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笔下最狂的5个人,个个自视如独孤求败一般,却都沦为丑角

纵观金庸笔下“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这十四部作品,其中似乎隐隐道出一个不易察觉的事实,即是“越强大的人往往越低调”,反而是一些半吊子的人则喜欢叫嚣吹嘘自己,比如《天龙八部》一书中的少林扫地僧,当所有人都认为萧远山、慕容博、萧峰、鸠摩智就是书中的顶尖高手时,此人的登场是立马让另外四人的气场弱了一截,他轻松点化萧远山、慕容博,一眼看穿鸠摩智的小无相功,就连萧峰那无可匹敌的降龙十八掌打在他身上也不过是让他吐了口血而已,可见此人武功深不可测,而他却是乐意在少林寺里当个扫地的僧人,金庸无疑是在借他道出“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道理。

金庸笔下最狂的5个人,个个自视如独孤求败一般,却都沦为丑角

(扫地僧剧照)

不过武侠的世界中低调的人总是要比狂人少,要说其中之最,莫过于那位被杨过在襄阳城外深谷之中发现的遗骨的“剑魔”独孤求败了,此人从未在金庸任何一部作品中正式登场,然而根据他自己墓前的石碑记载来看,至少在他自己心中看来,他是毋庸置疑的天下第一高手,毕竟“纵横江湖三十馀载,杀尽仇寇,败尽英雄,天下更无抗手,无可奈何,惟隐居深谷,以雕为友”已概括了他的生平,独孤求败说的这话不知是真是假,光凭他敢自称“独孤求败”就足见此人是十分狂傲的,或许从他的传人杨过、风清扬能够看出他确实是位高手,而金庸笔下还有另外几位把自己吹嘘得如同独孤求败一般的高手可就是闹笑话了。

金庸笔下最狂的5个人,个个自视如独孤求败一般,却都沦为丑角

(独孤求败剧照)

第一位:蓝天和

独孤求败是纵横天下三十余载未尝一败,而蓝天和则是纵横西南各路二十余年从未有人能够接他三十招,不用纠结这十年的差距,若真能像他自己吹的那般无敌于西南二十余年,那也已经算得上是顶尖高手了。

不过你可能会先问一句“蓝天和是谁”,是的,如果读得不仔细的话,还真是容易忽略了这位“高人”,因为这家伙一登场就被耶律齐给吊打了一番,之后就再也没了戏份。

第二位:王元霸

王元霸这名字已经足够霸气,但他可能觉得这还不够,于是给自己起了个外号“金刀无敌”,金是软的,怎可做刀?金刀又谈何无敌?也许这是金老的恶趣味,以此来调侃此人,因为无论是他的姓名还是他的外号,他都配不上。

王元霸登场于《笑傲江湖》,他的身份是林平之的外公,那么问题就来了,当林平之一家被灭门时,这外公是啥态度?事实上他啥也没做,如缩头乌龟一般,这叫哪门子的无敌?还是说眼不见天下敌人,也就无敌了?

第三位:卓不凡

前有“剑魔”独孤求败,后有“剑神”卓不凡(从成书角度来说《神雕》在《天龙》之前),独孤求败是有那么几位出色的传人替他证明了自己的水平不低,而卓不凡则没那么幸运,他自称苦练长白山简谱二十年,剑术已经是登峰造极,然而一登场就被虚竹吊打,之后便不知所踪。

第四位:何足道

读过原著的朋友都知道,何足道其实并不是个狂人,甚至他可以说是有些谦虚的,别人说他是“昆仑三圣”,他却自称何足道,再加上他对郭襄的保护,可以说是比较暖男的一个角色,只是这人争强好胜的心让自己沦为了笑柄,他与觉远缠斗其实是占了上风的,却不料突然杀出的小娃娃张君宝让他颜面尽失,从此不再踏足中原。

金庸笔下最狂的5个人,个个自视如独孤求败一般,却都沦为丑角

(何足道剧照)

第五位:白自在

本文要提到的最后一位狂人即是登场于《侠客行》一书中的白自在了,这家伙是把达摩祖师、张三丰等人都不放在眼里,在原著第十七回中提到:“雪山派掌门人威德先生內自在,是古往今来剑法第一、拳脚第一、内功第一、暗器第一的大英雄、大豪杰、大侠士、大宗师!”这一串头衔是把他弟子都搞懵了,其实读过原著的朋友都知道,白自在不算坏,甚至还算有些担当,就是疯了之后变得太狂而已,被石破天吊打一番后才清醒过来。

金庸笔下最狂的5个人,个个自视如独孤求败一般,却都沦为丑角

(白自在剧照)

隐世高手自然是值得人们尊敬,但江湖中若都是如此低调的高手,那还有什么纷争?所以武侠的故事之所以精彩,还得感谢这些狂人,至少他们承包了一部分笑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