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綠水青山成為脫貧靠山 ——生態產業扶貧看鞏義

讓綠水青山成為脫貧靠山 ——生態產業扶貧看鞏義

李文獻與妻子在自家農家樂門前迎客

鞏義位於中原腹地,嵩山北麓,是河南省“鄭洛工業走廊”的核心城市之一,綜合競爭力在河南省縣域居前。鞏義市工業發展良好,是全國百強縣之一,但南北山區的土地較為貧瘠,人口居住分散,交通不便,發展滯後,還有部分貧困老百姓分佈其間。全市共有建檔立卡貧困戶9898戶30247人,其中不享受政策穩定脫貧戶6810戶21847人,享受政策建檔立卡戶3088戶8400人,扶貧工作任務艱鉅。

日前,記者深入鞏義山區,走進扶貧工作一線,與貧困戶和黨員幹部面對面交流溝通,一路上被諸多扶貧舉措和事蹟深深感染。

小關鎮南嶺新村村民李文獻2009年遭遇車禍導致左腿殘疾,為看病家中欠下一屁股債。雖說家裡有6間舊房屋,但也早已被定為危房。當時家中除了兩個正在上學的女兒和一個9個多月的兒子外,還有一個年過八旬、年老體弱的老父親,家裡所有的開銷只能靠妻子一人在竹林鎮打工維持。房頂長雜草、雨天外面大下里面小下、連個像樣傢俱都沒有……這就是當時李文獻家的狀況。

“當時那日子是真叫一個苦。兩個孩子上學、老父親看病都得用錢,那時候一個月僅有兩千多塊錢工資,根本就顧不住。”提起以前的生活,李文獻的妻子張秋蘭眼淚止不住流下來,“雖然孩子爸摔住腿不能幹重活兒,但我還是健康的,再苦再累我都要撐下來。”

逼迫自己學會騎大摩托車,天天上著班還要想著家裡的老老小小,咬緊牙關供孩子上學……儘管日子不容易,但張秋蘭認為,只要一家人健健康康、平平安安,再大的難、再多的苦只要擼起袖子加油幹,日子就會慢慢好起來。

2015年,李文獻因生活困難被納入貧困戶。根據他家實際情況,鎮村幫扶人員先後給他辦理了低保、殘疾人補助等多項補貼。“那時候真是沒法了,誰願意戴個貧困戶的帽子?這又不是啥光榮事兒!當時我就和妻子商量,一定要靠自己的努力盡快摘掉窮帽子。”李文獻堅定地說。

近年來,南嶺新村利用村裡的原始植被資源大力發展鄉村生態旅遊,隨著遊客不斷增多,部分群眾將自家房屋改造後建成了17家農家樂。不能出門乾重活兒的李文獻每天看著家門口來來往往的車流,心裡暗暗琢磨著在家裡能幹個什麼營生。“列為貧困戶後,市裡、鎮裡、村裡的幹部都來俺家問我今後有啥打算,我幹不了重活兒,種植、養殖都不合適。那時村裡正在搞旅遊,領導建議我們開個農家樂。”李文獻說,“孩子媽在飯店也幹過,我們家又臨著大路,我和孩子媽之前就商量過要不幹個農家樂,他們真是說出了俺的心聲。”在各級幫扶人員的支持與幫助下,2016年9月,李文獻在其原住房的基礎上改造擴建的農家樂——玖號客棧,正式開門迎賓。

讓綠水青山成為脫貧靠山 ——生態產業扶貧看鞏義

遍佈將軍嶺的太陽能板與山上的植被交相輝映

為了把農家樂辦好,李文獻整天都想著如何做出特色、降低成本增加收入,飼養家禽、釀造柿子醋、到山上摘野菜、製作橡子涼粉等,通過各種方法打造特色菜品。為提升自己的廚藝水平,他積極參加市鎮組織的廚藝培訓,系統學習各種麵食、精緻小炒、美味點心等不同菜式菜品的做法。

在李文獻夫婦的精心經營下,玖號客棧現已成為南嶺新村農家樂中的特色品牌,慕名前來的客人絡繹不絕,每年都有20多萬元的收入。通過自己的努力,他們成功摘掉了貧困戶的帽子。如今,李文獻家裡的十幾張桌子經常客滿,需提前一天預訂。有時生意太好,遊客還會主動提出在院子裡加桌。

脫了貧的李文獻“吃水不忘挖井人”,因農家樂需要大量食材,他就與周邊其他貧困戶簽訂農產品收購協議,以高價收購農產品,帶領他們脫貧致富。除此之外,他還主動擔負起自身責任,在“七改一增”工作中主動承擔了一戶貧困戶的房屋改造,用實際行動給其他貧困戶立了志,讓他們在脫貧上更有信心。貧困戶李營說:“他給我家裡安裝了窗紗、改造了廁所,還經常過來幫我打掃衛生;我去山上摘野菜給他送去,他就按不同價格收購。我得以他為榜樣,努力脫貧。”

小關鎮除了生態旅遊產業,還成立了精準扶貧產業基地,其中鞏義市綠源雜糧種植專業合作社將當地農民自產的雜糧、山葡萄酒、柿子醋等農產品放到互聯網上,銷往省內外,全方位打造區域特色品牌。

離開小關鎮,汽車沿著蜿蜒的山路來到大峪溝鎮,一個轉彎,成千上萬塊反射著明媚陽光的光伏板如同魚鱗片一樣佈滿視野,帶給人一種“震撼”的感受。

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大峪溝鎮積極探索“光伏+扶貧+旅遊”的路子,成功發展了光伏產業,建立了光伏脫貧模式。大峪溝鎮與“十一科技”簽約後,利用將軍嶺村2600多畝荒山荒坡,建設了年發電量4400萬度的光伏項目。目前,日發電量最高可達20萬度,摺合收入15.6萬元。僅土地流轉每年就可為將軍嶺村集體帶來35萬元收益,為村民帶來50餘萬元收益,提供近百個就業崗位。同時,為破解土地緊缺難題,在310國道、鄉村道路旁“種植”393棵光伏樹,既美化了環境,又帶來了收益,實現了貧困戶“屋頂上的銀行”全覆蓋,短短一年就脫貧120戶323人,3年來共向鞏義市及大峪溝鎮支付扶貧資金450萬元。未來的大峪溝鎮,將形成一個產業、文化、旅遊功能兼備,生產、生活、生態相融合的光伏特色小鎮。

“十一科技在鞏義的系列光伏電站建設和各項扶貧舉措,不僅給鞏義市近600戶貧困戶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收益,給當地貧困學生送去了溫暖,還促進了當地發展模式轉型,改善了當地投資環境,提升了生態環境質量。”北嶺太陽能電站站長華明石如是說。

保護綠水青山給鞏義帶來的不僅僅是生態環境上的改善,而且是可持續發展的最大本錢,更為扶貧工作提供了內生動力。“護好綠水青山,做大金山銀山”,在這裡不僅僅是一句口號,更是生動的實踐。

(文章來源:《農村農業農民雜誌》2019.10A總第517期 河南脫貧大決戰專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