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泉州泰寧商會會長,將在南安投1.5億造挖掘機鏈條

工程機械行業身處低谷,儘管回暖之聲此起彼伏,但始終未見真章。如何挺過寒冬,各路企業使出渾身解數,活下去成為首要。

在這樣的大環境下,泉州市泰寧商會會長陳良“一反常態”:2019年在南安置地40畝,從細分領域挖掘機鏈條入手,項目總投資1.5億元,將挖開新的商機。

這位泉州泰寧商會會長,將在南安投1.5億造挖掘機鏈條

光電基地是塊黃金寶地

“這就是我們項目所在地,目前進入清表階段,已鋪好一條水泥路,擇機進場施工。”10月23日,陳良帶領記者來到泉州(南安)光電信息產業基地,站在空曠的馬路邊,他指著一片荒草地告訴記者。

儘管尚未施工,但從效果圖來看,2年之後這裡將是另一番景象:一棟嶄新的辦公大樓,兩座大型鋼結構廠房,挖掘機鏈條將源源不斷地運出,最終在工地現場有用武之地。

“我們的生產線一旦投產,將填補南安挖掘機鏈條生產空白,成為泉州地區先進的挖掘機鏈條生產線,屆時也將申請福建省重點項目。”由於起點高,未來可期,陳良將企業命名為南安市朗傑機械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挖掘機鏈條由鋼板、託輪、底輪、軸承、輪轂等多種機械配件組裝而成,傳統做法是每家細分企業各自生產,再逐一採購、組裝。而朗傑機械的做法有所不同——採用流水線作業。

“以前先採購鋼材回來,把鋼材面板鋸成一條條,然後通過沖床打洞、鎖螺絲,再通過噴漆、組裝等多道程序,才能完成鏈條生產。現在通過先進設備,把採購而來的配件組裝成成品。”令陳良感到自豪的是,他們所製造的鏈條壽命更長:鏈條滿負荷作業,壽命只有兩三個月,但他們的產品可以達到6個月。

其秘訣在於把鋼的強度和鏈條的關節部分做了改良。“鋼出廠後,有嫩度沒強度,把鋼的面板強度增加。在高速運行時,鏈條不會脫裂,比原來的增加一倍。”陳良解釋道。

“南安光電基地是塊黃金寶地,區域優勢明顯,地理位置極佳。”對於這一項目,陳良充滿信心。他向南安市委、市政府承諾,每年上繳300萬元稅收,並於今年9月事先將款項打入指定賬戶。

陳良所言不虛。光電基地所在地霞美鎮交通便利,與泉州市區相鄰,省道308線貫穿其中。更重要的是,濱江機械製造基地強勢崛起,上下游產業鏈配套完善,而泉州汽車和工程機械配件產值更是佔到全國70%以上。

這位泉州泰寧商會會長,將在南安投1.5億造挖掘機鏈條

朗傑機械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效果圖。

多元發展成泉州商界精英

陳良首次接受記者採訪,是在泉州豐澤區通港西街泉州市泰寧商會會址。彼時,他召集了執行會長、常務副會長、秘書長等多名精英代表,大家歡聚一堂,暢敘鄉情。

“其實我祖籍南安柳城,父母都是南安人,1965年移民到三明泰寧縣。”座談會上,陳良揭開了自己的身世:1966年,他誕生在風景秀麗的縣城,小學、初中、高中都是在泰寧讀書。直到1986年才回到南安,此時他剛好20歲,朝氣蓬勃。

在民營企業發達的泉州,嗅覺敏銳的陳良一直在尋找商機。“鏈條是個易耗品,更換頻率高,試想下它要承受十幾噸重的挖掘機,並且在工地上經過無數次的碾壓。而全國每天有多少挖掘機在作業,市場體量很大。”雖然前景看好,但真正進入這個陌生的行業是在8年前。

