

曾志偉對陳可辛非常賞識,後來自己成立電影公司,就邀陳可辛加盟。對此,陳可辛也提出他的願望:我想做導演。

曾志偉:先幫我做兩年公司行政,我就讓你做導演。

兩年後,曾志偉讓陳可辛開始從監製做起。到1991年,29歲的陳可辛終於得到機會,拍攝導演處女作《雙城故事》。

曾志偉擔任主演,一改搞笑戲路,飾演一個對友情和愛情都很忠誠的小人物——“我這一生最大的失敗,就是愛上了大海,它讓我不能腳踏實地。”尤其這句經典臺詞,很難想象出自這樣一個諧星。

從曾志偉的兒子到實力派導演,少年曾國祥的成名史

圖源水印

1992年,遠在加拿大的曾國祥得知,父親憑《雙城故事》拿到人生中第一個香港金像獎影帝,開始對父親“改觀”。還有導演陳可辛,也成為他記憶裡一個重要的名字。

多年後,陳可辛擔任《七月與安生》的監製。

這位過來人形容:我在他(曾國祥)旁邊看他做導演,就像當年他爸在旁邊看我第一天做導演一樣。


從曾志偉的兒子到實力派導演,少年曾國祥的成名史

有意無意,曾國祥也把《七月與安生》拍成“女性版”的《雙城故事》。當年片中譚詠麟與曾志偉的深厚友情,再到張曼玉走入兩人的世界,正是那個年代的七月、安生和家明。

而另一個重要意義,在於曾國祥理解了何謂“靈魂伴侶”與“保護者”。陳可辛通過三個主角的關係,把彼此都刻畫成世上的“孤獨者”,繼而找到互相依靠和支持的人,就此打破情感界限,上升到“共生”的意義,最終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七月與安生,陳念與小北,都是互相扶持,渴望“一起走出去”。正如《雙城故事》占卜師對譚詠麟、曾志偉和張曼玉的感情描繪:

我看見你們三個和諧共處、相愛、永不分離,三個互相托付的靈魂。

從曾志偉的兒子到實力派導演,少年曾國祥的成名史

1996年,又是陳可辛。

他執導的《甜蜜蜜》讓曾志偉得到第一座香港金像獎“最佳男配角”。導演的魔力,真能改變一個連子女印象都曾“根深蒂固”的演員。

從曾志偉的兒子到實力派導演,少年曾國祥的成名史

那年在加拿大,已經17歲,準備升大學的曾國祥喝大了,在一幫親友面前大呼“我要做導演!”

21歲那年,曾國祥從多倫多大學社會學專業畢業。總括來說,這是一個“以社會變遷為背景,研究社會協調發展的重要基礎性學科”,十分冷門。

但就是這樣一個專業,培養了曾國祥對社會問題的敏銳捕捉。《少年的你》將教育、霸凌、執法者通通納入表達,而不顯失重。

但曾國祥進入電影業並不順利。讀書期間,父親問他以後想做什麼,他說想做電影,父親聽罷,沒有反應。曾國祥以為父親不想自己入行。

畢業前一年,父親又問,曾國祥的答案,還是電影。這次曾志偉的回答變了,“好,我會為你安排。”

回到香港,就把曾國祥介紹到陳可辛的電影公司工作。

對此,曾國祥一直頗有感觸:“當時我有兩個反應,一,原來他不反對我做電影,二,事隔這麼多年,爸爸一直放在心中,因為他知道我真的喜歡電影,私下已經幫我與陳可辛溝通過了,又幫我安排了日後如何入行。”

但入行可不容易,剛進陳可辛公司,曾國祥從“阿四”做起,也就是打雜,吃住都在公司,工作是給其他職員跑腿、倒茶、送水、叫外賣、找資料。電影拍完,乖乖去等膠片沖印,然後跑遍香港,挨家影院送拷貝。

整整做了兩年,陳可辛才開始讓曾國祥接觸電影,先讓他做MV剪輯,2002年執導《三更之回家》,才第一次讓曾國祥做場記。


從曾志偉的兒子到實力派導演,少年曾國祥的成名史

《三更之回家》曾志偉、黎明

“我比別人幸運在,帶我入行的是陳可辛。”

不知道曾國祥是否想起,當年陳可辛為了“導演夢”,也是用了兩年時間,才得到父親曾志偉給的機會。

作為華語影壇的一線導演,陳可辛是最好的榜樣之一。

“我覺得陳可辛最值得我學習的是,他和拍檔許月珍的認真,製作電影每個細節每一關都親力親為。而拍戲現場,陳可辛最了不起的是特別會跟演員溝通,就在《回家》片場,我看著他在原麗淇耳邊講戲,說到哪一句希望有淚花,說到哪一句眼淚要滴下來。那3年裡學到的,我至今受用。那3年裡我從不覺得辛苦、不覺得沒有盡頭,反而覺得要學的太多,時間不夠用。”

到了《少年的你》,他差不多將一切所學融會貫通,依然有王家衛的影子,但更有自己凌厲逼人的視聽風格。

拍攝內地故事,延續了陳可辛超強的觀察力和表現力,但絕對是獨立創作。

父親和姐姐的家族光環,似乎也在他的光芒萬丈中稍稍褪色。

從曾志偉的兒子到實力派導演,少年曾國祥的成名史

2004年,25歲的曾國祥第一次在父親主持的《繼續無敵獎門人》節目做嘉賓,算是首次公開跟大眾見面。

當時在影圈資歷還是“少年”的曾國祥,在某個背嘉賓走凹凸路的環節裡,提出個“意外”的要求:

可不可以讓爸爸揹我?因為我從小到大都沒被他背過。

結果,曾志偉真的將他背了起來走過一段。那個曾經只能在電視、電影裡看到的父親形象,這時才真正鮮活起來。曾國祥還是幸運的,先明白了父親,才明白了電影。

從曾志偉的兒子到實力派導演,少年曾國祥的成名史

“入行這些年,不管去哪總會遇到有人走過來,握著我的手跟我說,想當年受到爸爸的恩惠或者幫助。”

少年的曾國祥,就這樣開始,逐漸走到了今天。

幸運的是,此時面對《少年的你》這般佳績,他的第一標籤,終於不再是“曾志偉的兒子”。

10天后,曾國祥正式邁入人生的40歲。

或許,他不會再疑惑了。

*文 / 阿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