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超牛"教授:发现世界第三大铜镍矿,61岁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10月23日上午,中国教育电视台在2019年"读懂中国"活动优秀作品第五期展播征文类节目里,以《不负科学大进军,脚踏河西觅镍金》为题,展播了反映

中国工程院院士、长安大学汤中立教授的敬业与追求事迹。故事作者为资源学院本科生彭雨帆,朗读者为信息工程学院本科生陈雨飞,指导教师为长安大学教授戴生岐贺宏斌

陕西

"读懂中国"活动,是教育部关工委推出的助力主渠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品牌育人活动。根据部署,2019年年初,活动紧密结合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的大庆契机,以"我和我的祖国"为主题,以全员育人为主线,以"五老"典型的育人事迹为背景,在全国高校中开展了学生采访身边"五老",发现宣传身边的爱党、爱国、敬业、育人的感动与故事,以创新和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工程。

陕西

陕西

1934年,汤中立出生于安徽。"岩浆似汤含镍丰,隐身深部熔离中。君觅硕矿小岩体,立功河西富民生。"1956年,汤中立来到了甘肃酒泉祁连山地质队,他艰苦而辉煌的地质生涯就此开启。一个南方人,来到了大西北,曾经纸上说矿山,如今山川探矿源。他的足迹遍布祖国大西北的角角落落,走遍了甘肃北山地区、祁连山、河西走廊……大漠雄风、金戈铁马,他的神态,就像亿岁年被西风柳刀雕刻而成的红岩;他的两脚,像线轮一样,丈量在五千里戈壁上。没有青山怡情,唯有丹霞励志。

陕西

陕西

作为"矿物学新时代"的领军者,汤中立无愧于"土地公公"的美誉。1965年,他发现了金川第二矿区深部隐伏富矿体,由此金川跃升为世界第三大铜镍矿,通过数十年对金川等矿床的深入系统研究,又提出了"深部熔离——一期或多期贯入成矿"及"小岩体成大矿"等岩浆成矿理论,并建立了"深部熔离一贯入"的组合成矿模式。该理论成果在国内外被广泛引用,使我国在岩浆硫化物矿床研究领域的科研水平跻身世界前列

陕西

陕西

忆及初到金昌,戈壁茫茫。在众多矿物标本中,无论是见微知著,对"橄榄仙石"的存在有着一如马克思所说的"矿物学的感觉",还是连夜奔忙,得到标本中镍含量的数据,亦或是身体力行,亲眼见证我国就此结束缺铂少镍的局面,汤中立眼中闪烁着的光亮,无不讲述着当年,他和同事们面对困难,锲而不舍,为国找矿,不辞辛劳的热血与豪情。岁月不会辜负任何一个努力奋斗的人,1995年,61岁的汤中立当选为全国第二批中国工程院院士

陕西

陕西

2002年,汤中立院士从地质一线转向教学前沿,任教于长安大学。"训史明恥励弟子,治学献珍续汗青。"期间,他先后带头做了十余个项目出版了四部著作,至今仍在完善"小岩体成大矿"的理论专著,培养出的多名硕、博士生在祖国的不同岗位上发光发热。面对一项项令人赞叹不已的成就,汤中立院士却淡然一笑:"算不上培养,大家互相渗透罢了。"直到现在,他仍然没有放下手中的工作,坚定地延续着地质事业引路人的神圣使命。

陕西

陕西

"我选择学地质,就是要为国家找矿,当工业的尖兵,有了资源,才能谈工业,国家才能发展,我觉得我活着的责任就在于此。"在野外,他是一把锃亮的地质锤,在科研平台,他是一支满弓待发的箭。汤中立院士迎着西北大漠的风沙,踏着边陲之地的荒凉,怀着建设国家的热血,致力于矿产资源勘查和岩浆矿床的研究工作几十年,为我国实现矿山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注:文章部分素材来自长安大学官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