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安徽老街》系列之三十四:淮北市濉溪老街

淮北市濉溪老街

淮北市濉溪老街又稱石板街,東至老濉河西岸,西至關帝廟巷南頭,總長650米,街寬5-7米,由清末民初紳士周俊哲倡導用青色瓦子石鋪設,其建築古樸典雅,呈明清風格。抗戰時期石板街遭日寇焚燒,淮海戰役時又遭飛機轟炸。濉溪老街大多數是“前店後坊”,老街保留著原汁原味的老生活,還有部分老手藝、老藥鋪等。目前,當地政府正依據規劃,對濉溪老街古建築群實施保護性修繕和開發利用。

拍攝手記

(2018年10月航拍濉溪老街)

濉溪是一個被酒香擁抱的縣城。本來不喝酒的人,聞到那香可能會心醉,也就有了端酒杯的衝動。對我而言,能醉倒我的,應該還有濉溪石板街了。

又來濉溪,逢老街改造。搬傢俱、修商鋪、補舊牆…老街正梳妝打扮著一張新面孔。為了擠時間,我的午餐就是一碗稀飯加一個雞蛋。只要能騰時間拍照,在生活上將就一下自己往往不需要和胃細細商量。

看到了老中醫楊天芳,她起先一臉驚訝,隨後緩緩打開了潔白的門牙。在堆滿中藥材的老店裡,最搶眼的是她那張笑臉。

距第一次去濉溪老街已近三年,腦海裡一直記得當初它的模樣,甚至巷口的風,還有老銀匠劉光傑俯身工作時的專注,仍歷歷在目。有朋友問:你行走過的這些老街,很多細節怎麼記得這般清楚?我以為,一切經照相機雕琢過的時光都是從心裡流淌過的音符。

每次看到蜿蜒的鄉間小道,以及一切與之相關的生活場景,往昔歲月會慢慢浮現在眼前。那些用過的生活物件,還有被遺棄的農具,即便它舊得不成樣,卻還在訴說,更易勾起人們的回憶。

老街裡的這些普通人,說著質樸的話,做著他們自認為平凡的事,卻讓我始終不能輕描淡寫,更不敢平平常常地按下快門。感謝他們的信任,也感謝自己去信任別人。

離開濉溪老街時,我告訴自己下次早點來,要靜靜地等,要凝結更多的細心,最好將所有的場景一一捕獲,更要把手藝人再一一尋訪……我太貪心,卻忘記了遺憾本身也是完美的補充。

從濉溪老街回合肥,我像穿越了一段時空隧道。眼前高樓林立,車水馬龍,腦海裡留存的卻是幾百裡之外老牆的厚重。

此刻,夜已深。我被街巷的影像撩撥得許久不能睡去。那人那景那老街裡的聲音,都似乎暗藏著一個故鄉,和已經過去的並一再被我們惦記的時光。也許,只有去行走老街,才能讓此刻與過去無縫對接,讓現在與過去合二為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