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免生真的都很优秀吗?

wangjutao


推免生大概率是非常优秀的,但是泯然众人的当然也有!

(一)为什么说推免生是很优秀的

1.从推免生自身来说,推免生优秀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推免生能够从几十甚至上百个和他基础差不多的同学当中脱颖而出,顺利获得保研名额,这难道不能说明他本身就是非常优秀的吗?他们要么是学习成绩比较过硬,要么是得到过非常重要级的奖项,这些都是非常有含金量并且需要你不断去付出才能收获的。

我们本科学校本学院保研率17%左右,因为保研就是按照成绩排名的,所以能够保研的都是三年辛辛苦苦、想方设法的拿高分的学生,我时常能够看到他们在图书馆和自习教室里面自习的样子,从我来看他们在大学也都是非常优秀的。

2.从外部评价来说,如今评价一个人都是以结果为导向的。

体育中,更多的人关注的是金牌获得者,因为他们更加强大获得了金牌;学习中,更多的人关注的是学习成绩好的人,因为他们获得了好成绩;工作中,更多的人关注的是马云、刘强东这样事业成功的人,因为他们有非常多的钱。

我们的社会一直都是这样,你成功了那么你便是优秀的人。相对于没有保研的人,保研的人自然是优秀的,这便是以结果为导向得出的结论。

但是凡事绝对化就是错的,推免生都是优秀的吗?恐怕并不一定!

(二)推免生真的不一定都优秀

1.部分学生合理利用规则获得保研名额。

因为读研的持续升温,保研的热度也在不断增长,但是保研的规则却没有相应的完善并且保研过程没有得到有效的监督。比如部分学生买论文、买专利等行为,还听说某个院长的儿子发了SCI直接获得了推免名额,虽然SCI确实是他自己写的,但是外部资源的倾斜是必不可少的。

2.学院推荐工作存在人为因素的干扰。

由于推荐名额都是由学院推荐,这就导致部分学院收集信息、统计并且排名、最后确定推免资格的任务过于繁重,最终就有可能出现错误,让一些本来没有推免资格的人给了推免资格。

曾经看到,一名学生由于老师的失误导致没有查出来这名学生曾经挂科又补考过,最后他被顺利推免,等一年后他被别人举报老师们才知道!虽然现在这种情况很少发生,但是还是存在一定的漏洞,只有学院这一层次的审核,学校那边不了解情况根本审核不了。

3.优秀的标准从一开始就不一样。

导师认为你能够在研究生期间发文章就非常优秀,同学认为你能够在研究生毕业之后拿到一份不错的薪水就非常优秀,父母认为他的儿子一直都很优秀。优秀在不同的人的眼中标准一直都不一样。

4.前一阶段的优秀并不能代表以后的优秀。

本科阶段的优秀毕竟已经是过往了,如果你因为过去的成绩而要求未来推免生仍然优秀这也是不合理的,在读研期间推免生泯然众人的也有。为什么?因为推免所去的学校更好,那么竞争压力更大,你不一定能够在这么多优秀的人当中脱颖而出,所以读研期间的泯然众人也是可以接收的。

比如每年辉煌考入北大清华的4000多名学生,他们全都成为了成功人士吗?恐怕并不一定,可能和你一起上班的一个普通人就是北大清华毕业的,大多数人都是成为了平凡中的一员罢了!


高校研究生


这个问题其实就是:为什么老师都爱要保研的学生而不喜欢考研的学生?因为保研的学生视野开阔+择优录取+先到先得。如果我是导师,也会选择招收一个985、211高校保送上来的,而不用费力再从双非学校选拔学生。保研的学生视野开阔、底子好,而且确定保送成功后就可以协助老师做科研,相当于比考研学生多了接近一年的时间,肯定很吃香,而且我认识的保研学生的确很优秀又有涵养。

1.保研学生都是出自一本学校,本身底子就好,而且在本科期间学习成绩好,科研能力也不错

为什么说多数保研的学生都很优秀,要么学习成绩好,要么科研能力棒?因为这些具有保研资格的学校都是不错的学校,通常都是985高校和211高校,即使不是211,也都是省属重点大学。这些学校的级别、师资队伍水平、科研实力和学科实力都很强,远远好于普通高校,所以他们培养出来的学生自然也差不了。

