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戰爭,人民軍戰鬥力比志願軍強?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上一篇文章發了以後,有些人說:在志願軍參戰前,人民軍就能在大田擊敗美軍24師,俘虜師長迪安,戰鬥力著實了得。因此,他們認為人民軍的戰鬥力要強於志願軍。

不錯,開戰之初的人民軍確實取得了輝煌的勝利,但這勝利恐怕一大半得歸功於對手的混亂和無能。人民軍的指揮實際上漏洞百出。一旦對手緩過勁來,人民軍被初期輝煌勝利而掩蓋的一系列問題便暴露無遺了。

早在漢城戰役時,人民軍在制定戰役規劃時就未從最壞處著眼,對美軍迅速介入毫無思想準備。在戰役指揮上立足於在漢江以北消滅韓軍,指望通過一次戰役解決全部問題。


朝鮮戰爭,人民軍戰鬥力比志願軍強?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在戰役安排上,人民軍把自認為最精銳但實際上無實戰經驗的第3、第4師團用於正面強攻,並將大部分坦克部隊用在這一方向。這是一種典型的“頂牛”打法。依靠著T34坦克的威力以及李偽軍缺乏反坦克武器,這兩個師團粉碎了當面韓軍的頑強抵抗,5月26日傍晚完全佔領了議政府。此時如果立刻集中兵力突擊,完全能趕在韓軍增援部隊到達前從行進間佔領漢城,但時任第1軍團司令官的金雄卻認為已經提前完成了戰前計劃,為保持計劃的統一和完整,居然停止進攻,等待春川方向第2軍團的突破。結果給了韓軍喘息之機,被初戰勝利衝暈頭腦的第4師團居然在睡夢之中遭到了偽7師的反擊,因而損失慘重。

金光俠少將的第2軍團負責春川方向的突破,擔任主攻的第2師團一味正面硬衝,損失慘重,在加平、春川北部地區和三巨裡地區停滯不前。手足無措的金光俠毫無全局觀念,被第2師團一時小挫愁得驚慌失措,緊急召回了正在按照計劃順利進軍的第7師團返回支援第2師團,致使對漢城的戰略包圍未能按時形成。金少俠為自己這一暈招付出了降職的代價。

人民軍第5、第6師團的前身是第四野戰軍164、166師,作戰經驗豐富,但起初卻並不為人民軍統帥部重視,漢城戰役時都被當成配角使用。第6師團開戰時奉命分兵進攻甕津半島和延安半島。實際上,如果能集中力量粉碎漢城以北的李偽軍重兵集團,這兩個易攻難守的半島唾手可得,無須分散兵力。如確有必要用部分兵力牽制李偽軍,派出邊境警備隊執行這一任務足矣,無需將富有戰鬥經驗的第6師團分割使用。

至於第5師團,則被派到東海岸單獨實施進攻。由於東線山高林密,師團長吳白龍少將擔心遭到伏擊,花了很多時間偵察,加上美海空軍的打擊破壞道路,致使進展緩慢,其對面韓軍有生力量並未受到太大打擊。


朝鮮戰爭,人民軍戰鬥力比志願軍強?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雖然人民軍裝備精良,準備充分,但由於指揮上出現了這樣那樣的問題,越級提拔的軍官們大多不勝任自己的崗位,所以開戰之初打得實際上並不理想。只是由於韓軍統帥部混亂所導致了一系列昏招,尤其是提前炸燬漢江橋,使得韓軍的士氣一落千丈,從而導致整個戰場局勢崩盤,人民軍才得以迅速佔領漢城。

雖然漢城戰役取得了勝利,但人民軍並未殲滅韓軍多少有生力量。由於自身力量損失較大需要休整,人民軍主力未能及時南下追殲韓軍殘部,給了敵人以喘息機會。試想,如果人民軍統帥部頭腦更清醒一些,對困難估計得更足一些,讓富有運動戰經驗第5、6、7師團配屬105裝甲旅負責春川方向的突破,突破後以一部迂迴漢江以南,主力則快速向釜山挺進,沿途不分兵,讓隨軍前進的黨政工作團負責沿途發動群眾,組織基層政權,發展游擊隊。讓第1、2、3、4師團和獨立坦克團負責議政府正面方向,以側後迂迴滲透為主,以正面硬衝為輔。邊境警備隊負責延安、甕津半島及東海岸的牽制行動,第13、15師團作為統帥部預備隊,那麼朝鮮戰爭可能就不是現在我們熟知的那樣了。

水原戰役,人民軍攻勢很弱,基本上就是一線平推佔領地盤,戰果乏善可陳。

大田戰役中人民軍擊敗了美軍24師,俘獲師長迪安少將。但需要指出的是,作為駐日佔領軍,當時該師缺員太多,新兵太多,幾年愜意的佔領生活使得該師已經成了少爺兵,鬥志消沉,戰鬥力甚弱。由於被作為救火隊倉促上陣,各方面均準備不足,逐次投入戰場,犯了兵家大忌。該部官兵的戰鬥意志不足,與其配合作戰的韓軍作戰不力也在一定程度上拖累了美軍24師。


