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布楚条约》里的待议区,后来咋样了?都归沙俄了

提到《尼布楚条约》,很多人知道,条约规定了待议区。也就是说,那片土地不归中国,也不归沙俄。这种奇葩的约定,在以往的条约中是很难看到的。那么,《尼布楚条约》为啥会有待议区?顾虑重重,妥协的结果!

《尼布楚条约》里的待议区,后来咋样了?都归沙俄了

待议区


《尼布楚条约》的内容十分有意思,仅用拉丁文、满文、俄文书写。针对待议区这块,各方观点不一致。从上图,我们就能看出,俄文条约中的待议区面积最小,满文中的待议区面积最大。拉丁文说的待议区相对中肯,处于中间位置。

那么,为啥会出现待议区呢?实际上,中俄东段边界是沿外兴安岭分界一直到大海的,但外兴安岭东部却出现了南北两个分支,中间由乌第河将外兴安岭分开。当时,清朝方面要求以外兴安岭北支作为分界线,俄方要求以外兴安岭南支乌第河的分水岭作为分界线,最后争执不下,双方议定这一地区为代议地区。

条约中出现的待议区,也就是搁置不下,先不定这部分区域是谁的。双方都先回到自己的国家,通过科研工作者寻找资料,重现敲定,再确定待议区归谁。

这是解决争端的一种妥协办法。但是,这种办法脱离了常规。国土是一个国家的命脉,签订如此重要合同的时候,一定要搞清双方的国土范围,之所以这么做,沙俄和清朝都有说不出的苦衷。

《尼布楚条约》里的待议区,后来咋样了?都归沙俄了

俄土战争


土耳其脱身于奥斯曼帝国,曾经非常强大。为了争夺世界霸权,奥斯曼帝国和沙俄帝国打了241年的战争,平均不到19年就有一次较大规模的战争,是欧洲历史上最长的战争系列。

在《尼布楚条约》签订前,沙俄正在西线和土耳其打仗。从内心来说,沙俄不想和清朝开战。所以,针对边境问题,沙俄想通过谈判早点解决这件事。而清朝也是如此,正在和准格尔噶尔丹开战。

噶尔丹夺得准噶尔统治权后,积极向外扩张,先后击败和硕特部,征服哈萨克、灭叶尔羌汗国,称雄西域。那时,噶尔丹的地盘很大,成为清王朝的最大隐患。噶尔丹的地盘与沙俄接近,所以清王朝特别害怕噶尔丹与沙俄联手,那样清王朝很难收拾噶尔丹。所以,清王朝也想早点解决这件事。

所以,《尼布楚条约》才出现了奇葩一幕,竟然有待议区。

《尼布楚条约》里的待议区,后来咋样了?都归沙俄了

地图


那么,这片待议区后来归哪了呢?答案简单,归沙俄了。沙俄签订完《尼布楚条约》后,认为吃亏了,就一直想着要把把边境线南移。1858年5月28日,沙俄在武力的胁迫下,与清政府签订了《瑷珲条约》。根据条约规定,令中国失去了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约60万平方千米的领土,那片待议区都进入了沙俄囊中。【参考资料:《瑷珲条约》、《中国边疆史》】(作者:每日汉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