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0個停車泊位抓緊施劃立體停車場建設緊鑼密鼓

5000個停車泊位抓緊施劃立體停車場建設緊鑼密鼓

本報訊【記者 王海洋】 按照市政府解決“停車難”問題工作會議的要求,市住建局等相關部門克服時間緊、任務重,積極推進停車位建設試點、立體停車場籌建等工作。近日,記者跟隨相關部門對停車收費試點工作進展情況進行了驗收檢查。

為解決我市中心城區“停車難”問題,按照“政府引導、市場運作、社會參與、利民便民”的原則,我市制定了解決停車難行動計劃三年工作方案。方案中,一條在近期就將給老百姓帶來極大便利的措施是:10月30日前,在全市增加5000個停車泊位,11月份啟動本溪立體停車場建設項目。該方案既要有序推進停車設施建設、優化停車供給結構,又要盤活現有停車資源、科學調控停車需求,被列入2019年度解決停車難問題重點工作,由市住建局物業科牽頭,各區政府負責施劃5000個停車泊位,其中,平山區和明山區各2000個、溪湖區1000個。同時,要求各區政府拿出試點,進行標準化建設,接受驗收檢查。

長江步行街後側的紅光街因緊鄰醫院、公園和商貿中心,常年存在行車慢、停車難的問題,經過多方調研,市政府決定在這裡建設我市第一個立體停車場,以最少的佔地面積創造最大的停車空間。項目建設實施單位本溪城市建設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曉利向驗收檢查組介紹了場地勘測、建設方案及工期安排等情況。他表示,將在紅光街和本鋼賓館側面建設本溪第一個立體停車設備,150個左右的停車位,其中紅光街將在11月開工建設,緩解該地區停車難題。

明山區萬昌小區是開放式居民區,成了無人管理、停車無序的免費停車場。為了將停車資源還給小區業主,並利用空餘停車資源為外來車輛提供服務,明山區將此地作為試點進行建設。北地街道辦事處永聯社區書記姜穎慧介紹,停車場建成後,讓小區有車的居民都能回家把車停進來。目前,小區內已經施劃停車泊位30餘個,驗收檢查組本著“便民利民”、“應劃盡劃”的原則,對泊位規劃方案、施劃標準等提出了改進意見,要求建設部門立即落實、加緊建設。

在平山區天華家園小區、溪湖區彩進小區,停車泊位施劃工作也在加快推進中,雖然各試點的工作尚未全部完工,但是治理效果已經初步顯現。負責帶隊驗收的市住建局城市建設服務中心主任孫軍告訴記者:“各城區要以各試點建設標準為示範,全面推進在屬地規範施劃停車位,並啟動停車收費的行動。下一步,在本溪主要幹道、站前商圈、工字樓地區、以及地工路、消防等停車難地區,進行路內施劃和停車規範的收費,屆時,停車難的局面將得到初步緩解。”

本報記者 林林 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