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這個寶寶“等不及”見媽媽,在門診彩超室就生了

9 月 25 日中午 11 點 06 分,吉大二院門診婦產科 217 彩超室的一聲新生嬰兒的啼哭打破了現場緊張、焦急的氛圍 …… 要說這個寶寶可不一般!她可不是在分娩室和手術室裡降生的,而是由醫院多科室醫護人員聯動出馬,在婦產科門診彩超室裡呱呱墜地!這位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的寶媽和超級幸運的小寶寶究竟經歷了怎樣的故事呢?


長春這個寶寶“等不及”見媽媽,在門診彩超室就生了


"已經看到寶寶的頭了,來不及送產房了!"

"醫生,我肚子好痛!"當天上午 10 點 51 分左右,準媽媽魏女士在家人的陪同下捂著肚子困難的走進診室,對著醫生著急地說道。魏女士的愛人陪伴在她身邊,神情緊張,卻又有些不知所措。

這位準媽媽魏女士老家在農安,今年 36 歲,懷孕足月,這次懷的是二胎。25 日早上,魏女士出現腹痛及規律宮縮,當地醫院建議其來到長春生產,家裡人聽後立即快馬加鞭開車趕往長春。由於家在農安,來的路上十分堵車,到達吉大二院後已經來不及辦住院手續更來不及進產房了!

婦產科門診護士立刻安排進行檢查,醫生檢查後發現魏女士有明顯的宮縮,宮口全開且有嚴重貧血,自然破水後臍帶脫垂,胎心率持續在 60~70 次每分。時間緊迫,醫護人員立即大喊道:"快去拉平車,通知產房,孩子要出生了!" 得知訊息的門診醫護人員馬上兵分幾路開始行動,拉平車的拉平車,協調病房的協調病房,魏女士忍不住劇痛,終於大叫起來。

婦產科副主任醫師楊淑莉聽到尖叫聲後,迅速為該產婦快速查體,發現寶寶已經 "等不及" 了。"已經看到寶寶的頭了,來不及送產房了!"雖然有婦產科醫生在旁,但是門診彩超室並沒有接生的設備,在這種情況下生產還是比較危急的,而且容易導致寶寶感染。於是,楊淑莉一邊控制住寶寶的分娩速度,一邊等待助產士的到來,為保證新生兒安全同時也聯繫了新生兒科的醫護人員。

給力!將分娩室搬到門診,母女平安!

在這緊張而危及的時刻楊淑莉當機立斷,挽救了孩子的生命。在短短的 10 分鐘,婦產科門診、新生兒醫護人員、分娩室助產士反應神速,健步如飛,將分娩室搬到門診,新生兒第一時間得到搶救,婦產科門診護士第一時間為魏女士紮上點滴。

接到通知後,幾名助產護士一路小跑拿著產包和嬰兒用品趕到了產科門診,接過接力棒,為魏女士接生。11 點 06 分魏女士順利誕下了一名女嬰,在經過簡單的處理後,母親被送入了產房,寶寶約有 2.5 公斤重,被送入新生兒觀察室。

婦產科副主任醫師楊淑莉介紹,魏女士為經產婦(第一胎為順產)也是一位高齡產婦,當時她自然破水後臍帶脫垂,也許幾分鐘的時間,孩子胎心只有約 60 次每分鐘,而且孩子還面臨著缺氧,大人和孩子命懸一線,情況十分危險!"我們第一時間緊急處理,把分娩室搬到 217 彩超室,並把所有的搶救設備也搬了過去。門診、新生兒科、分娩室等科室的醫護人員全部到齊,為其生產。"楊淑莉介紹說,分娩室、新生兒科幾個科室比較分散,但僅需兩三分鐘的時間各團隊就能夠迅速反應跑到門診,產前到位、營造無菌環境,併為產婦開通綠色通道,最終保證母女平安!

