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債近3000億,渤鋼重組操盤者還原“蛇吞象”式收購

負債近3000億,渤鋼重組操盤者還原“蛇吞象”式收購

負債近3000億,渤鋼重組操盤者還原“蛇吞象”式收購

在丁立國看來,20多年裡德龍一直在等待機會,而渤鋼就是這個機會。

文|《中國企業家》記者 謝芸子

頭圖攝影|鄧攀

接到一個電話後,“硬漢”丁立國哭了。他覺得無助。

“我經歷過很多事情,經歷過破產,也經歷過生死,但對於渤鋼的收購,有太多事件在預估之外。”在10月底接受《中國企業家》獨家專訪時,德龍集團董事長丁立國吐露心聲。這也是德龍重組渤鋼集團後,丁立國首次還原這起“蛇吞象”式重組背後的曲折歷程。

他曾跟一位政府領導說,“太難了”,並一度落淚。但對方鼓勵他,你是企業家啊。

從2017年接觸,到德龍參與重組渤鋼集團敲定,歷時468天。十個月前,靴子最終落下。德龍通過“司法重整”方式參與渤鋼集團混改。經評估,渤鋼集團總資產1300億,總負債將近3000億,涉及天津市的107家金融機構。

丁立國稱,混改涉及兩個層面,第一層通過金融機構進行賬務處理,接收近60%股權,107家金融機構進行債轉股,接收近40%股權。此外,德龍拿出了200億現金補充,接收原渤鋼旗下208家企業當中的17家鋼鐵實體企業。

實際上,有意參與混改的公司不少,用丁立國的話說,在諸多競爭對手中,德龍不是實力最強的,但提出的條件是最適合的。

“實際上德龍在此前已經蓄力了20多年,且在這十年中,德龍並沒有參與其他的對外收購與企業重組。”在丁立國看來,德龍一直在等待機會,而渤海鋼鐵就是這個機會。

今年8月份,丁立國去美國做慈善交流時,還專門去參觀了“鋼鐵大王”卡耐基的墓地。卡耐基墓地有一句話很有名:這裡躺著一個善於和強者合作的人。丁立國在墓地沒找到這句話,他在脫帽致意時的內心獨白是:善於和強者鬥爭的人來了。

所謂強者是指他自己,“我們說鬥爭是跟自己鬥爭,挑戰自己。”

入主8個月後

2010年,天津市國資委將四家大型企業——天津鋼管集團(下稱天津鋼管)、天津鋼鐵集團(下稱天鋼集團)、天津天鐵冶金集團(下稱天鐵集團)以及天津冶金集團進行整合,渤海鋼鐵集團(下稱渤鋼集團)順勢而生。

公開資料顯示,渤鋼集團曾是我國頂級的鋼鐵企業之一,高光時刻的總產能可達到2000萬噸,位於世界前列。但好景不長,伴隨行業整體產能過剩與企業內部的管理混亂,2015年下半年,渤鋼集團開始衰敗,次年,渤鋼深陷債務危機。

2015年4月,天津鋼管從渤海鋼鐵中剝離,2018年8月,渤海鋼鐵正式宣佈破產,諸多意向企業“磨刀霍霍”。但德龍成為堅持到最後的參與者。

按照丁立國的計劃,德龍將對渤鋼集團的四家企業——即渤鋼集團、天鋼集團、天鐵集團與天津冶金集團進行整合,並重組為新的公司——新天鋼集團。

“其實這四家集團以前都是正局級的單位,行政級別相同,但渤海鋼鐵集團等同於一個空殼,並沒有發揮出集團大股東的價值。”在併購重組後,丁立國建立了嚴格的董事會制度。新天鋼的董事席位一共11位,其中德龍佔6,原有債權人佔4,另設一名獨立董事。而在談判之初,天津市政府就已明確表示要在這次混改中徹底退出,股份歸零。

混改方案落地只是萬里長征的第一步。

從目前德龍的經歷來看,收購重組“新天鋼”的過程中,首先遇到的就是企業與職工的關係問題。在2月15日德龍入主後,新天鋼提議車間把“四班兩運轉”改成“四班三運轉”,四班兩運轉是12小時工作制,不符合《勞動法》規定,改成三運轉的8小時工作制,也能減少工人勞動強度。但員工的反應卻很強烈。

為此,丁立國專程趕到公司,除了跟職工座談外,他還臨時提出去職工家裡吃飯,瞭解情況。

“站在工人的立場,我真的能夠理解他們,企業過去50年,已積蓄了太多的問題,更多工人只是在尋找一個點去釋放、去表達訴求。但我們也身處其中,所以必須要用管理的邏輯去解決問題。”丁立國告訴《中國企業家》。

