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江郡的景與境:你回的不是家是園林

“山水之城,美麗之地。”重慶既是山城,也擁水域,無論是長江的波瀾洶湧,還是嘉陵江的潺潺靜流,“水”總能承載著我們對美好生活的希望向前奔流。

從小小的屋宅之窗遠眺江水奔騰流淌,與山水共生,與自然相融,成為了現代人類身在鋼鐵密林中最後的一點執念與期許。

壹江郡的景與境:你回的不是家是園林

壹江郡一期實景

面對城市中心濱水稀缺土地,香港置地以130年的閱歷,15年深耕重慶的經驗,不斷探索湖灣、江岸與建築之間的關係,思考人、環境與建築相和諧的居住模式。

壹江郡——是香港置地循嘉陵江溯源而上,再次提煉城市美學元素的一處低密濱江代表作品。它位於大竹林板塊金州大道的繁華之中,江岸臺地之上,遠處是中梁山山脈,嘉陵江江水在下方流淌,在雨後初晴或是清晨時分,著眼之處都是一幅幅潑墨的中國山水畫。銘騰數據顯示,10月26日首開單日熱銷3億。

景與境:以水為線串玉連珠

壹江郡的景與境:你回的不是家是園林

壹江郡一期實景

懷揣著“領略完壹江郡的高級審美,心中再容不下其他樓盤”的超高期待,來到了示範區一探究竟。

步入園區內,植被、花簇、水景、路徑,黑白為主色調的中庭區域,既攜帶現代簡約之氣,又包含中式園林的秀美之意。壹江郡整體的景觀設計打造,出自全球最具影響力的景觀設計機構美國SWA的手筆。

壹江郡的景與境:你回的不是家是園林

壹江郡銷售中心實景

美國SWA的特長便是探索城市、土地、景觀與人類生活方式的關係,謀求城市中的生態平衡,這與壹江郡的理念不謀而合。

通過觀察“水對環境的影響”,SWA提取了“被江水沖刷過的圓磐鵝卵石”作為主要設計元素,將審美重心從單純的景觀引導向“景與境的關係”,進一步闡釋即為——“鵝卵石經過歲月與河水的沖刷,撫平了稜角與粗糲,是一種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體現。”

中庭南北進深約190米,東西開間約45米的中心景觀區域,足足植入了約1200㎡水景,要知道水景的成本遠高於硬景和軟景景觀,大多開發商只以水景作為點綴,而壹江郡的整體設計上著重突出了“水”——“以水為線,以鵝卵石為珠玉”,貫穿於中庭步道與七大景觀節點(映山院、水之丘、靜水岸、碧灘境、聽風院、白沙境、雲之徑)之中。

壹江郡的景與境:你回的不是家是園林

壹江郡一期景觀設計概念手稿

先看人行幹道,採用深、淺色搭配的洞石鋪就,洞石深色的紋路綿延似水流,與道路旁的水景、園區外的嘉陵江遙相呼應。

在步道盡頭,立有一處形態抽象的雕塑作品,可幻化為“水流的源頭”。依次“流經”碧灘境、水之丘、靜水岸,從溪流幻化為疊瀑,最後彙集成鏡面水景,其中水之丘師法“九寨黃龍”,採用疊級造型,遠觀似梯田,由從北往南疊水逐漸演變為水瀑。

壹江郡的景與境:你回的不是家是園林

壹江郡一期實景

無論俯瞰、略看、細看,從景觀平面佈局再到景觀小品,也到處都有鵝卵石的影子。例如鵝卵石形狀的汀步,碧灘境的廊架。更甚者,要屬中庭內那把價值約10萬元的水磨石坐凳,可謂是整條珠串中,最貴的一顆“鵝卵石”。

壹江郡的景與境:你回的不是家是園林

壹江郡一期實景

這把水磨石坐凳,從設計效果到設計模型,從製作深化圖到不同材質的翻模,從反覆打樣到工廠預組合,經過9輪推敲,採用多點控制,才能保證人體能接觸到的三個面,在三維空間中扭轉起來,保證在任何位置以何種姿勢坐下去或躺下去,都能貼合人體。