2011年以前,陳良便開始跟一些機械企業打交道。“當時很多企業要參展,我負責協調到國內外參展,起先主要做服務,並積累了豐富的客戶資源。”2011年,在接觸到行業巨頭“三一重工”後,他發現挖掘機鏈條的巨大商機。

2011年起,他在泉州經銷鏈條生意,包括其他機械行業配件。從一名門外漢到行家裡手,儘管也會遭遇產品積壓、退貨等問題,但無論是面對廠家還是客戶,他都以誠相待,慢慢贏得客戶信賴,逐漸在市場上站穩腳跟。

事實上,鏈條只是他的部分產業。陳良還是泉州市機械配件行業協會名譽會長、泉州市九江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並且入股泉州聚力混凝土有限公司、南安育新駕校東山校區,多元發展,風生水起。

可以說,在泉州行業內提到他,無人不曉。“前幾年,很多企業都在拿地,地面硬化、建設廠房等都需要混凝土。”2016年,看中這一剛性需求,陳良進軍攪拌站行業,迅速佔領市場,眼下,這家位於南安一中江北校區附近的攪拌站,僅一天生產混凝土就達15萬立方米。

“我們的輻射半徑在40公里以內,商協會會員企業都需要混凝土,我們給出最優價,1立方米比市場價便宜30元左右。”除了企業,陳良也將混凝土打入地產開發商,不過他坦言,現在很多房地產都要求先墊資,資金壓力大,儘管有增加產量的空間,他還是選擇穩步前進。

對於此次創辦朗傑機械公司,陳良認為意義非凡:消化行業上下游積壓庫存,解決同行資金問題。而除了國內市場,未來他們的鏈條還將銷往歐美、東南亞市場。

這位泉州泰寧商會會長,將在南安投1.5億造挖掘機鏈條

帶領泰寧人泉州打天下

2019年5月18日,一場以“智能智造,創享未來”為主題的首屆泉州國際工程機械展暨南控機床專用設備博覽會,在南安成功國際會展中心盛大舉行。

作為目前泉州地區承辦的規格最高、規模最大的行業展會,展會規模達6萬平方米,設標準展位2000個,參展企業1000家。在短短3天時間內,收穫了意向訂單達67億元。

首屆舉辦能夠取得如此驕人的成就,在國內引起極大反響。有些人可能不知曉,這屆展會陳良出了不少力。作為展會發起人之一,陳良發現,泉州工程機械基礎好,但每年都要大費周折跑到外地參展,為何不在家門口辦展,推進泉州與異地產業經濟優勢互補和互利共贏呢?

在他的倡議下,這一屆展會辦得很成功,開了個好局,吸引了工程機械、建材機械、礦山機械、數控設備、工礦車輛、應急裝備等多個細分領域的參展商雲集南安。

這也不難看出,他擔任泉州市機械配件行業協會名譽會長,可謂實至名歸。就在7月31日,泉州市泰寧商會成立大會上,陳良眾望所歸,被一致推舉為首任會長。

“2014年起,開始籌備成立商會,當時時機尚不成熟,硬件條件未達到。”2018年以來,籌備成立商會再次被提上議程,陳良一行人通過走訪發現,泉州地區聚集了3000多名泰寧人,在各行各業廣泛涉獵,湧現出不少工商翹楚。在泉州成立泰寧人一個共同的家,成為共同心聲。

“只有抱團發展,才能做大做強。”作為帶頭人,陳良對商會進行片區化管理,例如把南安、永春、德化、安溪劃分為一個片區;豐澤、鯉城、洛江、清濛為另一個片區;而晉江、石獅聚集的泰寧人較多,則各自成為一個片區,每個片區再選出一個總負責人,以此進一步凝聚鄉情。

“現在才剛剛起步,會員達到180多名,商會還有很多不足之處,需要從其他商會中借鑑好的辦會經驗。不過我們起點高,凝聚著在泉優質泰寧商人,希望能夠帶領會員真正做到整合資源,共享商機。”採訪最後,陳良如是說。

海絲商報記者 蘇清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