这些好学校的学生本来就不错。而且,要想获得保研资格,必须有良好的学习成绩,再加上科研成绩、获奖经历和实践经历、学生干部等加分。所以这些学生真的是优中选优。说明这些保研的学生最起码成绩不错,很多还有很多荣誉,在学习成绩、专业视野、实践实习、科研能力等方面都很好。所以很多保研的孩子出身就比一些考研的学生好。

也就是说,保研的学生,相对双非学校的学生来说,接收到的教育更好一些,不仅视野开阔、专业成绩好(知识底子好)、综合能力也不错(通常好学校保研加分都很多)。

我有个北大的同学,还有个二本学校的同学,俩人同样学习小语种,跟了同一个研究生导师,北大的同学早在入学之前的假期就已经帮助导师翻译了十万字的外文文献,而二本学校的同学读外文文献很吃力,虽然也可以勉强读下来,但是速度很慢,更别指望能够流畅翻译出来了,这就是差距。


2.研究生更像是考取科研助手,那么学生本科阶段接触到的前沿知识和视野非常重要,保研学生在这两个方面优势非常明显

什么是学术视野?也就是你看待一个学术问题的深度和宽度。

比如看到一幅敦煌的飞天壁画,有些同学一直在感叹这幅画到底有多美,而有些同学早就已经去查资料看现在学术界对敦煌壁画的研究到了什么深度、什么广度,如果现在要研究敦煌壁画的话如何将其与习大大的文化自信观点相结合,如何与国家一带一路的战略相结合……等等,这就是学术视野的差别。

笔者本科和硕士都是985高校,但是明显能感觉到那些国内顶尖高校的学生到底有多优秀,他们看问题的角度和高度,甩我们好几条街。

什么是学术前沿知识?这些知识就是当前学者们正在研究的东西。考研的时候老师就是在找学术助理,如果学生A对学界的研究现状和空白区域非常了解,还能主动去发文目前学界的研究存在什么问题,国外相关领域的研究又到了什么水平。而学生B只能死记硬背书上的内容,对社会热点一问三不知。

如果你是导师,你选A还是B?结果肯定是显而易见的吧。


3.保研学生能确定获得研究生资格的时间,比考研的学生能早一年,这一年的时间,真的可以做很多事情

多数高校保研夏令营通常是在大三升大四的暑假,保研的推选、笔试、面试也基本都在9月份到10月份之间举行,很早便能定下结果。而考研则当年12月考,等出来录取名单的时候都第二年五月了,要入学定下导师则要等到七月甚至9月份。

这样算下来,保研的学生见到导师的时间,比考研的学生早了接近一年。

而且很多保研的学生比考研的学生更加珍惜机会,很早就联系导师,开始做一些科研项目,从基础的查资料做起,很多保研的学生刚入学便能写一篇小论文或者是实质性地参与导师的课题了。

而很多考研的学生不大习惯提前联系导师,觉得等入学再联系就行。其实不然,等你入学以后才发现,好导师早就招满学生了。为啥?因为比你优秀的人还比你主动,比你刻苦。你在9月份研究生入学的时候,发现你保研的室友自去年10月份开始就已经帮导师做课题而且自己也发论文了,而你可能还在纠结于选哪个老师。


4.考研的学生的确很优秀,但是也有一些很高傲瞧不起别人的,这一点不是很讨喜

在读研期间,我们的确发现一些本科就是985的学生,在一定程度上有些瞧不起考研的学生,尤其是双非学校考研上来的学生。


5.不论考研保研,只要被录取了,都是一样的起点,就好好努力就行了。研究生毕业的时候我们发现很多双非学校本科毕业的同学甚至比所谓的本硕都是985名校的同学都好

读研能否给自己带来巨大的影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不管你考到了本校、211还是985,都要利用好这几年,让自己的人生在研究生阶段有质的飞跃,不管是知识储备、逻辑思维能力还是学术能力都要有所提升,这研究生读得才不亏。


