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古城廿四巷:裴巷

泉州古城廿四巷:裴巷

巷名的由來

泉州有許多與神仙有關的地名,西街裴巷,傳說裴仙常在此賣藥,故稱裴巷。裴仙是宋朝時泉州著名的道人,修真清源山純陽洞,常“頭戴通草花,行歌於市”。清源山上的裴仙洞就是裴仙蛻化處。

泉州古城廿四巷:裴巷

泉州古城廿四巷:裴巷

人物:花拳傳人、裴仙、池王爺信俗、蔡清

泉州古城廿四巷:裴巷

【和裴道人的有關傳說】

泉州有許多與神仙有關的地名:德化九仙山,古云有九道士居此修道仙去,故名。泉州仙公山,因奉祀何氏九仙得名。泉州西街裴巷,傳說裴仙常在此賣藥,故稱裴巷,清源山裴仙洞為裴仙蛻化處。登仙橋,相傳古時有一隻蛇精,在橋上變幻誘人登仙而食之,後裴仙在此除妖,故名登仙橋。登瀛村,登臨仙境瀛洲,壺中境,仙家“壺中日月長”之意,通天境,神仙“入地通天”之術等。

裴道人,宋朝年間泉州著名道人,修真清源山純陽洞,常“頭戴通草花,行歌於市”。

清源山上有個裴仙洞(也就是清源洞)。據說,南宋時,泉州龍宮附近有妖蛇作孽。每到夜裡,妖蛇總會把蛇信子伸得長長的,化成一道七彩小橋,凡人不識真假,見小橋通向天邊,又有仙樂不絕如縷,便迷迷糊糊往橋上走,這一走就走進了蛇的喉嚨裡去了。當時,有一屠夫,家住泉州裴巷,聞知此事,決定為民除害,他揮劍斬蛇,結果蛇受驚逃到清源洞,這位屠夫便守護在洞口,直至羽化成仙。

泉州古城廿四巷:裴巷

泉州古城廿四巷:裴巷

裴巷53號:裁縫鋪

裴巷的居民似乎特別喜歡養狗,所到之處經常冷不丁地被跑過來的寵物狗纏上。53號的阿姨養了兩隻雪白的小狗,小鋪子的一日便因它們而顯得熱鬧起來。

泉州古城廿四巷:裴巷

【池王爺信俗】

據傳,池王爺就是池公夢彪,系河南開封陳留人,公元624年池公夢彪被封為陳州刺史。他為人耿直,文質仁心,為官清廉,愛民如子,深得民心。

從河南入閩始居於泉州的池氏支族,把“池王爺”帶入閩南,在泉州裴巷北段修建了“池王府”,供奉池公夢彪王爺神位,並有金身塑像,奉為族神。後來受到當地百姓的敬仰,成了北隅裴巷口全境的境神。廟府規模可觀,香火長期興旺,幾經翻修,保存完好,解放後被破除,現已不存。

泉州古城廿四巷:裴巷

裴巷102號:吳氏洋樓

吳氏洋樓是裴巷中最為引人注目的一幢大宅,只是這樣頗有氣勢的建築卻被周圍的鄰居告知:已經許久無人居住。

我們是在樓對面一座正在建設中的樓房中拍攝到吳氏洋樓全景的。一位正在巷中散步的老伯跟我們介紹說,洋樓是在抗日戰爭時期建造的,1947年完工。主人吳金川(音譯)是新加坡的華僑,當時大概是在國外開金店的,那時候發了家,便寄錢回來建了這座樓。但是由於主人在國外,這房子後來很少有人居住。

泉州古城廿四巷:裴巷

泉州古城廿四巷:裴巷

吳氏洋樓後面是吳氏的老厝,曾經也是裴巷中排得上號的大戶人家。房子曾經租給泉州少林花拳的第三代傳人鄭連來師傅,在此練功數載。

先前有報道說鄭師傅練功處是在裴巷90號古厝,可老伯又向鄰居打聽此事,在我們結束採訪的途中特意等在巷口,告訴我們說吳氏的古厝應該就是鄭師傅練功的地方。且不論具體地點,鄭師傅曾在裴巷練功卻是不爭的事實。

【花拳傳人裴巷練功】

神乎其神的少林花拳,據傳到清朝年間分為兩大派系。一為清時五枚師太傳予泉州少林寺的方世玉,後來泉州武林高手莊子深盡得其要,繼而傳給了徒弟魏明煌。二為清末泉州武舉人周蒼玉和他弟弟周潤玉,他們將花拳傳給了南少林的圓月和尚和林朝泰,林又將此功傳予鄭連來。再後來,鄭連來收了鄭昆淵、鄭英秀師兄妹,花拳在泉州傳了四代人。

西街裴巷102號。傳說泉州花拳第三代傳人鄭連來,曾長期在此修行。

鄭連來正是鄭昆淵的父親,一生在此練功養性。聽說這座大院,是鄭連來門下一位徒弟的家業,

這位徒弟見師傅在裴巷租房練功,自己又偏好武術,便拜其為師,並將大院借給師傅使用。鄭連來師傅後來遷往西郊。

泉州古城廿四巷:裴巷

【汪氏小姐樓】

搖搖欲墜、年久失修……這樣的字眼伴隨著小姐樓多年,至今並無改觀。我們尋訪到那裡的時候,天色已晚,初冬的冷風吹得院落裡的兩棵楊桃樹沙沙作響。帶領我們進門的是一位與主人家相識的阿婆。現在這裡住著一對啞巴夫妻和一個小男孩,小姐樓是他們家的祖業。這對夫妻似乎對來參觀者習以為常,態度和善地指著木樓不時比劃一下,阿婆跟我們“翻譯”說,他說這樓自己修了好幾次了,但是還是不能住人,太危險。

據瞭解,這老宅其實並不是自家建的,而是數十年前,父輩向別戶人家買來的。聽說這宅子原來的主人由於家道中落,將整座宅院賣給了汪家。汪家老宅內有一樓,坊間稱為“小姐樓”,聽說過去是小姐住的地方。

幾年前泉州市九三學社“泉州舊城區遺址遺蹟”課題組以及專家學者等曾開展一次對泉州古城歷史遺蹟的調查活動。當時,他們也曾考察了這一古民居,老宅雖古舊,但磚牆及扇的雕刻透露出舊日浮華痕跡。屋後有二層樓一棟,傳為“小姐樓”。樓宇坐北朝南,木結構,上下各三間,小巧精緻。現存門板均有詩片,黑底紅漆方框內題寫古詩詞。一般古時候的大戶人家,如家中有未出閣的女兒,便會在家中建造一棟樓,專門供其居住,“小姐樓”是這座老宅昔日輝煌的見證。

泉州古城廿四巷:裴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