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生死更堅定(青春日記)

相信很多朋友都看過《第一書記》這部電影,它講述的是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第一書記沈浩為發展小崗積勞成疾,猝死在工作一線的故事。

而就在不久前,廣西樂業縣百坭村第一書記黃文秀也在暴雨引發的山洪中不幸身亡。她與我同歲,今年剛滿30歲。

與他們一樣,我也是一名駐村第一書記,同時也是我們那一批駐村幹部中唯一的女同志。我所在的北文西村,位於國家級貧困縣山西省五臺縣,這是一個57戶、120口人的小山村。崎嶇的山路、破舊的村莊、貧困的村民,對於當時只有26歲的我來說著實充滿挑戰。面臨重重困難,我只能咬牙堅持。每天白天和村民一起下地幹活,晚上挨家挨戶走訪,扶貧工作好不容易從一籌莫展熬到打開局面,一場突如其來的意外襲擊了我。

那一天,我和貧困戶正在牛圈分析新飼養方式,一頭受驚的大黑牛將毫無防備的我猛地頂起又重重摔下,當時只感覺鑽心地疼,再次醒來已經在趕往省城的救護車上。隱隱聽到隨車醫護人員說:“她的腹腔出血太多了,隨時準備聯繫就近醫院。”我這才意識到情況的嚴重。看著每個人紅紅的眼眶,聽著救護車急促的警報聲,守在我身邊的媽媽不停地說“孩子,你一定要堅持住!”那一刻我不知道是因為疼還是因為害怕,眼淚止不住地流。我不斷安慰自己,“沒事的!”但還是忍不住會想,如果我真的沒了……結果還好,我堅持到了醫院,醫生從我的腹腔中抽出了2200毫升血,手術成功了。事後醫生說,再晚一刻鐘,我估計就性命難保了。

在生死一線走了一遭,我更加明白了生命的意義,也更堅定了不打贏這場脫貧攻堅戰絕不收兵的決心。我重返北文西,繼續帶領村“兩委”修公路,打機井,改危房,通網絡,解決全村吃水難題,蓋起村委會辦公室,辦起小雜糧合作社。最讓我自豪的是幫老百姓把穀子推廣成文化小米,銷往全國各地。北文西從原來的傳統農業走向訂單農業,實現了貧困家庭穩定增收。

2018年12月,我的兩年任期已滿,很多人都勸我回歸原單位,可這正是脫貧攻堅進入攻城拔寨的關鍵期,如果沒有一批又一批扶貧人薪火相傳,戰鬥在一線,又何來今天廣大農村的欣喜變化,想到這裡,我又在續任表上工工整整地簽上了自己的名字。

親愛的祖國,30歲的我還有很長很長的路要走,我會迎著太陽,向著更加美好的明天出發!

(作者為山西省忻州市五臺縣東雷鄉北文西村第一書記)

《 人民日報 》( 2019年10月27日 06 版)

【免責說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公眾號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公眾號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公眾號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