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筆下最狂的5個人,個個自視如獨孤求敗一般,卻都淪為丑角

縱觀金庸筆下“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這十四部作品,其中似乎隱隱道出一個不易察覺的事實,即是“越強大的人往往越低調”,反而是一些半吊子的人則喜歡叫囂吹噓自己,比如《天龍八部》一書中的少林掃地僧,當所有人都認為蕭遠山、慕容博、蕭峰、鳩摩智就是書中的頂尖高手時,此人的登場是立馬讓另外四人的氣場弱了一截,他輕鬆點化蕭遠山、慕容博,一眼看穿鳩摩智的小無相功,就連蕭峰那無可匹敵的降龍十八掌打在他身上也不過是讓他吐了口血而已,可見此人武功深不可測,而他卻是樂意在少林寺裡當個掃地的僧人,金庸無疑是在借他道出“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道理。

金庸筆下最狂的5個人,個個自視如獨孤求敗一般,卻都淪為丑角

(掃地僧劇照)

不過武俠的世界中低調的人總是要比狂人少,要說其中之最,莫過於那位被楊過在襄陽城外深谷之中發現的遺骨的“劍魔”獨孤求敗了,此人從未在金庸任何一部作品中正式登場,然而根據他自己墓前的石碑記載來看,至少在他自己心中看來,他是毋庸置疑的天下第一高手,畢竟“縱橫江湖三十餘載,殺盡仇寇,敗盡英雄,天下更無抗手,無可奈何,惟隱居深谷,以雕為友”已概括了他的生平,獨孤求敗說的這話不知是真是假,光憑他敢自稱“獨孤求敗”就足見此人是十分狂傲的,或許從他的傳人楊過、風清揚能夠看出他確實是位高手,而金庸筆下還有另外幾位把自己吹噓得如同獨孤求敗一般的高手可就是鬧笑話了。

金庸筆下最狂的5個人,個個自視如獨孤求敗一般,卻都淪為丑角

(獨孤求敗劇照)

第一位:藍天和

獨孤求敗是縱橫天下三十餘載未嘗一敗,而藍天和則是縱橫西南各路二十餘年從未有人能夠接他三十招,不用糾結這十年的差距,若真能像他自己吹的那般無敵於西南二十餘年,那也已經算得上是頂尖高手了。

不過你可能會先問一句“藍天和是誰”,是的,如果讀得不仔細的話,還真是容易忽略了這位“高人”,因為這傢伙一登場就被耶律齊給吊打了一番,之後就再也沒了戲份。

第二位:王元霸

王元霸這名字已經足夠霸氣,但他可能覺得這還不夠,於是給自己起了個外號“金刀無敵”,金是軟的,怎可做刀?金刀又談何無敵?也許這是金老的惡趣味,以此來調侃此人,因為無論是他的姓名還是他的外號,他都配不上。

王元霸登場於《笑傲江湖》,他的身份是林平之的外公,那麼問題就來了,當林平之一家被滅門時,這外公是啥態度?事實上他啥也沒做,如縮頭烏龜一般,這叫哪門子的無敵?還是說眼不見天下敵人,也就無敵了?

第三位:卓不凡

前有“劍魔”獨孤求敗,後有“劍神”卓不凡(從成書角度來說《神鵰》在《天龍》之前),獨孤求敗是有那麼幾位出色的傳人替他證明了自己的水平不低,而卓不凡則沒那麼幸運,他自稱苦練長白山簡譜二十年,劍術已經是登峰造極,然而一登場就被虛竹吊打,之後便不知所蹤。

第四位:何足道

讀過原著的朋友都知道,何足道其實並不是個狂人,甚至他可以說是有些謙虛的,別人說他是“崑崙三聖”,他卻自稱何足道,再加上他對郭襄的保護,可以說是比較暖男的一個角色,只是這人爭強好勝的心讓自己淪為了笑柄,他與覺遠纏鬥其實是佔了上風的,卻不料突然殺出的小娃娃張君寶讓他顏面盡失,從此不再踏足中原。

金庸筆下最狂的5個人,個個自視如獨孤求敗一般,卻都淪為丑角

(何足道劇照)

第五位:白自在

本文要提到的最後一位狂人即是登場於《俠客行》一書中的白自在了,這傢伙是把達摩祖師、張三丰等人都不放在眼裡,在原著第十七回中提到:“雪山派掌門人威德先生內自在,是古往今來劍法第一、拳腳第一、內功第一、暗器第一的大英雄、大豪傑、大俠士、大宗師!”這一串頭銜是把他弟子都搞懵了,其實讀過原著的朋友都知道,白自在不算壞,甚至還算有些擔當,就是瘋了之後變得太狂而已,被石破天吊打一番後才清醒過來。

金庸筆下最狂的5個人,個個自視如獨孤求敗一般,卻都淪為丑角

(白自在劇照)

隱世高手自然是值得人們尊敬,但江湖中若都是如此低調的高手,那還有什麼紛爭?所以武俠的故事之所以精彩,還得感謝這些狂人,至少他們承包了一部分笑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