院與園:詩意舒適美學並舉

讓“院”升階為“園”,壹江郡從當代高端生活動線裡,提煉園林式的審美與使用場景,設置了映山院、水之丘、靜水岸、碧灘境、聽風院、白沙境、雲之徑七大景觀節點,取名詩意斐然,功能也各司其職。

靜水岸功能上主打休閒、交友、活動。由中心水景水之丘的水帶引流而來,岸底採用黑金沙石,條紋鋪裝頗具肌理感,據項目負責人介紹,這種石料使得水流自然產生波光粼粼的動感,與園區外的流動的嘉陵江水形成呼應,實力詮釋了“外在看江,內在看水”的獨特體驗。此外,水磨石、越秀木休閒坐凳分佈其間,兼具舒適度與美感。

壹江郡的景與境:你回的不是家是園林

壹江郡一期實景

碧灘境打造全齡兒童主題樂園,觀景廊架、攀爬點、連接水景的旱溪,以及不鏽鋼翻板等遊樂設施穿插其間,更精心設計了光圈噴霧、野趣峽谷,融趣味與審美於一境。

聽風院則位於整個園區的最深處,相對幽靜,忙碌了一天的都市人可以在這裡覓得一處清淨,在染井吉野櫻花淡淡芬芳中卸去疲憊。

雲之徑是一條觀江步道,三條路徑與中庭銜接,是業主茶餘飯後瞰江散步的休閒去處,三代同堂徜徉信步間,可領略園林山水之趣、家庭生活之趣、江山風情之趣。

壹江郡的景與境:你回的不是家是園林

壹江郡一期意境圖

在植物景觀設計的細節上,壹江郡也用足了心思,銀杏、烏桕、水杉、染井吉野櫻、藍花楹種植在不同區域有不同的講究,並秉持著尊重自然,強調人與自然融合的設計初心。

靜水岸右邊的銀杏林,每一棵都是壹江郡景觀設計師團隊去山東進行樹形選型,確保每一棵銀杏樹的直徑與高度都符合標準要求。並且以自然群落的方式進行景觀組合,還原樹林的原始狀態。

烏桕樹則是從全國各地去進行選型並且全冠移植而來,烏桕在夏天是綠色,在秋天會呈現黃色,到了冬天,也會呈現婆娑的樹形可供觀賞。

每一棟小區單元入戶門門口種植的桂花樹,寓意著“出門遇貴人”。而種植在碧灘鏡的藍花楹在春末夏初會開出粉藍的花朵,在光圈噴霧的映照下,饒有情趣。

露與藏:讓建築擁有溫度

置身於壹江郡園區內,關注點全被中庭景觀所吸引,反而會忽略樓盤本身,這亦是壹江郡與其他項目的差異之處,“露”的是景觀,“藏”的是建築。

把建築的特色發揮到極致來吸引眼球,是大多數開發商都會去做的事,但壹江郡選擇突出中庭的整體景觀,讓建築自然排列融入其中,低調卻深富內涵。

壹江郡的景與境:你回的不是家是園林

壹江郡一期實景

細究房屋的立面設計,則會發現,在高級灰、玻璃環幕立面風靡一時的大平層市場,壹江郡擁有獨特的色彩美學。

這種美是帶有“溫度”的。用冷色調的金屬漆、玻璃、鋁板為主,輔以暖色調的木紋鋁板,讓立面簡潔大氣而不失溫馨。採用鋁板線條橫向向內凹工藝刻畫“窗框意向”,將生活氣息融入極簡主義立面,柔化公建化豪宅立面的硬朗。

這種美也是有“工藝”的。構築了窗框意象的鋁框做了內向斜切處理,最大程度的讓光照進入到房間,避免讓立面線條的美成為居室採光的累贅;而木紋,是專屬定製的鋁板,更長久也更便於打理,並且,鋁板不易汙染,再次點題了“人與自然”的和諧關係。

在建築上,壹江郡延續寧靜與美感,推崇“石材為身,金屬為魂,自然為神”的理念。強調“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概念不新潮也不獨特,而香港置地卻以一份實實在在的匠心將這一理念灌注在每一處細節之上。

圖/香港置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