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一部书让你反复阅读?分享一下书名?

首席铲史官


向你推荐我正在头条连载的长篇纪实小说“远方”。保证你爱不释手,感慨良多,收获满满。你可试试,相信我哦!


远方167427784


要说反复看许多遍的书,《聊斋志异》应该算是其中的一部。被称为世界短篇小说之父的蒲松龄是我400年前邻居,我从小就听着这些花鬼狐妖的故事长大。有时大人们会故意把故事说得毛骨悚然,吓得一群小孩子又捂眼睛又捂耳朵还欲罢不能。等上了中学背诵课文《狼》: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而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好象心有灵犀,一点也没有感觉和其他文言文那样晦涩难懂。后来女儿初中课本上也有这篇小说,我不假思索随口从头到尾背了下来,女儿当时惊讶得目瞪口呆。晚上睡前有个看书的习惯,很多书换了一茬又一茬,唯有这本聊斋翻得脱了线、掉了页,还舍不得让它退休,就因为时常翻翻可以隐隐浮现出故乡的影子。





春上杨柳


我这些年反复看的书是《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我忘记了为什么买这本书

我还记得买这本书时我上高二,忘记了自己从哪听到米兰.昆德拉的名字,我清楚的是《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这本书我是因为米兰.昆德拉买的。在此之前,我没有看过他的作品,选择这本书也纯粹是因为它的名字让我有一种既轻松又沉重的感觉,这种感觉让我舒服,也坚定了买它的决心。

我没有看懂过

这些年,读书、工作,去过很多地方,这本书一直陪着我,每年我都会翻一番。说起来不怕笑话,我没有看懂过这本书在讲什么,只记得“特蕾莎”,可是我很珍惜自己的这种不懂。每次我看它的时候都处于我生活里的一个极其困难的节点,我头昏脑胀的看它,不想着尽快看完,当我合上最后一页时,我什么也不记得,可我一身轻松。

我不认为我的这种感觉是因为这本书具有某种魅力,因为我真的不知道它在讲什么。我在两年前就发现了自己关于这本书的奇妙缘分,我舍不得它,珍惜它,从不去主动的看关于它对的解读,生怕别人告诉了我什么,我和这本书的关系就会发生变化。

关于米兰.昆德拉的事情,我知道的很少很少,仅限于是个外国有名的作家而已,至今我也不明白为什么一定要买一本他的书,毕竟那个时候我很喜欢看的书是路遥和余华的作品。

书中夹着的这只蝴蝶是我大二上体育课时捡到的,它突然的飘落在我的脚边,当时已经完全风干,鬼使神差的,我拾起了它,并把它夹在了这本书中,它们陪我一起度过了很长时间。


春耕夏耘


我有浩然写的《金光大道》的其中一部,我把它放在床头上,一有功夫我就读,因为我也是农民,我是越读越觉得书中的人就在身边,书中的事就在眼前,高大泉的大公无私,张金发的霸气,小算盘的精明,混刀肉的难缠,都跃然纸上,铭刻心上,这本书接地气,他描写了人生,又帮人看透人生,这本书很接地气,非常值得看哟。


益友748


强推:(十字军骑士),波兰人显克微支著,我小学读的,后来书翻烂了,我不在家我妈给扔了,买不到新版,因为不再发行,去年在网上买的旧版,上下两本分别从两个地方买到手,1981年版。

谁读谁血赚,跟很多耳熟能详的名著比起来,这本书似乎不是那么出名,但是你一旦看进去,你会发现这本书把许许多多的名著秒成渣,王国的兴衰,战争的血腥,宗教的暗黑,骑士的信仰,贵族的精神,读起来真是错综复杂,波澜壮阔,让人心潮起伏。最有意思是他竟然有一条爱情主线,我小时候就是被这条主线吸引进来的,一入坑竟然是一辈子。

现实主义掺杂着浪漫主义理想化,想了解西方中世纪,千万别错过这本书,我隔几年就翻一翻,里面的情节真的很牛,就连起点神书们都不敢这么写。

附图给你们看看,看那插画,嘿嘿。





辽东湾热雪


书名《耳朵里的租客》

并不是什么畅销书,但是我却已经开始读第三遍了。

第一次遇见这本书,不记得具体的背景了,只记得,这本书的名字很特别,我很想知道,耳朵的租客,到底是什么。

第二次,是读完之后很喜欢,刚到遇到一个好朋友,特别想推荐给他,于是就送他一本,我留一本,继续读。

第三次就是现在,在读。

书中很多文字,能走近心里,就得,耳朵里的租客,住进了耳朵里,书里的思想,住进了我的心里。



薛定谔遗失的猫


这个问题我本来不想回答的,但看到下面高大上的太多,大部分人说的书我都看过,什么平凡的世界,三言二拍,红楼梦,史记,这些有多少人真的能看几次?红楼梦我一次没看的下去,三言二拍到是看过几次,小学看的,因为那时候放假没事情做。我来说真的看了不下5.6倍的书,金庸的鹿鼎记,我觉得是武侠小说的巅峰了,我看了不下10遍,笑傲江湖和和倚天屠龙记也看了最少7/8遍,古龙的欢乐英雄,楚留香传奇和陆小凤传奇,看了很多倍,稍微文艺点的就是余秋雨的山居笔记和霜冷长河,其他什么世界名著和中国古典名著我大多都看过,但看了一次就没多大兴趣了!还有上下五千年,我看了不下10次,小学生我建议家长都买的给小孩看看!


蓝玉情烟


有这么一本书,书名——《普希金文集》,我看过了无数遍。

记得第一回读它是在我上小学二年级,那时正是所谓的“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因为经常肚子空空,本是该蹦蹦跳跳年纪却是常呆在家里;幸而母亲是当教师的,家里有好多书我可以在家翻着看让脑子里多盛了些东西填补了肚子里的缺。

这本书是1955年的版本,很多繁体字我不认得,不过把书中的情节连贯下来想还是能懂它的意思的。

我也经常把一些字读错,那一回在外地工作的父亲突然回家,见我在读着这么厚一本书,非常惊讶,就考问了我一下,我给他说了里面“渔夫和金鱼的故事”,还说“泽站长”还没看完,这时父亲笑了,说:“那不念泽,念驿;是驿站长!””——我很不好意思!父亲拍了拍我的头……。

这事过去这么多年了还记忆犹新,一提起就感到亲切!

这本书中有普希金写的诗和小说,内容情节都很清奇动人,尤其是那篇《渔夫和金鱼的故事》长篇故事诗不仅是几十年前做为少儿教材我读给过儿子,近些年来我也读给孙辈们听过。

这部书已跟了我半个多世纪了。从外表看书皮也有些斑驳,这也是记载了


我有多少次对它的翻阅。我相信这一次看它也不是最后一次!


五零老韩


很多年前借了别人的书,路遥的小说平凡的世界,很感动,后来就自己买了一本,看了三四遍特别喜欢,还曾买过一本乱世佳人,也是看过好多遍,虽然现在手机就可以看小说,但是我还是喜欢手拿书本的感觉,所以家里时常还会买各种的书。


懒猫156011756


我生活那个时代比较贫困,好不容易拥有一本书。都会反复看好几遍如:梁斌的《红旗谱》柳青的《创业史》浩然的《艳阳天》。

是这些现实浪漫主义的红色小说,伴我走过了朦胧青葱的少年时代。典定了我的信仰和人生观。

受益终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