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賑災為什麼一般都是熬粥而不是做乾飯?

木魚輕舟


我們大部分都是看到影視劇中的一個場景而生出的疑問,古代封建王朝在面對大災之年,各地出現很多災民,一般朝廷都會進行賑災。賑災基本上都是以粥為主,讓我們現在生活在新世紀的人感到好奇,為什麼古代賑災一般都是熬粥而不做乾飯?

古代糧食並沒有現在富足

看到問題讓我想到了晉惠帝的一句名言,為何不食肉糜。

晉惠帝時期,有一年發生饑荒,百姓沒有糧食吃只能挖草根吃樹皮,導致大批百姓活活餓死。消息傳到宮內,晉惠帝一心想為百姓做事,經過自己反覆苦思,想到了一個自我感覺完美的對策,於是乎對大臣言道,:“百姓無粟米充飢,何不食肉糜?”

意思就是百姓沒有糧食吃為何不吃肉粥啊。

只能說沒有經歷過人不要對別人的行為和事妄自議論和建議,同樣古人糧食沒有現在充足,不要以現在新時代糧食富足的條件去抨擊古代統治者為何不給災民吃上厚實的乾飯。

作為帝王大多都是一心為民,只有極少數的帝王貪圖享受,古代面對大災之時災民無數,糧食實在沒有過多剩餘,只能以粥來勉強維持災民的生存。

古代帝王也想讓賑災之時,給災民做乾飯,讓災民吃飽喝足不再受飢餓之苦,糧食實在沒有那麼多,畢竟古人都是靠天吃飯,糧食產量勉強能維持生計,遇到大災之年,顆粒無收,只能用粥來維持人基本的生存。

而官府賑災所用的糧食,主要便來自於朝廷撥付和官紳捐贈,但如此環境之下也會有官員在中間進行剋扣,更有甚者還有人本身不是災民卻冒充災民去貪關係著災民生命的糧食,賑災糧食更會少的可憐。

古代賑災不但以熬粥來賑災,碰到糧食太過稀少之時,為了災民能活下去,甚至會往粥之內加入沙子,這也是不得已而為止。

畢竟可以用救一人的糧食去救幾個人甚至幾十個人,加沙子也是為了多讓一些災民能活下去,把冒充災民的人剔除在外。

粥易消化讓身體更健康

喝粥易消化更健康這個理由有點牽強,說白了就是強行解釋。

古代大災之年,吃草根啃樹皮是平常之事,甚至出現無草根樹皮可食的地步,易子而食也會發生。

人在多天沒有吃飯的情況下,一下子吃太飽可能會造成腸胃不適,嚴重者可能危機生命。

同樣如果賑災用乾飯,會讓災民在吃到乾飯之時,由於吃的太急或者太多,撐出病來。而粥水卻能杜絕這種現象發生,易消化養脾胃,讓災民不至於出現健康問題。

另外人在極具飢餓之時,往往吃粥比吃乾飯堅持的時間要久,粥不但省糧食可以救更多的災民還可以讓災民更健康。

我們應該慶幸生活在衣食無憂的年代,在遇到災難之時,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時間趕到現場救災,國家第一時間安置災民。


豫北老崔


看了這個讓哭笑不得的題目,觀景猜測提問者肯定是一個00後,長在溫室裡的花朵,是無從體會和感受到外面詭異多變氣候所帶來的可怕性。


百姓無粟米充飢,何不食肉糜?

