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毕业工作两年,我被ACCD拒了...

“知识的价值在于分享”,一直是康石石个人信奉的一句话,也是指引康石石个人实践的一句话。其实,知识所蕴含的“广度”远远不止于学术体系之内,它还包含有人生经验所积攒的丰厚阅历,与看待世界、分析世界、认知世界的角度与深度。

世界丰富多彩,康石石希望能够为艺术留学生推开更为宽阔的大门,让艺术留学生的知识与经验能够于康石石公众号汇合交织。特此为中国艺术留学生开放周三“艺术留学知识共享”栏目,集合大家的艺术设计认知与艺术留学经验,为艺术留学生&预备生提供更加多元化的信息交流机会。

同济毕业工作两年,我被ACCD拒了...

同济大学经济学专业出身,和设计是八竿子打不着的专业,工作两年后才决定出国留学,DIY了一份作品集,不出意料的收到了ACCD的拒信...

说得通,很说的通,所以后来又来到了汉艺上海校区。

其实,我们学校的学生有很多在汉艺上海校区学习作品集,但大都是创新设计学院学习艺术设计的学生,而我是经济学专业,对设计产生浓厚的兴趣源于王受之所著的《世界现代设计史》,最后选择ACCD,也是从这本书上所了解到的。

所以,我的设计起点和院校都受这本书的影响,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自行购买(不是广告,没拿钱...)

同济毕业工作两年,我被ACCD拒了...


1

“毕业两年后,选择从头学设计”


本科对于设计的浓厚兴趣没能抵得过父母的期望,加之我当初其实在学习设计和学习计算机科学之间还有点犹豫,没能下定决心,所以毕业之后选择了先工作。

毕业后做的工作是关于医疗器械方面,工作中但凡是大的项目招标,投标的都是一水的国外公司,X光机采购招标投标都是东芝、西门子、飞利浦这些外国品牌,几乎看不到国产影子,这种经历多了内心自然就涌出一股想要做一点微薄贡献的责任感。

再者,我是学经济的嘛,也认真思考了一下,现在我国经济发展速度这么快,人们未来对于各种产品的功能丰富度、美观度等等肯定有更高的需求,所以去学习产品设计算是很有前景的。

说服自己从头开始简单,说服父母难。

父母对于我毕业工作两年之后再选择出国是持反对意见的,父母的态度很明确,如果我不喜欢现在的工作可以去考注会资格证或者公务员,找一份安稳的工作。

父母的心思都是可以理解的,我和父母商量了一个妥协的方法:给我一年的时间,自学也好报班也好,如果不成功我就老老实实的去考注册会计师。妈妈虽然很想我留在国内陪着她,但她也知道出国学习的好处,毕竟当初她就放弃了读大学的机会现在感到很遗憾,所以最后和爸爸也同意了我出国留学的想法。

2

“DIY了3个项目,全部被毙”

为了让父母更支持我的留学计划,我在作品集完成之前早早考出了语言成绩,一心扑在作品集的创作过程中。

2018年初,我辞职开始了我的产品设计作品集DIY之旅。一开始完全没有头绪,买了手绘书照着书去练习手绘基础,对着辅导书和教学视频学习设计需要用到的各类软件。基础的学习没什么太大感觉,但是进行项目设计制作的流程之后才发觉问题不对,我的创作思路一直卡壳,不知道朝着哪个方向去进行,做到什么地步是足够的,心里也开始变得没有底。但不管怎样,到了8月份左右我也完成了3个DIY的项目,线上提交给了之前选中的目标院校ACCD。

没过多久,我“成功”等来了ACCD的拒信。


同济毕业工作两年,我被ACCD拒了...

收到拒信自然有点不开心,当然也不是很意外,大概原因就是设计思维不清晰,设计流程很混乱这些。

痛定思痛,我开始重新在知乎上翻看康石石的文章,发现汉艺在上海开了分校区,之前刚开始准备作品集的时候是准备来汉艺的,但是感觉校区在北京没那么方便,才选择了DIY,上海校区开了之后方便很多,而且刚刚遭遇了DIY失败的教训,让我决定找家机构去辅导,不能自己闷着做,所以报名去了汉艺上海校区。

3

“3个月,完成一本新的作品集”

首先,不提倡大家像我一样这么紧张的去赶制一份作品集,还是要留足充分的时间去好好打磨每一个项目,我是时间真的来不及了。

来到汉艺上海校区之后跟着夏老师学习,我之前DIY的3个项目全部废掉,需要重新开始我的作品集创作...