"一般情況下,從出現規律腹痛到子宮頸全開,初產婦平均需要 11~12 個小時,已經生過寶寶的經產婦通常會短一些,需要 6~8 小時。當然,每個人的情況也不盡相同。"楊淑莉提醒稱,在臨近或已超過預產期時,要隨時做好生產準備。如果出現見紅、規律腹痛、腰痠等情況,就要儘快趕往醫院。一定避免這樣驚險的事情再次發生!同時,因為魏女士只吃素,不進食肉類和蛋類,所以孩子在宮腔裡生長受限,生下來不到 2.5 公斤多。"魏女士長期吃素導致嚴重貧血,我們也建議準媽媽們,在懷孕過程中要飲食多樣化,每天至少吃一個雞蛋,喝適量的牛奶,可以吃點瘦肉。"


長春這個寶寶“等不及”見媽媽,在門診彩超室就生了


看見醫生放心了 見到孩子高興了

26 日下午,新文化報記者來到了吉大二院,產婦魏女士正躺在病床上休養,精神頭看起來不錯。"生完孩子之後身體還行,沒覺得有什麼不舒服的。"她說。

回憶起 25 日孩子出生時的情形,魏女士現在也還是有點不敢相信,之前只有在電視劇裡面出現過的片段竟然發生在了自己身上。"從來沒想過我的孩子會這樣出生,也沒想到當時的情況那麼緊急。在農安的時候才開了一指,由於宮縮還一陣一陣得疼,等到了長春這邊就全開了,沒想到會開得這麼快,而且孩子在之前的產檢中還檢查出過臍帶繞頸 …… "

雖然已經順利生下孩子,但魏女士仍心有餘悸,"我們來醫院的路上還堵車,當時別提多著急了。"

雖然在生產的時候她是有意識的,不過也是處於迷迷糊糊的狀態。"我也沒聽見小孩哭,只記得後來問了醫生他們孩子怎麼樣,聽說立刻被抱走了。"魏女士說,不管當時情況有多麼緊急,當她看見身邊有醫生的時候就放心了。

當時與魏女士一同前來的是她的丈夫和兩個姐姐,大家都很高興,也紛紛表示沒想到魏女士是這樣生的寶寶。"我們一家人都非常感謝吉大二院的醫護人員,是他們給了孩子新的生命!"家人們說。

雖然直到 26 日下午魏女士還沒有與小寶寶面對面,但是她們母女也算是見過了。"那天醫生進去之後給我們錄了視頻,我已經給她看過了。"魏女士的姐姐說。其中最開心的還要數魏女士的丈夫了。"我們那天從家開車過來,路上堵車,用了一個多小時呢。"魏女士的丈夫說,因為著急,所以路上開得稍快一些。看著妻子又疼又著急,別人還幫不上什麼忙,他更著急,也心疼。現在母女平安,大家都很欣慰,至於小寶寶的名字,他們還沒有想好。"小孩的名字我們還沒想呢,光顧著高興了!"魏女士的丈夫說。

孩子出生後緊急搶救 現生命體徵正常

"當時科裡接到門診電話後,大家反應迅速,帶著搶救箱、包括氣管插管及藥物就跑著到了現場進行產前助產。孩子出生後,進行氣管插管、胸部按壓等措施,孩子恢復心率後立即帶回科室繼續治療。"新生兒科住院醫師姜海波介紹稱。

孩子現在的主治醫師趙曉琦告訴記者,孩子是急產,剛出生後的狀態也不是很好,心率非常慢。"胎兒的心率大多在 130 左右,而孩子當時的心率只有 50 多,我們跟產科之間有獨特的應急預案,當時立即進行了一系列的搶救措施。經過各科室的通力合作,孩子各項生命體徵已經恢復正常。現在孩子的狀態比 25 日好很多,我們正對孩子進行腦保護並預防感染。"趙曉琦介紹,現在孩子已經下了呼吸機,目前為無創輔助通氣治療,具體的出院時間還需每天評估孩子的恢復情況。

新文化報記者 謝超 蒲鈺 文 / 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