《晉書·惠帝紀》:帝嘗在華林園,聞蝦蟆聲,謂左右曰:“此鳴者為官乎,私乎?”或對曰:“在官地為官,在私地為私。”及天下荒亂,百姓餓死,帝曰:“何不食肉糜?”其矇蔽皆此類也。

段歷史記載,就講述了晉惠帝司馬衷的一些笑話。他不但非常怕老婆(賈南風),智商也很有問題。他聽到蛤蟆叫聲,就問侍從們到底這叫喚的蛤蟆是公家的還是私人的?更讓人大跌眼鏡的是,再一次發生大饑荒,缺乏糧食的老百姓們為了活命,只能吃樹皮,挖草根充飢,但依然有很多老百姓餓死。

晉惠帝司馬衷在朝堂上聽取了大臣們的回報,他對有那麼多老百姓活活餓死,而不能理解。大臣們讓他趕緊想一個妥善辦法去拯救這些捱餓的子民們。經過不斷思考的晉惠帝還終於想出了一個“辦法”,他對大臣們說:“百姓無粟米充飢,何不食肉糜?”意思就是說,老百姓沒有米飯吃,導致肚子餓,為什麼不去吃肉粥呢?


古代災荒之年,只是熬粥賑災的原因

在古代一遇到災荒之年,就會有大量的人因為糧食缺乏,最後活活餓死。由於古代封建制度所限制,最底層的老百姓並沒有太多的田地,很多都是靠租種地主田地為生的佃農。他們在一年辛苦勞作之後,還要把大部分上糧食作為佃租上繳給地主,留下來的勉強夠餬口。到了災荒之年,顆粒無收,糧食無以為繼,悲劇就會發生了。

每逢大災之年,官府也會組織賑災,清朝時期就會設立粥廠賑災。但也有有愛心的富裕之家加入熬粥賑災的行列。那麼問題就來了,為什麼都是熬粥賑災呢?

《文貞公年譜》記載:“貧民賴以存濟,故歲雖荒,而途無殍者。”
在古代,社會生產力低下,老百姓沒有太多富餘的存糧,再加上加工流通的食品鳳毛菱角,因此乾糧缺少。一遇大荒之年,根本就沒有太多剩餘口糧充飢。為利用手中有限的資源,救活更多的人,熬粥賑災是一個最為可行的辦法,因此官府或者民間仁人志士都是熬粥賑災。


從科學的角度來說,熬粥賑災也是最可取的

碰到大荒之年,很多老百姓好幾天,米粒未進,這個時候如果有一大戶人家給你準備好了一桌豐盛的晚餐,你不管不顧的海吃胡喝一頓,這個時候你的胃可能就受不了了,主人的一番好意,反而會害了你。

現在科學發達了,可以解釋人在長時間沒有進食的情況下,突然大量進食。本已有所退化的腸胃在突然湧入大量過硬食物的情況下,會給消化系統帶來巨大的負擔,如果不能及時消化掉這些食物,就有可能出現被活活撐死的狀況。


結語:因此不管是從經濟或者是健康角度來說,古代賑災所採取的熬粥賑災方式是極為正確的,不但其效率高,可以在不同場所佈施熬粥點,而且還大大增加了災民熬過災荒之年的幾率。非常慶幸自己生活在一個太平盛世,而不至於捱餓。


觀景說史


古代每當發生災荒,朝廷都會開倉放糧,但一來災民眾多,糧食有限。二來貪官層層剝削,真正能用來賑災的糧食真的不多。所以,能有稀粥喝就不錯了,哪來的乾飯。


鐵齒銅牙紀曉嵐這部電視劇裡,有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片段,和珅與紀曉嵐通過賑災一事來辯論為官之道:

紀曉嵐:燕城這幫貪官,把人吃的糧食換成牲口吃的麩糠,這事和大人知道嗎?

和珅:我知道。

紀曉嵐:那和大人不覺得慚愧嗎?

和珅:我倍感欣慰。

紀曉嵐:為什麼?

和珅:紀先生有所不知,這一斤口糧可以換三斤麩糠,這就等於原本能救一個人的糧食,現在可以救三個人啊。

紀曉嵐:可麩糠是給牲口吃的,不是給人吃的

和珅:哎…災民還算人嗎?

紀曉嵐:你說什麼?