同济毕业工作两年,我被ACCD拒了...

由于时间的关系,夏老师建议我两个项目同时进行,从确定主题、确立项目,思考方案,项目定性,大概一个月左右就把前两个项目的框架捋顺了,然后再开始后面两个项目的创作。

在这期间夏老师对我的帮助真的特别大,就像是武侠小说里被打通经脉一般,让我对产品设计的每个具体流程都很有画面感,毕竟以前都是在自学,总有种不成体系的感觉,跟着他从problem statement到建模、成品,都很有底气。

同济毕业工作两年,我被ACCD拒了...

擅长打通经脉的夏老师

除了产品设计方面的知识,我在汉艺跟着夏老师学习进步最大的就是手绘方面,这算是我之前与其他有艺术设计基础的同学相比最大的短板,夏老师一直很用心的教我手绘,还告诉我重要的不是画的多好看,而是要表达清楚每个透视关系。

从10月到今年1月,3个月的时间做了便携颈枕、软体台灯、多功能健身器材和全息棋子4个产品设计的项目,在临近deadline还有5天的时候才找到排版老师开始排版的工作,

估计汉艺就剩我一个人还没排版吧,直到拿到ACCD的offer才算长舒一口气。


4

“欢迎来到产品设计师训练营:ACCD”

ACCD的产品设计和交通工具设计是王牌专业,所以产品设计的老师和课程都是非常专业的,在ACCD学产品设计就像是进了产品设计师的集中训练营。

同济毕业工作两年,我被ACCD拒了...

刚开学的时候我们有一门建模课叫做3D Fundamentals 1,这门课基本上artcenter每个产品系或者交通工具系学生都需要上,虽然开始只是做一些相对基础的模型,但是老师对于模型质量的要求会很高,最重要的是这门课所有的作业都要面对全班critique,final项目甚至还会各班比拼,所以每个学生都不想自己的作品在做的很差的情况下被“公开处刑”,只能课下偷偷努力

同济毕业工作两年,我被ACCD拒了...

3D Fundamentals 1的作业成品

通过这门课,我也开始意识到ACCD对于学生的严格程度,作业从不敢怠慢,好在ACCD有很多非常专业的workshop,我们可以利用workshop里很多资源和设备来帮助自己的项目,不过workshop的开放时间有限,一般晚上9点就要关门,周日不对外开放。除了泡在workshop,真正的时间杀手是在composite room里没日没夜的sanding painting循环。

同济毕业工作两年,我被ACCD拒了...

Table Saw

同济毕业工作两年,我被ACCD拒了...

Vacuum Form

虽然开学没多久,但是我也上了一门正儿八经的产品设计课:Product Design 1,我对这门课的定义就是利用一切生平所学来实现完成特定设计项目的课。

这门课最为强调的就是Design Process,翻译过来就是设计流程,可能也是整个artcenter所有系的老师都会强调的一点。只有通过完整的设计流程才能时刻审视自己的项目是否发生偏差或者有没有欠考虑的地方。

同济毕业工作两年,我被ACCD拒了...

PD课上的我长这样

这门课对我来说挑战很大,因为我的基本功很差,别的同学做一遍完成的作业,我可能要做两到三遍。所有的设计步骤都需要排版整理,打印出来贴到墙上,每周当着班上老师同学助教的面进行presentation和critique,到期末还需要做mock up和final rendering并且选取之前的作业整理出一个好的Design Story。

同济毕业工作两年,我被ACCD拒了...

我的Product Design 1课的项目

其实ACCD的Visual Communication是最有名的,只是我现在的课程和Visual Communication时间是冲突的,要下个学期才能学到,但是其他的课也会需要一遍又一遍地画Design Process,哪怕我第一个term没选上visual communication也画了两百来张11"x17"的设计图。

来ACCD的第一个term已经结束,虽然当初只是从王受之的《世界现代设计史》上了解到ACCD就毅然决然选择了它,但现在看来,这个选择是注定的也好,是误打误撞也好,都是一个正确的决定。

最后,感谢父母同意我毕业两年后重新开始,出国学习设计,也谢谢汉艺的夏老师,带我从零基础走到ACCD。


如果对于产品设计专业作品集或者艺术留学院校还有其他疑问,可以头条联系康石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