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閒也別給兒媳帶娃!”2位奶奶吐露心聲,有人養不如單獨住

如今的8090後都開始結婚生子,成為新生代的寶爸寶媽,但是這些寶爸寶媽大多都不會自己帶娃,原因很簡單,就是工作太忙。而家裡的老人依然還有精力、有時間照顧孩子,所以,讓老人照顧孩子成了最佳選擇。

不少幫忙帶孩子的都是孩子奶奶,表面上看奶奶含飴弄孫,生活十分幸福,但事實上,孩子奶奶可能早就厭倦了這樣的生活,心裡有苦無處訴。有的夫妻覺得,在老人帶娃的同時,自己也可以給老人養老,一舉兩得,但這樣的養老模式真是老人需要的嗎?

“再閒也別給兒媳帶娃!”2位奶奶吐露心聲,有人養不如單獨住

張阿姨和劉阿姨是鄰居,她們倆都在幫兒媳帶娃,每天下午,兩位阿姨都會帶孫子下樓玩,孫子在一起玩,阿姨們則在一起吐槽。張阿姨每次都感嘆“再閒也別給兒媳帶娃”,原本她自己退休在家,還能出去旅旅遊,可是現在看孫子,一點自由都沒有了,而且在兒媳家住還要看看兒媳的臉色,自己也不敢多說一句話。

劉阿姨也是一直吐苦水,兒子和兒媳說要給她養老,實際上就是讓她幫忙帶孩子,自己每天5點就起床給兒子、兒媳做飯,然後照顧孩子,白天要做家務,辛苦受累卻得不到一句“感謝”,有時做錯了,反而會遭到兒媳的埋怨。劉阿姨忍不住說,“有人養不如獨住”。

“再閒也別給兒媳帶娃!”2位奶奶吐露心聲,有人養不如單獨住

幫兒子帶娃,已經成為了一種普遍現象,由此也引發了“中國式暗傷”,表面上看老人生活幸福、衣食無憂,實際上幫忙帶娃的老人一點都開心。年輕人總說讓老人享福,實際上老人心裡的委屈和傷痛,並無人知曉。都以為老人希望和年輕人住在一起,但老人可能更希望獨住。

“再閒也別給兒媳帶娃!”2位奶奶吐露心聲,有人養不如單獨住

✔老人不需要感激,但需要理解。

很多年輕人覺得可以給父母一些生活費,補給父母在帶孩子中的花銷,也隱晦的表示自己對父母的感激。其實老人最需要的不是感激,而是兒女的理解,不要因為小事就埋怨老人,不要懷疑老人對孩子的用心。

“再閒也別給兒媳帶娃!”2位奶奶吐露心聲,有人養不如單獨住

✔老人需要陪伴,但不需要負擔。

老人的確需要年輕人的陪伴,也有養老的需要,但是養老和照顧孩子應該是獨立的兩件事,不要以給老人養老的名義,給老人增加負擔。

✔老人可以受累,但不需要監視。

有的兒媳對老人不放心,雖然把孩子交給了老人,但是卻時常監視老人的一言一行,這樣老人生活的很不自在,心理也會很彆扭。老人可以為兒女受累,但是卻不需要監視。

“再閒也別給兒媳帶娃!”2位奶奶吐露心聲,有人養不如單獨住

想要把老人接到身邊住的兒女還是好好思考一下,自己的初心究竟是什麼,老人需要有人養老、有人陪伴,但如果要用照顧孩子的方式換取兒女陪伴,相信很多老人寧願單獨住。別再讓“中國式暗傷”蔓延了。

您會把照顧孩子和給父母養老捆綁到一起嗎?您覺得該如何處理在這樣的矛盾呢?

------------------------------

青青專注於育兒經驗的乾貨分享和觀點碰撞,關注【陳青青說育兒】,為您帶來實用的孕產、育兒知識,幫您解決在帶娃過程中遇到的困惑和疑問,讓您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期待您收藏、轉發和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