和珅:你不要把眼睛瞪那麼大,行將餓死之人已經不是人了,那就是牲口,只要能活著,還什麼麩糠啊,那是好東西,啊! 草根,樹皮,泥土都可以吃。

這番話難道不值得我們深思嗎?到底有沒有道理?還有一種說法,和珅在給災民的米湯裡撒了一把沙子,意為這才是救民之道,因為那些蹭飯的鄉紳和小官不會在喝這種粥,這才能真正被災民喝到


看海聽風


比如,有十萬災民,糧食只有一千石,你做乾飯,可以讓一萬人吃三天,你做稀飯,可以讓十萬人吃三天,你怎麼選?

都受災了,災民能想的就是兩個字“活著”,吃飽飯?不存在的,平時不受災都吃不飽,現在受災了,想靠救濟吃飽飯?

吃飽了是不是還要菜?還要葷腥?還要房主住?還要棉被?

朝廷為什麼賑災?如果不賑災,饑民就會生變,就會造反,如果你糧食不夠,什麼後果?而如果你給口吃的,只要讓他們活著,有希望,他們就不會冒著殺頭的危險造反了。

如果你給乾飯,一個主要朝廷沒那個實力,因為受災通常不是一個縣的小問題,而是數省的大問題,比如蝗災、黃河決堤等,朝廷根本沒可能讓他們吃飽,只能讓他們活著。

二,災害的持續時間長,並不是幾天幾個月的問題,而是要拖到來年糧食成熟,這得多少的糧食儲備才能解決問題啊,

三,如果讓他們吃飽了,他們就會提更多的要求了,就不僅僅是糧食的問題了。

所以,糧食不夠的情況下,稀飯能讓受眾面更廣,能救濟更多的人,能救濟更長的時間,拖到來年糧食收成,

現在的年輕人,才脫貧三四十年,廣大農村才脫貧二十年,就忘了苦日子,

我們小時候,吃飯碗裡有剩飯,那是要捱打的,窮點的家庭,是要稀飯和紅薯混著吃,不然糧食不夠吃。

這是現代啊,三四百年前的古代呢?杜甫白居易的詩沒讀過?半數的糧食交了地租,剩下的糧食還得留足來年的種子,再剩下的是全家人活命的東西,平時基本都是吃不飽飯的。

而受災的情況下,活著就行了,還想靠受災填飽肚子?


南朝四百八十寺


1. 快速有效 熬粥方式簡便易行,沒啥技術含量。災民能及時解渴又解餓,如果捱餓時間長的話 喝粥更適合身體需要,不會造成傷害,咱們先人真不簡單,考慮周全。

2.開源節流,延長賑濟時間。如果災情嚴重,受眾廣的話,就得長期施行了。熬粥能節省不少糧食,比施米和乾飯更利於賑濟廣大災民。

以上回答,不知當否。





布衣行


在極其餓的狀態下會暴飲暴食,粥不容易噎死

粥是極易消化的,試想一個幾天沒吃飽的人在見到食物後肯定不會是細嚼慢嚥的,這時候給他飯或者幹饅頭這不等於讓他死麼。尤其是老人家和小孩子,消化系統本來就不好,喝粥還是比較好的。當然也不容易飽,所以賑災只能解決當天部分人的溫飽。



糧食有限,熬粥更省米

有限的資源,這麼多災民不能滿足啊,做過飯的人知道,煮粥放的米只要煮飯的一半就夠了。古代貪官多,那些奉命賑災的官員當然想從中佔便宜,其實我覺得更好的還是直接給米,這樣災民就不用吃了這頓沒下頓了。很顯然他們不會給米,所以賑災給粥是封建社會腐朽貪汙表現之一。朝廷撥款下來,上頭一層一層貪下來,剩下的官銀只能買這點米了。還不省著用,還煮米?這不是露了馬腳麼?打比方用米一石,到饑民之口的不過六七鬥,其他三四成進了官吏的口袋,這種現象在封建社會是多不勝數。


