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期,土耳其為何長期作壁上觀?汲取一戰教訓,戰略投機

20世紀30年代,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先後爆發經濟危機,大蕭條時代來臨了。由於經濟環境的不景氣,西方國家先後出現動亂,並促使法西斯主義惡性發展,最終誘發了第二次世界大戰。

二戰時期,土耳其為何長期作壁上觀?汲取一戰教訓,戰略投機

二戰的範圍從歐洲到亞洲、從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後有6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20多億人口被捲入其中。作為工業國家聚集的歐洲,更成為整個世界局勢的風向標,納粹德國的興衰深深關係到每個人的命運。然而奇怪的是,一向親德,並在一戰時與德國並肩作戰的土耳其,卻在二戰期間幾乎一直保持中立,既不對軸心國的德意構成威脅,也不明確倒向同盟國參戰,這是為什麼呢?

一戰慘痛教訓,國內和平反戰思潮盛行

早在1914年之時,歐洲戰雲密佈之際,土耳其國內就存在有識之士力主當時的奧斯曼帝國疏遠德國,保持中立。當時的奧斯曼已經岌岌可危,然而帝國的主宰依然選擇了貿然站隊,加入了同盟國陣營並且不幸戰敗。幸虧有凱末爾挺身而出,以卓越的軍事才能和敏銳的政治頭腦驅逐了外國佔領軍,並以《洛桑條約》取代了原先簽署的《色佛爾條約》。

二戰時期,土耳其為何長期作壁上觀?汲取一戰教訓,戰略投機

一戰之後,在凱末爾的努力下,土耳其共和國宣告成立,並且在其主持之下掀起了一場現代化改革運動,史稱“凱末爾改革”。經過長達十五年的締造,到了1938年二戰全面爆發前夕,土耳其呈現出一股嶄新的跡象,人們汲取了一戰慘痛的教訓,和平反戰思潮濃郁,並不願意貿然站隊,重蹈一戰覆轍。

地緣位置重要,三股勢力爭相拉攏對象

促使土耳其得以在二戰期間能夠長期自主地保持中立,另一個因素在於其獨特的地理位置。作為扼守黑海通往地中海、巴爾幹通往亞洲的交通樞紐,土耳其地緣位置的重要性十分突出,這使得其成為德意、英法和蘇聯三股勢力爭相拉攏的對象。

二戰時期,土耳其為何長期作壁上觀?汲取一戰教訓,戰略投機

隨著局勢日趨緊張,土耳其也確實憑藉自身的地緣優勢和這些國家討價還價,以此來獲得最大化的利益。然而當戰爭正式爆發之後,不論是哪一方,都難以容忍土耳其這樣一個佔據特殊位置的地區大國作壁上觀。因此土耳其不得不做出自己的抉擇,以求避免淪為各方打擊的標靶。

戰場瞬息萬變,反覆躊躇難以下定決心

1939年,也就是凱末爾離世的第二年,英法拉攏土耳其簽署了《三國互助條約》,這標誌著土耳其開啟了加入同盟國的進程。因為在土耳其看來,作為老牌資本主義強國的英法勢力雄厚,並且在經濟上與作為世界第一強國的美國關係密切。然而當戰事突起後,他們的表現卻讓土耳其大跌眼界,德國人就像砍瓜切菜一般擊敗法國,並把英法聯軍趕下了大海,隨後又消滅了希臘和南斯拉夫,陳兵於土耳其邊境。戰場瞬息萬變,導致土耳其迫於形勢,只能繼續保持中立。

二戰時期,土耳其為何長期作壁上觀?汲取一戰教訓,戰略投機

之所以土耳其並未如同二戰一樣,於此時投誠德國,是因為它和英國人一樣,也在等待美國的回應。然而,土耳其的中立政策是十分脆弱的,在面臨德軍強大的壓力之下,他們雖未倒向軸心國一方,卻還是於1941年簽署了《土、德友好條約》。正因如此,在這段時間中,土耳其一直源源不斷地向德國輸送著鐵礦等軍需原材料,維持兩國之間的各類貿易。後來隨著蘇聯的反攻和美國的入場,德國開始出現頹勢,土耳其也逐步開始疏遠同軸心國之間的關係。只是由於英法始終未能給土耳其提供實質性的援助,因此他們以此為理由而拒絕參戰,逐漸導致美英等盟國對其冷淡。

玩轉中立政策,周旋大國之間謀取利益

由於土耳其與德國之間關係的再度疏遠,德國時不時就會警告土耳其,威脅要炸燬它的主要城市和港口等,這導致土耳其始終處於害怕德國報復的陰影之下而不敢妄動。另一方面,隨著蘇聯反擊攻勢的展開,土耳其當局同樣擔心自己會被蘇軍順手推翻。故此,當二戰歐洲戰場進入尾聲之家,土耳其更希望由德國率先重創甚至摧毀蘇聯,而後再由美英擊潰德國。

二戰時期,土耳其為何長期作壁上觀?汲取一戰教訓,戰略投機

隨著戰局的日益明朗化,尤其是雅爾塔會議召開之後,在英國首相丘吉爾對土耳其明確提出“最後一次悔過機會”的壓力之下,土耳其最終選擇放棄了中立政策。丘吉爾將1945年3月1日作為土參加對軸心國最後宣戰的期限,否則將不允許其參加聯合國。終於在2月下旬,土耳其正是決定對軸心國宣戰。

二戰時期,土耳其為何長期作壁上觀?汲取一戰教訓,戰略投機

綜上所述,土耳其在二戰的大部分時間中,之所以採取中立政策,是因為受到一戰陰影的影響。同時佔據地理優勢的土耳其,憑藉自身戰略地位而長期受到各方拉攏,能夠獲取更多的利益。當戰事全面爆發之時,謹慎的土耳其面對瞬息萬變的局勢作壁上觀,並在形勢日益明朗化之後最終決定參戰,這確實需要一定的政治技巧和對時機的精準把控。

兵者,國之大事,生死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