朝鮮戰爭,人民軍戰鬥力比志願軍強?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從前幾次戰役看,人民軍主要仍是按蘇聯教範作戰,主要依靠T34坦克達成突破。主要著眼點在於攻城略地,並不以殲滅敵有生力量為主要作戰目標。隨著戰線拉長,美軍的空中優勢及地面反坦克火力的加強, T34坦克的損失急劇增加,開戰初期T34無往不勝的神話就此破滅。人民軍前線部隊進攻的刀鋒已經鈍挫,只是由於勝利所帶來的高昂的士氣,使得人民軍仍然保持著旺盛的鬥志。

洛東江戰役和釜山戰役中,人民軍前線部隊的滿員率降至一半以下,重火器損毀嚴重,彈藥供應量嚴重不足,許多炮兵部隊因為打光了炮彈而不得不回撤休整。此時,對面的美韓軍在人數上實際上已經超過了人民軍的一倍。如果考慮到敵方充足的物資供應,雙方實力相距更大。

在這樣劣勢的情況下,人民軍仍孤注一擲地發動了一波又一波的攻勢,壓著美韓軍打,場面上似乎仍保持主動,但其實人民軍傷亡頗大卻進展有限。有人拿後期志願軍在擁有絕對兵力優勢時才能發動進攻與之相比較,得出人民軍戰鬥力強於志願軍的結論,顯然是片面的。

在部隊損失巨大,攻擊力明顯下降的情況下,人民軍統帥部不顧戰場實際情況,片面強調士氣高昂,輕敵僥倖思想極為嚴重。這樣的情緒直接導致當人民軍發起對釜山防禦圈的進攻時,竟然沒有一個統一的計劃,完全是一次追擊中發起的不預期的進攻。在攻擊一再受挫的情況下,人民軍仍然抱著僥倖心理一次又一次發動進攻,這種孤注一擲式的賭徒心態不但不能證明其戰鬥力如何強悍,反而證明了其戰略短視及統帥部對戰場勢態把握能力極為低下。雖然人民軍中的蘇聯顧問們可能起了一些推波助瀾的作用,但是在前線瞭解實際情況的姜健、金策、金一、金雄、武亭,都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朝鮮戰爭,人民軍戰鬥力比志願軍強?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金雄派遣方虎山的第6師團進行秘密穿插,本是一著妙棋。政委出身的方虎山雖是人民軍中第一猛將,但對戰場勢態的把握仍然差強人意。這次穿插本該象飛奪瀘定橋那樣,打爛一切罈罈罐罐,輕裝疾進,不為小利所誘,不為小敵所阻,不顧一切迅速穿插到位,但方虎山在穿插途中過於擔心美軍從海上切斷自己的後路,轉而分兵去佔領港口,不僅喪失了寶貴的時間,而且導致本該是一場載入教科書的經典穿插行動被對手警覺。戰機永遠失去,人民軍最後的勝算也破滅了。

美韓軍被數量少自己一半的人民軍壓縮在釜山包圍圈,這並不能證明人民軍的強悍。一方面美軍歷來強調利用自己強大的工業基礎和雄厚的經濟實力作戰,強調用火海殺傷對方,盡力減少自身的傷亡。遠離補給基地,後勤補給線被敵方的空中優勢撕裂得支離破碎的人民軍脫離陣地,向美韓軍堅固防禦陣地發起攻擊,正好給美軍發揮自身火力,在野戰中大量殺傷人民軍有生力量的機會,同時能極大地減少自身傷亡。另一方面,自七月初起,美軍高層就在策劃在人民軍側後登陸,此時釜山前線的美韓軍並不是被劣勢的朝鮮人民軍壓著打而毫無反擊能力,而是在故意扮演著鐵砧的角色,將人民軍主力牢牢吸引在自己當面,為其後的“鉻鐵行動”一舉殲滅人民軍主力創造了條件。


朝鮮戰爭,人民軍戰鬥力比志願軍強?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其實,仁川登陸的作用被媒體誤導了。當時的媒體大肆渲染仁川登陸的作用,將其稱為朝鮮戰爭初期的轉折點。實際上仁川登陸的作用並不是扭轉戰局。人民軍圍攻釜山防禦圈的時候,已必敗無疑,戰局並不需要扭轉。麥克阿瑟天才創意的作用在於切斷了人民軍的後路,徹底粉碎了人民軍的有生力量。這一點是必須得搞清楚的。

而麥克阿瑟能夠得到這個機會,就在於人民軍高級將領的拙劣指揮。這就是常言說的:不作不死。無法準確估計戰略形勢,拙劣的指揮水平,機械照搬蘇聯的作戰模式,這就是看起來節節勝利的人民軍迅速慘敗的根本原因。

人民軍下級官兵確實擁有極強的戰鬥意志,但是這一點只是保證了人民軍戰鬥力的下限。人民軍高級將領指揮水平的拙劣,決定著人民軍戰鬥力的上限。而人民軍高級將領的指揮水平與志願軍相比,相差實在是太大太大了。

所以有人說人民軍的戰鬥力強於志願軍,完全是無稽之談,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如果您對文章還算滿意,請在下方“生機大會人氣榜”給我投票,每人每天可以投10票。

不勝感激,滴水之恩必湧泉相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