考研不易,祝福认真准备的学子都能考出好成绩;祝愿所有已经考上研究生的同学都能在读研期间有所得。


考研东住佛小仙女


这个问题,咱其实不用分析。

先说结论:推免生真的是很优秀的。


我是某电子科技大学毕业,成绩一般。年级厉害的几个都保送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的确厉害,不服不行,然后本校保送更多



然后像我这类比较笨的就只能自己硬着头皮考了,幸亏考了公费985。当时公费就是不用不用交学费,每个月还有56百的生活费,导师还能给300块的生活费,日子过得还可以。

当时是推免的一律公费。自己考的只有少部分公费,大部分自费,就是学费,生活费都得自己掏。

保研的学生称为“推免生”,全称“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

最早是1985年开始试点的。

目前,全国1000多所高校中具备推免资格的有311所高校。

基本上是985、211和排名靠前的省属重点高校。 能有保送资格的高校实力都非常厉害。

2014年之前,推免主要以本校为主,很多学校为了留住好学生也做了相应的限制。一般推免分为外推,内推。外推就是你可以去外校,具体能去什么学校,看你个人造化了。。一般肯定比本校强得多。

内推就是只能上本校。。当然内推不爽了当年宿舍哥们就是获得了内推资格,只能上本校,且不能换专业,就大怒,自己不要推免资格了,跨行考上北京某985计算机。。。

但是,2014年教育部严令各学校,不得设置外保限制,促进了学生在高校之间的流动。其实90%还是内推。外推仍然是少数。。。

985高校更爱推免生 ,这份榜单数据不全面,但是也足以反映出保研的一些规律。 。。


总体而言, 老牌C9位居前列,华东五校胜过中坚九校,985高于211。

工科胜过综合型,北京清华以及北京高校胜过其他高校。 北大、中科大、等保研率均在30%以上。

截止目前,教育在2006年出了一《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管理办法》。

可以看的出名校保送比例已经严重突破了教育部规定的名额比例。

顶尖级的清华北大他们能够保送比例高达50%以上。尤其有些物理化学生物等级后,专业保送率基本接近90%。

实际这几年,各个顶级名校保研率越来越高,基本上很多专业都开始没有统考研究生了。


其实就是各个高校宁要保送生,也不要喜欢各类本科不太好的高校考上了的学生。毕竟三年的学习成绩更重要。更能体现能力。

比如北大光华学院,金融学,统计学,会计学全部只要推免生,不接受统考生。要不是教育部规定,我看他能全部只要推免生。



可以看得出来。绝大部分专业推免生都占到了一般以上。

高级金融学院的招生录取情况:经济,全部推免,金融录取80人,推免了76人。看看生源吧。


优秀不优秀?


最后咱们看看北大清华的各校保送生排行吧。






毫无疑问,推免生肯定厉害。

武汉大学,山东大学等在各类顶级名校推免中都名列前茅。。。比如北大清华,国科大,复旦大学等。。

普通211郑州大学在各个大学推免中都位居前十名。比如中科大,国科大,中山大学等。。

名校往下保送的,也很多。

就是顶级北大清华,外推。这个比较惨了。因为其他高校都不如北大清华。。。这类也有的是专业普通的。也有为了好专业的。

推免难度小于考研难度。很多学校推免容易,考着难。

以北京科技大学为例子。

推免人数

2018年,北京科技大学推免到清华大学人数27人。


推免,27人。总共去清华大学读研的人数是38人。只有11自己考上。。。。你说推免优秀不优秀。

相当于北京科技大学去清华大学的2/3是推免生。。。。所以普通211如果推免有资格那肯定推,如果推免失败。那自己考。。。难度更大

坚持十年努力学习的,而且出类拔萃的,肯定优秀了,毫无疑问。推免生肯定优秀。

能从普通211保送到到清华北大的。无疑是最优秀的,比考着容易多了。。。因为推免也是需要复试的。。。

希望大家都被推免。。。

谢谢大家


高校专业那些事


为什么很多导师对“推免生”比较青睐,甚至“情有独钟”呢?那是因为在很多硕士研究生的导师看来,通过保送“上位”的推免生,相当于研究生中的“免检产品”。“推免生”真的很优秀吗?如果我是硕士研究生的导师,让我在985、211大学的“推免生”和本科母校是二本的“考研党”之间做一个选择的话,我当然更倾向于前者,原因如下:

