殲10C戰機飛躍珠穆朗瑪峰為什麼值得慶祝?

慶祝的目的不在於技術問題,而在於維持藏南的戰略平衡。

殲10C戰機飛躍珠穆朗瑪峰為什麼值得慶祝?

殲10C戰機飛躍珠穆朗瑪峰為什麼值得慶祝?

J10C飛躍珠峰可能代表了J10C有常駐高原的能力了,以前在高原上常駐的只有J10A。現在印度佬的陣風到貨了,還把這玩意放在了印度西部邊境地區的哈里亞納邦安巴拉空軍基地這個地方距離我國邊境只有幾百公里。第二個換裝的中隊在印度東部西孟加拉邦的哈西馬拉空軍基地,這個地方距離我國的邊境不到200公里,印度什麼目的昭然若揭。J10A是無法抗衡陣風的,一但印度空軍的陣風戰鬥機部署完畢,藏南地區的空中力量就會失衡,所以我們及時部署了和陣風同代的J10C。

殲10C戰機飛躍珠穆朗瑪峰為什麼值得慶祝?

不過就算是J10C也不能保證完全壓制陣風戰鬥機,陣風的發動機M88-2比J10C的WS-10B先進了半代,陣風的推重比更好,更適合在高原上使用。陣風的雷達系統和J10C應該在同一代技術水平上。而且J10C受限於機身佈局的問題,外掛能力不如陣風。我們的優勢在於PL-15的強大性能,但是J10C的雷達探測距離能不能讓這種極其先進的主動中距彈的性能全部發揮出來就是另外一個問題了。

殲10C戰機飛躍珠穆朗瑪峰為什麼值得慶祝?

另外對於題主認為J10C實用升限17000m高於珠峰的問題。個人認為,首先高原地區空氣稀薄,飛機起飛時升力較小,容易失速。在高原地區機場的海拔較高,空氣中氧氣濃度較低,起飛時發動機推力會變小,最大起飛重量降低,可用的掛載和燃油會變少,嚴重影響飛機的作戰能力和航程。飛是能飛起來,能不能打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從平原機場滿油滿彈藥起飛再爬升到5000m對於戰鬥機來說很容易,但是在海拔5000m的高原機場起飛就不能滿油滿彈藥了,這也是戰鬥機部署高原的難處。原來六爺部署高原的時候就出現過高度讀表6000m但是飛機卻在山谷裡飛行的問題。

殲10C戰機飛躍珠穆朗瑪峰為什麼值得慶祝?

殲10C戰機飛躍珠穆朗瑪峰為什麼值得慶祝?

評論區有討論體系對抗的,請各位放心,就算是我這種保守派也認為我方有較大的優勢,本答案僅僅涉及雙方戰鬥機的對比。如果真要說的話,印度空軍的A50EI預警機只有三架,在重點戰略方向上會顧此失彼,我軍空警-500的數量充足(截止2019年9月,列裝總數12架,4架即將服役而且還在生產中)。我軍在高原地區還有非常完善的地面雷達預警網絡。在信息感知能力上我方有很大的優勢。推測認為我方的飛行員素質和飛機維護能力也好於印軍。我方在高原也有HQ-16常駐,HQ-9曾經在高原上部署過,防空能力上也佔優勢。

殲10C戰機飛躍珠穆朗瑪峰為什麼值得慶祝?

以下是推測,不保證絕對正確。根據我現有的公開數據分析,我軍的空軍力量在高原地區的部署方式應該是輕型機常駐(J10A,J10C,J10S)加重型機以駐訓的方式輪流駐紮(J11A,J11B,J16)相結合的方式。輕重型機依靠種方式都可以保持有效的戰略存在。重型戰鬥機在高原機場的維護比較困難,對於飛行員來說常駐高原對生理和心理也是巨大的考驗。同時重型機常駐高原成本也很高,所以我們沒有選擇在高原常駐某一個重型機部隊而是選擇了以不同的部隊輪流駐訓值班,有衝突發生時就增加部署的數量。(這也應該是駐高原的重型機機種經常變的原因)用這種方法可以以較小的成本維持戰略平衡,同時還把各個部隊輪訓幾遍豈不美哉(有點像當年老山輪戰的感覺)。而印度就只有買買買和疲於奔命的分了,我們省下的資金就可以留出來給其他的新裝備的研發和生產了,這是空軍發展的良性循環。而印度就會陷入大量消耗資金買買買的惡性循環,不利於長期的發展。

我軍低調公開殲10C飛行員在高原上進行食物補給的畫面,無疑是在向外證明中國已經攻克了這一難點。第一,飛行員的身體特徵穩定,可以進食,自然也能進行巡航和作戰;第二,戰機持續飛行了4500公里,證明我們解決了加油和預警的問題,而以中國的習慣,我們公開的往往就是已經達到實戰標準的。很顯然,我們用實際行動證明了高原制空權已經收入中國空軍囊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