有利之處在於,混改已成為中央與地方共同的政策。據丁立國介紹,在德龍接收後,天鐵職工的收入普遍提高了15%,還有一些階段性的獎勵指標。

如何理順企業和地方的關係也是挑戰。作為國企,天鐵是一個正局級單位,但工廠的選址地點卻在河北縣城,企業要處理好跟周邊村民的關係等。

讓丁立國頭疼的還有環保問題。天鐵是天津企業,但是工廠在河北邯鄲,邯鄲市政府環保壓力很大,鋼鐵廠的生產運轉總是和霧霾天氣掛鉤。政府希望企業在混改過程中,把環境的問題同時解決。但挑戰在於,渤鋼破產後一些工廠早已停工,耗能的排放究竟是多大,還要重新測算。在考慮環保問題的同時,德龍也必須同時兼顧天津市政府對於鋼鐵的產能要求。

“原來老國有企業資產結構特別複雜,很多與主業無關的資產對我們而言都需要剝離。現在我們還在和國資委溝通,商議很多資產的界定與交割方式。”丁立國說。

丁立國的鋼鐵藍圖

關於參與此次混改,丁立國收到的支持“少之又少”,反對“多而又多”。也有朋友擔心,混改所帶來的資金壓力,會影響到德龍自身的發展。

“我們準備接手新天鋼1300億資產的大盤子,在一開始支付的時候是面臨一點壓力,對於渤鋼混改,更多銀行持謹慎觀望的態度”,丁立國認為,民營企業的借貸還是很困難,如果借不到錢,企業就只能自己想辦法去解決。

但丁立國認為這是一個難得的機會。新天鋼重組後,德龍集團的鋼鐵產能可達到3000萬噸,將一舉進入行業第一梯隊。

從政策大環境來說,當下也是最合適的時機,“混改是中央與地方的政策,今年不抓明年就沒有機會了”。

為了參與渤鋼混改項目,丁立國賣掉了自己在海外印尼投資項目的部分資產股份,請原來就有意向的日本企業當股東。

目前來看,丁立國的資金壓力已基本過去。“一是新天鋼通過混改後,本身的資產負債率下降到30%以下,一直以來,德龍的負債率也不高。銀行在評估過程當中,會綜合考慮‘新天鋼+德龍’的組合,也會重點考察新天鋼在德龍接手後的運營情況。”

“從這個角度看,發展的期望或者預期值遠遠大於靜態分析風險的值。資金風險、管理風險都可控。”丁立國說。

從目前的經營數據看,他的判斷也是成立的。4月份是混改的第一個完整月份,開始盈利。接收完成後的第5、6個月,產能全部恢復,現在是百分之百的產能。

此次混改後,丁立國對中國鋼鐵行業未來的定位之一是存量整合,在他看來,存量整合也是中國鋼鐵行業的唯一路徑。現在德龍是新天鋼的大股東,但是在國內德龍不再參與任何重組和混改。重組和混改的任務將來交給新天鋼。

但“做生意就是做增量”,他把做增量的使命交給德龍。德龍的任務是通過“一帶一路”,拓展海外市場。

在接受《中國企業家》專訪的前一天,丁立國在新天鋼集團開會時稱,“留給我們的時間不多了,必須抓住行業最好的時候,先追趕德龍,但德龍還不是第一。”

在丁立國看來,德龍在環保上的投入與表現都可圈可點,這無疑是新天鋼需要的。“我們的環保技術是世界先進的,德龍在邢臺的工廠已經實現了4A級景區的標準,其中的工業風格酒店已經建好。”

雖已年過五十,但丁立國還是希望自己能保持一個奮鬥者的狀態,有機會就衝上去。

曾有報道稱,丁立國的野心是要把德龍打造成“中國的米塔爾”,但他似乎更願意把自己定位成“做實業的”。他經常掛在嘴邊的話是:“一件事,一輩子,一直幹,一定成。”

“從投資角度,可能會尋找好的行業、在好的階段的企業去進行投資;作為做實業的,必須要持續或者持之以恆地做一件事情。”丁立國說。有朋友說他是農民,農民就是需要精耕細作,“我不是獵人,獵人需要找各種機會”。他不否認鋼鐵行業的強週期性所帶來的經營壓力和挑戰,但“應對週期最好的辦法就是做好心態的準備和具體的措施”。

有廣東的朋友形容他這個人看起來“臉若平湖、胸有奔雷”,他認為這是需要修煉的心理素質。“我一直都在做挑戰自己的事情,參與渤鋼混改、收購新天鋼,這些都需要很多心力。”

當然,丁立國始終強調,自己對中國未來的經濟發展充滿信心,這也是他願意“放手一搏”的基礎。

“目前可以確定的是,德龍對新天鋼是一次性的投入,未來的新天鋼還是要靠自身的造血、自身的金融去解決自身問題。”丁立國說。

。END 。

歡迎關注中國企業家雜誌,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