以上就是賑災給粥的主要原因,下面尼采介紹下古代的賑災制度,讓讀者朋友充分了解賑災是怎麼一回事。


災民分類管理

首先並不是所有百姓都是賑災對象,就跟人口統計一樣,古代也會統計分類,將百姓分類:甲等是給官府捐錢(必須捐,多少咱不管,這好比現在交稅一樣)、乙等是平價賣給官府糧食的人、丙是能自給自足的人(多半是有自己的田地的)、丁是可以買到平價糧食的(一般這類很少,古代有錢沒地的人家幾乎沒有,要麼有錢有地,要麼沒錢也沒地)、而大部分都是戊類的就是接受官府賑災的窮苦人民。



賑災現場

男女也是要分類排隊的,就跟食堂一樣,當然制度是制度,在比較嚴重的災民集聚的地方。往往制度是行不通的,只要一把粥搬上來,幾十甚至幾百只“餓狼”嗷嗷待哺,一哄而上。而這時候哪些人沒得吃?老人、女人、小孩,所以在比較嚴重的情況下,賑災根本解決不了災民的情況,很多能去打獵,可以幹活的年輕人也濫竽充數去領粥。因此我覺得這個災民分類也並不是很科學,應當考慮實際情況。




歷史案列

  • 乾隆三十八年,廣東有颱風災害,乾隆派出大臣運送救濟糧到廣東設粥廠施賑。粥廠煮粥有官吏負責,官員監督,倘若官吏煮粥過程中有貪糧,官員可以處置。然而多半是官員貪汙則每人管束,於是官官相護,賑災糧食所剩無幾。起初煮粥用的是米,漸漸地摻和白泥充數,再後來更是以樹皮樹根下鍋。清朝文人陳份寫的《煮粥歌》中寫道:嚼泥齧皮緩一死,今日趁粥明日鬼。需要注意的是乾隆期間由和珅為主的貪官多不勝數,彷彿不貪就要被排擠誣陷。


  • 嘉慶間,太湖水災。巡撫阮元實行平糶、賑濟、借種子等辦法渡荒。第二年春蠶不收,才開設粥廠,每二三十里路程就有一個施粥點。每個粥廠都聘請誠實的鄉紳管理錢穀和煮賑事務,不許官吏插手銀米,只讓他們維持秩序。如在當時的海寧縣惠力寺粥廠主持施粥的是籍部郎馬鈺,並任命原任縣令、無錫人華瑞潢助理。他們制訂規定煮的粥要保持濃度,插的筷子不能倒斜,用布巾包裹不滲水。


同樣的賑災,不同的朝代,事在人為,施粥沒有對錯,錯的是人心不足蛇吞象


尼采廣寒宮中坐


這個簡單!第一:災民都餓幾天了,乾飯消化吸收慢不說還容易吃撐了!弄不好會撐死人!粥消化吸收快,就算吃撐了休息個十來二十分鐘也就沒事了。第二:當時糧食產量低沒多少糧食,正常年景也只是勉強度日,富貴人家都不可能餐餐吃乾飯呢!所以當然是煮粥了,煮粥一斤糧十斤水可以讓十個人吃個半飽,煮乾飯都不夠一個人吃了!


戀花蝶87


趣談唐宋元,胡侃元明清!

突然間想起很早之前看過的《鐵齒銅牙紀曉嵐》當中和珅說過的那句讓人匪夷所思的話:災民還是人嗎?當然在這場有名的辯論當中,表面上看是紀曉嵐輸了,但實際上是和珅輸了,和珅在其中運用了兩個偷換概念,並且在偷換概念的同時,已經默認的固定了一個前提,那就是滿清政府當中的所有官員都像他一樣貪婪。

至於這樣的話題,我們不再延伸也沒有太大的意義,今天不起來看一下古代賑災,為什麼都是熬粥而不是乾飯?

