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收公司赴美上市:風口浪尖下,湖南永雄這是胸有成竹?

51信用卡因催收外包受到調查的影響還未消散,在國家重拳出擊催收行業亂象的“風口浪尖”,突然閃現一家催收公司要上市?這一催收公司什麼來頭?

01

國內催收巨頭

近日,美國證監會(SEC)官網披露,湖南永雄資產管理集團遞交了招股文件,擬募資不超過2億美元,承銷商包括德意志銀行、招銀國際、尚乘環球市場有限公司、光大證券(香港)有限公司等。

據悉,早在2015年11月7日,湖南永雄與湘財證券舉行“新三板”掛牌啟動簽約儀式,甚至於2018年向SEC秘密提交上市申請(DRS文件)。

永雄集團是一家位於湖南的催收企業,前身是湖南裕邦律師事務所,成立於2014年,擁有逾萬名員工,在信用卡、消費金融等個人信貸不良資產管理等多領域發展。

若IPO成功,湖南永雄將成為中國首家美股“催收第一股”。

根據招股書,永雄的收入基本上全部來源於催收佣金。永雄的業務曾以信用卡催收為主,2018年以來在向線上消費貸款催收傾斜。

值得一提的是,永雄背後的大佬——曾任瑞銀中國區副總經理的張化橋和原海通證券董事長王開國,分別擔任湖南永雄副董事長和董事。張化橋擁有30多年的企業融資經驗,還曾寫過《一個證券分析師的領悟》、《避開股市的雷》等財經類書籍。

02

營收與淨利,“此升彼降”

作為一家催收服務提供商,永雄集團從2015年開始開展催收業務,催收的方式主要是電話催收。招股書顯示,截至2019年6月30日,其在全國29個城市的運營中心有10915名全職催收人員,佔員工總數95%,其客戶有七家是中國前十大商業銀行中的。

在今年上半年全國掃黑除惡嚴厲形勢之下,催收行業也因暴力催收等不規範行為被重點打擊。據此,湖南永雄於今年上半年的淨利潤同比減少31.8%。2017年、2018年及2019年上半年,永雄淨利潤分別為1.09億元、1.24億元和3233萬元。

對於上半年業績下滑,湖南永雄表示,出於合規性等考慮,內部有意放緩腳步,上半年關閉了大約20個新開的地區辦公室,且在第二季度對公司業務進行了一次全面合規評估。

不過,雖然淨利下滑,但其收入卻是在快速增長。從2017年的5.95億元上升到2018年的7.58億元。截至2019年上半年,其收入為5.15億元,同比增幅達75.8%。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收入大幅增長的背後,增長的還有逾期消費應收款餘額。據永雄招股書引用艾瑞諮詢,在2017年至2022年,其預計逾期信用卡餘額複合增長率達25.2%,非信用卡逾期消費應收款餘額複合增長率預計達8.5%,整體逾期消費應收款餘額的複合增長率預計為15.7%。

截至2017年底,信用卡逾期餘額達6683億元,非信用卡逾期消費應收款餘額1.182萬億元,預計至2020年,信用卡逾期餘額達2.057萬億元;非信用卡逾期消費應收款餘額達1.782萬億元,預計兩者合計達3.84萬億元。

03

中國最大的拖欠信用卡應收款催收服務提供商

據艾瑞諮詢提供數據,截至今年上半年,以應收賬款和聘用催收人員及2019上半年佣金總額算,湖南永雄是中國最大的拖欠信用卡應收款催收服務提供商。

2017年、2018年及2019年上半年,永雄的月度平均催收逾期消費貸款分別為149.5億元、296.3億元及462.5億元;催回的總金額分別為14.4億元、20.5億元及15.6億元。也就是說,永雄的業務處於不斷擴張中。

但隨著業務規模的上升,其月度平均催回率卻在下降。2017年、2018年及2019年上半年,其月度平均催回率分別為0.69%、0.6%及0.56%。雖然在2019年7月至8月,月度平均催回率升至0.95%,但仍處於1%以下。

另外,其有效佣金率也在下降。2017年、2018年及2019年上半年,其有效佣金率分別為44.3%、39.8%及35.3%,在2019年7月至8月進一步降至33.2%。

不過,雖然有效佣金率在下降,但其催收人員的效率在提高。催收人員月度催回金額由2017年的1.97萬元升至2018年的2.47萬元,至2019年7月至8月升至3.13萬元。催收人員的平均佣金貢獻也由2017年的8700元升至2019年8月的1.21萬元。

04

涉及的軟暴力催收,似乎不在少數

催收行業,一直是個容易被誤解的行業,永雄欲上市,所要面臨的不止是財務方面的問題。在業內人士看來,催收行業在當下最大的風險應該是監管合規的風險。

永雄也明確表示:“我們運營一個有社會敏感性的業務。公眾關於逾期消費應收款催收行業的抱怨,或者是特別針對我們的抱怨,可能會增加監管風險,這將給我們的業務、財務狀況及業績帶來嚴重的負面影響。”

為應對合規風險,永雄一直在強調其催收方式主要為遠程催收,並表示,公眾可能對應收款回收行業有某些誤解。

“我們僅通過遠程方式(例如電話和短信)或遠程收款提供收款服務,而無需進行現場訪問或與債務人進行面對面的談判。”

業內分析到,儘管湖南永雄有意避免面對面催收產生衝突,但是由於行業本身缺乏催收規範,依然面臨部分地區監管風險。

據招股書披露,湖南永雄自成立以來發生過三起事件,導致部分客戶因部分債務人的投訴而暫停了湖南永雄在某些地區的催收服務。

永雄資產涉及的軟暴力催收行為,似乎還不在少數。

在聚投訴、黑貓投訴等消費投訴平臺,與永雄資產及其上游委託方相關的投訴信息有數十條,涉及竊取個人信息,爆通訊錄、撥打單位及同事電話騷擾、侮辱、威脅等軟暴力催收行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