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路市場”變成樣板市場

通訊員/吳輝兵 曠小龍 劉吉

株洲日報訊 10月21日,攸縣聯星街道高車頭新農貿市場開始試營業,來自該村及周邊的村民有了一個寬敞明亮、整潔舒適的新市場。

新農貿市場佔地近8畝,建築面積1280平方米,有攤位63個,店面15個。市場內寬敞明亮,內部功能分區鮮明,標誌牌設置明顯,還有一個140多平方米的生活超市及辦公用房、公廁等配套設施。日常安排有3名管理人員專門負責打掃衛生、維持秩序,已成為該縣農村的樣板市場。

高車頭農貿市場的前身是攸縣有名的碼頭集市,新中國成立前後一直很繁榮,是原大同橋、沙陵陂、上雲橋3個鄉鎮最大的集市,吸引三地數千人前來趕集。

上世紀70年代,攸縣在這裡建起佔地1.98畝、有30多個攤位的農貿市場。由於年久失修,容量不足,設施簡陋,加上管理不到位,以致秩序混亂,汙水橫流、垃圾遍地,造成周邊街道及S336嚴重擁堵,群眾意見很大。

今年上半年,攸縣縣委書記康月林在聯星街道調研時發現這一問題後,立即召集縣市場服務中心、國土局、住建局等相關部門現場辦公。經過商討,決定在原址附近新建一座農貿市場。今年5月,新農貿市場啟動建設。建設期間,康月林先後兩次前往工地督查,解決施工中遇到的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