事件回顧

如果大家還記得和珅在真正的清朝歷史當中起到的作用,就不難發現,和珅的一生與賑災有著諸多剪不斷的聯繫,和珅在南方主持政務的時候就曾經在重災區親手撒下了兩把沙子,整個粥場裡面的粥都變得難吃起來,非常的影響口感。

這種缺了大德的事情,在當時並沒有受到爭議或者說罵爹罵娘,反而受到了那些難民的歡呼,因為和珅的這兩把沙子拯救了無數的難民。

很簡單,因為那些吃的起稀飯,生活富裕的人是絕對不願意喝一口滿嘴是沙子的粥,這些滿嘴是沙子的粥表面上來看,質量不好,而且分量不足,可是對於那些災民,那些三天沒有吃過一口飯的人來說,卻能夠幫得上大忙。

沒錯,這就是事實

但凡有點醫學常識的人都能夠了解一個人如果不吃不喝的話,三天可能就會死去,可如果一個人只喝不吃的話,能夠堅持半個月甚至一個月的時間,因個人體質而言,也就是說在人在極限情況之下可以沒有糧食,但是必須得有水喝。

而把古代一旦有災荒,現場熬粥是對當地得那些災民們補充水源的同時,又側面補充了一些糧食,使災民短時間之內稍微改變一下自己的現狀,能夠生存下去,這就是封建王朝最主要的目的。

那為什麼不給他饅頭、窩頭,而是是給他們熬粥呢?哪怕給他們雞肉豬肉鴨肉也可以啊,為什麼非要熬粥?這是瞧不起災民嗎?

那麼接下來我需要做一個反問,如果某地區能夠隨隨便便的拿出雞鴨魚肉,能夠拿出大量的饅頭窩頭來給災民的話,那這還屬於賑災嗎?

什麼叫賑災?那是百姓沒糧食了,官府沒糧食了,從別的地方把糧食調過來,千辛萬苦之後再給百姓熬成粥,讓他們喝了,為了讓他們能夠活下去,這就是賑災。

當然封建統治者所考慮的還有一點,那就是吃一些流食往往比吃一些主食更能夠節省糧食,並且它們的效果相差不大,反正都是災民了,飢一頓飽一頓的,也沒啥大不了的,只要能夠活下去就可以了。

【感謝大家的耐心閱讀,希冀大家點贊、評論、關注,小生在此謝過!】

趣談唐宋元明清


我們都知道古人對自然災害得防禦能力非常低下,什麼山洪、霜凍、地震、蝗蟲等災難降臨時,他們大部分會流連失所、逃荒保命。而古代統治者也會做出相應的應急機制去賑災,熬粥就是一種沒有辦法也是最好的辦法之一。

粥和飯相比,粥裡面的糧食佔有比例要比水少很多,吃起來肯定沒有飯管飽、耐飢。但為什麼古人賑災的時候都會首選熬粥?

最直觀的原因之一,實在缺糧。古代生產力底下,沒有機械、化肥、農藥、多樣化的糧食種類等,那麼在古代種地完全是靠天吃飯,靠著求神祈雨,盼著每年風調雨順。在諸多不確定的因素結合後,糧食產量怎麼上的去?我列舉一個例子:

《呂氏春秋·上農》中有:上田夫食九人,下田夫食五人,可以益,不可以損。一人治之,十人食之”的說法。

一個普通農民種地,種上等田地,每個農民要供養九個人,種下等田地,每個農民要供養五個人,供養的人數只能增加,不能減少。“一人”指一家農戶的家長,“治之”指家長率領全部家庭勞動力種植100畝田,“十人食之”指可供10人食用。

100畝田地生產的糧食才接近300石,也只夠十個人吃而已!前提是沒有天災、人禍,可見古代的糧食產量有多低。往後小農經濟的蓬勃發展這種狀況才有所改善,可歷朝歷代計量單位、人口、賦稅等情況不同,即使繁華如唐朝,偉大的詩聖杜甫也發出:“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感嘆。那麼熬粥賑災就可以用有限的糧食,受益更多的災民,救活更多人。