(一)“推免生”是一本院校中的“种子选手”。

“考研党”和“推免生”相比,谁更优秀?从整体上来看,“推免生”的综合实力更强劲一些。被保送的“推免生”,大部分都是一本院校中的“种子选手”,其学业成绩在大学的前三年当中一直是佼佼者。虽然在“考研党”当中也有相当牛的存在,但和大部分“推免生”相比,“考研党”的优势并不明显。当然,本科母校是985的“考研党”和普通双非一本院校的“推免生”相比,二者的优势是差不了多少的,甚至前者更受目标院校导师的青睐。

(二)“推免生”进入目标院校,很容易成为导师的“左膀右臂”。

拥有被保送推免资格的大学生,一般是重点大学的尖子生居多。而因为“推免生”中的中流砥柱本身就是名校的尖子生,所以会成为传说中的“免检产品”。和普通的“考研党”相比,“推免生”的底子比较厚、悟性比较高、专业成绩优异,当“推免生”被目标院校成功保送之后,就会比考研党更早一年左右接触导师,多了一年的学习实践,哪怕“推免生”和“考研党”的资质旗鼓相当,也更容易成为导师在搞科研时候的“左膀右臂”。

(三)很多“推免生”比“考研党”更珍惜读研的机会。

“推免生”在大学的前三年耗尽“洪荒之力”让自己的专业成绩名列前茅,并以我们肉眼可以看到的成绩优势拥有保送资格。在正常情况下,进取心如此之强的大学生在被保送推免后,会比普通的“考研党”更为珍惜来之不易的读研机会。这也是很多导师对推免生另眼相看的一大原因。

不管是“推免生”还是“考研党”,只要被同一个目标院校录取,那么原则上就不存在谁更有优越感的问题了,毕竟在被目标院校录取后,他们是处于“同一条起跑线上”。


微雨润苗


所谓推免生,主要指获得“推荐免试念研究生”资格的大学生,所以坊间又直接称其为保研生。



真要说起来,高考也有推免生,但总的来说人数不太多,而大多数推免生也仅仅是降分录取,同样得参加高考。考研则不然,获得推免资格的同学是不需要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的,此外,推免生具有优先选择导师的权利。一般大四上学期一开学,推免生就得联系导师,并最终确定是否被目标院校录取。而考研的同学,初试在12月份,复试在大四下学期,录取工作比推免生差不多晚了半年。

兴许有人讲,晚半年就半年呗,只要能考上不就都一样吗?还真不是这样的。研究生都得有个导师,而导师每年的招生名额有限,一般只有两个名额。推免生提前联系导师,那么导师如果推免生都已经招满了,考研考得再好也选不了该导师了。不少导师也希望招生能够尽快“落袋为安”,推免生能招满,谁还愿意把名额留到下学期考研复试中碰运气呢?



推免生和考研生哪个更优秀呢?大概率还是推免生要好一些。几乎所有学校,推免生都会考虑前三年的学业综合成绩,获得推免资格的同学,往往都是专业排名靠前的同学。这种靠前不是一两次考试决定的,而是三年综合成绩来定,也就是说,只有一直优秀的人才能获得推免资格。

与之相对的考研,存在突击应试的成分,不太容易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当然,考研生中也有特别优秀者,毕竟很多地方高校没有推免名额或者推免名额实在太少。

我所在的实验室,五年前还招考研生,但最近几年都已经没有考研生进来,倒不是不招了。而且每年上学期保研就已经招满,后面即使想招考研生,也没有了招生名额。所以,有志读研深造者,努力要趁早,争取获得推免资格,实在不行才去考研。

国之重器,大国上庠。感受大学文化,瞭望科技前沿,亲历一流征程,敬请关注头条号“上庠”。

上庠


这个答案是肯定的啊。相比较之下推免生视野更开阔,底子更好。毕竟具有保研资格的学校招的学生就比一般的好,很何况推免生还是好学生中的好学生呢!




考研引路人


推免也是水很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