粥是最科學的賑災食物。因為災民長期沒有進食、喝水,一直處於飢餓狀態。如果發放做好的米飯一類食物,突然暴飲暴食對身體造成的傷害更大,輕則胃疼,胃痙攣,重則會要命。那麼喝粥就很溫和了,熬粥需要的時間比做飯更久,糧食會被充分被煮爛,營養分佈在湯水裡,餓的時間長了吃相對容易吸收。而且粥裡面含著的水分和熱量更多,雖然吃不飽,可是吃了解渴又暖和。古人用粥來賑災也體現出古人過人的智慧。



想用飯賑災的掂量掂量!古代信息閉塞,交通不發達,更沒有大數統計。有什麼事就得“八百里加急”,等到災害發生,災民成群這類型的消息上報上去,猴年馬月才能得到統治者有效回覆,那麼應急救災就成了歷朝歷代的一個常規應急預案。可是面對這種應急,施粥依然是最簡單有效的方式,古代對災害風險的評估都是在災害結束以後,這還不包括哪些無法用數據估量的。

所以統治者很難第一時間知道傷亡情況、受災範圍、災民人數等真實數據,為了留著後手,應付突發的變化,即使糧食夠也會選擇先用粥來賑災,因為萬一災害範圍擴大,災民人數暴增,如何應對?粥是保證災民最基本的生存手段,也是保證充分賑災的必要方式。

古代等級森嚴、封建專治,災民作為最底層的勞動群體,往往備受剝削,各種壓榨。他們沒有任何選擇,喝上一口熱粥保命就算萬幸。災民們沒有選擇,可我們有選擇,現在科技發達,農業興盛,更應該珍惜食物,愛惜糧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我不是易中天


古代賑災都是熬粥的而非製作乾飯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糧食不足!


生活在今天的我們可能很難理解糧食不足而帶來的飢餓恐慌有多麼的可怕。而古代的統治者更擔心糧食不足而引發社會不穩定,擔心大量的災區百姓為了活命而不得不背井離鄉、流離失所或者聚眾鬧事引發農民起義,最終動搖自己的統治基礎。

因此中國歷史上每當某個地區糧食欠收或者天災人禍造成饑荒之後,當時的統治階級基本上都會採取積極的賑災措施,一方面責令戶部趕緊調撥賑災糧發往災區,另外一方面責令當地地方官吏維持好當地災民的情緒,最後還會派遣欽差大臣前往災區親自指導發放賑災糧和解決災區百姓溫飽問題等工作。





但是每逢歷史上某地區爆發嚴重的饑荒之後,國家調撥過來的賑災糧往往並不能夠滿足災區百姓的日常需求。因此現在一般都會採用熬粥的方式甚至搭配一些野菜來充飢!並且熬粥這種方式可以大大的節省糧食的使用量,遠比蒸乾飯節省許多!


而這些災民唯一的奢求就是能夠活下去,並不奢求自己能夠吃的白白胖胖的生活。也不奢求自己能夠有足夠的力氣和精力去從事社會勞動。他們需要的只是活著,活更長的時間等待新的糧食生產出來。度過這青黃不接的災荒時期!

而且在中國古代歷史上,許多時期糧食都屬於緊張的狀態。即使不是饑荒年代,普通的底層老百姓也很難能夠經常吃上大米飯!畢竟當時社會上的勞動全靠人力完成。一個青壯年如果光吃大米飯一頓飯就可以吃掉許多糧食。因此古代大部分底層百姓的飯桌上,擺放的都是稀湯稀水的米粥!再搭配一些野菜野果子製作的炊餅果腹!



因此喝粥即可以給人帶來飽腹感,同時又不至於浪費太多的糧食。進而提高賑災糧的使用時間,為國家減輕賑災的負擔,等待新的糧食生產出來和轉機出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